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天成拿到了信函之后;心里咯噔了一下。

按照约定;信函的封面;如果画有一个黑点;表示为一般的情报;如果画有两个黑点;表示重要的情报;如果画有三个黑点;表示紧急军情。

他没有丝毫的耽误;迅速进入县衙的密室。

打开了信函;仔细看过之后;苏天成的手有些颤抖了。

一直以来;他觉得形势还是不错的;江宁营能够安心的进行训练;自己已经联系好了宋思军和万成贵;两人愿意和江宁营绑在一起;而且两人还动员了好几个大商贾;他们都明白机遇和危险是共存的;危险越大;需要付出的越大;得到的收获就是越大的。

粮食是生产很好;眼看着今年要再一次获得丰收了;县衙准备收购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其中的一百万石;悉数交给江宁营。

闫子章、郑克友、蓝桥正等人。慢慢的熟悉了县衙的事情;毕竟是朝廷的官员;有着扎实的基础;自己就是离开江宁县了;也不用担心江宁县今后的发展了。

中兴学社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东林书院和复社;已经是彻底的沉默了;几乎没有发出来什么声音了。优于刘宗周、黄道周两人的影响;已经有一些东林书院和复社的士子;慢慢的开始加入到学社里面来了。

如此好的基础;若是能够多维持一段时间;肯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

苏天成不想太多的流血;改变社会的某些状况;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这个代价;不能够太大;穿越之后;苏天成的心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某些人或者是历史学家;嘴里轻描淡写的说什么历史的进步是必然的。王朝的衰亡是正常的;只要能够保证社会的进步;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姿态;这种高高在上的总结;表面上显示出来自身的清高有学问。是苏天成最为痛恨的。

依照这些人的观点;什么天祥、岳飞之类的人物。算什么民族英雄啊;王朝了;让人家推翻就是了;异族入侵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带来了明啊。

苏天成当然不会被忽悠;他想到的改革;是通过化渗透;进行改革;也就是所谓的和平演变;通过最小的代价;达到让社会发展的目的。

大明朝面临的危险太多了;稍不注意;自己就会随着这个王朝的倒塌;变得一是处了。

黄在胜的这封信函;说出来的消息;令苏天成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后金已经集结军队出发了;规模很大;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统一漠南蒙古了;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可能要进入宣府、大同一带了;因为他们要求黄在胜提供宣府、大同一带;以及周边的情况。

黄在胜估计;后金军队;可能侵袭宣府大同一带的时间;应该在六月底到七月初。

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

要知道;朝廷正在集中大军;剿灭陕西境内的流寇;战役到了关键时刻;皇上和朝廷的主要jīng力;都集中到陕西一带去了;而且这次征伐的规模很大;调遣的军士很多;钱粮的开支是巨大的;眼看着可能要取得胜利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后金准备入侵了。

这岂不是打在了腰眼上面了吗。

苏天成感觉到;后金选定的时间;绝不简单;可以说;朝廷调遣军队;剿灭流寇的事情;他们肯定是知道的;既然以大明朝作为对手了;大明朝的内乱;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眼看着大明竭尽全力的剿灭流寇;他们其能够坐视不理;在这样的时候;带兵出击;攻打大明的边境地方;能够造成很大的恐慌的;弄得不好;朝廷要抽调军队;迎战后金的八旗军了;流寇的压力自然减小了。

何况流寇选定的地点;北直隶的宣府和山西的大同。

宣府紧靠着应天府;如果宣府的三卫万全卫、龙门卫、怀安卫)被突破了;后金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京师了;这样的时候;朝廷必须要调集其他军队;进兢卫的。

苏天成打开了地图;铺在桌上;开始仔细的看着。

后金名义上是西征察哈尔;完全没有必要;进攻宣府和大同;他们进攻的线路;也不可能选择从宣府和大同经过;唯一的可能;是他们在征伐了察哈尔之后;回师之时;可以从张北、兴利一带;进攻宣府和大同。

大同距离陕西的距离不远;若是满洲八旗侵扰大同府;陕西一带;肯定能够知道消息的。

后金此举;可谓是一箭三雕。

统一了漠南蒙古;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入侵宣府、大同;抢到钱财和人丁;让朝廷陷入到恐慌之中;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于从侧面声援了流寇。

