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无疆(火热)-第7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常感谢你们到此迎接,此次战地考察是为强化我中苏两军合作而来,希望我们双方能够坦诚相见的真诚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和进步!”
勉强算是此次军事考察团领队的第八机步师师属侦察营营长梁成少校微笑着说道,而翻译的水平也不低,话音刚落,翻译员就叽里呱啦的很快用俄语复述了一遍,如此客气的话到时让季莫斯科夫两人当即相视一笑,看来这群中国陆军军官们不是来观光旅游的,敢情真是为了更好作战而来交流考察的,这还客气个啥?
而在直升机降落下来之前。包括梁成在内的所有人都对巴拉绍夫有了从高到低的俯瞰,这座城市还真不算面积太大,在共和国顶多算是一个工业重镇,而且还是第三产业不太发达的那种。以至于人口并不密集、商业建筑并不众多,而且从空中俯瞰这个已经被战火蹂躏过一次的小城,最大的感觉就是破败,基本没有完好无损的建筑,弹坑和废墟构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景。因为城市防御建设而刻意制造的城区和西城混乱道路,更是显得有些触目惊心,总体感觉就是这座城市是被上帝所遗弃的,就是不知道比巴拉绍夫更大的是苏联城市。经过战火的摧残后还是什么样子。
而在直升机降落之时,围在工农广场周围的苏联官兵们头仰天、脸欢喜的景象也并不是没看见。在无线电引导下来到这个广场降落的直升机机群还没飞抵之前,就有人通过机窗看到了列队整齐的苏联队伍。而现在站在了地上,可以近距离的看看苏联一个普通步兵师的部队官兵精神风貌、穿戴与武备,梁成等人自然免不了多看了几眼。
军装很简练干净、胶鞋和武装带等都可以看得出是出自于共和国某些民营企业之手,追求的就是——“价廉物美”而他们手中的ak47自动步枪倒可以算是真正的苏联国货,据说火力凶猛、坚固耐用而且皮实可靠,但就是精度不咋滴,可对于苏联红军而言,追求的就是人海战术之下,双方短距离接触一瞬间超强的火力压制性优势,这样的看似粗制滥造的武器反倒对于苏联人而言最为合适。
当然,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派来的军事考察团里,同行到来的还有四个空突作战班,他们48个人在所搭乘的“黑骑兵”多用途运输直升机落地之后便迅速离机,有足足一个苏联步兵师警卫营在,而且周围还有不下上百人苏联步兵团官兵,安全警戒工作当然没有必要,所以他们稍加检查之后便也集结在了一起,列队四行,正好站在梁成等人身后,而季莫斯科夫俩人身后则是苏联第15步兵师的警卫营。
季莫斯科夫和哈希科尔斯眼睛也都是很毒辣之辈,短短交汇一瞬间,他们用极快的目光打量了中方的校官尉官之后,注意力更多的都是集中在了中国士兵们的身上,乖乖,财大气粗的共和国就是不一样,回头看看自己最精锐的警卫营士兵装备,再瞧瞧对面别人普通士兵的装备,这还真不是什么差距,而是差别了。
从头盔到作战靴,久经战火考验的季莫斯科夫自然而然看得出个究竟,虽然他并不太懂某些单兵装备,但头盔、作战服、护膝护腕、作战靴、突击步枪、单兵自卫****,以及貌似可以认定为单兵通信耳麦的东西等等,这些加在一起,季莫斯科夫当即意识到,在单兵火力方面,或许中国士兵的单兵火力并不会超过自己这一方太多,毕竟人家的突击步枪追求的是高性能、高耐用、高适用以及高精准度等等,然而在其他方面,简直没法比了,光是人家一件作战服,估计价值就足够抵得上好几套苏联士兵的全身武装配置了。
唉!只能长叹一声,季莫斯科夫不敢妄想什么,毕竟人家中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大赚交战双方军火暴利的时候,苏联还没出生呢,沙俄皇帝还在叫嚣着要让德意志帝国的威廉皇帝好看,而中国人在世界金融大萧条猛然崛起的时候,苏联这才微微颤颤的完成大清洗。紧跟着就一头撞到了世界金融大萧条的钢板上碰得鼻青脸肿,如果不是后来想法搭上中国这条经济快车,今天估计连ak47自动步枪都没有。
“有钱人和没钱的人是不能比的,不过装备再好能有什么用。要是打起仗来还都一个个怂包,那才笑死个人!”季莫斯科夫旁边的哈希科尔斯心态就好得多,至少他很懂得宽慰自己,而笑吟吟的嘴脸说出的话却很动听,并且还做出了手势——“那么,我们这就回师部去,诸位,请!”
