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银刀)-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北军代理空军司令鲍云生少将来到达诺克图。他的到来,使前线战斗机增至851架,轰炸机增至716架。东北军炮兵司令谢浔中将来到达诺克图时,带来了大批野炮团、山炮团、迫击炮团、榴弹炮团、加农重炮团和火箭炮团随他而至。在东北军装甲兵司令萧逸中将的身后来了第6、11坦克旅、第7、8、9机械化步兵旅,组成了两个装甲集群。几个摩托化步兵旅也陆续到达。
日军为了发动新的进攻,也在大量增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的炮兵联防、工兵联队、辎重联队、速射炮联队、骑兵联队,浩浩荡荡,开往达诺克图。日军第1坦克师团、日本东西伯利亚骑兵师、北西伯利亚警备军也全都开了过来。至此,日军在达诺克图拥有兵员136000人、坦克782辆、装甲车451辆、大炮1112门、汽车1400辆。并拥有包括第2飞行军团在内的1180架作战飞机。而且随时可动用国境守备队及其他预备部队。
日军进攻部队准备完毕后,日军达诺克图前线总指挥小松原中将制订了两岸夹击东北军的作战方案。该方案以日军第7师团的步兵第26、28联队为主力,从桑叶河上游渡河,进入西岸泰特巴拉尔山,歼灭东北军炮兵阵地,然后居高临下以炮火轰击东岸东北军阵地;以天龙庙的第23师团和第1坦克师团及日本东西伯利亚骑兵师,从正面进攻桑叶河东岸的东北军,形成两岸夹击,全歼东北军。
1942年9月1日,小林少将率15000日军全部渡过桑叶河,向东北军猛扑过来。
位于战场第一线的东北军蒙古骑兵第6师进行了顽强阻击,短兵相接。骑兵6师第15团浴血抗击十倍于己的敌军。有的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人,有的中队全部阵亡。第3中队重机枪手萨天雄,为掩护部队突围,一人坚守阵地,杀伤了大量日军,最后壮烈牺牲。中队长图恩克率战士与日军进行了拼刺肉搏,因寡不敌众,全中队全部阵亡。
这一场血战,东北军15团战死400余人,生还者几乎全是伤员。但他们为战局争得了宝贵的两小时,使骑兵6师主力赶到并部署了第二道防线,使钟离卫得以组织力量围剿日军。
万余大军偷渡成功,双方交火,蒙古骑兵6师损兵折将,使小松原得意忘形;坦克专家钟离卫不过如此,他没进过陆军大学,也来独立指挥大战役。在一战时的战斗,不过是指挥几辆坦克而已,钟离卫在谋略上不行,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然而,小松原高兴的太早了。
第37装甲军军长钟离卫得到前线报告后,当即判断出日军的战术,表面上给东北军造成在战线中央进行主攻的印象,而实际上是趁夜偷渡桑叶河,对东北军实施两岸夹击,钟离卫决定发动三路反攻。
凌晨8时,钟离卫已先行组织了750辆坦克、615辆装甲车、820门大炮和696架飞机,加上30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前去增援骑兵6师,围歼入侵日军的主力部队。
满而春风的小松原部队很快陷入钟离卫的三面包围。炸弹、炮弹、手榴弹、枪弹雨点般地向日军飞去,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在日军骑兵中横冲直撞,包围圈越来越小,成千上万具日军尸体和被击毙的马匹,遍布荒野。西伯利亚驻屯军拼命逃窜,许多官兵淹死在桑叶河中。
这一仗进攻日军被彻底击溃,损失兵马9000余人,大内少将以下100名军官战死,草原上到外是燃烧的战车,死马狼藉,尸横原野。
这一仗,西伯利亚驻屯军尝到了东北军步兵、炮兵、坦克、飞机协同作战的厉害。无论指挥艺术,还是武器装备,当年袁世凯时代的中国军队与今日的中国军队已经无法比拟了。
钟离卫果然非同小可,头一仗便使“帝国之花”——精锐的西伯利亚驻屯军落荒而逃。
小松原所部兵败如山倒,但西伯利亚驻屯军并没有就此休战。1942年9月3日,日军第1坦克师团在桑叶河东岸发起攻击,东北军装甲部队奋勇迎击。于是,亚洲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开始了。
