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有了这个购车证之后,整整想了一夜后,杨天喜便咬咬牙下了个狠心花了18块钱买了这辆公司生产的第一批 “永久牌”脚踏车,有了这辆脚踏车之后,杨天喜过去需要走上半个多钟头才能到厂子里,现在只需要十来分钟,省下不少时间不说,在路上享受着别人羡慕的眼神,这种感觉是杨天喜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

这时的杨天喜不知道,之所以公司会在现在利用 “进口零件”生产自行车,其原因就是因为随着工业区越来越大,使得工人们距离上班的工厂越远,而工业区内目前,无论是弄有轨电车、还是公共汽车都不甚现实,于是司马便想到了自己儿时记忆的自行车。

可是令司马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竟然根本不能生产自行车,这是司马所料不及的,一打听后,司马才知道,原来自行车在这时根本就是富人的玩具,一辆普通的进口的英国自行车竟然需要上百银元!没想到自行车竟然是这种天价的司马差点没被吓死,在后世那种大型载重自行车不过百元而已,于是司马便决定在公司内办厂制造自行车,不!在这个时代应该叫脚踏车。

脚踏车的生产制造,虽属轻工业,但是生产制造方式上,在简单中是有繁复过程地。像飞轮和链条必须准确和润滑,淬火尤须深具经验。就是轮胎钢圈也必须圆准和坚硬,车架必须依照一定的角度。其它如牙齿盘、把手、花古筒等等无不有其复杂的制造过程,看似容易,实在并不如理想中之简单。

因为解决交通问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所以司马并等不急脚踏车厂完全自主生产,于是便从后世直接买进了一万辆28寸载重自行车的零配件,在脚踏车厂组装生产。   当第一批大都用后世的零件组装而成的脚踏车制造好之后,司马开始为这种脚踏车的定价发了愁。

按照这个时代一辆至少需要80元左右的售价出售的话,不用想司马都知道虽说西北公司地工人收入较高,可是也不见得有几个人会花上三、四个月的工钱去买辆自行车。    于是思来想去之后,司马便把自行车的售价定在了32元,当然司马不会告诉任何人,这种用后世零件组装的自行车地成本还不到一块钱。

虽说这个价格在司马看来非常之黑。但是尽管如此,穆藕初等人还是坚持反对,最后如果不是脚踏厂生按照生产成本核算后,每辆只需要四多钱的自制成本的前提下。估计穆藕初一定会坚持把脚踏车的出厂价就定在50元以上。

当第一批自行车被摆了工人福利社时,是看的人多,买地人也不少,不过一天的功夫,就卖掉了三千多辆。但是这些自行车都是被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出钱买去,其中不少人一次甚至于买多辆,甚至就是公司经理穆藕初自己都一下买了三辆,然后托邮给了远在上海的子女。

但是相对于32元的高价,对于公司大多数工人而言,虽说不至于是天价,可是花上两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的买辆自行车。还是让他们犹豫,再犹豫,仅只有少数收入较高的五级、六级、八级工们,才舍得上三十二元买一辆自行车。以改善自己地交通问题,可这些高级工们,在整个公司不过只有几千人,更多的是小工和一级工,他们只能看着自行车罢了。

当公司第一批自行车挂上32元的标价。出现在工人福利社之后。就立即被在工业区内经商的那些商人们看到了其中地暴利,因为工人福利社不可能按这个价格卖给他们。于是他们立即开始向西北公司发出了定单要求购买西北公司制造的脚踏车。面对着市场。穆藕初当然是优先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第一批脚踏车,便大都被以32元的出厂价售给了这些商人,原本积压在仓库中的五千多辆脚踏车,很快便被销售一空。

而这时一来是出于提公司产量,二来是为了刺激工人地积级性,司马便决定向公司地每个分厂,生产排名前十的工人发入购车优惠证,凭证购买可能优惠14元。而杨天喜正是受益于此,成了整个四十五号小区内,鲜有地几个拥有自行车的工人。而每个月公司都会有上千名工人受益于此,这样总算是解决一部分工人的交通问题,不过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就像自行车一样,价格只会越来越低,司马的最终的目标,是让每个西北公司的工人都能买起自行车,而不是现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的份。

