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对冷峰的这种热情并没有什么兴趣,毕竟对于尼古拉夫涅维奇而言,这只是一次交易罢了,并没有什么个人感情藏在其中。
“尼古拉夫涅维奇上校,您实在是太心急了,你知道,我从来都是一个非常信守约定的人,要知道信用是商人最大的本钱,就像我相信您一样!你也需要相信我的信誉。这是你要的一百万元日元现金,即便是到了西欧,你们也会成为一名富翁。”对于眼前地这个尼古拉夫涅维奇对自己地冷淡,冷峰倒也能理解。
毕竟为了让他答应自己的要求,冷峰特意设了一个骗局,否则地话这个俄国军官怎么可能会把军械库里的军械卖给自己,嘴上这么说着,可是却示意一旁的人上车去检查一下,同时把手中的皮箱交给眼前的这个俄国军官。当尼古拉夫涅维奇打开了皮箱之后,看着箱中满满一箱子八、九成新的百元百值日元后,双眼不禁冒出异样的神彩,这些金钱实在是太过于迷人了!
“希望我们合作愉快,我很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合作,尼古拉夫涅维奇上校!”半小时之后,当看到自己这边检查货物的人打来地眼色后,冷峰便开口对正刚刚清点完钞票地尼古拉夫涅维奇说到,看着那几名露出满目贪婪地俄国军官,冷峰不禁轻摇了一下头。 “冷先生,我想我们之间没有下次合作地机会了,我今天就会离乘火车到远东,然后去日本等待战争的结束,也许冷先生我们以后可以在日本相见。”把钞票放入了皮箱后,提着皮箱的尼古拉夫涅维奇开口说到。
一次把仓库中地机枪全部拉出来卖掉,如果一旦追查起来地话,尼古拉夫涅维奇到时显然无法承战时法律的追究,所以最好地办法,还是离开这个国家。 “呵呵!也许吧!如果那样地话,我一定在东北最好地饭店里请你喝酒,尼古拉夫涅维奇上校”听到这个尼古拉夫涅维奇地话后,冷峰笑眯眯地开口说到,对于尼古拉夫涅维奇把自己当成日本人,冷峰并不觉得地奇怪,毕竟一下拿出一百万日元给他,任何人都会这么想。
“老板,要解决掉他们吗?”看到那几名俄国军官离开了这里之后,刚才检查汽车上地军械的司机开口问到看着他们地背影的老板。 “哼哼!没有这个必要,通知他们把这些车开走,送到把机枪分发下去。现在俄国太乱了,前线在打仗,城里在罢工,就是连突厥斯坦地都乱了起来,这俄国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咱们差不多是时候靠自己自保了,可惜这种挣大钱地好日子也快要结束了!”
对于灭口的提议冷锋并没有接受,毕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除了有些感叹俄国目前的乱局之外心里还隐隐地带着一丝期待,自己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到底会有什么结果呢?不过仍对即将失去地暴利生意,难免有些不舍得。半年多以来,所从事的暴利生意,着实让冷峰狠狠地挣了一笔,不过这一切恐怕都要成为过去了。
“这里交给他们吧!把这些东西分发到各个营地之中,走!我们离开这,回城。”当看到从密林的内雪地中走出一群个披着白色披风手里拿着武器人之后,冷峰便开口对自己的司机说到,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把这些武器分发下去,至于其它,就是坐等着俄国时局的变化,按照总部下达地命令办事。
“总部在俄国这些策划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坐上汽车地时候,冷峰看着那些小心翼翼观望着走出森林的白衣人,皱着眉头在心里想到,虽然冷峰一直在策划着一切,但是冷峰并不知道为什么总部会不惜工本,在俄国策划着这一切。
当冷峰坐着自己地轿车离开了这条阴暗地鲜有人至地林间公路,在冷峰离开之后,那些穿着白衣手持武器的人便脱去了自己地身上地白衣,用其包上手中的步枪后,就发动卡车离开了这条阴暗林间公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悄无声息。当这些汽车驶出鲜有人至的林间公路上了主路后,这列车队便在主路上分道扬镳,这些挂着俄军军车牌照的卡车在经过检查站地时候,没有哨卡会检查这些汽车,也没有人会在意开着卡车的人是黄皮肤的亚洲人,毕竟一直以来,华工分布在俄军的几乎每一个后勤部门,出现几名华工司机并不会让他们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家