后金满洲八旗;不可能与流寇之间有接触;但从一定程度来说;流寇就是他们的内应;是他们的盟军;只要流寇在大明朝内地不断的作乱;他们就有这充足的机会;时时刻刻侵袭大明朝;待到机会成熟之后;对大明朝发起决定xìng的攻击。

大明朝限于内乱;就不能够发展;就要加的衰败下去。

看完了地图;苏天成沉默了。

后金的实力如何;他不清楚;后金有哪些战将;有着多少的军士;有着哪些谋臣;他是不知道;这是巨大的缺陷;而且是暂时难以弥补的缺陷;这种情况;短时间之内;是法得到改变的;要想真正掌握情况;唯有到北边去了;和满洲八旗军对着干了;才有这样的机会;相隔千里之遥;想着知道人家的情况;那是痴心妄想。

大明朝的军队;在掌握敌情方面;包括情报工作方面;算得上是弱智;这与那些所谓大义凛然的各级指挥官有着莫大的关系;大明朝是人带兵打战;这些人;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做事情都是堂堂正正的;不屑于做情报工作;认为这是下三滥的活儿;而且;他们一直视后金为蛮夷;明明打不过人家;嘴上还是要贬低别人。

如此的心态下;也难怪屡战屡败。

锦衣卫和东厂的情报工作;倒是做的不错;锦衣卫和东厂的头头;根不会被儒家思想彻底的左右;不过他们的情报工作;重点是针对官吏士绅的;没有用对地方。

苏天成可没有那么的天真;兵者;诡道也;如果没有计谋;没有情报;老是想着;能够在战场上和对手正面对决;那会死的很惨。

他已经思考过了;若是江宁营真正到北边去了;迎战后金满洲八旗了;他要请求董昌;安排锦衣卫的暗线;深入到后金的地界去;刺探情报;在后金的腹心捣乱;最大限度的sāo扰后金;让他们不得安生。

离开密室之后;苏天成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样的一封宝贵情报;是不是该上奏给朝廷呢。

内心里面;他很想讲情报提供给朝廷;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够这样做;如果这份情报;真正的到了朱由检的御案上面;恐怕会引发轩然大波。

且不说后金是不是会侵扰宣府和大同一带;关键是后金的满洲八旗;正在进入到蒙古征战;统一漠南蒙古;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暂时没有表现出来;黄在胜在信函里面;也是估计这样的情况会出现;这种估计的情况;不一定引起朝廷的注意。

再说了;朝廷正在全力以赴的剿灭流寇;关键时刻;这份情报上去了;朱由检会怎么想;会怎么看;如果身边的昏庸大臣;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一派胡言;自己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的;包括江宁营的命运;都可能发生改变的。

这样的情报;不能够提供给朝廷。

苏天成做出来这个决定的时候;显得很是痛苦;但他没有办法;这是正确的理智的决定。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江宁营肯定是会引起注意的。

他知道;因为剿灭流寇战役的顺利;朱由检很是高兴;也减少了对江宁营的关注;朝廷的大臣;也是这样的看法;既然卫所的军队;能够剿灭流寇;那就不需要江宁营出手了;江宁营以前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可能也有运气的成分;现在看看;朝廷其他卫所的军队;也是能够打战的;为什么不多多依靠呢。

思索良久;苏天成找到了送信的商贾;直接告诉他;要求黄在胜;这段时间;要不间断的提供所有知晓的情况。

第三百二十五章功败垂成(1)

陕西兴安;这里靠近陕西最南端了;毗邻湖广、甘肃。最

朝廷大军在这里云集。

张溥跟随陈奇瑜;从湖广的上津出发;进入了陕西的汉中府;直插汉南;沿途的时候;四省的军队;源源不断的传来了消息;他们都朝着汉中府而来;直接前往汉南了。

在汉中府的洵阳;陈奇瑜和卢象升带领的朝廷军队;遇见了大股的流寇;双方交锋之后;流寇径直朝着兴安州方向去了。

陈奇瑜敏感到;这是很好的机会;马上发出了军令;要求所有的军队;都朝着兴安州的方向集结;四面围堵流寇。

这个过程;张溥始终参与了;他感觉到;陈奇瑜的指挥;还是得当的;如果说能够在兴安州一带;围剿流寇的主力;那是最好的机会了;一路上;他研究了兴安州的地形;发现这里属于山区地带;虽说不利于大兵团的作战;但流寇也法摆开架势;而且在山区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堵住四边的道路;流寇插翅都难逃。

