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渊盖苏文年纪不高,却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性子格外激进。一面与大唐交好,可是为了得到民众与军队的支持,一面却又不断严厉回绝了李世民的要求,不但不同意拆除京观,而且还在高宝藏即位的那一天在京观大势庆祝,硬生生的扇了李世民一个耳光。渊氏的强硬,也确实得到了大力高句丽民众的支持,使得他们谋反之后的恶名得到了缓解,并一步步的取代了高氏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局势稳定之后,经验老道的渊盖苏文思前想后,与渊大祚商议之后,他在朝会上力排众议,停止了咄咄逼人的态势,与高建武为首的北高句丽达到了暂时和解的协议。

  渊盖苏文心知渊氏与大唐是撕破了脸面,已经没有和谈的余地,如果他把高建武歼灭,那么,统一的高句丽就会直面大唐王朝这个宠然大物的威胁了,到时候,一个残废的高句丽又如何是大唐的对手?所以,与其歼灭高建武,还不如让高建武成为渊氏与大唐的缓冲区,让高建武去吸引大唐的怒火呢,等双方打得精疲力尽时,再收拾残局亦不为晚。与此同时,渊氏与百济亦达成了共进退、分新罗的联盟协定。

  至于新罗国国王是一个叫金白净号称真平王的家伙,此人颇有能耐,对于中原文化推崇备至,以中原的官僚制度为基,完善各种新罗官制,是一个亲近中原的国家,对于中原的商人奉若上宾。

  高句丽与新罗的关系并不算和睦,边境摩擦不断。尤其是对于太白山资源的争夺,更是常常走火。不过因为实力相当,双方刻意克制,也没有大规模的战斗。要看书W书WW·1·COM

  而渊氏、百济这么一个**裸的灭国的联盟一成立,新罗上下顿时坐立不安、压力倍增,全国都笼罩在阴云密布之中。

  新罗与高句丽交战时,一直处于下风,现在再加上一个与新罗实力相当的百济,孰胜孰负一眼可知。

  就在新罗如临大敌、往边界调兵遣将时,在高句丽平壤城进行一场针对新罗的密会正在秘密开启。

  高句丽、百济、倭奴三国使者聚在了一处。

  倭奴与百济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跟高句丽并没有多余的往来,不过百济为了对付新罗曾与高句丽暗中合谋,签订了攻守联盟。

  百济武王扶余璋论自身的能力,并不出众,很是一般,但他有个长处脸皮厚嘴巴能说,外交能力超一流。

  因为秦风的关系,大唐对于科技掌控得极其严厉,这些年来,倭奴、百济的科技处于原地踏步的境界,这也使得这三国正在发展的形势极为严峻。

  面对这种恶劣的情况,倭奴、百济泪眼汪汪的相互怀抱取暖他们拿大唐无可奈何,却对于新罗这个亲唐的小国,怀着深深的痛恨,因为新罗的亲唐政策使得他们很容易得到一些倭奴、百济梦想已久而不得的东西,他们羡慕妒忌恨之下,一致决定先拿大唐的这条狗来出气,然后积蓄力量伺机寻找大唐的麻烦。

  他们在相互盟约的时候,一致将目光看向了高句丽,意图将主事的渊氏拉下水,渊氏与大唐关系破裂,在百济与倭奴看来,缔结盟约是水到渠成之事

  “见过高句丽新王”

  高句丽新主高宝藏,荣留王侄子,荣留王狼狈逃窜之后,被立为高句丽王位!当然,所谓的新主,不过是渊氏的傀儡罢了

  扶余璋作揖行礼,恭恭敬敬很是客气。

  扶余璋身旁的大和国使者苏我仓麻吕却是一身傲气,只是象征似地表达了一下善意,并没有行礼。

  高宝藏不悦之色一闪而过,可是他很快便让渊太祚给轰走了。

  “陛下身体不适,不若先回宫休息。这种小事交与下臣处理即可。”

  高宝藏其人,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高宝藏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只可惜,在艺术上他是高才,可是在政务方面却目不识丁,也正因为性情懒散、懦弱,才被渊氏推上了王位,成为渊氏谋取利益的工具。

  可正所谓泥人都有三分土气,况乎是锦衣玉食的高宝藏?渊大祚的话让他十分的难堪,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了起来。