从西伯利亚吹来寒风已经不像一月前那般让人感觉到刺骨的寒意,孔家庄火车站的站楼,仍旧是过去的那个洋式的两层的小站楼,站台还是那个站台,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旧车站对面的那个庞大的货场,还有货场上大量的机械设备,无疑是在告诉人们这里所发生的变化,虽然随着通过工业区的那条几十公里长的工业区内铁路早已经开通,但是那里不过只是一个纯货用的车站,而孔家庄这座小型的车站仍然发挥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看着一下手表,距离火车到站的时间,还需要十分钟,站在孔家庄火车站上的司马,来来回回的来回踱着步子,而在火车站上早已站满了迎接那些美国技术人员到来的人们,大都是各个公司的代表,其中有西北的独资公司,也有一些合作企业,自然也少不了那些各地在西北投资的独资的企业。
“松坡兄,知道为什么我会如此隆重的欢迎这些美国技术人员的到来吗?”对站在自己身边的蔡锷司马看着远方的铁路尽头,心里带着一丝感慨的开口问到。就在早晨的时候,司马在从关地递来地报纸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这次西北大规模引入美国技术专家的负面报道,说这是西北挟洋以自重之举。
甚至于还有一些报纸上的评论说这种大规模引入外国专家进入中国的工厂,意味着这些工厂最终将沦为美国人的工厂,显然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太多的人能够理解司马,也不知道司马为什么会以高薪、高福利聘请这些美国专家来中国服务。
“是为了技术吧!不过现在的西北好像技术并不落后国外,甚至很多地方都比外国要先进,想来并不是单纯为了技术,不过湘他们应该知道原因吧!看他们一脸兴奋的样子,估计对这些美国专家恐怕早已是垂涎三尺了。”对司马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蔡锷当然知道,在早晨吃早点的时候,蔡锷同样看了内地的几份报纸,知道那些报纸上对司马的指责,在来地路上,虽然司马一直没说,但是蔡锷从司马的脸色里看出了司马心中的不快。
“整个西北工业区内所有的工厂之中有六万五千名工人,这些工人的数量,每天都在以数百人的数量增加,但是整个西北的技术人员却只有不到7000名,分布在西北78家研究所和设计机构,还有200多个工业品设计室之中,如此单薄地力量根本无法满足西北的全面工业建设计划地需要,更何况未来还有全中国全面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咱们中国要想实现工业化,这些外国专家咱们就必须要依靠,这些被美国排斥出来的德裔美国人,就目前而言,是最适合西北还有中国的专家。咱们中国的底子太薄了,咱们缺的就是足够多地专家。尤其是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各个行业地专家!我们已经按这一千多名美国技术专家过去的所从事的工作,将其分成53个工业设计组。
他们将会对西北三省进行全区性的整体规划、配置和设计工作,其任务是三省的电气化规划,三省两个重点钢铁工业的发展远景和产品品种方案确定,三省机械制造工业,现有工厂调整和新厂建设规划,未来的船舶工业工厂以及已建的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厂的调整、扩建和新建规划,咱们西北在工业整体规划上没有任何经验,之后他们还要参于到工厂的设计、兴建、生产之中,还要制定各种生产规章 制度之类的,在以后至少十年之中,我们都不可能甩开这条拐杖。”看着已经可以看到车头烟雾的列车,司马开口说到。
就像蔡锷说的一样,在西北有不少机械设备技术都是领先于欧美的,引入这些专家目的,就是为了他们所掌握的系统化技术知识和他们过去的经验,而不是某一种机器的技术。未来的中国工业化需要引入多少外国专家?司马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计算,不过按照32年后的经验来看,中国若想实现全面的工业化,至少需要两万名外国专家参于其中,并且耗费至少十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快看,他们竟然用这么庞大的乐队来欢迎我们!”当火车缓缓驶入站台的时候,那些经过长时间海上和陆上行程的人们,甚至于都开始焦急了起来,尤其是当那些翻译们告诉他们………西北到了时候,这些从美国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人们对西北充满着各种想象,此时他们看到火车开始缓缓停下的时候,这些已经有些急不可待的人们,则纷纷从窗口打量着眼前这个规模不大的小站,在小站的站台上,他们看到了欢迎他们的庞大的乐队,还有拥挤的欢迎人群。