这回用不了翻译官进行翻译。因为作为一个政委的哈希科尔斯在得知伟大的斯大林同志都在努力学习中文那时候起,就开始学习中文,虽然至今都没法说得顺溜,但起码的这些常用语对话还是很耐用的。这倒是让一旁站着的季莫斯科夫小小触动了一把,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学什么英语,要是学中文,现在也能派上点用场。
从工农广场到第15步兵师师部距离不近。可问题在于这第15步兵师根本就没有装备太多的高级车辆,比如说悍马吉普什么的,所以自然而然所有的考察团官兵们都只能乘坐苏联人的军用卡车了,至于送他们来的直升机机群。已经开始一架架的升空了,他们留在这里根本没有必要。空荡荡的一个广场,先不说安全与否。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它们自然是要飞回距离巴拉绍夫并不太远的萨拉托夫,到了约定的时间再回来接人就行。
很特别,很特别,在手扒脚蹬快速登上三桥式军用载重卡车之前,梁成差点没栽一跟头,因为这军车实在是特别,整个卡车的后车厢似乎被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重机枪给扫过,以至于许多钢板都有很粗大的弹孔,最为搞笑的是,车尾的那个共和国北方重工奔驰重卡的标志都给打上了两个粗粗的弹孔,敢情这纳粹飞行员是故意的?
有车坐已经算是不错的,原本他们还以为离开了直升机之后,苏联方面会邀请他们压马路(步行)来着,而现在还能看到苏联的步兵师也能出动四辆军卡过来接人,虽然代价是他们的警卫营不少士兵不得不在车后跑步前进狂吃灰尘,但能用上汽车,也不算是不赖了。
真个巴拉绍夫就找不到一个平民,所以原装进口于共和国的军卡与悍马等车速自然不会太慢,中国人的卡车最大的特点就是马力强劲、载重量惊人,设计载重五吨的能一口气拉二十吨甚至更多,所谓的卡车车速不会太快,那也得看是在什么情况,如今在这濒临霍皮奥尔河的坑洼公路上,这狗娘养的苏联运输兵们,也能把中国卡车折腾到时速六七十,简直就跟飞似的,稍有不平整的地方一抖动,后车厢里的人感觉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爽快。
一路颠簸,小心眼儿的人肯定都会以为是苏联人恶意为难,大度的人当然就无所谓,反正苏联人这么风驰电掣般的驶抵他们的师部,下车后的中方所有官兵都没有一个晕头转向大喊要吐了的,倒是跟在车队后面跑步前进的警卫营部分苏联官兵却没了影儿,估计是被远远落在后面了。
苏联西南方面军第15步兵师的师部也比较稀奇,站在地表上一看,还以为是来到了一个垃圾场,因为周围坍塌倒下了许多的建筑,散落的砖瓦和预制板、破败的家俱和各色垃圾等散落开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被强制拆迁了,仔细一看才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那一个凹陷的通道,在季莫斯科夫的带领下,众人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向着地下深处的师部走去。
“季莫斯科夫将军,请稍等一下!”跟随不远的梁成突然叫住了季莫斯科夫,正在带队的季莫斯科夫当即就在翻译官的喊声中停了下来,随后几步便来到了梁成面前,而梁成微笑着指着自己身后的左右排成两队的四个作战班说道:“他们是考察团的临时警卫兵力,他们就不比全部进去了,有劳季莫斯科夫将军安排一个熟悉巴拉绍夫情况的人,带领他们去四周熟悉熟悉!”
季莫斯科夫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些吃味不准了,这中国人还真来劲。刚来就要让人四周查看情况,看了看哈希科尔斯,后者略略点了点头,反正都是友军。看一看又有何妨,更何况这些人像是纳粹德国间谍装扮的?开什么国际玩笑。
“哈奇科夫中校,你负责安排一下他们的考察任务!”季莫斯科夫当即就对一个参谋大声命令道,哈奇科夫自然是精神百倍的当即立正敬礼,看样子早就想有机会和中方士兵们交流交流了,礼毕之后立马就要去叫人同行充当警卫,而季莫斯科夫又补充了一句——“务必确保安全!”
