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凤雏(冰冻)-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此消息,孙权忙请诸葛亮同入朝堂,一改先前游移不定的态度,言欲与荆襄,同伐中原,诸葛亮闻之,心中暗道江东并非强援,却面带欢笑的同意了孙权所请。

    在诸葛亮看来,若可先将曹操击溃,日后再与江东为敌,远好过对阵中原。

    两家结盟,诸葛亮便归长沙,庞山民见孔明归来,一脸苦闷的将近日来于朝堂之上所遇“挫折”,尽数告知孔明。

    且与此同时,中原书信又至,只是此番致信庞山民者,除曹操外,亦有郭嘉。

    两信同至,信上皆言辞犀利,曹操信誓旦旦可夺庐江,并坦言江东一旦失了庐江便不堪大用,若两家交兵,白白便宜了江东孙权,这般使江东坐收渔利的蠢事,曹操料庞山民不欲为之。

    而郭嘉亦言,既然荆襄不惧中原威势,何不先扫江东,后两家争夺天下?与其给江东留一个包藏祸心的机会,倒不如一劳永逸,将其解决。

    诸葛亮看过信后,摇头失笑,对庞山民道:“这丞相与奉孝先生言辞凿凿,兄长是否后悔先前早联江东之事?”

    庞山民闻言,轻叹一声道:“庞某如今,只对世家心态,颇为头疼,荆襄世家之前归还权柄,颇为配合,其不欲征战,也只为保障权益,如今力排众议,怕是不妥,至于丞相与奉孝所言,只是危言耸听,庞某用兵,中原无论如何聒噪,庞某闻之即忘!”

    诸葛亮微微点头,暗道庞山民如今尚算清醒,不为外界所惑,只是世家之事,诸葛亮一时之间,也没有太好的即用兵,又保障世家利益的良策。

    如今的荆襄,西川世家掌控大量财力,比之掌权之时,影响不退反增,且庞山民治下法度严明,各地世家并未触犯律法,庞山民也不可轻易降罪他们。

    思索良久,诸葛亮对庞山民道:“兄长,可否出让宛城利益,若我大军占下此处,多予世家分配土地?”

    “土地?”庞山民闻言失笑,对庞山民道:“各处工坊获利丰厚,世家对土地早已不似先前那般重视,我荆襄百姓入工坊劳作所得银钱已远超于乡间耕种,荆襄尚有荒芜之地,无人耕作,更不要说以宛城土地,利诱世家了!”

    诸葛亮闻言,微微皱眉道:“兄长点石成金,或可再授奇术!”

    “庞某虽有奇术傍身,却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若每每用兵,皆向世家妥协,庞某怕总有一日,心中杀意难以遏制。”庞山民说罢,轻叹一声道:“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世家趋利,本是庞某引导,如今却苦果自吞,苦不堪言。”

    诸葛亮闻言亦叹,思虑许久道:“总要先伐宛城,与江东遥相呼应,兄长可暂且委曲求全,待夺宛城之后,再思良策!”

    庞山民微微点头,暗道唯今之际也只好如此了。

    如今竹纸,印刷皆庞家所掌,若分利予一众世家,也算与其妥协,庞山民也相信,二蒯于此事之上,可从中配合,见诸葛亮亦无良策,庞山民便召一众世家家主,入长沙议事。

    朝堂之上,当庞山民言明欲将竹纸,印刷之术,尽数授予荆襄世家之后,世家遂不再阻止荆襄用兵一事,荆襄兴兵中原,影响的只是世家一时之利,哪比得过这竹纸,印刷可源源不断的为一众世家,带来巨量钱财?

    诸世家家主“得胜归去”,回到家中,庞山民思索许久,心中茫然。

    纵观历代历史,统治者与世家豪族之间,总有纠葛,庞山民一直以来,善待世家,可是如今却遭当头棒喝,庞山民自然闷闷不乐,世家趋利,尾大不掉之事,已令庞山民开始思索,在表面看来安定祥和的帷幕之下,荆襄到底谁说的算?

    莫非日后荆襄用兵,总要与世家妥协不成?

    先前庞山民看在世家并未为难百姓的面上,与世家相处和谐,一应商贾贸易,皆从中指点,如今世家已可独自行事,对于庞山民的依赖,也不似从前,翅膀硬了,世家的膨胀,已渐渐成为庞山民霸业之路上的阻碍。

    莫非真的要在此战之后,腾出手来先将世家豪族收拾一顿?