日军第1坦克师团长安冈中将率中型坦克、轻型坦克687辆,装甲车537辆,在第23师团步兵联队、工兵联队的配合下,分左、右两线发起进攻。
在30分钟炮火轰击后,安冈中将的两路坦克集群扑向东北军阵地。两道东北军步兵防线被迅速突破,但在第三道防线却遭到东北军大炮的阻拦,坦克和步兵联队被分割,没顶之灾已经来临。
钟离卫这位坦克战专家开始大显身手了。他将东北军第1坦克旅和第7机械化步兵旅用来与安冈中将的坦克师团决战。9月4日中午,中日坦克部队在艾特巴尔高地前面遭遇。在7公里宽的战场上,东北军的750辆“行者”火焰喷射坦克及300余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车,在第5步兵旅的配合下,将安冈坦克师团的687辆坦克和537辆装甲汽车包围。双方的空军在坦克对战的上空也大战起来。
东北军的“行者”式坦克的吨位为43吨,装甲厚,行动半径大,坦克上的85毫米火炮射程远、射速快。而日军的“四”式中型坦克相比之下,吨位只有30吨,相对较小,装甲也薄,行动半径小,坦克上装备的75毫米炮也显得相对落后,而“97”式轻型坦克更无法和东北军的坦克相比。从高地望去,两支坦克部队对阵,好似数量庞大的牛群在与一大群羊对打。同时,东北军全部的大炮也一齐吼叫起来,炮弹全砸到日军坦克后面的步兵和炮兵中间,使得安冈失去了炮火和步兵“肉弹”的支援,只好坦克对坦克硬拼了。
在数公里的战场上,2000多辆战车混战着,顿时炮声隆隆,火光腾起,烟柱冲天,整草原都开始抖动起来。
东北军坦克在沙丘草原之间左冲右突毫无顾忌,日本坦克则利用每个沙丘时隐时现,巧妙射击。对阵一开始,日军的领队坦克就被击中,第3坦克联队长吉丸清武大佐车毁人亡。一会儿工夫,日军坦克就被击毁400余辆,装甲汽车537辆全被东北军击中起火,车上的乘员跳出来四散逃命。东北军的“行者”火焰喷射坦克,在30米短距离内,逼射着日军轻型坦克,炮口中射出的一道道炽烈的火焰,把玩具似的日军“97”式轻型坦克围烧起来,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烧得日本坦克隆隆地响着翻倒过去,坦克内部也响起了爆炸声。在火海中燃烧的日本坦克从炮口、了望口往外喷火,日本坦克的履带和装甲车厢被烧得歪扭或变曲了,随后就翻倒过去。车内乘员逃不出来的,便在车内弹药的爆炸声中粉身碎骨。
这一场力量悬殊的面对面的战斗,使安冈坦克师团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坦克和全部的装甲车。残余的日本坦克狼狈逃回到了将军庙。
东北军在收复了桑叶河东岸的全部阵地后,估计第23师团及第7师团与安冈会合后,还会合力来攻,因此,便停止了攻击,打扫战场,加强阵地互事。炮火则转向支援东北军蒙古骑兵第8师抗击日本东西伯利亚第6警备师团进攻的战斗。8月31日安冈中将曾命令第6师团协同日军坦克部队作战。9月3日拂晓,第6警备师团向东北军第8师开始进攻,曾一度占领第8师前沿阵地,进入纵深时,结果遭到东北军的顽强抵抗。
安冈中将的坦克师团大败后,东北军20000多名步兵和200余辆坦克配合第8师向东北军反攻。9月6日,日军损失惨重,已溃不成军,险些被全歼,后在小松原中将派来第23师团13000多步兵的接应下,残兵败将才侥幸生还。坦克部队和警备师团的进攻,又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
第四百九十八章 空中大混战
空中大混战
在地面上的坦克大战进行得空前激烈时,空中的大战也打得天昏地暗日本实施大规模飞机集群轰炸后,制空权一度被日军掌握,但东北军很快扭转了局势。东北军把速度高于日军战斗机而机动性稍差的“云雀”式战斗机与速度低于日军飞机而机动性更强的“雨燕”式战斗机编组在一起,并将速度与火力都超过日本飞机的“披毛犀”式新型战斗机及新式的“快刀”中型轰炸机投入战场上空。
9月7日,在双方地面战争接近尾声时,空战正进入高潮。
驻东西伯利亚的日本陆军航空兵部队是第2飞行军团,飞行军团由两个以上的飞行团构成,飞行团下属编制为飞行战队。由于飞行团专门担任制空或者是对地攻击任务,其编制时常根据战况发生改变,但飞行军团一般会下辖10个飞行战队,每个飞行战队后来被分为3个飞行中队。由于日本陆军航空兵的编制极为混乱,如飞行战队这个编制,是1938
