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门(叨狼)-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当时海东市的工业底子胜过长崎和广岛这个事实来分析的话,叶开大概就能够体会到当时海东市甚至是整个辽省在重工业方面的重要地位了。

“刚建国时,海东市是国内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重化工基地,其中原因你也能够知道,就是苏联人的介入呗。”黎大说道,“当年那谁不是说过一句话嘛,说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但是,他当年的原话是,淮海战役的胜利,靠的是山东的小推车和海东市的大炮弹。为什么后来有人把后半句删去了呢?”

“力什么?”叶开也很好奇地问道。

“嘿嘿,因为当年太祖讲过一句话,说新疆和东北仍然是两块儿殖民地。”黎大回答道。

叶开拍了拍脑袋,顿时明白过来了,原来问题的症结是出在这里啊。

当年的情况,他虽然不甚了解,但是也知道苏联人对国内尤其是东北和西北的影响非常大,解放前新疆的威世才,其实就是在苏联人的扶植下兴起的,而东北这边儿,东北王老高也是在苏联人的撺掇下,一度曾经想要自立一国,然后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才有大胡子将军十万大军入疆,威震天山的事情,而东北王一脉也迅速被打压殆尽,而东三省也因为这样的事情,大伤元气,一直就这么被削弱了下来。

在关内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持续地压制东北的发展,是完全有必要的。

“政治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复杂了。”叶开想通了这些事情,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

感谢书友:我是金爷92打赏200起点币感谢书友:这书还不错打赏1888起点币感谢书友:—恒峰hf打赏100起点币感谢大家的月票和五星评价票,谢谢!

参加高考的同学们,你们终于解放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远超预期【二更】

“其实,现在说八十年代明珠市为国家上缴了最多的税收,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黎大说道,“真正的第一应该是辽省,问题就在于明珠市是作为一个整体为国家交税的,而辽省内还分出去了几个计划单列单位,沈城,海东,鞍钢,辽河油田等,最为典型的是一九八八年,全国上缴税利的前十名中,竟有四个来自辽省。”

开点了点头。

这个情况叶开虽然不了解,但是他知道在改革初期,各地的税收政策确实不一样。

比如说粤省,其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辽省的70%,可是上缴税金之少,却只能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了。

同样的情况发生的闽省和江中,而这时候的东北已经显出发展后劲的不足,相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工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企业留利过少,自我发展资金短缺。

这样,东北工业基础错过了八十年代后期工业领域升级换代的良机。

而进入九十年代初期后,鞍钢最困难的时候,连买煤的钱都是全体职工捐来的,上缴任务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减少,而同时期的首钢则是利税全退,国家贷款很多,又是建大高炉又是买大铁矿,可谓是风光无限。

“至少是在二十年之内,东三省获得重点扶持的机会渺茫,所以侯老三的前途也是很难说,想要在辽省做出比较大的成绩,很难很难。”黎大最后下了一个结论。

叶开听了之后,就有些沉思起来。

按道理说,侯老爷子也是相当有能力的元老级人物了,怎么可能把儿子放到东北去?

既然东三省的发展肯定是远远落后于各省,那么侯老三在辽省的发展机会肯定很少,就算是能够如愿在辽省成为省部级大员,可是没有足够的政绩作为支撑,想要入局入常,说服力也远远不够嘛。

说起来,侯老三的前老丈人邱老爷子,真是说一不二的典范。

他的一句话,有生之年不准侯老三回京,算是彻底坑了这个前女婿。

不过叶开转念又一想,便又觉得或者侯老爷子也是大有深意的,国家发展东北的目标,就是建成资源供给基地,简单地说就是大粮仓,如果侯老三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紧密配合中央的政策,或者就算是立了一功,因此事入局,倒是也有可能实现。

其实明珠市的情况,跟辽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此时因为江成同志和洪正同志这两位从明珠市走出来的大佬,已经进入了决策层,而方和同志对于明珠市的发展也表示出了很大的关心,所以明珠市才有了二次发展的良机。

至于说叶子平代表老叶家入主明珠市,则是将这种可能性推动到了极致。

三方合力之下,明珠市的崛起,势无可挡。

“在中央的政策左右下,确实没有人能够突破这个方向。”叶开有些感慨地说道,“发展地方经济虽然是政府职能,可是在没有人扶持,甚至是有人在拉后腿的前提下,你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创造奇迹。就比如说是西省,那么多的煤炭,这么多年来,不都是被白白地拉走了么?”

黎大点头道,“所以说,叶书记去明珠市,是神来之笔,暗合各方面的平衡之道不说,也是瞅准了明珠市将会成为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唯一重点。”

叶开微微一笑,自然没有告诉黎大,父亲叶子平入主明珠市,其实是他叶开的手笔。

两个人在一起讨论了京城中的形势,又研究了一下各大世家的经济动向,就说起了瓜分蛋糕的事情。

“这事儿虽然我跟老爷子他们提起过,但是能有多少放在他们的心上,就很难说了。”叶开对此表示了一定的忧虑。

“老爷子他们对你还是非常重视的,应该不会当做耳旁风。”黎大表示道。

“希望如此。”叶开回答道。

不过晚上回家的时候,叶开就见到了二老爷子,倒是叶老爷子有外事活动,没能回来。

二老爷子见到叶开的时候,表现的非常高兴,特意开了一瓶陈酿汾酒。

说起来也是奇怪了,老叶家一大家子人,基本上在喝酒上面,都是以汾酒为尊,茅台倒是很少去喝。

“我个人以为,汾酒更适合北方的气候,尤其是在这个季节里面。”二老爷子喝了两杯之后,脸色显得有些发红,对叶开说道。

叶开说,“冬季喝点儿烈性酒,其实也不错。”

