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我也不明白,苏大人能够说说,是什么理由吗?”

“哼,抓捕张溥,押送京城,可以说轻松的,要不是想到张溥是在籍的翰林院庶吉士,复社的领袖,恐怕早就人头落地了。”

屋里一下安静下来了,苏天成说出来这样的话语,众人都知道,事情不简单了。

特别是黄道周,想到了张溥的自负和固执,脸sè有些发白了,中兴学社即将成立,对张溥和复社的打击是很大的,谁知道张溥会不会发疯,做出来大逆不道的事情。

“张溥直接找到张泰宁将军,言下之意,江宁营的将士,军饷太高,鼓动两大营的将士,起来躁动,要求江宁营将士,不能够有着如此高的军饷,江宁营指挥使范景文大人疏于管理,应该受到朝廷责罚,江宁营监军、江宁县知县苏天成罪不可赦,应于严惩。”

“张将军训斥了张溥,告诫张溥,此举很是危险,不可妄动,否则动摇朝廷根本,谁料到,张溥根本不听,一意孤行,见此办法不行,竟然到了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等地,意yù鼓动卫所的将士,起来抗议,而且还联系当地复社社员,准备双管齐下,一面找到卫所指挥使,一面鼓动下面的军官和军士。”

“军队乃是我大明根本,前些年,因为军饷的问题,曾经有卫所的军士哗变,令朝廷大为震动,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平息这方面的事宜,自去年以来,朝廷的军饷,基本到位了,稳定了卫所的军士,张溥却因为江宁营将士的军饷过高,准备挑拨我大明朝军士,起来抗议,这是何等险恶的居心。”

“此举可能造成的后果,晚辈不想多说,若是张溥的用心得逞,影响的不仅仅是江宁营、江宁和应天府,可能是天下震动。”

黄道周脸sè惨白的站起来了。

“苏、苏大人,你说的,可是真的。”

“人证物证俱在,张溥写出去的书信,已经被两大营的军士缴获了,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等地准备行动的复社社员,也悉数被抓获了,可笑的是,张溥至今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大明江山,是为了天下的公平。”

“为了一己之私利,为了自身之地位,置天下苍生于不顾,置朝廷安慰于不顾,这等的作为,可以诛灭九族了,晚辈不过建议,抓捕张溥,送到京师去审讯,没有惊扰张溥的家人,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黄道周的身体有些发抖了。

“混蛋,真的是混蛋,张溥怎么做出来了这等的事情,大逆不道啊。”

孙承宗也忍不住开口了。

“张溥此举,罪不可赦,罪不可赦啊。”

等到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稍微安静之后,苏天成再次开口了。

“三位大人,晚辈有一个不情之请,张溥的事情,还请三位大人帮忙解释一下,晚辈身份特殊了,与张溥之间,有过争议,以知县的身份出面解释,恐怕很多人不相信。”

黄道周看了看孙承宗,似乎是想着说些什么。

“三位大人的想法,晚辈知道,仅仅凭着晚辈的一面之词,恐怕不足信,晚辈这就禀报反大人,三位大人可以见见张溥,和他交谈一番,看看晚辈说的是不是实际情况,此外,张溥的书信,三位大人也可以看看。”

孙承宗开口了。

“嗯,这等的安排很好,张溥毕竟是翰林院庶吉士,更是复社的领袖,若是有着此等的作为,老夫以为,复社也可以解散了。”

范景文很快准了苏天成的请求。

南京两大营,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三人,进入了军营。

苏天成没有跟着去,只是在外面等候。

小半个时辰之后,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三人出来了。

孙承宗脸sè发白,鹿善继脸sèyīn沉,黄道周脸sè发青。

还没有等到苏天成开口,孙承宗首先开口了。

“气死老夫了,这个张溥,真的是无可救药,还大言不惭,是为了大明朝,他怎么不想想,他的那番作为,将置我大明朝于何地啊。”

