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压力的最好选择。”
在约瑟夫。丹尼尔斯提醒下,无论是伍德罗。威尔逊或是罗伯特。兰辛的大脑中,都浮现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报告中对于这个拥有强大实力和影响力的中国地方势力的评价,一个反日的、拥有一定实力的,相对安全的选择出现在威尔逊等人的面前。
自从日本赢得了日俄战争之后,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压力,美国就试图在东北亚寻找可以牵制日本人的国家,在整个东北亚只有中国。从1909年罗斯福总统执政末期试图和中国结盟,后来因为美国政府换界而作罢,而目前中国北方政府高层存在亲日情绪,使得美国根本不可能和北方政府在抑制日本的问题上,取得什么实际效果。
但是现在一个在对外政策上相对亲美的,同时对日本持有强烈敌视态度,而又拥有一定实力的中国地方势力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那么还需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尤其在日本表露出其庞大野心的时候,美国需要在东北亚存在牵制日本的盟友。 “先生们,我想是我们需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在思考数十秒钟之后,威尔逊总统说道。
当美国政府决策层精英们决定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在太平洋彼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原市政府办公楼内的苏维埃委员会会议室内此时气氛紧张,委员们之间的谈话已经完全陷入了一片争吵之中,能让这些委员陷入争吵的问题只有一个,来自日本出兵公告的威胁。一个半小时之前根据外交部的指示美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领事考德威尔将日本出兵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通告原文转交给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苏维埃委员、革命委员会主席米基耶夫斯基,得到消息的苏维埃委员们,就开始陷入了像现在这样的争吵之中。
“为了保证新生的远东苏维埃政权的存在,我们必须要撤退!不要忘记我们只有六千多名革命水兵,还有一万二千多人的工人赤卫队,而且在赤卫队之中还有差不一半是不接受我们领导的中国人!日军拥有两条战列舰,加上港口的就是三艘战列舰,而我们的舰队除了几艘小吨拉炮舰之外,几乎就不存在。我们的赤卫队员更不能和日本军队相比,即便是我们击退了这一批日军,但是日本人还会再派更多的军队来这里,我们不可能在日本人的攻击下守住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暂时撤离这座城市,以保存我们的实力。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未来我们还会收复这里!”
格赫谢夫斯基站起身大声喊道,在格赫谢夫斯基看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远东地区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力量,至于其它一切都是空谈,在远东从阿穆尔到乌苏里苏维埃政权所掌握的武装力量之中,除了六千多人的革命水兵,其它两万人都是工人赤卫队,如果守卫这里就等于为了一个根本守不住的城市,牺牲掉远东苏维埃的根本………大部武装力量。
在这个时代符拉迪沃斯托克并不像历史上那样,因为远离战争的原因直到革命后的几个月,符拉迪沃斯托克仍然由临时政府的地方自治机关控制,而现在随着几个月来大量的部队被抽调至上乌金斯克前线,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社会民主工党拒绝 “到上乌金斯克送死”的口号鼓动下,符拉迪沃斯托克水兵们和船厂、机械工厂、发电厂的工人们发动暴动。
尽管他们发动暴动的时候,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奈特上将和旗舰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以及日本的朝日号海防舰就停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但是他们仍然发动了暴动,在关押了自治机关大多数官员,处决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舰队和要塞的一部分军官后,像各地一样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和以及革命委员会。
