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江山(三戒)-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基本第一更,基本更还有两更。
第二卷【丑奴儿】第九十五章狄汉臣
第九十五章狄汉臣
五天之后,举世瞩目的枢密副使、彰化军节度使狄青,从延州返回。
抵达汴京后,他便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盗贼事……这么多官职加在一起,就是个‘全权’,狄青有权独自裁断南方一切军政大事。
官家的这一连串决策,震动了京师官场。这是自太宗登基以来,第一次派武将挂帅出征,不派文官做监军随行。这自然引起文官们莫大的不安,但眼下岭南的形势,已经容不得有丝毫闪失,所以只能用狄青,且必须放权给他。因此所有反对者都沉默了,只剩下拥护者的欢呼——在这一刻,狄青众望所归。
垂拱殿内,官家为即将出征的狄帅设宴送行。
望着这个充满阳刚之气的大宋昔日第一美男子,面上唯一的瑕疵就是那标明其出身的金印,官家总是觉着有些惋惜,他轻叹一声道:“寡人这些年,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把汉臣提拔起来了。”
狄青,字汉臣,身长七尺,姿态雄伟,面如冠玉。十六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他代兄受过,被刺配充为禁军,因此脸上有金印。他在宋夏战争中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成为天下名将。
宋、西夏议和之后,他回到了京师因其威名赫赫,蒙受皇帝召见,自此便成为赵祯心中的第一爱将……他从侍卫步兵殿前都虞候做起,很快升到了步军副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成为大宋禁军的首领。又被提拔为彰化军节度使,在三个月前,更是荣升枢密副使,登上大宋军人的巅峰。
“官家的奖掖提拔,”狄青感激的起身道:“狄青铭感五内,唯有粉身碎骨,肝脑图报!”
“坐下坐下。”赵祯笑道:“你这国之重器,就是缺个角、裂道缝,寡人也要心疼坏了。”
“狄青乃军人,岂敢惜身。”狄青正色道。
“好好好!”许是自己缺少的缘故,赵祯对这种阳刚之气十分的欣赏,连说了三个‘好’,才接着道:“爱卿此去南方,只管尽情厮杀,其余事情寡人包了,教你绝无后顾之忧!”
“多谢官家。”狄青沉声道。
“这一仗,不仅要赢,而且要赢得彻底,赢得漂亮!”赵祯微微激动道:“打出我大宋的威名来!叫那些野心家断了念想!”
“末将遵旨!”
“来,寡人敬你一杯。”
“末将不敢……”
筵席末了,赵祯从袖中掏出一封封好口的密信,亲手交给狄青道:“离京后再拆看,阅后即焚。”
“喏。”狄青恭敬的接过来,收入怀中,贴身收藏。
官家又赐锦袍金甲,亲自授予他天子剑,满是殷殷期望道:“待到三军凯旋日,朕亲自为你接风!”
“陛下……”狄青深深一拜。
大军出征,自然要费时日筹备,是以狄青还没出京,远在江西庐陵的欧阳修,便收到了最新的邸报。
这半月来,陈恪他们,已经与老欧阳混熟了。欧阳修是个贵乎其真之人,陈恪他们正对了他的胃口。尤其是,他们从不把他当成什么文坛盟主,没有一点巴结奉承的意思,这反倒让他十分欣赏。一来二去,这帮人竟成了忘年交,说话也开始没大没小。
欧阳修把刚收到邸报展示给他们,得意洋洋道:“怎么样,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吧?”
“狄青狄兰管我们鸟事,”陈恪几个把那邸报翻来覆去看了两遍,看完后,非但没有奉承他的意思,反倒质问道:“怎么没有陈叔叔的消息?”
“嘿,不爱国的臭小子。”欧阳修笑骂一声,正色道:“要是这上面,有了陈知县的名字,你们才该哭呢。”
“……”陈恪几个不解的望着他:“什么意思?”
“这个案子,得罪的人太多,你父亲要是因此扬名了,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欧阳修淡淡道:“这是官家在保护他。”说着不禁感慨道:“三代以降,找不到第二位,这样替臣子着想的君王。”
“我只关心,我爹什么时候能出狱!”等待的时间太久了,陈恪很难保持心境的平和。
“没耐心的小子,要对长辈保持尊敬。”欧阳修瞪他一眼,捻着胡须道:“汴梁城不会有专门的指令了。”
“你怎么知道?”