黄道周好办天才平静下来,等到孙承宗说过之后,也开口了。

“苏大人,张溥利令智昏,真的是不可救药啊,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才多长时间,他居然有着如此大的变化啊,这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张溥了。”

孙承宗忽然想起了什么。

“苏大人,张溥说了,想见见你。”

苏天成摇摇头。

“晚辈不会去见张溥的,他想说些什么,晚辈都是知道的,看到三位大人的情景,晚辈很是痛心,张溥本是有学问之人,为什么做出来这等的大逆不道的事情,而且至今不思悔改,晚辈见他有什么用,自己不能够认识到问题,以为光明正大,说出来的话语,晚辈都可以预计到了,朝廷之中,有不少的官员,都是关心张溥的,就让他们去评判一下,看看张溥的举措,是不是合适的。”

张溥的行为,通过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等人,很快传开了,引起了哗然。

绝大部分人,都是谴责张溥的,包括东林书院的一些人,这一次,钱谦益带头谴责了张溥,认为张溥此举,不顾全大局,实在不可理喻。

得知了这个消息,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

钱谦益还是聪明的,看见大趋势已经如此了,开始靠拢过来了,不管是东林书院,还是复社,都不可能与即将成立的中兴学社抗衡的。

张溥被押送到京城去的时候,南京城内很多人都去看了。

苏天成没有去,他不想见到张溥。

通过这件事情,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没有那么多的人情可以说,你如果手软了,就会成为牺牲品。

第二百八十九章中兴学社

中兴学社成立的时间,是十二月一rì。

这之前,江宁县发生的事情,已经是很多了,包括张溥被抓的事情,虽然说孙承宗、鹿善继、黄道周等三人,不断的解释情况,但毕竟范围有限,还是有些学子,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对中兴学社,有着不好的看法。

这一切的事情和议论,不可能耽误中兴学社成立的时间。

成立的仪式,依旧是按照原定的计划。

参加中兴学社成立仪式的官员,身份都是不一般的。

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范景文大人,镇守太监秦三德,守备勋臣张玉宁、应天府尹王道直等人,悉数参加中兴学社成立典礼。

这样的盛况,正是苏天成需要的。

不管有着什么样的意外,中兴学社的成立典礼,都是不能够耽误的,不仅仅因为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三人的名声,更是为了大明朝今后的发展。

东林书院和复社的影响,是非同一般的,说的不客气一些,孙承宗等人,都受到了一些影响,苏天成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勉强是改变了众人的想法,但是,儒家思想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某些方面需要做出来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够是在平rì的研究中间,依靠事实来说话,所以说,苏天成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落实的。

改变最大的,还是刘云清。

身为东林四公子之一,脱离了东林书院,投奔苏天成,他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不过这么长时间以来。跟着苏天成,他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特别是办实事的理念,在县衙做幕僚的这段时间,与众人接触,他惊奇的发现。包括卢天明、刘仲基等人,做事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大家目标都很明确,齐心协力,重点就是让江宁县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毕竟是读书人,刘云清最大的理想,还是科举考试,中举人。中进士,所以说,他和典史刘仲基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两人都有着同样的任务,那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

闲暇的时候,他也担心自身的前途,东林书院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一名脱离了东林书院的读书人,在未来的科举考试中间。是不是会受到排挤,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可这样的担忧,只能够是埋藏在内心,不能够有丝毫的透露。

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等人的到来,让他欣喜若狂,而且即将成立的中兴学社。也是他主要负责rì常的工作。

孙承宗等人的影响,那是不用说的,跟着他们做事情,能够得到太多的学习,而且在读书人中间。出人头地,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段时间,他跟随孙承宗等人,与前来拜访的士绅、士子交谈,偶尔也插言,说出来自身的认识,大家相互之间,有着一些争论,但气氛是很好的,孙承宗等人,虽然资格老,但从不以资格来压人。

中兴学社的特殊之处,在于与官方的联系,非常的紧密。

听到苏天成说及学社的宗旨之后,刘云清是非常吃惊的,想不到学社能够直接给皇上和内阁推荐人才,凡是能够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百姓中间,倾听他们的呼声,提出来合理化建议的人,都是会得到格外重视的。