陈奇瑜和张溥不知道;他们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陕西境内的流寇;得知朝廷十五万大军前来剿灭他们;还是有些心慌的;毕竟刚刚遭遇了损失;虽说回到了陕西;好多的流民;加入了流寇的队伍;人员迅速的壮大;但这些流民;几乎没有作战的能力;真正和官兵展开厮杀了;不过是炮灰。根起不来多大的作用。

而且朝廷这次是下定决心了;一定要围剿流寇。所以说;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陕西境内的流寇;开始朝着汉南集中;力图再一次的进入湖广、四川甚至是南直隶;实现再一次的分兵;偏偏他们的行动;慢了一些。遭遇到了明军的主力。

这里面;有着张溥的功劳;张溥建议;所有的军队;直接朝着汉南而去;不要在上津集结了;这争取到了时间。朝廷军队的动作很是迅速;出乎了流寇的预料。

两边的大军在洵阳碰面了;流寇不敌后退了。

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闯将李自成、革里眼贺一龙、曹cāo罗汝才、左金王蔺养成、shè塌天李万庆、改世王许可变、混十万马进忠、过天星惠登相、横天王、顺天王、九条龙等流寇的首领;都集中在了兴安州。

足足十二支起义军;七十二营的流寇。

流寇号称五十万人;兵力是明朝军队的三倍以上。

朝廷的追兵。还在路上;流寇的诸多首领;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以曹cāo罗汝才为首的一帮人;认为军队要离开兴安州;杀出一条血路。前往石泉一带;经过西乡。越过大巴山;寻机进入到四川;摆脱目前的困境;以混十万马进忠为首的一帮人建议;直接杀到紫阳;从盐厂关翻越大巴山;进入四川;以高迎祥为首的一帮人;对这样的方案;提出来了质疑;想要越过大巴山;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的;几十万的人马;在深山峻岭中间穿梭;其中还有好多的兵;说不定队伍会拖垮。

毕竟朝廷的军队装备充足;而且神机营实在厉害。

这样的争论;持续了一个时辰;最终;七十二营兵分两路;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人;带领十二营;共计八万余人;留在兴安州;寻找机会;突破官军的包围;其余六十营;以马进忠为首;前往紫阳;到盐厂关一带;伺机穿过大巴山。

两路军队若是能够突围;在河南荥阳再次集结。

留下来的十二营;可谓是流寇的jīng锐部队了。

陈奇瑜和卢象升的动作;是非常迅速的;他们迅速赶到了兴安州;两人带领的军士;一共有五万多人;战斗力是很不错的。

刚刚进入到兴安州;距离州城还有二十多公里的时候;他们就和流寇的主力碰撞了。

这是一次血腥的碰撞;依靠着神机营的力量;流寇损失惨重;不得不后退。

这一次的碰撞;陈奇瑜、卢象升和张溥等人;都敏感的意识到了;他们真正的遇见了流寇的主力部队了;围剿流寇的机会来临了。

陈奇瑜马上发出了军令;四省围剿流寇的军队;加行进的速度;迅速赶赴兴安州;不得延误。

可惜的是;四省的军队;进入了汉中府之后;沿路想到的;就是如何的敛财;老百姓遭了秧;队伍的行进速度;也慢下来了。

这样的情况;张溥早就提醒过;可惜陈奇瑜没有特别的重视;还认为张溥是书生气。

加残酷的厮杀开始了。

高迎祥等人;急于打败官军;或者说撕开一条道路;带领大军突围;可这一次;官军也卯上劲了;死死的咬住他们;就是不后退;而且神机营的杀伤力;特别大。

两天时间过去;朝廷其余的军队;终于靠过来了。

有趣的是;马进忠带领的六十营军士;轻松的突破了防线;顺利到达了紫阳一带;朝着盐厂关的方向而去了;不知道高迎祥得知了这个消息;作何感想。

高迎祥等人率领的流寇;已经没有办法逃走了;为今之计;是在大山里面躲藏起来;继续找寻机会;突破朝廷大军的包围。

遗憾的是;他们选到的地方;是兴安州的车厢峡。

车厢峡山势陡峭;道路崎岖;兵马行走都很困难;这样的地方;是不利于作战的;流寇不担心朝廷大军发起攻击;但是;他们忽略了一条;车厢峡前后的峡口不大;若是有军队堵住了峡口;在得不到粮食补给的情况下;军队很容易崩溃。