“格赫谢夫斯基委员,如果我们就这么撤出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将失去远东地区公民对于苏维埃和革命委员会的信心,不要忘记这里不是一般的城市,这里是远东最大的、最重要的城市,远东的公民们绝对不可能接受我们把这座城市留给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一个把远东最大城市丢弃给外国人的政权,怎么可能赢得公民们对我们的信任!而且符拉迪沃斯托克还拥有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堡垒,我们一定可以守卫这里。”
格赫谢夫斯基话音一落,立即遭受到来自其它委员的反对,而且委员会内同时响起接连不断的嘘声,保存实力固然重要,但是保存实力是以牺牲符拉迪沃斯托克苏维埃在远东的影响力为代价,在一部分委员看来这种保存实力,几乎等同卖国,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会提这个字眼,因为彼得格勒正在和德国人进行和谈。
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在这里建立了远东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其在远东所产生的影响,自然非普通的俄罗斯城市所能相比,所以这些委员现在看重的就是这种影响,社会民主工党正是运用这种影响力在全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远东亦然如此。
“但是……”这时支持撤退的一名委员站起来想说些什么,但是得到一片嘘声,尤其是那些水兵们组成的士兵委员会代表,更是连脏话都骂了出来,对于这些水兵而言,他们或许不愿意去前线和中国人打仗,但是绝不愿意把自己的要塞和港口就这么扔给日本人,让日本人占领这座城市,十二年前海军在对马战败的耻辱,至今仍然被这些水兵铭记,即便是他们处决了大部分军官,仍然铭记着对马海战的耻辱,他们是革命水兵,但同样是俄罗斯的水兵,水兵们敌视日本人并不是什么秘密。在这片嘘声之中,一名身穿黑色水兵服的士兵委员代表站了起来。
“米基耶夫斯基主席,诸位委员!作为一名水兵,我只想说一句!如果是英国人、或是美国人要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座城市,为了保存远东革命者的军事力量,我会勉强同意撤出我们的要塞撤到内陆去,但是现在是日本人要占领这里!这里不是旅顺!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人占领了旅顺,但是他们绝不能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如果日本人要占领这里,我们没有军舰,但是我们有最坚固的要塞、有岸防炮!我们会和日本人战斗到底!即便是苏维埃要撤离、工人赤卫队要撤离!但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太平洋舰队水兵们,绝对不会撤离这里!绝不!”
“乌拉!乌拉!”这名水兵的话立即引起会议室内十余名委员的共鸣,尤其是旁听的士兵委员会代表们的共鸣,他们用尽力气鼓掌大声叫喊着,这名水兵代表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只不过没有人留意到一点,这名水兵在发表了激情扬溢的演讲后,看着那些同样激动的委员和代表们在那里欢呼的模样,眉梢略带着一些其它的意味。
“诸位委员!是否保卫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会请示彼得格勒方面,同时我会派华区专员去华区和中国人交涉,让他们支持我们,如果我们要保卫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话!我们就需要华人赤卫队和华区的支持!”一直未表态的革命委员会主席米基耶夫斯基,这时站起身来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米基耶夫斯基明白一点,如果那些中国人愿意和日本人合作,那么即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撤离这座城市,他们的人口占到这座城市的一半。
而由要塞建筑工人组成的华人赤卫队,竟然不反抗可恶的华人资本家,甚至于还保护他们,而且虽然他们同样是赤卫队,但是却不愿意接受苏维埃和革命委员会的领导而去接受华区社团的领导,如果不是因为这支赤卫队的存在,否则根本不需要顾虑华区的态度。→文¤人··书·¤·屋←