年才从飞行大队和连队改编而来。而飞行军团编制也是1939年才出现,第2飞行军团是在1939
月与本土的第1飞行军团一起编成,1942
月就被改编为第2飞行师团,其下辖的各战队始终是变幻莫测。桑叶河战役前第2飞行军团手里有两个飞行团,负责制空任务的第12飞行团拥有4个使用战斗机的飞行战队,第1飞行战队、第64飞行战队和第
11飞行战队共装备88
架先进的“烈风”,而则使用较为落后的“零”式的第24
飞行战队虽然在纸面实力上也拥有几十架战斗机,日本方面去很有自知之明,没有将这些飞机送给中国人做点心。
日本的飞行中队装备战斗机时标准配置为10架,实际为
8至12架,使用轰炸机或者观测机时则只配备6
架,实际一般不会多于8
架,也不会少于4
架。
除了战斗机之外,第2飞行军团还装备了24架轻型轰炸机和13架重型轰炸机,全部属于第9飞行团。与战斗机部队相比,轰炸机飞行队的来源更为繁杂,比如13架重爆,就包含第
12飞行战队的两个飞行中队。
1940年的日本陆军航空兵已经不再是嗷嗷待哺的“雏鹫”
,开始将贪婪的眼睛盯上西面的中国东北军空军,后者在和苏联的历次武装冲突中表现极为活跃,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困扰。虽然中日两国的航空水平都属于世界一流,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做的较好,人力资源也更为丰富,日本陆军航空兵本部认为与东北军拼消耗是不明智的,因此决定通过将航空部队与基地分离的方式增强航空部队的机动性,依靠快速前线机场展开,攻东北军不备,这种偷袭战术与德国闪电战在航空力量方面的使用设想不谋而合。为了使航空部队不再拴在各自的机场上,从1937
年开始,也就是昭和12年,日本陆军航空兵开始在中日对峙的前线东西伯利亚和日本本土组建拥有独立支援地勤甚至是机场高射炮部队,能够脱离机场独立机动作战的飞行战队。各飞行战队手中的日常地勤维护和拥有大修能力的野战工厂以及机场地面防御部队都被统一编为“飞机场大队”。
至此日本陆军航空兵总算拥有了快速前沿展开的能力,但是其飞行战队编制仍过于臃肿,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陆军航空兵又发展出更为激动灵活的飞行师团,和能够与地面紧密协同,编制比一般飞行中队稍大的“独立飞行中队”,两个独立飞行中队就可以构成一个“独立飞行队”。
混&
弹窗广
告)当然这种灵活编制并非凭空出现,其滥觞就是在东西伯利亚和中国战场多次出现过的“独立飞行大队”。
独立飞行大队进驻白桦城之后没几天,7月20日或21日,桑叶河上空爆发了第一次空战,一架执行战场侦察巡逻任务的东北军“青凤”侦察战斗机被日军“烈风”式战斗机击落。在被袭击之后东北军针锋相对的派出战斗机在桑叶河上空磨拳擦掌,7月22日第一次双方战斗机爆发首次正面交锋,日方的记录中,一架“烈风”在巡逻中遭遇了6
架“青凤”战斗机组成的机群,并将其中三架击落,中方的记录承认了失败,但是细节上与日军有些出入:3架“青凤”和2架“云雀”
被5架日军“烈风”
偷袭,一架“青凤”不幸被击落,另一架虽然身负重伤,却安全降落。与此同时,东北军和日军的司令部都在四处搜罗援兵充实本方的空军实力,东北军方面在7月20
日之前的准备显得漫不经心,动起手来却发现对面的日本人明显是蓄谋已久有备而来。痛定思痛,中国人以惊人的效率将战机塞满了能够覆盖桑叶河的机场。
7月23日,东北军第22战斗机团抵达前线机场,其装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8架新式的“金丝燕”式战斗机,这款战斗机是根据西班牙内战的经验,将火力提升了一倍,发动机罩和机翼上共安装了4
挺机枪,速度加速性好,垂直和水平机动都非常出色,相对前面来说唯一稍显不足的就是滚转性能略差。另外第22战斗机团还有36架老式的“青凤123乙”,这批飞机在之后的作战中大部分时间担任对地任务,其坚固的机体和灵活的身法还有翼下的火箭使得它们成为地面日军的噩梦。几天之后,59架隶属第38高速轰炸机团的“快刀”中型轰炸机也赶到了前线。