车厢峡的两边;人力很难爬上去的。

不过优势也有;车厢峡面积巨大;里面地势复杂;若是朝廷军队进来了;摸不清东南西北;反而会被他们所剿灭。

几天的战斗下来;高迎祥率领的军士;还有七万多人;这么多的人;吃喝拉撒是少不了的;消耗非常的巨大;车厢峡之内;不可能有多少的补给。

进入了车厢峡;查看了里面的地势之后;高迎祥等人;反而不着急了;他们认为;这里的环境不错;只要官军进来了;一定是有来回的;自己的军队;只要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就不会有多大的问题的。

再说了;军队带的粮草;还是充足的;坚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不在话下;相反;朝廷有十五万大军;粮草难以为继;不可能长期的坚持。

陈奇瑜的中军帐内;激烈的争执;也开始了。

不少的军官建议;杀进车厢峡;彻底剿灭流寇;朝廷军队装备jīng良;绝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也有一部分的军官建议;就按照目前的态势;封堵两边的峡口;与流寇对峙;毕竟流寇被封堵在车厢峡之内;前后都没有出路;上天路;入地门。

张溥坐在一边;很是安静;没有说话。

该说的;他提前已经给陈奇瑜和卢象升说过了;流寇进入了车厢峡之后;他已经找到了当地的脓;详细询问了车厢峡之内的地形;脓说了好长时间;娿没有完全说清楚;接下来;他又找到了当地的几个老人;问了车厢峡之内的情况;几个老人都是摇头;说这个车厢峡太大了;里面有不少可以藏身的地方;不过所有人都肯定了一条;车厢峡没有其他的出路;唯有从两个峡口;才有可能离开;峡谷两边;都是笔直的山峰;没有任何的出路。

弄清楚了这些情况之后;张溥已经有了主意;他将几个老人;带到了陈奇瑜和卢象升的面前;让老人介绍了车厢峡的情况。

之后;他说出来了自己的建议;堵住两边的峡口;一定要堵死;车厢峡里面的流寇;插翅难飞;至于说流寇组织突围;那就好说了;就地剿灭。

众多的军官说出来意见之后;陈奇瑜最后说话了;他一锤定音;十五万大军;分守两边的峡口;不准进入车厢峡;若是流寇想着突围;绝对不准放过;谁放走了流寇;就斩下谁的脑袋。

至于说守候峡口期间的钱粮;朝廷统一供给。

此言一出;皆大欢喜。

要求进攻的军官;非是考虑到钱粮的消耗;要是都需要自行负责;那是承受不住的;说不定老都要拿出来的;现在;有朝廷负责了;那就太好了;再说了;守候在峡口;以逸待劳;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当然了;大家也明白;肯定是不能够消极怠工的;若是放走了流寇;可能不是自己掉脑袋;家人都要受到牵连了。

这一次的会议;最大限度的统一了思想;效果确实不错。

会议结束之后;陈奇瑜马上找到了张溥;让张溥写一个奏折;他要奏报皇上。

这份奏折很重要;两个目的;一是报喜;流寇的主力被围困在车厢峡之内;插翅难逃了;朝廷大军堵住了峡口;等候剿灭流寇了;二是向皇上和朝廷伸手;十五万人;吃喝拉撒都要钱粮;朝廷肯定是要负责的。

张溥知道这个奏折的重要xìng;用了一整夜的功夫;写出来了这个奏折。

陈奇瑜看过之后;非常高兴;几乎没有修改;就报上去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功败垂成(2)

养心殿。

朱由检的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御案上面;摆着陈奇瑜上报的奏折。

他没有想到;陈奇瑜既然能够围剿流寇的主力;而且将这些流寇;困在兴安州的车厢峡。奏折写的非常详细;包括兴安州的情况、几次的遭遇战、车厢峡的情况;都写清楚了;看过一遍之后;完全明白了交战双方的态势;从目前的情况看;朝廷的军队;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这样的机会;太难的了。

围困流寇;让流寇不战自败;这样的方案;朱由检当然是赞成的;虽然说需要耗费一些银两;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咬牙坚持过去;只要剿灭了流寇的主力;今后来想办法挣钱;再说了;江宁县的苏天成确实不错;南京市舶司收入越来越高;已经有一百多万两银子;进入府库了;下半年的时候;给苏天成做做工作;市舶司的收入;全部归于朝廷;那又是几百万两银子;就能够解决大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