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凤雏(冰冻)-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曹军选择攻伐的地方不是洛阳,西凉铁骑的机动性也可以用于驰援荆襄各路军马,便是救援不及,西凉铁骑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攻伐曹操陈留腹地,以伤换伤,这等对子的局面,想必曹操也不愿看到。

    至于周瑜,如今的心绪已渐渐恢复,往日风流倜傥的周瑜,再次出现在了荆襄群臣的眼中,周瑜用兵,与卧龙,凤雏又不相同,最为豪迈,昔日与孙策攻略江东时,周瑜每每用兵,皆倾力一击,后来遭孙权制衡,用兵之时不得顺畅,才导致近来战绩,每况日下,如今得庞山民倾力相助,周瑜手中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自然少不了去往许都,闯出一番作为。

    非是说陆逊比之三人逊色,而是就临敌经验,陆逊还远远比不上久经沙场的三人,且荆襄谋者之中,庞山民对陆逊另有安排,此人年纪最浅,可托以后事,陆逊师从水镜,又于荆襄书院求学数载,这等根苗正红的大才,最适合居于朝中,待其资历渐起,庞山民便可名正言顺的使其身居高位。

    如此一来,庞山民也不用担心荆襄日后政令不通。

    况且还有偌大江东,日后早晚要打,庞山民已许陆逊,若此役与那曹军有了分晓,南下江东之事,便由陆逊cāo持,且陆逊如今男大当婚,庞山民一直觉得,吕绮玲当为其良配,二人同守汝南,这些年来,也应当日久生情了吧……

    玲儿若再不找个人嫁了,怕是真要成老姑娘了。

    庞山民将陆逊召至府上,于公于私的说了半晌,陆逊这才发现,虽数年未归,然而唐侯对他的看重却依然不减。

    荆襄皆知庞山民与玲儿情同父女,若可娶玲儿,日后于荆襄的发展,自可鹏程万里,陆逊思索半晌,对庞山民道:“对玲儿姑娘,逊亦有好感,只是主公当知,玲儿欲嫁之人,乃是如温侯那般,勇力超群,驰骋沙场之人,陆某虽常年混迹军中,然而却是军师谋士,若玲儿姑娘不喜陆某,主公这般建议,便是不妥。”

    庞山民未曾想到陆逊居然会有这般说辞,莞尔一笑道:“那伯言给庞某一个妥当的办法。”

    陆逊闻庞山民之言,不禁笑道:“逊与玲儿姑娘即是好友,亦是同僚,水到渠成自然最好。”

    “那庞某便去问问玲儿。”庞山民说罢,不禁苦笑道:“玲儿父母虽非世家中人,可温侯也于这乱世闯出一番名声,只是谁曾想到,其家道中落,一小女子却要辗转流离,庞某怜其凄苦,才允玲儿从军,这些年来东征西讨建功无数,可外人又岂会知晓,庞某心中的为难?”

    “玲儿便是立下再多功勋,怕也只是遮掩其心中的茫然无措吧。”庞山民轻叹一声,又道:“玲儿非貂蝉亲女,庞某也只是其义父,庞某纵然可做到视如己出,然而女子一生最大的幸福,却是找到一个可托付终身之人,伯言文武双全,德行出众,于庞某眼中,自然是玲儿良配,若伯言应允,庞某也可放下这心中大事了……”

    见陆逊沉吟不语,庞山民勉强一笑,对陆逊道:“当然庞某亦知‘强扭的瓜不甜’,今日伯言既然说了水到渠成之言,庞某也希望你二人可以慢慢接受彼此,玲儿那边,庞某去说,今日庞某只想知晓,伯言对玲儿,果真有爱慕之心?”

    “自然是有的。”

    陆逊闻言,不假思索道,只是话音刚落,陆逊又轻声叹道:“只是玲儿姑娘的脾气过于刚烈,陆某只是怕日后一言不和,玲儿姑娘对陆某大打出手,届时陆某怕是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原来伯言是怕这个!”庞山民闻言,不禁大笑,对陆逊道:“自可找庞某说理,庞某自认为于荆襄的这些年来,处事还算公道,且伯言大可放心,玲儿虽为武将,却非蛮横无礼之人,只是有时候脾气冲动些罢了。”

    陆逊闻言,微微点头,对庞山民道:“主公这般说法倒也不错,只要玲儿姑娘有意,陆某这边无有不允。”

    庞山民闻陆逊之言,不禁大喜,对陆逊道:“公瑾麾下不缺强将,庞某这便召玲儿归来!”

