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吴吃软饭(xi)-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杨大人念在与亮共解九连环的份儿上,给主公一条生路,亮愿意献出自己的性命!”

杨林知道诸葛亮忠义,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忠义至此!

为了一名打着皇叔旗号到处招摇的主公,为了一名为了利益不要脸皮的主公,诸葛亮竟然可以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

就算是杨林,也颇为佩服诸葛亮的气节!

于是杨林叹了一口气,说道:“诸葛先生,你不愿意为我所用,却愿意为了刘皇叔而牺牲,在下颇为佩服,看在诸葛先生的面子上,我倒是能够勉为其难的与刘皇叔议和,不过我东吴所开出的条件,可是不会低的,还请诸葛先生再仔细想想。”

诸葛亮摇摇头,道:“亮哪里还有什么想法,只求杨大人能够尽快撤出军队,让主公能有精力去平息蜀中一带的急事。”

既然已经是在开口求人了,那么自然是要做好丢车保帅的打算的。

杨林见诸葛亮并无异议,便说道:“此次若是孙刘议和,那么所签订的,不再会是和约,而是不平等条约,诸葛先生,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问道:“请问。杨大人所开出的,是什么不平等的条件?”

杨林笑着说道:“昔日我代表东吴,与刘皇叔所签订的,是一份互不侵犯、互通有无的和约,但是刘皇叔却撕毁了这份和约,毅然进兵东吴,因此,这份和约便自动失效了。”

“……”

诸葛亮无言以对,心中却是愤愤不平,他的心中非常的清楚。若不是杨林搞出阴谋诡计,致使蜀中一带爆发了眼中的虫灾,主公又怎么会怒发冲冠,进军东吴的?

杨林似乎瞧出了诸葛亮心中所想,便说道:“诸葛先生,虽然在你的面前,我承认了是自己促成蜀中蝗灾之事,但是在别人面前,我却是什么都不会说的。孙刘两军。在出兵前,其檄文大相径庭,天下豪雄,不知道相信谁。

可是。刘皇叔出尔反尔,假意与我东吴议和,最后却击其暮归,这样的事情。却是全天下人都看见了的,天下人都见识到了刘皇叔的卑鄙之处,自然也不会相信他所发出来的檄文。

天下人只会认为。刘皇叔为了找出兵东吴的理由,故意将蜀中一带的虫灾算在了东吴的头上,如此的行径,令天下豪雄所不耻!”

这场战争,东吴不仅仅是赢得了胜利,还赢得了全天下的口碑。

而反观蜀军方面,可谓输了战争、又输了品格……

事到如今,诸葛亮也不想去怪罪法正给主公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这个主意效仿高祖,若是成功,便是一个好计策。

但是令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东吴方面却假意中计,在撤军的时候,故意将薄弱的后军露给了蜀军攻击,在蜀军的攻击下,还杀死了不少的东吴士卒。

可是,东吴的骑兵却过于强大,竟然以一万之数力挽狂澜,将蜀军的十万之众杀得丢盔弃甲,如此一看,天下人只会佩服东吴军队的战力,而对于蜀军,他们只会投来鄙夷的目光。

杨林已经向诸葛亮表明了双方现在所站的立场,因此,对于之后自己将会提出来的要求,他自然是能够狮子大开口的。

但是,在这之前,杨林还是说道:“诸葛先生,虽然在战争中,老百姓的性命是最不值钱的,但是他们却是无辜的,因此,让蜀中一带的老百姓有粮食吃,也是我东吴的分内之事,诸葛先生,关于这一点,还请你放心。”

杨林此言,也的确令诸葛亮放心不少。

如今蜀中一带的乱象,全是因为粮食不够吃了而引起的,只要东吴方面能够履行承诺,将粮食成功的运抵蜀中,那么蜀中一带的混乱,自然就可以全部化解。

只不过,诸葛亮对于杨林此人,却不太放心。

这场虫灾,全是因为杨林而起,杨林明知道虫灾会使百姓们忍受饥荒,但是却毅然为之,而在摧毁了蜀中一带的良田之后,杨林现在又要用粮食来接济蜀中一带的饥民,这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的两面性,令诸葛亮颇为不适应。

当然,杨林所说的话,只是给诸葛亮的一个甜头,至于之后要说的,自然是令诸葛亮割肉的事情。

只听得杨林缓缓的说道:“诸葛先生,此战是因西蜀而起,因此,若是想要议和,西蜀必须要为了发动战争付出代价!”