“用心看邸报,”欧阳修用蒲扇拍一下他的脑袋道:“上面可是说得明明白白,现在湖南两广的一切军政大事,都是由狄汉臣来独裁,自然也包括你爹的案子!”
“那我们该怎么办?”陈恪几个焦急问道。心说,难不成,还要再演一出千里奔狄青?
“是啊,怎么办?”欧阳修促狭笑道。恨得陈恪他们,真想把这老头按倒打一顿。
见几个小家伙火气上涌,他才摇着蒲扇,悠悠道:“什么都不用办,官家是个重情之人,像陈公弼这样不畏艰险、公忠体国的大忠纯臣,官家必定有妥善安排,不会让他有闪失的……”顿一下,深有感触道:“说起心细,大宋朝没人能比得了官家。”
同样一份邸报,陈恪他们只能了解表面,欧阳修却能看出那么多道道来,这就是差距。
见几人将信将疑,欧阳修大声道:“将心放进肚皮里,不信咱们打个赌,要是陈知县有闪失,老夫把这条命赔给你们!”
听他这样说,陈恪几个感到放心了许多,笑道:“咱们还年轻哩,不划算的紧。”
“老夫也不要你们的小命。”欧阳修嘿嘿一笑道:“老夫还得在这儿待上一年,穷乡僻壤的殊为不便,你们给我当上一年的小厮如何?”说着便分派起任务来:“我已经想好好了,猴哥儿跑腿,黑大个看门,小和尚扫地,三郎么,你给我当书童如何?”
“……”众人这个汗啊,却又有些感动,他们知道,这是老欧阳在提携他们……跟在他身边一年,只要用心学习,无论是学问还是见识,都会迎来质的飞跃。退一万步讲,仅凭‘欧阳修门人’这块金字招牌,也足以跻身士林,走到哪里都被奉为上宾了。
如此厚重的馈赠,从老欧阳嘴里说出来,却好像他占了多大便宜似的。一点不让他们几个尴尬。和宋端平用眼神交流一下,陈恪点头道:“赌了!”
“小和尚呢?”欧阳修问道。
“阿弥陀佛,小僧扫地很在行的。”玄玉双手合十道。
“……”见他们这就成了一家人,把那小王爷赵宗绩给羡慕坏了,他在一边抓耳挠腮,却难以开口。他虑得不是自己的宗室身份,而是另外一层……
欧阳修似乎也有同样顾虑,所以对赵宗绩一直十分冷淡。这些天统共加起来,也没跟他说超过十句话。
“将来有一天,你身上利索了,”看着他受窘的样子,老欧阳终是不落忍,把陈恪几个发落去地里干活,这次淡淡对他道:“老夫便收你做关门弟子。”
“多谢欧阳公。”赵宗绩眼圈一下就红了,深深唱个喏,委屈道:“我从就没有一丝非分之想。”
“可惜很多时候,你怎么想的没人关心。”欧阳修感同身受的望着他道:“别人喜欢自己去想。”
“是……”赵宗绩深吸口气,紧咬着下唇道:“谁让我倒霉呢,连个无忧无虑的宗室也做不得。”
“不能这么说,人人一本难念的经,你这点苦算什么?”欧阳修开导他道:“不说别人,单说老夫,我自幼失怙、家贫如洗,屡试不第、无以为继……便不说了,且说当年我在人生最得意时,被政敌污蔑‘通奸’,不仅被贬出京,还险些身败名裂。那时我才三十岁啊,到现在,已经两鬓染霜精气衰了,你说咱俩谁苦?”
“你比我苦一百倍。”赵宗绩轻声道。
“我在最潦倒时,朋友们怕我出事,写信安慰我,我却回信向他们保证:第一,自己绝对不会自暴自弃,不会发牢骚。第二,我虽然被贬到夷陵那么个小县城,但是我会好好做官,勤于政事,绝对不会怠工。第三,我自己会‘日知进道’,钻研学问不辍。”欧阳修露出骄傲的表情道:“十年过去了,我可以说,我做到了!”
“是。”赵宗绩心服口服道。欧阳修被贬黜时,还没有现在这样如日中天的名气,他和范仲淹一样,都是在最困苦中升华了自己,一个成为圣贤,一个成为文豪。他不禁轻声问道:“你是如何在逆境中,克服沮丧的呢?”
“无它。唯‘自爱’尔。”欧阳修淡淡道:“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对不起你,都可以原谅,唯独你自己对不起自己,不能原谅。”
“学生谨受教。”赵宗绩深深作揖道。
“谁也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欧阳修犹豫了半晌,还是多了句嘴道:“真若是有那一天,你得小心赵宗实。”
“……”赵宗绩悚然。
又一更,还差一更,基本更就完成了,预计点后发吧。亲们,和尚的拼命,你们没看出来么?就眼睁睁看我被人爆菊?