面对中国方面的大举增兵,日本方面也始终没有停下增兵的脚步。7
月24日,第
11飞行战队的两个中队带着
200架“烈风”飞抵白桦城。三天之后日本人已经可以在桑叶河上空拍出庞大的飞机集群。在双方空军部队磨刀霍霍之时,地面上的人字旗却已经渡过了桑叶河,还在东岸建立了坚固的桥头堡阵地,静等旭日旗下的野兽们过来撞个头破血流,深感“皇军”面子被中国人狠狠扇了一巴掌的日本陆军,正在集结力量准备给中国人一个大大教训,当然日后的战役发展证明,这个教训在天上或者地下,恰恰都是给日本人自己的。
虽然地面作战打得有声有色,天空却被日本飞机的机翼遮蔽了光彩。在7月28日这一天,3
架“青凤”在桑叶河上空撞见了一群日本战斗机,仗着人多势众,日本战斗机在几分钟内连中三元,上演了空中帽子戏法。
这一天晚些时候,又有10架“青凤”被日军飞机偷袭,18架“烈风”躲在高空,看准目标后呼啸而下。中国战斗机虽然奋起反击,怎奈高度和速度优势都不在自己一边,最终被击落6架,另有一架“青凤”
勉强迫降,本以为逃过一劫,没想到日本人不依不饶,俯冲而下轮番扫射,最终将这架“青凤”打成一堆火焰。侥幸生还的“青凤”中还有两架严重受损,只能在最近的前线机场迫降,落地后便报废了。而打得东北军只剩一架全身而退的日本人自己却是毫发无损。
看着空中的损失逐渐增多,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也是心急如焚。当时的东北军第37装甲军司令郭松龄亲自上书北京报告日本航空部队在桑叶河上空占尽优势、横行无忌。结果,8月2
日他以“丧失战斗意志”的理由被撤换,继任者钟离卫上任伊始便着手将士气低落的部队改编为第一集团军。
实际上,北京早就对东北军空军在桑叶河的糟糕表现有所耳闻,也已经计划好如何扭转颓势。与新任司令员一同抵达的还有大批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陆军航空兵里的资深飞行尖子。针对之前驻中西伯利亚和东三省的中国空军部队机构臃肿,指挥体系混乱的问题,北京将西班牙战场上的“飞将军”鲍云生调到中西伯利亚,将整个航空部队交由他全权指挥。
在精兵强将齐集桑叶河的同时,大批新式战机也从中国各地汇聚而来。1942年8月21日,桑叶河上空的空军力量天平已经毋庸置疑倒向中国这边:900多架涂有“人”字军徽的战机和他们士气高涨磨拳擦掌的驾驶员陆续抵达,时刻准备着痛殴河对面后劲不足的日本人,后者手里战机只有区区400余架,还不到东北军的一半。
仗打到这个时候,中日双方都明白谁占有空中优势,谁就更可能取得最终的全面胜利。
当中日双方都已经再也挤不出哪怕一架的增援时,所有人都清楚,8月22日开始的殊死拼杀将决定最终是人字旗和旭日旗谁将闪耀桑叶河上空。这一天,中国人派出了256
架“云雀”和149架“披毛犀”
组成的庞大机群,日本方面则声称有超过400
架日本战机参与了当天的空战,但大家想象中的一锤定音并没有出现,结果接下来的几天,几百架战机的大规模混战成了桑叶河上空的家常便饭。
鉴于人力物力方面的差距,日本方面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被顽固的中国人拖入消耗战,看到单纯派出大机群于事无补,日本陆军航空兵的指挥官们想到了一个釜底抽薪的伎俩,那便是出动爆击机摧毁中国人的机场。8月27日,237架日本轰炸机在18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扑向三座中国机场。中国人之前并没有想到日本人敢大规模深入中西伯利亚腹地的领空,机场的防备并不充分,但即便如此,日本人的偷袭也只在其中一处得手。日军在偷袭前派出了大批别动队,其中一批成功的切断了机场的雷达站、防空了望哨和机场指挥部之间的电话线,结果机场上排满了对日军偷袭毫不知情的中国战斗机,直到日本炸弹砸到头上才试图起飞抵抗,却为时已晚,很多飞机被炸成废铜烂铁,得手的日本战机在其它机场东北军飞机赶来增援前扬长而去。
并不是每一队偷袭的日本飞机都有这样的好运气,在另外两处机场,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