诸葛亮问道:“请问杨大人,究竟是何种的代价,才能够使东吴同意议和?”

杨林道:“事实上,在不久之前,我就与刘皇叔签订过一个和约了,虽然那只是刘皇叔为了使东吴的军队麻痹大意而使出来的手段,但是和约上白纸黑字的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刘皇叔应将荆州一带,割让给东吴,因此,此次的和约上,也必须写明这一条!”

第十九章条件

实际上,杨林在和谈的条件中,将荆州摆在第一,这也是在诸葛亮的预料当中的。

毕竟孙刘两家的矛盾,主要就是集中在荆州一带,若没有了荆州,孙刘两家,实际上是不存在矛盾的。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蜀中建立基业”的国策,而刘备也是切实的按照诸葛亮所提出的国策来遵照执行的,如今,荆州和蜀中都落入了刘备的手中,正是诸葛亮一手促成的。

不过在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基本国策之前,孙吴的幕僚鲁肃,就曾经向孙权提出过类似的国策,其焦点也在荆州。

都说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重要,因此便遭到了群雄们的惦记。

可以说,赤壁之战的根本,就是为了荆州的归属问题,而打败了强大曹军的孙吴,自然是有资格去争取荆州的土地的。

不过,刘备却抢先了一步,孙吴方面虽然假意支持,但是其心中,自然是恼怒刘备强夺荆州的举动的,这些事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当刘备夺下西川之后,其实力达到了顶峰,不过那却仅仅是昙花一现。

现在的刘备方,先是蜀中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虫灾,致使田里面颗粒无收,又因为贸然出兵东吴,致使大败而归。

诸葛亮也知道,以现在刘备的实力,根本就守不住荆州,既然杨林都已经提出来了,那么诸葛亮哪里有反驳的立场?

于是诸葛亮说道:“杨大人,荆州之地,孙吴早就应当分一杯羹,我主刘皇叔,如果能早些意识到这一点。待取得了荆州之后,就与孙吴瓜分荆州的话,只怕就没有后来的这些事了。

亮后悔没有劝主公大度一点,致使东吴用计,使蜀中民不聊生,现如今,孙吴想要荆州,亮又怎么能反对呢?”

诸葛亮说得颇为委婉,杨林却听得直乐。

和刘备比起来,诸葛亮可要识时务多了。

若是向刘备提出以割让荆州为条件的话。只怕刘备会气得跳起来,不过诸葛亮却是从实际出发,知道刘备方已经守荆州无望,因此才被迫同意的。

杨林道:“诸葛先生,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能够知道荆州的现状,我也颇为欣慰,如此一来,这说服刘皇叔将荆州之地拱手相让一事。便要劳烦诸葛先生了,还请诸葛先生以百姓为重,劝说刘皇叔遵从。”

既然第一个条件已经谈妥,那么接下来。就是东吴接下来的条件了。

诸葛亮知道,杨林已经能够全权的代表东吴的主公孙仁,在某些时候,杨林的话就是东吴的主公的话。在外,杨林可以临机当断,可以先斩后奏。

“杨大人。若是以荆州为代价,换取两家的和平共处,那倒是一件好事,希望杨大人能够信守承诺,亮劝说我主刘皇叔割让荆州,东吴便退兵回去,并送粮草支援蜀中,从此两家再无兵戎相见。”

诸葛亮如此说的目的,是不希望杨林提出别的条件。

不过杨林却笑了笑,道:“诸葛先生,你放心,我东吴的目的,其实就只有荆州而已,至于西川,我东吴却无甚想法,不过,诸葛先生,我有一件事情,希望诸葛先生应允!”