吩咐完后,季莫斯科夫这才笑呵呵的招呼梁成等中方军官以及两个荷枪实弹的作战班进入他们的师部。这座经过精心构筑的地下指挥部设施虽然不太好,但胜在安全,在地表上的那些建筑废墟能在轰炸中分解承受许多的冲击波和爆炸能,而厚厚的水泥层、泥土层以及人工构筑的防护层。再加上利用粗大木桩、钢筋的加固的地下仓库支撑结构,自然而然能够承受得起很狂暴的轰炸。
地下指挥部的供电并不丰富,过道上距离很远才有一盏灰暗的照明灯,所以这个过道本来就有些曲折,再有灯光这么一昏暗交加。倒是显得有些阴森起来,而这样的地下生活似乎也是中方军官和士兵们不常有的,虽然在训练大纲要求土木作业尤其是地下工事构筑等,在已经开始追求信息化的共和国陆军中依然有很大的训练比重。但苏联人这样独特的地下工事构筑还真是让他们长见识了,什么叫做就地取材、什么叫做简洁务实。饱受德国空军狂轰滥炸和陆军重炮蹂躏的苏联人,到底是经验十足。
辗转走了不少距离。一行人这才来到了一个稍微光明的地方,这便是师部的中枢所在了,美其名曰是一个重要的指挥部核心所在,其实也就是一个面积不足20平方的小间中央,摆放了沙盘和通信电台等,在墙壁上免不了还要挂上一些地图什么的,当然斯大林和列宁的头像也是不能没有的。
看到这一幕,中方的官兵们也没有什么波澜,在来到巴拉绍夫之前,他们已经参观了一些苏联后方部队的情况,虽然地下工事没有像第15步兵师修得这么精悍,但步兵师作为世界各国陆军基本的诸兵种合成兵团,在苏联红军中也不例外,其他苏军部队没有展示给他们看的,是因为他们身处后方没有必要,而现在所能看到的,结合在此之前已经考察到的,基本就真真切切反映了苏联红军情况如何,尤其是师级部队。
回溯历史,其实苏联的步兵师规模还是很大的,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一个步兵师由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营、1个高射炮兵营、1个侦察营、1个通信营以及后勤分队组成,从规模上来讲,倒是和共和国新军事改制之前的步兵师有得一拼,可编制毕竟是编制,战争爆发后这样的编制就一改再改,而如今的苏联西南方面军的步兵师,又增加了通信营、工兵营、汽车运输营、卫生医药营等直属部队,原本在一个步兵师中少说也有三四千左右的军马,也都被汽车所代替,毕竟苏联西南方面军背靠哈萨克斯坦,只要肯huā钱,汽车这东西要多少就有多少,驮马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同样还有变化的就是苏联人的炮兵力量,战争中期苏联人虽然物资吃紧,可现在不一样了,手握大量战争贷款的朱可夫也没有对西南方面军吝啬,苏联通过军购和自身生产,已经在师一级强化了炮兵力量,其下属的两个炮兵团都是奇装满员,且其中一个炮兵团还配置了一个装备122毫米口径榴弹炮营,论火炮总数,比共和国一个满编机步师都还多,而这也难怪德军进攻萨兰斯克的时候,苏联人两个步兵师的直属炮兵部队就敢于和德军叫板打炮战,苏联人拿不到制空权,对炮兵火力的追求还真是矢志不渝的。………第一时间更新所以,看到沙盘上精心部署的第15步兵师作战力量,中方军官们就不得不眼皮直跳,这到底还是久经城市血战苏军的杰作,也难怪纳粹德军总是在城市作战中伤不起。(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二六九章巴拉绍夫之战(下)
更新时间:2012…11…3014:58:27本章字数:7542
在苏联一位军衔貌似很高的人物带领下,共和国陆军第二集团军军事考察团的两个空突作战班连同几个随行过来考察的连排级尉官,像是走进了一座很特别的战争博物院似的,与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所迥异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座活生生的城市,在战火的淬炼和鞭打下所真切呈现出来的现实,任何人工的精心雕琢与粉饰,都不可能在和平的环境下缔造出这么一个森森坟场般的战争之城。
刘义上士便是抽调来为考察团提供安全保卫工作的四个空突作战班班长之一,他所带领的作战班隶属于第二空中突击旅有着“天上雄鹰、地上猛虎”之称的一营一连,而和他们同行的另一个作战班,也是来自于一连,呈两队纵队跟在军官们的后面,压根儿就不知道那些人在说些什么。