“瓦谢,你立即去把奇米扬卡请过来,让他立即到委员会来!”会议一结束米基耶夫斯基便对自己的警卫说道,米基耶夫斯基并不喜欢那个叫奇米扬卡的华区专员,如果不是因为他和华区社团高层有着良好的关系,恐怕奇米扬卡早就和那些临时政府官员一样被关进了监狱之中。
“一定要想办法避免和日本人的冲突,现在日本出兵的消息,是从美国人那里得到的,日本人那里并没有任何消息,也许这是奈特的阴谋也不一定。”想起之前和日本山口领事的交涉中,山口领事断然否认了出兵通告的存在,米基耶夫斯基仍然心存最后一线希望,尽管并不喜欢日本人,但是米基耶夫斯基知道彼得格勒方面绝对不会接受远东苏维埃所掌握的最精锐武装水兵们损失在这里,尽管还没接到彼得格勒的命令,但是米基耶夫斯基已经隐隐可以猜测出到时会接到什么样地命令。
“或许这是一个解决施工团赤卫队的大好时机!”想到十三年前旅顺保卫战时的惨烈,米基耶夫斯基便轻声自语道,施工团赤卫队的存在始终是个不稳定因素,如果他们愿意接受领导的话就好了。
在沙发上的阿列克谢趴在舷窗边望着舷窗外碣青色的草原,还有上面点点明镜般的湖泊,在巨大的、装饰豪华的飞艇上要远比之前阿列克谢乘坐的飞机舒适得多,像现在艇舱内厚实的地毯、舒适的沙发、装饰豪华的艇舱,如果不是因为阿列克谢望着艇下的草原,恐怕真的会让人误以为自己仍在地上某一处豪宅内,而不是在空中。
“姐姐,我们这是要到什么地方?”几个小时的飞行已经让阿列克谢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感觉有些疲惫的阿列克谢问一旁正在看报纸的姐姐安娜丝塔西娅,阿列克谢郁闷的发现自从姐姐从长得像二姐的吉娜小姐那里得到这些英文和德文报纸之后,就一直看报纸而不再理自己,甚至于连玛丽亚也在那里看报纸。
“阿列克谢,我们是去西北!中国的西北!”从这些西北发行的德文和英文报纸上安娜丝塔西娅已经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地,那里是中国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民众生活富足而安定,而更吸引安娜丝塔西娅是那里的军队拥有着强大的战斗力。
在吃早餐的时候,安娜丝塔西娅向吉娜小姐提出要看当地的报纸后,这些面对在西北的德国、美国侨民的德文和英文报纸很快就送到安娜丝塔西娅面前,对于母亲是德国人的安娜丝塔西娅来说,这些西北报纸尽管不是俄文的,但是英文和德文对于安娜丝塔西娅而言就如同俄文一般,几乎等同于母语根本不存在任何障碍。
“安娜,他好像非常年青,您看这是他的照片,这座城市是他建立起来的!”同样在看报纸的玛丽亚突然像是发现什么新大陆一样,拿着一份报纸,手指着报纸上一副照片对安娜丝塔西娅说。玛丽亚一直很喜欢和年青英俊的青年军官交谈,现在看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主人竟然这么年青,于是便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
“嗯!刚才我看到一篇对他的访问,玛丽亚,他还没有结婚,仅仅只是定婚而已!以后你或许可以在阳台上天天望着他!”感觉自己已经对即将要去的地方和那里的人有一定了解的安娜丝塔西娅有些戏谑的回答玛丽亚,话一说完,安娜丝塔西娅的目光便转向舷窗处,若有所思望着窗外的蓝天。而另一边坐在沙发上的波多金医生则仔细看着报纸上每一篇关于西北的新闻报道,波多金知道自己必须要尽可能了解这个陌生的中国地方势力,现在这些报纸或许是唯一的渠道。
“主任,他们来了!”当FK…2型中型豪华客运飞艇漂亮的白色艇身出现在天空人们的视线内的时候,杨永泰恭敬的在司马身后说道,望着空中的飞艇杨永泰眼中带着一些其它的意味。 “嗯!”司马看着飞艇回答。此时FK…2型飞艇在涵道式发动机作用下缓缓下降。
“那就是他吗?”站在弟弟阿列克谢身后安娜丝塔西娅,看着如众星捧月一般站在人群中的年青亚洲人在心下说到。他的确非常年青,年青的超出了安娜丝塔西娅的想象。 “右边那个就是传奇一般的安娜丝塔西娅公主吧!”看到站在皇太子阿列克谢身后那个拥有蓝色眼睛与金黄又带点红色头发的女孩司马心中说道。这个在历史上如同迷雾一般的俄罗斯小公主,现在就站在自己面前,当她们在乐声中缓缓走下飞艇的时候,司马有一种莫名的好像未来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司马觉得非常舒服。
第七十一章 合作
“西北之星”这列被视为亚洲最豪华列车在京张铁路上高速行驶着,以其特有的天蓝色车厢在铁路上犹如一道蓝幕一般,由中央空调控制温度的全封闭车厢内从投入使用起就一直保持在26度,适宜的温度可以让车内乘客得到最佳享受。
在西北之星号高等车厢内,厚实的新疆羊毛地毯,让人们踩上去的时候有种想躺在上面的冲动,而车厢内栎木墙板被打磨得可以映出人影,墙板周围镶嵌着金色花纹,花纹和车厢的内饰带着欧洲宫廷式的华丽风格,因为 “西北之星”从设计到建造再到内部装修都有德国、美国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会带有华丽、奢迷的欧洲宫廷风格倒也不足为奇。