    几日以来,庞山民于家中苦苦思索,如何解决世家膨胀之事,而诸葛亮却将精力投入在了用兵宛城之上,庐江一地,张辽大军与庐江军马,已有交锋,而荆襄军马,却还在兵马调度之中。

    江东之前的犹豫已影响到了荆襄集结兵马的速度,又有之前一众世家的阻碍,同样给即将出征的荆襄大军,蒙上了一层阴霾,在诸葛亮看来,狮子搏兔,尚须全力,且那徐晃乃曹营名将,宛地一役相要一战胜之,并非易事。

    想到此处,诸葛亮索性离了府邸,径往庞山民府上一行,将心中顾虑告知庞山民后,对庞山民道:“此征宛城,亮欲为帅!”

第一章 NO。497 庐江城下,张辽搦战!

    诸葛亮主动请战,这在庞山民看来,颇为新奇。

    荆襄人才济济,若非与中原全面开战,庞山民原本以为,调一路军马,去会一会徐晃这位曹营五子良将即可,夺宛城对荆襄如今庞大的军势而言,并非难事。

    只是诸葛亮却告知庞山民,一旦荆襄用兵,便要做好与曹操全面开战的准备,曹操不会放任荆襄一而再,再而三的攻城略地,且宛城一役,兵贵神速,此役若交由别人来打,诸葛亮难以放心。

    一旦夺下宛城,便可将庞山民治下西北土地与荆襄联结一片,届时若再兴兵许都,洛阳等地,曹操便是有兵马百万,也难防如此狭长战线。

    庞山民闻诸葛亮之言,深以为然,索性将兵符印信交由孔明,欲使孔明全权决断兴兵之事。

    至于他自己则须调度荆襄各路军需物资,以及思考一个一劳永逸的制衡世家的方法。

    曹操与郭嘉的书信再次石沉大海,且荆襄军马近来多有异动,曹操也意识到先前算计,尽皆成空,看来庞山民是打定心思与中原提前交锋了。

    如今曹操对于之前致信庞山民一事,追悔莫及,若早知庞山民欲“保全江东”,何必主动寻衅,引诱庞山民与他一道瓜分江东呢?

    好在庐江战事倒是令曹操略微心安。

    张辽所率军马,十余日来,连破关隘,已兵至庐江城下,于城外与江东军马数次交兵,各有胜败,程昱,于禁所率大军,兵抵合肥,除接替张辽军马驻防之外,亦遣万余军马,往庐江援助。

    在曹操看来,战事的进展与他先前所料,别无二致,一旦占下庐江,曹操便打算焚烧江边水寨,令江东水军只得登岸作战,难以发挥其水战优势。

    稳守庐江,便可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应对咄咄逼人的荆襄攻势。

    庐江城下,张辽望着巍峨的城墙,嗟叹不已。

    江东北伐之心不死,这十余年来,庐江城墙年年加高,如今的庐江已是雄城一座,城中粮草充盈,足可应对十万大军数月攻城。

    而那周泰,蒋钦二人,亦勇武之人,张辽搦战数次,周泰,蒋钦二人丝毫不怯,与二人城前斗了数次,互有胜败。

    想要速下庐江,强攻难下,唯有智取。

    日前张辽还于城前诈败,欲引蛇出洞,半途截击,可是那周泰,蒋钦二人,只追了数里,便归返城池,坏了张辽诱敌之计,如今张辽麾下多为并州铁骑,若是平原一役,张辽并不怯周泰,蒋钦二人的庐江大军,只是这攻城之战,便是再强大的骑兵,也难有用武之地。

    张辽也知道,若再这般一筹莫展,待江东大军渡江,庐江更难得手,便修书往合肥问计程昱,求教破城之法,程昱得张辽书信,连日思索却不得妙计,又命快马求援邺城,留下五千军马守城之后,与于禁一道,往庐江援助张辽。

    庐江城外,五万曹军浩浩荡荡,将庐江大城团团围困,而城内江东诸将,却谨守城池,甚至避免着与曹军交锋。

    蒋钦,周泰二人皆知,若是与曹军死战,仅靠庐江数万军马,难求大胜,可一旦被曹军击败,丢了城池,便成了江东罪人。

    与其与张辽,于禁等人死战,倒不如严守城池,坐待援军,若都督挟江东大军跨江而至,这些许曹军,还不闻风而逃?

    见庐江战事,陷入焦灼,张辽心中更急,虽不惧周瑜水军,张辽却也不愿与其无谓交锋,此番只为夺庐江而来,丞相又不愿与江东全面开战,念及此处,张辽索性留于禁,程昱围城,亲提军马,直奔庐江渡口而去。

    于城头之上,周泰一脸阴郁的看着曹营阵脚大动,铁骑尽出。

    并州铁骑的动向,无疑是奔往庐江水寨,水寨不比城池,只靠木栅,箭塔,难挡张辽攻势,想到此处,周泰对身侧吕岱道:“定公,这张文远欲夺水寨,仅靠寨中守军,难挡铁骑兵锋!”