这种掌握民间情况、知道百姓疾苦的办事风格,是很难得的。

苏天成和他认真交谈了一次,专门说到了中兴学社的有关事情,而且也很明确的说到了中兴学社的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团结天下的读书人,更好的诠释儒家思想,用事实说话,倡导读书人做实事,切忌空谈。

刘云清明白,中兴学社,一定的程度上,要排挤东林书院和复社,发展到后面,很有可能是吞并东林书院和复社。

他暗暗佩服苏天成。

人家没有用强制的手段,不是用武力来打压东林书院和复社,成立中兴学社,以理服人,让读书人团结在朝廷的周围。

完全理解了中兴学社的思想内涵之后,刘云清全力投入了学社的筹备工作之中。

十二月一rì。

卯时,县学附近,已经围满了人,其中不少的士绅士子,早早的就赶来了,这里面,不仅仅是江宁县的读书人,不少读书人,是从外地赶来的,甚至有不少的北方读书人,千里迢迢的赶来了。

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等人,早就做好了准备,中兴学社,今rì正式成立。

皇上题字的牌匾,早就装裱好了,辰时正式揭牌。

中兴学社成立,仪式不是很复杂。

黄道周主持仪式,范景文受皇上的委托,代表朝廷,首先讲话,祝贺中兴学社的成立,接着是应天府府尹王道直,代表应天府表示祝贺,接着是孙承宗发言。

仪式结束之后,中兴学社正式开始运行。

也就是从成立的这一刻开始,中兴学社正式开始吸收社员。

苏天成不会讲话。

实际上,中兴学社的成立,他是幕后的推手,也是实际上的老板,中兴学社的绝大部分开支,都是江宁县县衙负责,这笔银子,不可能白白的拿出来,总是要产生效益的。

孙承宗的意思,要求苏天成讲话,可苏天成婉拒了。

他不过是江宁县知县,品秩不高,如此的场合讲话,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范景文是正二品的朝廷官员,王道直是正三品的朝廷官员,至于孙承宗,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三人讲话,可以显示出来中兴学社的品味,不同一般。

再说了,苏天成也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人。

可中兴学社的所有事情,苏天成是非常关心的。

他已经和孙承宗、鹿善继、黄道周等人,多次交谈了,牵涉到中兴学社的诸多具体事情,比如说学社的社员,到下面去调查情况,掌握民情,究竟该不该给予一定的补助,如果说提出来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该怎么样对待。

中兴学社的运作方式,也是有些独特的。

学社的内部,允许辩论,可一旦展开了辩论,到最后统一观点和认识之后,就不能够出现杂音了,社员可以保留自身的认识,可不能够继续鼓吹了。

中兴学社成立之初,主要是推荐基层的官吏,如知县、县丞、主薄和典史之类的官职,不要牵涉到过高的官职,路要一步一步走,好高骛远的事情,不能够做。

学社最为主要的观点,就是不能够空谈,拒绝做夸夸其谈的清流。

面对着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孙承宗等人,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适应的,他们与苏天成之间,也展开了不少的辩论,比如说对尊经复古的看法,众人就存在分歧。

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原则上是赞成尊经复古的,鉴于复社提出来了这样的宗旨,今后的提法可以改变,而且这样的观点,也是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接受的,苏天成的看法不同,他提出来,尊经复古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要求读书人都回到过去的时代,一味的去缅怀古人吗,这肯定是不合适的,读书人的眼光,应该着眼于今后,也就是看到未来,所以说,中兴学社不否定尊经复古的提法,但也不推崇这样的观点,古人的思想,如今的人可以利用,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有利的就坚持,不利的是摒弃,总之,一切都依靠事实说话。