“这趟也就是来旅游的?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刘义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感受了一下这独特的空气是多么的令人热血沸腾,淡淡的硝烟味儿夹杂着死亡的气息活生生的演绎出一个种死亡的味道,嗅一嗅都让人不禁恶寒这里到底死了多少人,而透过防风镜,刘义看了看四下的街道以及建筑,很像,非常像是来到了共和国某个大城市市郊的老旧建筑区改造工地,大片大片的建筑都跟被砸、被撞了一样,而所谓的街道,也特像是太多重型施工载重车辆碾压过后的样子,坑坑洼洼的。还到处都是各种凹坑,不过这凹坑显然不是为了城市建设而出现滴,是炮弹的杰作。
不仅仅是萨拉托夫,巴拉绍夫也已经很久没有下过雨了。干涸的街道上砖石瓦砾不少,被炙热的阳光烘烤之后,灰扑扑的就怕有车辆驶过,真要是如此,那卷起的尘浪足以形成遮天蔽日的尘暴效果,而仔细看着这城市的各个角落,注视着脚下的坑洼道路,漠视那些各种垃圾与废物。刘义越发觉得自己这趟是来对了,再好的城市战演习场也不如这真实的来得令人震撼,光是看看这四下颓废的样子,刘义就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自动步枪。
而在队伍的前面。在第15步兵师作训参谋哈奇科夫中校带领下,又有两个翻译官助阵,共和国陆军方面的几个连排尉官可是不断的在问着问那,信奉进攻哲学的共和国陆军,作为最为基础的战术单位也就是连排级别军官。进攻要有,防守自然也不会忽略,可毕竟自打建军以来,都习惯了进攻很少防守。像城市防御战这样的经典的作战模式,共和国陆军顶多在演习里充当过防御方。实战案例中都是清一色的进攻型。
挨打挨久了,自然也就经验丰富了。苏联人在城市防御战的经验那都是用成千上万军人的鲜血乃至生命所换来的,所以难得有如此之好的学习机会,这些军官们自然赶紧多交流学习学习,更何况他们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上千万像素的军用数码照相机、高清摄影机、数码录音笔、激光测距仪等等设备都是应有尽有,所以他们一路上都在认真的观察和记录,看到难以理解的地方,自然要赶紧发问才是。
军官们都如此认真,作为士官和士兵的刘义等人,也自然不会空闲,从一开始的游玩心态,早就过渡到了学习态度,一路慢步前进,每走一步都在想,如果我方充当进攻或者是我方来作为防守,应该如何如何做才好,当然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考虑方式和思考角度,班长、副班长们考虑得不一样,士兵们的思考又不一样,连排军官们所思虑的就更加不一样。
不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人类文明的发展脚步其实始终都没有停止,城市化的进程在随着科技、文化、经济等不断发展,城市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因而在人类生活中,城市的地位越来越崇高,因而城市的军事意义也越发显得不容忽视,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城市战还似乎并不太重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城市的争夺就比重大增,有人甚至预言,未来的战争胜负将直接由城市的攻防得失来主宰,而在这这样一个情况下,军人重视城市作战就是重视军队的未来。
然而,共和国陆军的城市作战经验,尤其是实战经验并不太多,建国战争中的根本不值一提,而中日台湾军事冲突中,小日本当时还基本迷恋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野外攻防所以也并不太多,而到了朝鲜半岛战争之时,第六集团军但是碰上过一个硬茬,那就是残暴日军统治之下的平壤,这勉强可算是一个经典战例,除此之外,第三空中突击旅强力武装干涉马来半岛三大种族冲突,血腥镇压了吉隆坡发生的种族暴乱也可以算是一个特殊城市战案例,再有中印婆罗洲军事冲突中的文莱之战,也可勉强算是一个战例,可算来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