诸葛亮问道:“杨大人,究竟是何事,你但说无妨。”

杨林道:“现我东吴势大,西蜀方面无力抵抗,但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总是西蜀遭遇了严重的虫灾,但是也不能保证不会卷土重来,对于刘皇叔来说,他能够立足于乱世的根本,便是手下的人才,刘皇叔手中,强将如云,谋士如雨,尤其是诸葛先生,更是个中翘楚。

在下连番邀请诸葛先生,让诸葛先生为东吴效力,可惜的是,诸葛先生对刘皇叔忠心耿耿,不会轻易易主,而诸葛先生如此本事,若继续待在刘皇叔的身边,只怕刘皇叔卷土重来之日,便不会遥远。

因此,我东吴断然不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还请诸葛先生,对我东吴有所表示。”

杨林对诸葛亮如此器重,因此他不能够容忍诸葛亮继续为刘备出谋划策,他所提的要求,合情合理,但是言语却非常的冰冷。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道:“杨大人如此看得起亮,真令亮有些受宠若惊。为了蜀中的百姓能够安稳的度过虫灾,纵然是亮有千般不舍,也必须面对现实,若东吴真的认为亮是祸害之人,那么亮在此承诺,只要东吴的粮食一送到蜀中,亮就立即献出自己的性命,如何?”

杨林赞叹不已,诸葛亮为了蜀中的百姓们,竟然有如此的气节。

只不过可惜的是,像这样有能力、有气节的能臣,却并没有被刘皇叔正确的使用,若刘皇叔早听了诸葛亮的劝告,只怕不会遭到今日之败。

杨林道:“诸葛先生,你如此忠义,令在下佩服不已,不过在下倒也不是心狠手辣之人,所谓英雄惜英雄,在下对于诸葛先生的才干,佩服得五体投地,纵然是敌对双方,在下也不希望诸葛先生就此身死。

今日,在下所想要的,并非是诸葛先生的性命,而是诸葛先生不能为刘皇叔效力的事实,在下的意思,是在东吴的粮草抵达了蜀中之后,诸葛先生就请自往柴桑,在这里待上五年,如何?”

“五年?”

杨林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要彻底斩断刘备的羽翼。

虽然杨林不希望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不过他也不希望诸葛亮就此死掉,软禁的提议,倒也合情合理。

诸葛亮在犹豫了一阵之后,说道:“亮何德何能,竟然让杨大人如此看重,不过,既然杨大人视亮为心腹大患,那么亮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因此。亮在此答应杨大人,只要东吴的粮草运抵蜀中,只要蜀中的百姓不再挨饿,那么亮愿意亲自前往柴桑,当五年的人质。”

诸葛亮既然已经表态,杨林也非常赞同,道:“不愧是诸葛先生,以蜀中的百姓为重,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轻,相信诸葛先生必能够信守承诺。”

于是两人计议已定。杨林便找来一名近卫军,护送诸葛亮入益阳城,让诸葛亮作为和谈的使者,去面见刘皇叔。

不过除了杨林之外,东吴的军士们,没有一个知道孔明先生曾经来过此处,包括那名护送诸葛亮入益阳城的近卫军在内!

而杨林自己,也修书给孙仁,将诸葛亮与自己达成的协议面禀孙仁。

虽然杨林也好、诸葛亮也好。都不是双方的决策者,但是介于两人的特殊身份,两人之间所拟定的协议,基本上就已经是和约的正式内容了。

杨林派去送信的人。正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卧龙和凤雏,都是当世俊杰,不过由于所效力的阵营不同。因此其待遇也是不同的。

庞统见到杨林,知道杨林要他送信,便道:“杨大人。你已经和孔明达成协议了?”

杨林一惊,诸葛亮到来的事情,庞统怎么会知道的?

杨林诧异道:“庞先生,你怎知道孔明曾经造访的?”

庞统笑道:“我与孔明是至交好友,孔明是刘皇叔的幕僚,他的行为方式,我也能猜到一二,现刘皇叔被团团包围,蜀中一带又祸事连连,乱作一团,孔明怎么坐得住?他会来找你,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而杨大人自己,若不是孔明的话,又怎么会达成协议的?若不是达成了协议,又怎么命我来为主公送信?”

杨林叹服,卧龙和凤雏,果然都是人中龙凤。

若是自己与这两人对抗,如果没有超前一些的知识的话,只怕自己也不是对手。

所幸的是,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是这两人无法理解的,因此诸葛亮才会败了,因此庞统才会成为自己的心腹!

庞统见杨林苦笑,自己也颇为得意,便道:“杨大人,能问你一件事吗?”

杨林道:“何事?”

庞统道:“杨大人奇谋,灭掉了蜀中的麻雀,致使蜀中一带虫灾遍地,农田颗粒无收,只是我不知道,蜀中一带,究竟是否会一直这样?”