苏天成还特意提到了江宁县的例子,若是按照尊经复古的做法,江宁县不存在如今的局面,一切都按照祖上的规矩来,没有丝毫的创新,哪里能够增加官府的收入。

尽管苏天成做了这样的解释,孙承宗等人,认识方面,还是坚持自身的认识。

苏天成没有强迫大家接受,这需要时间,毕竟大明朝的科举考试,都是四书五经,读书人打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你突然来否定尊经复古的思想,可能会自找麻烦。

辰时。

随着震耳yù聋的鞭炮声,范景文、王道直、秦三德、张泰宁、孙承宗、鹿善继、黄道周等人,走上了临时搭建的主席台。

黄道周满面红光,主持中兴学社的成立仪式,在他看来,是莫大的荣耀。

这里面,看不见苏天成的身影。

参加典礼的人是不少的,偌大的院子,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绝大部分都是准备在中兴学社成立之后,直接报名,成为学社社员的。

也有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人,来参加这个典礼,至于这些人想的是什么,鬼知道。

苏天成站在主席台的下面,卢天明、渠清泽、刘仲基、刘云清等人,站在他的旁边。

人太多了,没有谁特别注意到他们。

但苏天成注意到了参加典礼的人,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三人来了,最为奇怪的是,唐海泰也来了,不知道这些人来参加典礼,是什么意思。

东林书院和复社的态度,肯定是不好的,特别是复社的领袖张溥被抓捕了,押送到京城去了,要说东林书院和复社,都是憋着一股气的,说不定在典礼过程中,找麻烦的。

第二百八十九章中兴学社

第二百九十章特殊的社员

中兴学社成立的仪式过程;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范景文、王道直和孙承宗先后讲话;众人亦是鼓掌欢呼。浪客

看见这样的场景;苏天成有行惚;想不到这鼓掌欢迎领导讲话的习惯;明朝就有了;这可是古书里面;没有记载的。

仪式刚刚结束;刘云清就开始忙碌了。

中兴学社已经招募了一部分的办事人员;当然;这些人;都是从县衙的衙役中间抽调的。衙役身份卑贱;能够进入到中兴学社;说不定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这当然是好事情;所以说;抽调过来的衙役;都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的做好份内的事情。

范景文和王道直、秦三德、张泰宁等人;在仪式结束之后;都离开了。

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三人;进入了静思堂;他们将在这里;和加入中兴学社的社员;探讨诸多的问题;当然;一切的谈话;都会被记录下来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该刘云清等人处理了;苏天成也准备回到县衙去了;留在这里;也没有多少的事情;他可不愿意插手干涉中兴学社的具体事情;那是给自己找麻烦的。

苏天成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刘云清匆匆过来了;脸上的神情;有些不自然。

“刘云清;怎么了;遇见什么事情了吗?”

“大人;属下还真的遇见了麻烦事情啊。”

苏天成看着刘云清;没有说话。不知道刘云清遇见了什么为难的事情。

“一个叫做柳逢chūn的人;前来报名。要求加入学社;可此人不是读书人啊。”

“这等的事情;你自己处理就可以了;不需要说什么的;中兴学社;原则上是招募士绅和士子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的。”

苏天成没有多想;中兴学社。既然定名为学社;当然是招募读书人的;市井之中的人;也不是不招募;但要有着不一般的影响;可以酌情决定的。

“大人;这个柳逢chūn。还是有些名气的;属下有些为难啊。”

“哦;那你说说;这个柳逢chūn;究竟是什么人物啊?”

“柳逢chūn在杭州和扬州一带说书;名气不小的。属下曾经听说过的。”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好像想起来了什么。

“柳逢chūn还有其他的名字吗?”

“属下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柳逢chūn字敬亭。”

苏天成突然站起来了;他想起来了;原来这人是柳敬亭啊。明末清初著名的说书艺人;不过坊间称呼柳敬亭为柳麻子。柳敬亭的脸上长有不少的麻子。

“你说说;柳逢chūn长的什么样子。”

刘云清看了看苏天成;脸上的神情有些尴尬;他不知道苏天成为什么这样问。

“大人;柳逢chūn脸上有些小豆豆。。。”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