“也许,这正是他所需要的吧!”在车厢豪华包间内的芮恩施脑中想起白宫发来的秘电内容,于是在心中说道。芮恩施想起和西北那个充满活力的年青人近十余次接触和交谈,总感觉那个年青人好像有魔力一般,他似乎可以看透未来,以至于芮恩施心里有一种错觉,好像那个年青人早已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带来这份协定。
“无论如何,白宫终于接受了我提出的联华制日的方案!”决定不在去考虑这些问题的芮恩施自语着,想到西北那个年青人言谈举止中对于日本充满敌意和态度,芮恩施相信这份协定会一字不改的被他接受。而这个相对亲美的地方势力如果能够进入中国中央的话,芮恩施相信那时自己或许可以成为美国驻华第一任大使。
而美国从此之后将会在亚洲得到一个抑制日本的准盟友,日本在太平洋对美国造成的压力也必将得到缓解,甚至于那时日本必须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这个日渐强大的邻居身上,而美国届时所需要就是平衡,到那时无论是日本或是中国都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在平衡政策下的亚洲,美国也会获得超乎想象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根本,唯有利益而已。
几个小时之后当暮色降临的时候,西北之星号豪华列车驶入已经更名为西北火车站的孔家庄站,现在孔家庄火车站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以改变那个边域小站的形象。按照西北议会议员们的说法,西北作为全中国实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其货运车站是全中国设备最为建全、规模最大的,但是客车站却仍然只是那个有些寒酸的孔家庄站,实在是和西北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不符,严重有损西北形象。
于是乎在议会众多议员和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下,一个经过精心规划占地面积达到20公顷的大型火车站,就进入了西北铁路公司建设议程。也许是造化弄人,尽管司马一直强调在西北的建筑必须要有中国建筑的特点,但是在西北火车站设计方案公开筛选中,一座意大利风格、显得十分雅致的建筑,却意外被选中,以至于这个在建成后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火车站的西北火车站,注定将会成为西北充满中国建筑特色建筑中的另类。
而现在这个火车站仍然在施工中,往来于西北的人们还无法得见其全貌,那个显得有些小巧别致的孔家庄火力站仍然继续履行着的自己的使命。当西北之星号火车驶入车站后,车上的乘客仍然通过旧车站的通道离开车站,而在乘客们纷纷离开之后,一辆非常普通的中华轿车驶入了站台,随后停在可以映出车影的一节蓝色车厢门旁,在轿车门打开之后,芮恩施和随员才从车厢里下来直接坐进了车厢外的轿车,在他们上车之后车随即驶离站台。
“……在中国未来崛起之路上,美国必定是中国最为亲密的朋友,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包括军事上都需要美国的帮助……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美国工商业界提供的资金、机械以及技术,而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进口额正在慢慢超过日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美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而日本,是中国崛起之路上最大的敌人,甚至于是唯一的敌人……日本国尽管狭小,但是他们却拥有吞并全世界的野心,他们在击败俄国后,立即把目标直指向贵国,在抑制日本的政策上,我们有着相同的利益!”
在西北边防公署一间会客室内,司马面对芮恩施说道。过去司马还以为这一天至少要等到几年之后,兴许美国会在日本大造战列舰的压力下,才会主动提出中美合作以抑制日本的压力。现在司马已经完全相信了蝴蝶效应的理论,蝴蝶效应似乎从司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一而再的影响着这个时空的历史,现在他已经严重偏离历史轨道。
中国实业的高速发展抑制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失去中国市场、南洋市场的日本把市场重点转移到了俄罗斯,而俄罗斯革命又导致日本为了保护自己巨额对俄贷款,而不顾美国反对强行出兵西伯利亚。日本单方面出兵西伯利亚的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