骑着脚踏车,在路上享受着别人羡慕的眼神的杨天喜,在工厂的大门口按往常一样从自行车上下来,出示了自己的证件之后,才算进了工厂,一进厂,杨天喜就看到一堆人正围着报栏在看着什么,于是便推着脚踏车过去看看怎么回事

“杨师傅,恭喜你啊!这公司里第一批武装工人训练,咱们厂里头这一批一共60人,您就在其中,马上您先到厂办去领武装工人制服。”推着脚踏车,杨天喜人还没走到报栏处,就看到工厂三车间的小王,就走到自己跟前笑呵呵的开口说到。 “啊!武装工人?什么时候开始啊!怎么这会先挑中我了。”听到小王这么说,杨天喜并没有太过奇怪,只是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被选中第一批。再则对开始地时间也很好奇,杨天喜可不愿意因此少干活,到时少挣钱了。

早在几个月前,公司里就已经下了通知,公司会在合适的时候建立武装工人部队,公司各厂年龄16至50岁的男性工人都必要接受训练。而随着民团组建的初期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且已经成军。司马可以从民团中抽出足够的官兵,用于训练公司的工人,已建成武装工人部队,所以才会在这时下通知。开始对工人进行训练。

“没事!还是和以前公司通知的一样,所有人每天早上出操两个小时,只不过你们这些集训兵,每天晚上还要训练两小时。礼拜天时训练一整天,两个月一期。轮流来,谁都省不掉。杨师傅,你看我……呵呵”听杨师傅这么问,小王便笑眯眯的开口说到。双眼不停的看着杨天喜手里推着地脚踏车,心里别提多痒痒了。

“就知道你小子想骑一圈,小心别摔着了,别忘了给我停好了!我去厂办领制服去,注意点。”看小王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车子,杨天喜就知道小王十有八九是想骑自己的脚踏车过过瘾,于是把车子给了小王,开口说到。只不过话音还没落,就看到小王急急忙忙地骑着车子朝前飞奔而去。

“天喜,来领衣服那可是,咱们可都是一期的。明就是礼拜天了,到时咱们就得穿着衣服去训练了,你看和民团一样的板式,就是色是灰蓝色的。”一进厂办,杨天喜就看碰到同车间的工友和自己打着招呼。同时向杨天喜显摆显摆新领地服装。

“杨师傅。你的衣服,7号的。来在这里签个字。”厂办的孙子旺看到杨天喜进了厂办。于是拿着写着人名的油纸包裹放在桌上,同时指着桌上的签字薄说到,孙子旺并没有准备印泥,让其按手印,而是直接让其签名。

在没来西北公司工作之前,在孙子旺眼中,这些工人肯定大都不识字。可是来到这里之后,孙子旺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虽说这些工人大多数文化水不高,可是大都认识千把个字,就是平时看个报纸都没有太大的问题,这一切都得益于公司实行的强制扫盲教育。

“呵呵!谢谢小孙啊!”拿起桌子上地钢笔,杨天喜随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后,接过油纸包笑着说到。 “杨师傅,明天早晨五点钟,工人俱乐部前的广场上集合,记住别迟了,公司里有规定任何人不得迟到。”见杨天喜就要走出的时候,孙子旺便开口提醒到。 “哎!知道了!谢谢小孙啊!”道过谢之后,杨天喜便拿着油纸包装地制服离开了厂办。

杨天喜并没有拆开油包看一下,反正晚上回家是要穿的。在杨天喜看来,有没有这个制服,弄不弄这个什么武装工人,杨天喜都无所谓,公司说厂里的工人应该在必要的时候,拿起枪保护自己的工厂,自己地家园,那就是对地。工厂是自己干活吃饭的地方,保护它当然应该,自己地家,自己不保护还能求着别人不成,就像大东家说的那样,西北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有权保护自己的生活。

杨天喜知道,如果没有公司就没有自己的今天的生活,而保护公司,就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既然公司需要自己去做,那么自己就应该去做,公司这么做总有公司自己的道理。大道理杨天喜不知道,反正杨天喜就认准一个死理,公司和大东家说什么都是对的,只要外人想对西北公司下手,那就拿着枪杆子和他们干仗。