  “陛下脸色这般难看,身体可有不适之处?”就在高宝藏想着如何回答的时候,殿外传来了渊盖苏文的声音。

  听到这个可怕的声音,高宝藏一把推开了案几,一头钻到了下面,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渊大祚、扶余璋尚且能够忍住笑容,可是苏我仓麻吕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放肆的大笑着。

  “陛下呢?”与扶余璋、苏我仓麻吕见过了礼,渊盖苏文诧异的问。

  高宝藏突然面色惨白,身子不自觉的缩了缩,眼中闪着惊惧之色,懦弱的抱着案几的一条腿,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粗暴的男人在早朝的时候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走进大殿的情形。

  那是一个打算逃往北高句丽的忠于高氏的大臣,渊盖苏文杀鸡儆猴的做法,不仅儆了猴,还吓坏了不满十五岁的娃儿,令他有了一种渊盖苏文恐惧症。听到“渊盖苏文”这四个字就忍不住为之颤栗。

  渊盖苏文看着发抖的高宝藏,心里不屑的想:“这样的人,如何配得上至高无上的王位!”不过,也终究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渊氏还需要高宝藏充当令箭,好言安抚一番,高宝藏顶着湿漉漉的裤子逃也似的离开了大殿。

  殿中四人又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大笑。

  殿外的高宝藏面红耳赤,他咬了咬牙,飞也似的离开了这个让他充满耻辱的地方。

  通过这段生不如死、极尽羞辱般的生活。登基时的意气风发早已如坐针毡取代了。逃回了后宫,高宝藏匆匆脱了衣服,躺倒在浴池里默默的想着心事:要是王叔还在就好了。以前虽说无权无势,可日子也是逍遥快活,可现在……唉,一言难尽。眼下的这种非人待遇,也让高宝藏念起荣留王高建武的好来。

  高建武也算是一个有为之君,只是生不逢时正好生在了权臣当政的时代,虽然掌握着高句丽的行政权力,然而军权却至始至终都握在渊大祚手中。

  为了对付渊大祚,高建武一改高句丽敌视中原朝的作风,竭力与唐朝修好。

  中原与高句丽的敌视在于隋朝与高句丽婴阳王之间,隋朝因三次举兵征伐高句丽而使国内生变,群起反叛,最终导致王朝易主,纠葛的仇敌婴阳王也病死退出历史舞台。双方的仇恨不能说就此消除,但彼此都饱受战争之苦,意图竭力发展,双方也存着暂放恩怨的心思。

  比起蒸蒸日上的李唐,高句丽明显要凄惨一些。环境越是如此恶劣,越离不开依附大唐。作为后继者。高建武当务之急是整顿国内问题,巩固政权稳定。不愿将战争的阴霾继续延续下去。在唐朝击败突厥的时候。他意识到这是一个修复双边关系的机会,于是派出了使者道贺,向李唐表示愿意臣服,尊大唐为宗主国,竭尽全力的弥合与中原新王朝的裂痕。

  为了表现自己的求和之心,在那一年三次派遣使臣向唐朝献贡。

  李世民感念隋朝末年因攻打高句丽,而死在高句丽的汉人士兵,写信给高建武彼此约定将因故留在唐朝的高句丽人护送他们回国,隋朝因故留在高句丽的也请让他们回国。高建武为了配合李世民。搜寻全部留东北的亡命汉人,将他们交给有关官吏,以宾客之礼护送他们回唐朝,前后将近一万人。

  高建武因此关系,亲唐之心还是极为坚持的。在位之时,他多次拒绝与百济、倭奴立下盟约。可正因为他的选择,令野心勃勃的渊氏极度不满,当他以期削弱渊氏军权时,由于做事不密,让渊氏先一步得知,不但灭不了渊氏,而自己也差点死在了皇宫之中。

  以前,书生意气的高宝藏对高建武也极为不满,可是当他自己处在高建武当初的位子时,才知道高建武是何等的英明,渊氏是何其之可恶。

  “既然你们不义,就别怪我无情了。不就是死吗?早死与晚死又有何区别。”高宝藏想着心事,面上一片狰狞、疯狂。


第559章:恩怨由来


  “这样的废物窃居王位,着实可耻。 更新最快依我看,渊大人不如学一学杨坚!”扶余璋说着

  渊大祚心下甚喜,嘴巴里却一派正气凛然道:“武王此言差矣。渊氏得先帝之恩宠才有了今天,我渊氏对皇室之忠心日月可鉴,天下对渊氏误会甚深。渊氏,实则是迫于无奈矣,若非荣留王逆行倒施,若非有先帝之重托,渊氏怎能如此行事?好在,新主天资过人,等他成长后,定然是英明神武之大帝,到时,我渊氏自然学一学古之周公,还政于帝。”

  渊太祚有野心么?