第二卷【丑奴儿】第九十六章人样子
第三卷【望江南】'第九十六章人样子
第九十六章人样子
数日后,欧阳修正树荫下在跟五郎‘打双陆’。这是这个时代,极为流行的一种棋类游戏。
一套双陆包括棋盘,黑白棋子各十五枚,骰子两枚。玩时,首先掷出二骰,骰子是几,便行进几步。先将全部己方棋子越过对方,落到底线的,即获全胜。
由于这种棋戏进退幅度大,胜负转换易,因此带着极强的趣味性和偶然性,又离不开谋略,因此宋人不分层次,都十分热衷这种游戏。想不到的是,五郎竟是此道高手,与欧阳修杀得难解难分,陈恪和宋端平也在边上,一面看一面起哄。
正说笑着,在一旁打坐的玄玉和尚,突然睁开眼道:“有一队骑马的人进村了。”
三郎和宋端平霍得站起来,五郎也丢下骰子,跟着站起身。
“都坐下,”欧阳修笑骂道:“别一惊一乍的,那些歹人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来老夫门上行凶。”
陈恪几个可没他这份自信,从桌底下摸出了兵刃……清一水的镔铁直刀,这是捧日军的佩刀,抢自小关索几人手中。
看着手持雪亮兵刃,严阵以待的几个小子,欧阳修不禁苦笑:‘真是一帮暴力分子。’
攀上墙头。从祠堂的院墙往外看,只见几十名骑兵从乡间小道迤逦而来,陈恪他们才松了口气,要是来抓人的,不会这么不紧不慢,还唯恐踩到庄稼。
待那队骑士近了,便看清打头的是个穿一身白衫袍的青年人,正向人打听着什么。过一会儿,他便翻身下马,只带了两名随从,朝众人所在的祠堂走来。
“似乎是哪个将军的公子哥。”陈恪一松手,落地道:“估计是来拜会欧阳公的。”
“当名人真苦恼啊。”欧阳修捻须道:“帮我挡了吧。”
“好。”陈恪便走出去,正好在祠堂门口,遇上了那个白衫青年。他不禁一愣,这小子实在是太好看了……在阳光下,那眉目,那脸,那写意的神态,那雪白的衣衫,都让人目眩,实在是人间少见的美男子。
陈恪称得上阅人无数,本身也算帅哥一枚,但跟这年轻人一比,发现自己长得实在是太凑合了。什么叫天人之姿?什么叫潇洒出尘?什么叫翩翩风采如若谪仙?看看这小子,就都知道了。
那青年早就习惯了,被这样无礼的注视,他温和的笑笑,唱个喏道:“这位兄台请了,小弟狄咏,奉家父之命,前来拜会欧阳公,请问,他在不在家?”
“狄咏……”陈恪瞪大眼道:“令尊是?”
“家父名讳不敢提及,人称狄汉臣。”
‘狄青家的二小子啊!’陈恪恍然,心说怪不得呢,原来是‘人样子’啊。
狄青,多年来一直号称大宋第一美男子,后来这称号,被他的二儿子夺了去。狄咏好看到什么程度,被称为大宋朝的‘人样子’。
“稍后,我去禀报一声。”陈恪一边转身往里走,一边暗自郁闷道:‘这小子,还让不让别的男同胞活啊……’
通禀之后,狄咏被请了进去,向欧阳修郑重行礼,他奉上狄青的礼物和亲笔信。
拆开信一看,欧阳修对陈恪几个道:“狄元帅请你们跟着他家二公子回去。”
“我们?”陈恪吃惊不小:“狄元帅怎么会知道我们?”
“呵呵,家父也是奉命行事。”狄咏阳光灿烂的笑道:“贵人要求我们,保证你们的安全。”
“……”陈恪望向欧阳修,见他点头,便道:“我们收拾一下便跟你走。”
几人进到里屋,便见赵宗绩一脸黯然的立在那。他与狄咏相互认识,不便出去相见,但外面说的话,他都听到了。
陈恪他们也黯然了,大家都明白,分别的时候到了……小王爷和他们来这里已是非分,还是欧阳修在这穷乡僻壤丁忧的缘故。万不能再冒大不韪,跟狄青照面了。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陈恪最是洒脱,拍拍赵宗绩的肩膀道:“你怎么回去?”