“这个火车站也太小了一点,这里不会像西部拓荒时期一般荒凉吧!”看着车外的那个规模不大、甚至于可以用很小来形容的火车站,一些人们惊声的说到,这里和他们的想象完全不同,至少就目前来看。
“应该不会吧,你们看对面是货场,仅只是塔吊都多达十多台,规模这么大的货场,还有下货铁路,看这会的繁忙程度,这里绝对拥有扩大的工厂区,这一切绝对不是一个贫瘠落后的地方所能拥有的,只不过这里的客运站实在是太小了一点。”一些眼尖地人指着另一侧的那个有几十条铁路分道货场说到,从其分析来看显然是曾经在铁路公司工作过,否则恐怕也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
“各位先生,请仔细查看你们的登计卡,大家将按照登计卡的序号分批离开,非常不好意思,因为这里距离工业区还有十几公里的原因,所以需要乘汽车离开车站,大家将会被直接送到你们的住处,先休息几个小时,晚上7点将会为各位举行欢迎晚宴,祝大家未来在西北生活和工作都能够一切如意。”在列车上那些中国的翻译员们,见到此时车厢里有些激动地美国人,于是便开口说到。
如果说这些德裔美国人和一般美国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那就是纪律,纪律早已经渗透到了这些德国人的骨子之中,即便是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散漫的国度也没能改变这些。这些人在听翻译员说话之后,便自觉的回到自己地座位那里,然后各处检查着自己的行李,一切都是如此的井然有序。
当这些专家们走出站台的时候,乐队立即奏起了德国民歌,这些从两万多公里以外的国度远渡重洋来到西北的美国人惊讶的发现,此时地站台上竟然没有中国人习惯性的鞭炮声。
“欢迎您来到西北,祝您和您地家人身体健康!”当埃森…阿贝带着家人从火车上走下来的时候,只见两名穿着制服怀抱着鲜花的男女儿童,在行了一个礼后将怀里抱着的鲜花送给了埃森。阿贝和一旁的阿贝夫人,同时用熟练的英语开口说到。
“谢谢……谢谢你们。”从来未曾受到这种礼遇的埃森。阿贝和阿贝太太两人到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为了表示自己地感谢之意,埃森。阿贝和夫人一起与眼前这两个儿童拥抱了一下,有些激动的说到。
“你好,阿贝先生、阿贝太太,欢迎您们和你们的子女来到西北,祝您们一家人在以后西北的工作和生活一切顺利,如果有什么需要,请尽管直言,我们会力所能及的满足您们生活上的需求。”当穿着一身华丽的儒裙,礼宾小姐把阿贝一家引到司马的面前后,和这个年近五十的外人握着手,并与他的妻子轻轻的拥抱一下后,司马微笑着用流利的英语说着简短欢迎词,在说话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持着带着十足的诚意的笑容。
“谢谢!谢谢!非常感谢您们的盛情款待!”埃森。阿贝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得到这种礼遇,心下当然会有些激动。甚至于有那么一些不知所措,以至于只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向司马表达着自己的谢意。随后心下仍有些激动不已的埃森。阿贝便带着自己的家人,在穿着漂亮衣裙的女士引导下走到两辆白色的汽车前,带着家人上了这两辆汽车离开了车站。