  有,绝对有。

  想篡夺王位么?

  做梦都想。

  轰走荣留王高建武后,便与渊盖苏文商议着夺权之事。

  渊大祚平庸,却喜中原文化,对于中原发生的事情是倒背如流,而杨坚从一个孤儿发展成为一个伟大帝国之大帝,无疑是一件十分励志的史实,而渊大祚也一直有着这样的梦想。

  此时的高句丽与北周末期十分相似,北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他的儿子不争气。荒淫无道,二十二岁就死了。只留下一个七岁的儿子,以及一群孤儿寡妇。身为大周的丞相,集军政大权于一体杨坚,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骗北周宗室五王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到长安,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及赵、陈等五王一起被杨坚杀掉,杨坚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大定元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种独揽朝政之举了。

  事实上,他也确实意欲效仿大隋之杨坚,只不过让渊盖苏文说服了。渊盖苏文曾说:今之天下,感念皇室之恩者甚众,若行夺位之事,天下文人百姓必将口诛笔伐。当务之急是让百姓对皇室失望,其次,我渊氏为高句丽立下一场涛天奇功,等百姓只知渊氏,而不识高氏为何者,便是父亲登基之日。

  渊大祚深以为然,故而在民众面前一直维护着皇室的威望,把自己当成了忠诚孝子、高氏的奴才。

  渊盖苏文野心勃勃,他向渊大祚所说的不世奇功,绝对不是一统高句丽半岛那么简单,也绝不是北方的高建武。他的梦想是在辽东的基础上,拿下中原的整个北部地区,甚至是整个中原。

  今天三国秘议,完全是渊盖苏文一手促成,渊大祚不过是自享其成而已。

  渊盖苏文见自己的父亲有些飘了,轻咳一声道:“都是志同道合的自己人,客套的话就没必要说了。我们还是直入正题吧。”他稍加措辞,道:“高建武是一个无能的懦夫,是一个安享其成、沉缅于先辈无限荣耀里的蠢货,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废物,他是不会同意跟大家合作的。既然他已经腐朽了,那么,我渊氏顺应民意,扶持一个伟大的帝王也是情有可原。”

  渊盖苏文乃是渊大祚的次子,他的启蒙老师不是别人,而他他的祖父渊子游,渊子游对儿子渊大祚大失所望时发现了孙子的不凡,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导渊盖苏文。渊盖苏文不负所望,武道方面,如莽张飞一般,凶狠骁勇;文事方面精于三韬六略、孙子兵法,深得渊子游的真传。尤其难得的是小小年纪却工于心计,一般政客都远不是他的对手。

  “当前的局势大家心中有数,也无须赘言。武王阁下、苏我将军想要与我们合作,想要让我高句丽与你们一同对付大唐、对付新罗,这个没有问题。首先你们帮我渊氏夺取高句丽的全部控制权,只要我们掌握高句丽实权,我们便有把握让你们走出当前的困境。让李唐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我高句丽是他们中原王朝的克星。隋朝因为我们而亡,李唐也讨不了这个命运。”他眼中透着一股自信。

  苏我仓麻吕、扶余璋互望一眼,眼中透露着一股震撼。他们的本意是联合起来想法子打破僵局、三家共同瓜分新罗,从没有想过能够对大唐造成什么威胁……

  苏我仓麻吕是倭奴权臣苏我虾夷的弟弟,此次来高句丽可以全权代表苏我虾夷,代表整个倭奴的意思。

  苏我仓麻吕收起了之前吊儿郎当,他沉声道:“我日出之国这敬重有志之士,最鄙夷的是漫天瞎话之人。渊公子若真有灭唐之计,我可以代表我兄长大人做出决定,日出之国愿付出举国之力助渊氏夺取高句丽的全部控制权,包括对付北方的高建武与乙支文德”