组建武装工人,实际上是司马希望未来在必要的时候,整个工业区内的工人,都随时可以拿起武器,保卫工业区。这些武装工人对所居住工作的地区,大都是非常熟悉的。这本身就有利于工业区未来可能出现的防卫作战,那怕再先进的侦察设备,也抵不上自身对城市的熟悉,武装工人对工业区地熟悉,有利于其部署,也有利于发挥战法。

同时这些武装工人还可以作为民团的补充力量,在必要时为扩大民团提供一个基本保障,毕竟相比下来,民团的兵力,实在是太过于薄弱。更何况,将工人编练成武装工人部队,除了是作为预备役使用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司马想通过对全体工人进行军事教育、军事训练。以提高工人素质,同时还可以增强工业的防御能力,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共和五年9月23日,在西北公司西北大楼的会议室之中。穆藕初代表西北公司和江浙考察团,签定了一百多个技术转让的项目合同,同时还以西北公司的名义向上海造船界提供了六百万元的融资。虽说与江浙实业界达成的合作项目,并不是如最初设想那般,西北公司以技术、机器入股地方式合作办厂。

而变成了西北公司向这些企业出售机器,同时无偿转让产品技术。之所以是无偿转让产品生产技术,实际上就是因为司马想让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重要企业建在西北工业区,正基于如此考虑,司马才会向其无偿转让技术。像战地急救包、双层安全剃须刀以及香皂、洗发水之类的日化产品之类的无关紧要地轻工产品,司马则直接转让了其技术,他们愿意在什么地区设厂生产,那就随意了。

当西北大楼会议室里镁光灯闪烁的时候。在距离西北大楼一公里多之外的工人俱乐部门前广场,六千多名从各厂抽出的第一批接受训练的武装工人,穿着蓝灰色地制服,站立在广场之中。天空中纷纷散散的雪花。已经使得整个工业区如素裹一般,共和五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在工厂的第一批受训工人训练的第一天的凌晨,悄然无声的飘落了下来。

站在队列之中的杨天喜一动不动地呼着热气,此时杨天喜的双腿就像惯了铅一样。连想抬腿都不想抬。从早晨五点开训。直到现在扣除中间休息、吃饭的时间,已经训练了三个小时。早上五点集合之后。先是做了一个小时的军操,对于这种军操,这些工人们再熟悉不过,毕竟在新工集训营时,每天都会做上一个小时。

当他们地骨头伸展开来以后,便开始在民团官兵的带领下进行慢跑,顶着风雪跑步的滋味并不好受,至少在杨天喜看来,虽说过去吃过不知道多少苦,可是在工厂里做了一年的工之后,杨天喜早都忘记了这些。因为见下了雪,天气的温度降了下来,所有地工人都不约而同地穿起的黄色地大头皮棉鞋,可是这种一只鞋都有一斤重的皮棉鞋,虽说穿在脚上暖和,可是跑起步来,根本就是受罪,五公里的慢跑下来,每个工人都觉得自己的小腿几乎像是要断了一般。

“看看你们这种熊样子,不过才跑了个五公里,在这里站了半个钟头,就开始打转了,直亏你们还是工人,进厂前还在集训营呆过,也不觉得的丢人。”站在工人俱乐部的台阶上的穆白,看着台下的这些已经在风雪中站了半个钟头的工人,便开口骂到,穆白很不满意,之所以不满意,就是因为自己的营被抽过来训练这些所谓的武装工人,尤其是看到这些稀稀散散的工人之后,穆白更不满意了。

“大家都是苦出身,可是现在呢?才享这么几天福,看看身体就能成了什么样子了,以后每天早晨,除了出军操之外,五公里长跑,两月后不合格者上报公司。解散,按分班随各自班长到室内学习武器操作。”看着这些已经累的差不多的工人,穆白便开口说到,穆白明白,毕竟这些只是武装工人,不可能按照民团的要求来要求他们训练他们。

“现在大家看到这支步枪,是公司制造的5年式步枪,口径6。5毫米,枪全长1100毫米,枪管长600毫米,枪重3。8公斤,刺刀全长64厘米,刀身长55厘米,弹仓空量5发,有效射程600米,标尺射程一千五百米,是民团的标准制式武器。这分别是枪管、准星、枪身下护木……”