    “主公勿要因私废公!”陆逊闻言忙劝,却听庞山民笑道:“日后下江东之时,你二人亦可同去,许都若有战事,总不至于少一丫头,公瑾就玩不转了……”(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47 公事私事,尽皆妥当

    得一纸诏令,玲儿便匆匆赶赴襄阳,至庞山民府上,待庞山民说过此番将其召回,乃是为她大婚之事,玲儿当下大不乐意,对庞山民道:“小叔叔,你身为荆襄之主,cāo心的可有些多了。”

    庞山民早有准备,此番玲儿归来,庞山民担心自己一个人劝不住她,就叫貂蝉,孙尚香二人帮他说项,貂蝉见玲儿脾气一如往日,不禁笑道:“夫君身为玲儿长辈,玲儿婚配之事也是该cāo之心,且那陆逊,妾身也见过,此人仪表堂堂,并不辱没玲儿。”

    “二娘,你们要将我嫁给那个书呆?”玲儿说罢,愕然半晌,继而怒道:“之前玲儿已有说过,玲儿夫君,起码武艺要比玲儿只高不低!那书呆人品虽是不错,可武艺却稀松平常……”

    这不是为难人么?

    庞山民闻玲儿之言,不禁苦笑。荆襄武艺高过玲儿者,不知凡几,可与玲儿同辈之人,玲儿武艺,也算是冠绝荆襄了……若是依着玲儿说法,莫非还要给他找个叔叔辈的嫁了?

    玲儿见庞山民默不作声,还以为庞山民已同意她这番说辞,当下嘻嘻一笑,对庞山民道:“许都那边还有军务,若小叔叔没别的事了,玲儿这便回去!”

    “站住!”庞山民闻言,不禁急道:“庞某已告知公瑾,将你麾下陷阵,暂由副将接任,祝融丫头与你相处多年,指挥陷阵,毫无问题!”

    “小叔叔!”玲儿一听庞山民将她麾下陷阵营都交出去了,心知今日之事是避不开了,一脸埋怨道:“小叔叔当知,曹操与玲儿乃是杀父之仇,此番曹操亲征,玲儿正有大好机会,取他性命!”

    “曹操又不一定攻伐许都。”庞山民丝毫不为玲儿言语所惑,对玲儿道:“况且此番是中原军马大举来攻,庞某只是想过固守城池,至于主动出击之事,暂未想过。”

    玲儿闻言,嘟着嘴闷闷不乐,孙尚香见状不禁笑道:“玲儿的确也到了大婚之龄,若是不喜陆伯言,便叫夫君另作安排。”

    “荆襄与玲儿同辈武将,看来看去也就那几个,更有甚者,其武艺连书呆都不如,这让玲儿如何选择?”吕绮玲说罢,皱眉思索半晌,对庞山民道:“其实书呆倒也不错,只不过若要玲儿大婚,小叔叔当应下玲儿,大婚之后,允玲儿去许都复命!”

    “你这丫头,哪有你这般讨价还价的!”庞山民闻言,心中一怒,对吕绮玲道:“那陆伯言乃赤诚之人,既然于庞某面前说过倾慕于你,想必也不是假话,你居然以大婚之事,当作交易,这实在是太过胡闹!”

    貂蝉,孙尚香闻言亦连连点头。

    庞山民这些年来,对吕绮玲极为宠溺,许多事情看在吕绮玲年纪尚幼,都由着她任性而为,即便是让一女子为沙场战将这等荒谬之事,庞山民亦听之任之,可是吕绮玲今日居然把成婚这等人生大事,都如此草率决断,庞山民这才发现,是有点将这丫头宠过头了。

    吕绮玲极少见庞山民动怒,当下默不作声,庞山民见状,轻叹一声对吕绮玲道:“庞某只想问你,对那陆逊是何看法,若玲儿心中已有爱慕之人,庞某自然不会勉强。”

    “玲儿从军多年,整日混迹行伍之中,哪来的爱慕之人。”吕绮玲说罢,对庞山民道:“既然小叔叔觉得那陆逊可托付终身,玲儿便与书呆嫁了便是。”

    “不得赌气!”庞山民说罢,却遭玲儿白了一眼道:“我没赌气!”

    倒是比想象之中,容易许多,见玲儿答应下来,庞山民吕绮玲道:“昔日庞某求蝉儿,尚香,与之成婚,历尽辛苦,今日见玲儿这般容易就答应了陆逊所求,庞某心中,着实不平……”

    庞山民说罢,貂蝉与孙尚香二人也不禁想起往日时光,会心一笑,玲儿却是一脸羞怒道:“小叔叔,你到底想不想要玲儿嫁人?本将处事,就是这般痛快,又怎会如小叔叔那般娘气!”