“你们不必担心,”赵宗绩轻声道:“我的侍卫早就找来了,只是体谅我出来不易,才一直没来打搅。”
“那就放心。”陈恪几个松口气道:“你们下一步去哪,看看咱们能不能碰上?”
“哪也不去了,要不是我跑出来,我们早就回京了。”赵宗绩也摆脱了伤感。苦笑道:“回去后,说不得要被禁足了。”
“金枝玉叶的待遇就是不一样,”陈恪笑道:“要是我们,指定被揍得屁股开花了。”
“真羡慕你们,能一直在外游历,增长见识。”赵宗绩叹口气道:“要常写信给我,告知你们的近况。”
“没问题。”宋端平笑道:“下次大比,我们就去京城赶考,到时候,你可别忘了自己保证的。”
“没问题。”赵宗绩笑道:“保证带你们逛遍、吃遍、玩遍汴梁城!”
“后会有期。”陈恪几个,挨个和赵宗绩拥抱一下。
“后会有期。”赵宗绩的眼圈红了,虽然这样的日子,今生不会再有,但这样的朋友,却可以一直相伴……
离开庐陵五天后,陈恪等人跟着那狄咏,在长沙城外与狄元帅所率的三万西军汇合。这三万军队,就是狄青用来平叛的主力,虽然人数不多,却是大宋最强的军队了。
笼统分来,大宋的军队分禁军和厢军。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军、西军以及京营。至于南方各路,所有的禁军加在一起,其数量也不及以上三部分中的任何一部。
原先在三部人马中,西军最弱,但澶渊之盟后,河北军迅速腐化,京营则更早就沦为花架子。只有西军,不论是四路正规军,还是其他蕃兵、强壮、弓箭社,在与西夏、青唐诸羌的鏖战中,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这是一支能苦斗、敢牺牲,深入瀚海戈壁千余里做野战、为大宋开疆拓土的军队!所以皇帝让狄青选兵,他毫不犹豫的点了他们。
不过西军的军纪之差,就连陈恪也早有耳闻。但当他踏入这座依城而扎的营寨时,却惊讶的发现,不仅寨墙外拒马、壕沟都设置一丝不苟,营内军帐,更是谨按八卦方位,规规矩矩的设立……让人丝毫看不出,这只是行军途中临时扎下的。营中士卒虽多,却都无人喧哗,但有前行,都规规矩矩的自行成伍,绝不侵占那条供骑兵出入的驰道。
这才是真正的军队,陈恪不仅暗暗赞叹。尤其是和衡州城里退下来的两广军队比比,简直判若云泥。
其实西军还是那个西军,不遵军纪的老毛病也改不了,但要分在谁的麾下,在狄青手里,这些桀骜不驯的关陇大汉,全都便成了乖乖仔……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威名的军纪,还有西军的弟兄们,憋着股劲要捧狄元帅,给厮杀汉们扬眉吐气一把!
这些微妙的东西,陈恪几人自然体会不到,他们只觉着在这营中行走,都得如履薄冰,凛凛惕惕,还未到中军帐,对那狄青狄元帅的敬畏之情,已经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了。
来到一座守备森严的大帐外,狄咏让他们稍候,进去通禀一声,少顷转回道:“元帅正在议事,请你们先去见陈知县。”
“我爹真放出来了?”路上,陈恪他们追问狄咏此事,狄咏并不清楚,没想到,一进军营,便听到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跟着狄咏来到附近的一个营帐外,正遇见一身儒袍的陈希亮,从里面出来倒水。
看到陈恪,看到五郎,他一松手,那铜盆便跌落地上。
陈恪和五郎的眼圈也红了。
他们一度以为,此生要阴阳永隔了。此刻终于相见,虽不至于抱头痛哭,但陈希亮一手拉住三郎,一手五郎,好久都不松开。
父子相携进了帐篷,陈恪介绍了玄玉和狄咏,陈希亮对那狄咏诚挚致谢道:“这次我父子能重逢,全赖元帅庇护,我想向他当面致谢,请二公子代为转达。”
“一定。”狄咏起身唱喏道:“陈大令父子重逢,定有很多话要说,末将先行告退,稍后再来探看。”
待那狄咏走了,父子便叙起别后之情后。在宋端平探营不久之后,陈希亮便被连日提审,起先还是旁敲侧击,到后来,直接追问账册的下落。但陈希亮仍一口咬定没见过,任凭对方如何折磨,都没有松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