因为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围,所以庞统就想要知道,为此,他才特意来询问杨林的。

杨林道:“长远一些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既然已经打破了蜀中的平衡,那么我能够清楚的告诉你,蜀中一带,至少五年之内,会维持现状,农田里颗粒无收。”

“五年?”

这个字眼令庞统笑了。

五年之内,庄稼颗粒无收,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刘备不想蜀中一带乱套,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东吴俯首称臣,并接受东吴的援助,如此一来,西蜀的政权就名存实亡,就算刘备当了皇帝,也不过是东吴的附属而已。

杨林此人,果然足智多谋,而且他的计策还非常的狠毒,根本不给敌人以还手的机会。

了却了心中的疑惑后,庞统便拿着杨林所给的信函,就要离开,不过杨林却叫住了他。

杨林道:“庞先生,既然你问了我一件事,那么在下也要问你一件事,可否?”

庞统道:“有何不可?杨大人,请问吧,我必定会如实回答的。”

于是杨林问道:“庞先生,在下只是想问,若是你处在了孔明的立场上,你是否会为了蜀中的百姓,亲自来这里一趟?”

庞统摇摇头,道:“不会。”

杨林又问道:“那么,庞先生会如何处置?”

庞统道:“刘皇叔弃蜀中的百姓于不顾,已然出兵东吴,致使惨败被围,若是我,见到了如此的主公,定然不会再效力的,我会取而代之,在蜀中自立为王,以安民心。”

杨林笑了,虽然凤雏与卧龙的才干不相上下,但是在出事的方法上,却大相径庭。

这也是为什么庞统敢来劝说杨林取孙仁代之的原因了,在庞统的心目中。天下之主,应当是能人当之,而无才能或者是无品行的人,就算是对自己再好,庞统也是不会承认的。

杨林送走了庞统,便坐等诸葛亮的消息了。

话说诸葛亮进了益阳城中,守城的兵士,立即就认出了这位刘皇叔手下的头号谋臣。

诸葛亮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径直去面见刘备。

刘备见诸葛亮来,颇为震惊。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既然诸葛亮来了,就代表着事情已经有了转机。

于是刘备便召集众将召开紧急会议,而诸葛亮也在会议中,向所有人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诸葛亮道:“主公,今蜀中一带蝗虫成灾,致使田间颗粒无收,百姓们没有了吃的,已经开始铤而走险。现蜀中一带已乱作一团,若是主公再不回去主持大局,只怕蜀中一带,将不再受主公的命令。”

诸葛亮将蜀中一带的乱象一点一点的说给了刘备听。刘备被围城日久,消息根本就传不进自己的耳朵里面,当听到老百姓围攻官府,官员们无力抵挡。只得弃城而逃的时候,刘备面色一沉,当刘备听到云南孟获趁火打劫。竟然自立为王的时候,刘备差点吐出一口血来。

毫无疑问,形势非常的紧急,若刘备再无法从东吴军队的包围中脱身的话,只怕蜀中便不受自己的掌控了!

刘备急道:“既然如此,孔明,你有何良策,能助我军脱困的?”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道:“主公,当下亮哪里还能有什么良策?

自蜀中遭遇虫灾,我方的根基,便已然受了重创,若是赶紧开仓放粮,安定民心,那么或许可有转机,但是主公却刚愎自用,毅然出兵东吴,致使损兵折将,被困于益阳之地。”

诸葛亮当众道出了刘备的不是,刘备虽然心中不快,但是也只能听着。

对于出兵东吴之事,刘备也是悔不当初,若是保留了十万的兵力,那么自己还能够保存一部分的实力,但是今时今日,十万兵力折损大半,刘备自然知道,这都是自己的责任。

自己不仅输了这场战争,还输掉了人心,因为自己的背信弃义,致使天下豪雄,再无信赖自己之人,只怕连汉献帝,也对自己的行为颇为不满了……

刘备恨不得自己没有发动过这场战争,但是事到如今,木已成舟,他就算是悔恨,也没有半点办法……

刘备道:“孔明,你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虽然自己身边的法正,也是难得一见的幕僚,但是刘备对于诸葛亮,却要更加信任一分,在刘备看来,诸葛亮要比法正高明一些,法正虽然无计可施,但是诸葛亮,说不定能有妙招!

但是诸葛亮却显得非常的沮丧,道:“主公,事到如今,亮哪里有什么办法,除了向东吴求和之外,我军又怎么能够脱困?”

刘备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