    “还知道害羞?”庞山民见玲儿羞愤,小脸通红,不禁笑道:“既然玲儿如此痛快,庞某也当配合一下,今夜庞某便往伯言府上一行,告知其心愿达成,免得夜夜难寐,承受那相思之苦。”

    说罢,庞山民起身而去,玲儿正欲阻拦,却被孙尚香拦下,孙尚香促狭笑道:“玲儿,难得你小叔叔痛快一回,你就让他去寻那陆逊便是。”

    至陆逊府上,庞山民便将吕绮玲已归襄阳之事,与陆逊说了。得知吕绮玲那边也答允下来,陆逊心中自然欣喜,只是当庞山民说起欲使二人速速成婚之时,陆逊却稍有犹豫,对庞山民道:“主公,大战将至,陆某若此时大婚,怕是不妥。”

    庞山民闻言微微一愣,继而笑道:“如今伯言已自立门户,数年来与江东陆家再无瓜葛,且玲儿父母双亡,身为长辈的只我与貂蝉二人,这大婚一事,远无伯言想象那般复杂吧。”

    “可陆某大婚,孔明,士元师兄总当到场,且玲儿姑娘为主公义女,荆襄中人,怕是于陆某大婚之时,到来不少。”陆逊说罢,庞山民亦微微一愣,先前只想着撮合玲儿与陆逊,使玲儿有个可托付终身之人,却忘记玲儿身份除了那陷阵营同龄之外,还是他这唐侯义女。

    玲儿大婚如此看来,怕是不得草率了……庞山民本就将玲儿视如己出,在这大婚一事上,又怎会委屈于她?

    “那就先定下来。”庞山民连连点头,对陆逊道:“庞某如今心事了却,当与伯言浮一大白!”

    陆逊闻言,心中好笑,对庞山民道:“如此说来,大婚之后陆某与主公也是翁婿了,只是陆某这职权过重,还望主公适当削减。”

    “庞某都不担心,伯言又何必介意?”庞山民闻言,连连摇头,一脸认真的看着陆逊道:“我荆襄不是大汉,不防外戚,且伯言有今日成就,全靠自身本领出众,庞某又怎会因那莫须有的闲言碎语,将伯言这些年的功绩视而不见?”

    陆逊闻庞山民之言,心中感动,许久不言,庞山民见状,不禁笑道:“私事已了,再谈公事。伯言以为,河北大军竭力渡江,数日来陈留,濮阳屯兵无数,以那曹操手段,其若亲征,会攻伐我荆襄何处土地?”

    陆逊闻言,思索片刻便道:“士元与公瑾二位军师,陆某皆不担心,唯有合肥,寿chūn这新得之地,休养生息时日尚短,陆某以为,若那曹操攻伐主公治下,孔明军师所治之地,当是首选。”

    庞山民闻言深以为然,对陆逊道:“孔明谨慎,且合肥,寿chūn亦屯兵数万,应对曹操,当少有疏漏之处。”

    “可孔明军师分身无暇,寿chūn乃文长将军把守。”陆逊说罢,对庞山民道:“若主公欲求万全,陆某与玲儿便往寿chūn一行,也好于我二人大婚之时,多赚些赏赐!”

    陆逊说罢,庞山民不禁笑道:“怎可将你二人置身险地?庞某之前亦有担心孔明治下难挡曹操大军,只是文长于庞某面前已立军令状,保寿chūn不失,文长久仕庞某,庞某亦知其心中傲气,如今若是派人协助,庞某恐伤与文长情分。”

    “总好过失了性命。”陆逊闻言,微微皱眉道:“文长将军虽时有奇策,亦是帅才,只是若说其可以一己之力,挡曹操大军,陆某不信!还望唐侯多方打探曹操军马动向,若曹操欲图寿chūn,唐侯当早作准备,允陆某与玲儿一行!”

    庞山民闻言,微微点头,苦笑一声道:“虽说我荆襄实力如今已强过中原,可曹操大军庞某又何敢小觑?如今闻伯言分析,庞某更当谨慎,这寿chūn一事,便依伯言想法来做吧。”

    陆逊闻言点了点头,又道:“主公还须防备江东,狗急跳墙!曹操挥军南下,我荆襄必全力应对,江东孙权近些年来,野心膨胀,主公当小心其趁火打劫!”

    “江东已无公瑾,子敬,庞某心中并不忌惮。”庞山民闻言,摆了摆手道:“且庞某多年来对江东按兵不动,只是另有打算。”

    “另有打算?”陆逊闻言,微微一愕,却见庞山民笑道:“庞某与那孙权有些姻亲,便是攻伐江东,庞某亦需要一个堂堂兴兵的借口,所以孙权连年来野心膨胀,也大有我荆襄与江东和谐相处的原因,一旦孙权敢露出獠牙,我荆襄军马便可后发先至,届时缺兵少将的江东,岂不是欲把江东六郡,拱手让予庞某?”