  倭奴对于大唐是十分的痛恨的。

  他们通过留学僧慧隐与留学生安倍进土收买了大唐的一些卖国贼,通过这些卖国贼窃取大唐大量的机密,这其中包括了大唐最先进的冶炼术、锻造术、医术、学术,只是他们万万不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马周代表的朔方势力的掌控之下。当他们在朔方自由集市,与卖国贼交易的时候,马周也便行动了起来,带领着骁勇善战的虎贲军在途中将他们拦截了下来,借口失窃,要求查抄。

  安倍进土无奈,只能假口送些书给远方的亲戚,表示箱子里装的全是书。

  这一搜查确实是书,但马周随意挑了好几本以作验证,立刻发现了端倪。书不是那些讲知识文化的大众书,而是治病的医术、教人耕种的农书还有一些工具的制造方法。

  证据在手,马周当即下令展开架势,将他们擒拿。安倍进土等人也奋起反抗,但是不敌尽数被擒。此事传到了长安,李世民震惊之下,也立即展开了行动,将长安所有的倭奴鬼子全部下狱,并下令彻查到底,这一查之下,触目惊心。涉及官员级别之高出乎李世民的想象,其中包含了夏州长史刘、司马刘兰。

  二刘都是功利心极重的人物,也是如此。他们当年才出了毁田的阴损招式,要逼梁师都无路可走,无路可退,不战而降。这样他们就能获得独功。只是他们就要功成时,柴绍在李世民的命令下,突然空降朔方,与秦风直接接收了刘、刘兰多年的心血。由于战事太过胜利,二刘连汤都喝不到,更不要说是吃肉了。两人心怀不满,时常聚在一块说李世民是如何如何任人唯亲,如何如何的处事不公,一次,二人在中华楼大声喧哗,引起了安倍进土的注意。安倍进土查到两人的官职与来历后,刻意交结,又是钱财、又是美女往二人府里送,二刘没有秦风的本事,心甘情愿的中了倭奴媚女的媚术,沦落为小鬼子的忠实走狗,大量出卖大唐之军情。

  刘、刘兰是秦王党,曾经是秦王党的一员。因为二人才华出众,所以李世民登基后一直让二人在边境历练,如果刘、刘兰不玩这一出,必将受到奖励重用,可偏僻心术不正,搬了石头,砸向自己的脚,自作自受。证据确凿之下,二刘无从分辨,成为了刑部大牢中的一员。政治前途更是一片昏暗。

  李世民对曾经的属下都公事公办,对付起包藏祸心的倭奴更没有理由客气了。他屠尽了所有参与之徒,还在秦风的建议之下,下了一道圣旨:曝光倭奴的行径,同时将倭奴纳入了黑名单,禁止倭奴与大唐有任何往来。同时公告天下,将倭奴视为我大唐敌人。任何倭奴人只要踏入大唐境内,便视为入侵。任何与他们有邦交往来的国家,都不受大唐欢迎,都将受到大唐的制裁。

  秦风其实最想的并非是怎么制裁倭奴,而是直接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奔赴东洋四岛,直接将那岛国给收拾了……出一口恶气。

  心头之患?

  千年以后的倭奴或许可以用这个词,现在的倭奴就算跳起来也挨不到大唐的脚板底,一天一地,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的。

  只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关乎着天下万民的重大关键。

  所以战事不能乱开,也不能乱打。不然就如秦末汉初的项羽一样了……西楚霸王项羽崛起吴中,率八千江东子弟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举灭秦,垓下战之前,可谓未逢一败。论及军事水平作战能力,即便是兵仙韩信也要避之锋芒。但项羽之败,便是败于他的百战百胜。太过好战,打了太多没意义没必要的战役,导致西楚越胜越弱。反之他的对手刘邦,虽是百战百败,可是在谋圣张良的辅佐下,便是败战也败得有价值有意义,从而越败越强,逼得项羽不得不鸿沟和议,最后兵败乌江。

  倭奴悬壶海外,大唐若要征伐,必先逐渐强大的水军,还要逐渐运送粮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