    吕岱见周泰神情焦虑,轻叹一声道:“水寨虽情势危急,将军却不可救援,便是没了水寨,都督大军亦可寻浅滩靠岸,我等所得将令,只是守城,只要庐江不失,都督大军一至,便可速退曹军!”

    见周泰还欲再言,吕岱忙道:“那张文远此去水寨,便是欲引将军出城,否则又如何会让我等见其行踪?此乃曹军计策,将军不可妄动!”

    “倒是不及告知水寨守军了……”蒋钦闻吕岱之言,不禁叹道:“若水寨付之一炬,重建倒也要费不少力气。”

    蒋钦说罢,吕岱便知二将暂且被他劝住,松了口气道:“若都督大军渡江,这五万曹军,如何幸免?二位江东稍安勿躁,不过数日,便可复仇!”

    二将闻言,不再提救援水寨之事,与吕岱一道,离了城头,只是午后登城之时,二将见张辽军马归返,城下偌大空地,百余江东士卒被其擒下,皆跪伏于地,张辽策马于城前驰骋,手中长刀遥指城上周泰道:“周幼平,可敢出城再与张某斗上一场?若可胜我,张某便饶了这些士卒性命!”

    周泰见城下士卒,哀号之声不停,心中大怒,对张辽高声喝道:“张辽,你占不下我庐江,只会拿寻常士卒撒气不成?”

    张辽闻言面色不改,快马从一众伤卒前飞驰而过,手起刀落,一刻头颅便滚落马下,张辽冷笑一声,对周泰道:“百余士卒性命,皆在张某手中,若你欲救之,便出城一战!”

    周泰闻言,提长刀便欲往城下而行,吕岱忙拦住周泰,对周泰道:“将军勿要被张辽挑衅!”

    “周某又不是未与之斗过,可令公奕为周某掠阵,怕他不成?”周泰说罢,蒋钦点了点头,对吕岱道:“若不救士卒性命,将士寒心,我二人同去与之一战,以二敌一,有胜无败!”

    “焉知其中未有曹营细作?”吕岱说罢,周泰咧嘴冷笑:“先一道救进城中,若生僻面孔,斩了便是!”

第一章 NO。498 战事僵持,如何打破?

    张辽并没有稳妥的破城计划,江东经营庐江十余载,便是曹操大军亲至,破庐江城也难以一战而定,只是得曹操将令,张辽只得一次次的挑衅着江东守军的耐心,在张辽看来,若可使其抛却城坚之利,麾下军马可堪一战。

    连斩数名被俘江东士卒,城上江东军马已怒火冲天,庐江城门缓缓开启,周泰蒋钦二人,并辔出城,二人眼中嗜血,显然张辽杀父之举,已不可避免的惹怒了两位江东上将。

    “张文远,周某本以为你也算个英雄人物,可今日之见,却如此下作!”周泰阴沉的声音远远传扬,话音刚落,身后同行出城的江东士卒,纷纷呼喝。

    张辽闻言,不置可否,对周泰道:“丞相大军即至,二位将军还是识时务些的好!”

    “当我江东无人?大都督军马同样不日即至!”蒋钦说罢,冷哼一声,却见那张辽摇头冷笑道:“将军是说那被我家军师追的如丧家之犬一般的江东周郎么?”

    “放肆!”蒋钦说罢,飞马舞刀,直奔张辽而来,却见曹营阵后,一骑奔至,蒋钦侧目望去,正是于禁,蒋钦遂舍了张辽,直奔来将,手上大刀兜头便劈。

    见于禁截住蒋钦,周泰狂傲笑道:“周某也欲看看,这曹营五子良将,有何手段!”

    说罢,周泰纵马,来斗张辽,张辽亦不怯战,二人斗至一处,三十余合不分胜败,正待此时,周泰却忽闻曹营阵中,鼓角齐鸣,只见其军阵两侧,数千精骑,飞马而来。

    江东阵中,见敌营异动,亦有精骑,前去迎战,只是两只骑兵乍一相逢,江东骑军却触之即溃,周泰见状,猛然醒悟,一刀逼退张辽,对蒋钦呼喊道:“此敌军诱敌之计!不可与之久战!”