    “原来如此!”陆逊闻言,恍然大悟道:“只是主公一面要应对曹操,一边要提防孙权,我荆襄可有这些兵马,以供主公驱使?”

    “庞某麾下除却荆襄本部兵马,亦有西川,西凉两路大军。”庞山民闻陆逊之言,不禁笑道:“事到如今,但愿孙仲谋能看清形势,如若不然,庞某定让其好好见识一番,我荆襄兵势,何等浩大!”(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48 最不愿面对的对手

    许都,郭嘉府邸。

    数月以来,郭嘉一直在府上与贾诩忙碌着曹军南侵,收复失地一事,如今河北军马已渡江半数,兖州,徐州所屯兵马不下十万,而二人心中却一刻不敢掉以轻心,二人心中皆知,此战胜败,可定天下大势。

    近些时日郭嘉不断的研究着荆襄发迹的过程,心有所得。

    数年来的荆襄战绩让郭嘉发现,庞山民拓土的速度虽快,却也是步步为营,三年前以荆襄与中原分庭抗礼的实力,那庞山民便可大战一场,赌一赌他与丞相谁可问鼎中原,可庞山民却按兵不动,直到三年后,才连下五城,以雷霆之势,扩张实力。

    而荆襄每每拓土,大量的军力皆放在前线之上,荆襄,西川以及西凉腹地,所屯兵马却是不多,这等做法,依照常理而言,并不妥当,郭嘉原本欲针对这般疏漏,施以计策,可是待用计之时,却蓦然发现,曹军根本无法暗度荆襄所辖的前线防区。

    如今合肥,寿chūn,许都,洛阳各部兵马,统共十余万,虽看似分散,却可以将狭长的荆襄边境守得水泄不通,若要暗度陈仓,袭击庞山民治下后方诸地,并不容易,一旦孤军深入,怕是要自取灭亡。

    得郭嘉,贾诩二人建议,曹操也决定此次南征,攻伐的重点将在于寿chūn,合肥一带,只是二人并不敢将十余万曹军屯于徐州,让荆襄看到曹操予用兵何处的征兆,在二人看来,十余万军马攻伐两座大城,当手到擒来,不过让二人为之担心的是,荆襄前线三大谋士,是否配合默契。

    荆襄防线固然狭长,然而这防线却与曹操麾下土地,完全接壤,也就是说,两家诸侯面对的防守压力别无二致,就算曹军可占得坚城,大破屯于合肥,寿chūn的诸葛亮军马,那兖州之地,怕是也要处处烽烟了。

    经过这多年的战场磨砺,卧龙凤雏身经百战,寻常计策放在二人身上,怕是徒增二人嗤笑,那周瑜更是一极为凌厉的投机主义者,昔日江东军马肆虐徐州之事,郭嘉亦不敢忘怀。

    这般难缠的敌手,一个就足以让人忌惮,那庞山民硬生生的寻来三人,郭嘉每每想到要应对这三个风格迥异,却同样才华手段俱不下于他的对手,便头痛不已。

    贾诩见郭嘉于案几之上,时而凝眉,时而嗟叹,不禁苦笑。

    “奉孝,时候不早,还当早些休息,大军开拔之时,你我再这般拼命,也是不迟。”

    贾诩说罢,郭嘉笑道:“文和数日以来,怕是也未睡个好觉,此战关乎我等日后生计,嘉实在不敢掉以轻心。荆襄若败,丞相少说也可再得数年休养生息之机,与那庞山民一争高下,可我等若败,河北根基便挥霍一空,日后又有何办法,抵挡荆襄汹涌而来的扩张之势?”

    贾诩闻言轻叹一声,对郭嘉道:“其实此役于贾某看来,不过一攻,一守,丞相欲收复失地,便攻合肥,寿chūn,可决定此战胜败的,并非此处,而是我等能否遏制洛阳,许都二地的兵马,这数月对寻常诸侯而言,休养生息定然不足,而对荆襄来说,洛阳,许都二地的兵马,怕是已有一战之力,所以可守得住陈留,我等便胜,若守不住,以那庞统,周瑜二人的本事,怕是兖州,徐州诸地,皆燃烽火。”

    郭嘉闻言深以为然,对贾诩道:“文和所言极是,只是要保陈留不失,我等必要速夺合肥,寿chūn。然而郭某与那诸葛孔明交手之后,发现此子用兵,极为谨慎……”

    贾诩闻言,微微点头。

    在贾诩看来,此战荆襄,三位对手各有所长,而就他而言,最不愿遇到的对手便是诸葛亮了,那庞统虽奇谋频出,却可利诱,此人对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