在职工俱乐部内的教室里,站在讲台上的刘起玉拿着教杆,指着放在台坐上的公司制造的5年式步枪,向下面的认真听着的工人们一一介绍到。 “保险杆位于枪机后上方,用右手拇指可以很容易地操作,保险杆有三个操作位置:当保险杆拨到右边时,同时会锁住击发阻铁和枪机体,这时步枪既不能射击,也不能打开枪机;当保险杆拨到中央位置时,只是锁住阻铁,步枪不能击发,同时挡住瞄准线,但枪机可以打开,能进行装填或清空弹仓的操作;当保险杆拨到左边位置时,只要扣动板机步枪就能发射。扳机为两道火式的设计,既安全又可靠。”

一边向台下的工人们演示着如如何操作保险杆,刘起玉一边解说到,刘起玉此时重复的就是过去在民团时军官们说过的一切罢了。 “在操作时,首先用掌心托持拉机柄,然后向上掀起,再后拉,就像这样。 “哗啦”刘起玉的话音一落,便侧着身子,以便使台上的工人们看清如果操作,然后熟练的把枪机后拉。

“打开枪机后,就能看到弹仓,装填枪弹有两种方法,最快地方法就是用桥夹,就是这个,每条桥夹装5发枪弹,刚好够装满一个弹仓,在机匣环上方有桥夹导槽,可以把夹满枪夹的桥夹插在导槽上,然后把5发枪弹用力压进弹仓内。压完弹后,空的桥夹可以用手拨出,但如果不用手拨,在关闭枪机时也会强行抛出桥夹。另一种方法最简单,只需要打开枪机,用手一发一发地把枪弹压入弹仓内,一次一发。用这种方法装满弹仓会比较慢。”

拿起一个教练弹桥夹,刘起玉一边向台下的学员演示着,一边说着。 “装弹之后,托住拉机柄,前推枪机,向右方旋转枪机复位,就是这样,把保险杆设在击发位置,就可以瞄准瞄准击发。”虽说这些动作很简单,甚至于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让这些工人掌握,但是仍旧需要向他们解释如何操作步枪。最后在课堂教会他们如何拆卸枪机,对步枪进行基本保养之后,最后才是向他们传授射击技巧。

而此时的杨天喜一边听着台上的刘中士向自己讲解着步枪的操作使用,一边翻看着手中的步枪手训练手册,看着上面地图画,再结合着台上这个民团的刘中士的话和动作,杨天喜总算是知道这枪是怎么用的了,此时的杨天喜看着台上的枪,心下不禁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这一天是武装工人集训的第一天,也就是从这一天起,西北公司建立起了属于自己预备役,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的预备役力量。

第一百五十六章 针对

“又十余家帝国的企业破产!像这种新闻,每天都有,从欧战爆发到今年年初,帝国的工厂从32000多家增加到当时的四万多家,可是现在呢?不过短短十个月的时间,竟然减少到不足34000家,有接近七千家企业倒闭。帝国经济蒙受着巨额损失。

今年的出口损失,使得帝国直接间接损失超过二亿日元以上!直接导致帝国海军扩建计划严重受挫!”   看着从国内送来的国内的报纸,日置益看着眼前的参赞中村池田说到,国内已经三次来电训斥,日置益知道,现在自己正处在外交道路上的最困难时期。

“可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去年11月到现在不过一年时间,支那的江浙皖河北等南北各省企业增加了七千多家,出口量增加超过三亿银元!此消彼涨,过去帝国的支柱产业,纺织、食品等轻工产业,现在已经在支那企业的打压下,已经是岌岌可危,帝国内部已经出现了不稳。”闭着眼睛的日置益在一年多以前根本就从来没有想帝国企业,竟然会如此不堪,过去无法和欧洲企业竞争,可是现在竟然连支那企业都无法竞争。

“公使阁下,根据满铁调查部在过去一年中的调查结果。现在支那企业得到高速发展的并不是只有轻工业,就是连一些相关重工业门类也得到高速发展。过去地一年之中,为了满足商品出口欧洲的需求,江南、马尾还有上海的十几家造船厂已经制造出十多条总吨位超过三万吨的商船,现在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