    蒋钦闻言,舍了于禁,便往营门奔去,张辽,于禁二人正欲追赶,却见城头弩手,虎视眈眈,当下驻马不前,张辽大手一挥,并州铁骑于城前空地兜了个圈,纷纷退去,遥望城前江东败军,张辽朗声笑道:“江东骑军,不过如此!”

    周泰,蒋钦二人心中虽怒,却无言以对。

    这天下精锐骑兵,张辽所率骑军也算继承了吕布并州铁骑的衣钵,威名赫赫,江东少马,其上将除太史慈外,本就没几个擅于统御骑兵的,见张辽耀武扬威,二人眼中喷火,却又自知不敌。

    周泰乍一思索,便对张辽怒吼一声道:“江上对垒,曹军亦比不得我江东军马!且不说这些,张文远,敢与周某死斗,一决胜败?”

    “怕你不成?”张辽正欲上前,却被于禁拦住,于禁对张辽道:“此役文远乃是军中大帅,不宜轻易涉险,区区周泰,于某斗他!”

    于禁说罢,纵马上前,周泰见状,二话不说,便斗于禁,于禁适才与蒋钦相斗,觉得还有些胜算,这周泰于江东军中与蒋钦齐名,武艺也当与蒋钦相仿,可乍一交手,挡周泰长刀之时,于禁才骤然发现,这周泰武艺,居然还比那蒋钦,高过一筹。

    周泰一记长刀压制于禁,更是咄咄逼人,刀势大开大合,压得于禁左支右绌,张辽见状,正欲救援,却闻那蒋钦喝道:“张文远,勿要忘却死斗之约!”

    “要斗也是张某来斗!”张辽说罢,快马奔至,那蒋钦见张辽欲以多欺少,亦奔至阵中,程昱见四将酣战一团,恐张辽,于禁二人有失,忙命铁骑掩杀,周泰,蒋钦二人见状,齐齐奔逃,庐江城头又一阵放箭,射落不少曹营骑军。

    程昱鸣金,曹军退去,周泰,蒋钦二人回归城中,皆心中愤懑。

    如今庐江水寨被焚,江东驰援登陆定然艰难,且闻那张辽口气,曹操大军不日即至,庐江虽城高池深,可二人却并无办法,破敌制胜。

    被曹操大军团团围困,如缩头乌龟一般,这对蒋钦,周泰这等勇将而言,无疑是巨大屈辱,可二人也知道,那张辽武艺出众,若以二敌一,尚有胜算,只是张辽并不会给他们二人这等机会,如今有于禁相助,便是这两家上将相争,胜败也各在五五之数。

    可这只是曹操大军未至的局面,若曹操大军抵达庐江,以中原英杰无数,二将自知再与曹军城前相斗,绝无胜算。

    被人堵在城中的感觉并不好,二将虽知可固守庐江不失,便是大功一件,可这种被敌军团团围困,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可使的感觉,令二人心中难以平静。

    再登城头,城下曹军已缓缓退去,周泰轻叹一声,对蒋钦道:“无强横骑军,江东欲纵横北地,太过艰难。”

    蒋钦闻言,默然不语。

    当今天下三家诸侯,江东处于劣势,便是江东将校,同样感触颇深,之前江东还可以嘲笑一番荆襄军势,可如今庞山民已得雍凉之地,便是西凉铁骑,亦归附荆襄,可以说诸侯之中,唯有江东不堪陆战。

    几日来曹军围城,二将与那张辽相斗,每每稍有胜算之时,敌营铁骑一出,战势便改,二将发现若是城前野战,江东绝无胜算。

    便是大都督亲至,又如何改变庐江局势?

    如今曹军只遣张辽而来,便有这般威势,若更为悍勇的虎豹骑至,二将怕是连出城一战的勇气都难以凝聚了。

    念及此处,二将面上皆蒙上一层阴霾之色,久久不散。

    张辽回归营中之后,心中亦纠结不已,本以为可待援军到来之前,夺庐江城,于丞相面前请功,可如今看来,唯有大军齐至,才可才窥觑庐江。

    庐江城防,太过坚固,以至于张辽都取消了打造器械攻城的计划,与其徒损兵马,倒不如与援军汇合,再思良策,江东虽不堪城前野战,然而其城上劲箭,极为犀利,适才一战,铁骑折损不少,张辽也不希望为逞一时血气之勇,徒损士卒性命。

    遥望庐江城头,张辽轻叹一声,对于禁道:“文则,这庐江僵持,当如何打破?”

第一章 NO。499 兵发宛城,疲兵之计

    僵持的庐江局势令孙曹两军,倍感煎熬,然而对于匆忙调集大军至新野的诸葛亮而言,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荆襄与江东合盟,诸葛亮也希望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