“阿贝先生,我叫李明星,从今天起就是您的专职助理兼翻译,您现在坐的这辆0A…20就是您以后的配车,司机的工资是由公司支付的。”当汽车发动以后,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李明星用流利的英语对仍然有些激动不已的埃森阿贝说到,对从小在教会学校学习了十多年的李明星,英语就像是李明星的母语一般,原本从教会学校毕业后李明星的目标最初是想进洋行工作,可是没想到机缘巧合来到西北做了翻译,不过对这份工作李明星并不觉得的反感,毕竟在洋行做翻译和做专职助理翻译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辆车是我的配车?”听到李明星的话后,埃森有些惊喜的开口说到,同时仔细的打量着自己的这辆四开门的轿车,车内装饰很简单,车顶内壁是满是细小的孔眼的皮革装饰,坐位也是淡色的牛皮制成,坐在上面感觉很舒服。而车内轻微的噪音,良好的密封性以及细微不可察觉的颠簸,远不是过去埃森几年前年花费了数百美元购买福特公司制造T型车所能相比的,相比之下埃森忍不住把过去的那辆被自己低价出售的T型车定为农民的运货马车,而现在的这辆0A…20则就像是富人的豪华马车一样。
“是的先生,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0A…20型轿车,将全部配给来西北工作的外国技术专家使用,这些车都是由公司无偿提供。”见到眼前的埃森有些惊喜地模样,李明星便开口解释到,这些0A…20型小型轿车的制造实际上就是为了给这些外国专家提供乘用车,就目前每个月那么点的产量而言,恐怕也只能如此。
这种0A…20型轿车,实际上是三十年代初的BMW320型轿车的四门改进型,而发动机则换成了动力公司制造20马力小型双缸发动机,而不是历史上同马力的四缸发动机,当然耗油料也有所下降。
“李明星,这辆车是你们自己的制造的?”这个叫李明星翻译的话,一下颠覆了在从美国到中国一路上,人们通过书籍、报纸、传闻而猜测的中国地模样,按照埃森地想象,中国应该是一个工业异常落后、人民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落后地任人欺凌的国家,像这种代表着工业技术先进性象征的汽车,远不是这种落后的国家所能制造出来的。
“呵呵!埃森先生,这就是西北!以后你可以慢慢了解这个充满着奇迹的地方。”对于埃森地疑问,李明星并没有开口直接回答,看到汽车已经驶进西北地边缘后,于是便指着车前不远处的那个即便是李明星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地城市说到。
“埃森!我想我爱上这个地方了!孩子们也会喜欢这座漂亮的城市。你看,这一会我都看到了好几家百货公司。”透过车窗看着车外那些充满着异域风情的中国建筑的时候,阿贝夫人有些憧憬的说到,尤其是在看到街道两边密集的店铺以及大型的百货公司的之后,原本在自言自语的阿贝夫人在感到惊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未来在中国生活的期待。
“这些建筑可真漂亮!这就是中国吗?”看到车外这个陌生而又新奇的城市,埃森。阿贝开口说到,宽阔而又整洁的街道,甚至于在美国也很少见,不过仅只有几座大城市才拥有的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眼前的一切,都让阿贝相信一个事实,就是那些描写中国的作者们,一定从来没有到过中国,或者说是对中国有偏见。 “不!这里是西北!”
在华字号面包店店前阁楼里,一个裹着大衣脸上仍然挂着泪痕的金女女人和一个有些不知所措的中国男人,在那里静静的坐着,两人谁也没有说些什么,两人也不知道用什么打破此时的有些沉闷的气氛。看着眼前这个有些腼腆的男人卡特琳娜没有想到这个救下自己的男人,就是之前在自己点当大衣时,那个偷偷看着自己的面包店里的中国店员。看着眼前这个之前拼命救下自己的男人,卡特琳娜不知道看起来瘦小的他,是从什么那里的来的勇气,让他不惜一切的冲出来,在自己最绝望的时候从那群魔鬼的魔爪下救下自己。
“太……太太,我……这有几件衣服,如……如果您不闲弃的话,您先换一下衣服,我下楼回避一下。”此时的月初看着眼前这个脸上仍挂着泪痕,但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掩饰她美丽的俄国太太,指着一旁从柜子里拿出的衬衫和毛衣对她说到,那两件衣服是俄国人点当的,因为大小合适所以月初就买了下来,虽然店里有俄国人点当的女式衣服,但是那是店里的东西,作为店里主事伙计,月初当然知道店里的规矩,所以才会拿出自己的衣服。
“谢……谢谢你!”听着眼前这个救下自己男人说话时紧张的有些结巴,对于这个男人卡特琳娜此时心里早已经充满了感激,但是卡特琳娜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打破此时有些沉闷的气氛,看到床头上的衬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