如今已经进入了十一月的中旬,京城这边儿的气候多变,风沙大,但是温度也低,喝酒驱寒确实是不少人的最爱,当然了,驱寒其实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我好像听说,当年开国大典的国宴上,用的就是茅台酒?”叶开忽然想到了这件事情,不由得向二老爷子求证道。

关于这件事情,一向都是底下传言,说当年总理在重庆是说过,1935年红军长征到茅台时,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来欢迎,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脚腿伤口,止痛消炎,喝了可以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当时缺医少药的一大困难。

又说1949年末黔省刚一解放,中央就来电,要求黔省省委、仁怀县委要正确执行党的工商业政策,保护好茅台酒厂的生产设备,继续进行生产。

还说开国大典前夜,茅台酒就进了大内,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以此互为敬贺。据中新社报道:开国大典当晚的开国第一宴在京城饭店举行,从厨师选择到菜单酒品都经总理亲自审定,主酒为茅台。国运兴,国酒兴,当年为红军疗伤洗尘的茅台酒终于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喜酒。

“扯淡!”二老爷子听了,摇了摇头道,“以讹传讹罢了!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这种事情,知道的人不少,只是总理喜欢茅台是真的,也就没有人愿意说出其中真相了!”

“哦?这里面还有什么说法不成?”叶开有些好奇地问道。

“开国大典用酒的选择自然得是国内名酒,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评出白酒四大名酒是汾酒、茅台、泸州老窖特曲酒和西凤酒。当时的四大名酒中,汾酒成名千载毋须多说,西凤酒还未恢复生产,泸州还没解放,茅台还在沦陷区。”二老爷子对叶开说道,“茅台镇解放于1950年2月,但是镇上盘据的土匪还有好几千,直到7月土匪才基本消灭,而且当时茅台酒的各个作坊已经停产很久了。而那时候生产汾酒的汾阳解放已一年有余,有足够时间组织汾酒生产。地理方面,汾酒产地距离京城最近,是解放区,运输条件便利。人气上,汾酒的知名度不仅仅在北方,牧童遥指杏花村可是指了上千年的。”

“当时总理有过批示,国宴当中的水果按季节一律用国产,烟卷一律用大前门烟,菜仍中餐西吃,材料用国产的,酒用国产葡萄酒、绍兴酒、啤酒、烟台张裕公司制的白兰地、京城产的香槟酒。如需用烈性酒,则用汾酒。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二老爷子说道。

“二爷爷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莫非当时你在炊事班?”叶开听了,就有些奇怪地问道。

“屁!”二老爷子听了,顿时吹胡子瞪眼。

不过开国大典的时候,二老爷子也就是二十五岁而已,虽然说他十几岁就参加**了,但是当时的党内地位基本上比较扯,本身也就是一个纵队司令的级别吧,却也没有像叶开所说的,沦落到炊事班去。

当然了,建国之后,国内的高层领导中以南方人居多,口味儿更加适合南方人的茅台自然身价倍涨,就变成了国酒了。

“都是很扯淡的东西,你说它是名酒,它就是名酒,你说它不是,它就不是了,还不就是当家人一句话的事情,难道喝了之后能成仙啊?”二老爷子摇了摇头,很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呵呵。”叶开听了顿时一笑,将话题给拉开了,“前一次我说的事情,不知道谈得如何了?”

“什么事儿?”二老爷子反问道。

“就是分蛋糕的事情嘛。”叶开说道。

“哦,是那件事情啊……”二老爷子想了起来,“这事儿还在谈,不过基本上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听二老爷子所说,这事儿的进展还算顺利,实际上老叶家此时的综合实力,远在各方之上,所以拿到的蛋糕份额也是最大的,叶开所提到的移动通讯和中海油,不过是蛋糕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他的能源、电力、矿产方面,老叶家也颇多斩获。

叶开听了之后,仔细对比了一下,就觉得这个情况似乎跟自己印象当中的有很大的不同了,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横空出世,老叶家变得有些高调了起来,充分意识到了发展商业资源的重要性,又或者是叶老爷子在叶开的身上看到了未来,所以此时要多为他们争取一些重要资源,以备未来之需。

总而言之,老叶家在这一次的谈判中,所获得的东西,远远超出了叶开的预期。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到江中掺沙子去【三更】

直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叶开才有机会见到叶老爷子。

叶老爷子忙得很,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给他。

“待会儿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全国人大部分在京代表参加的,关于法制建设方面的………………”叶老爷子说道“不过你就算不来,我也打算喊你过来,有些事情要问问你。”

“哦?”叶开顿时一愣,心说又有什么事情了?

“最近你到处闲逛,学也不上,无所事事,这不是正途。”叶老爷子表示道“所以我打算给你找点儿事儿做。”

“做事儿啊,那很简单呐。”叶开回答道,心里却在琢磨,叶老爷子打算让他去做什么事情?

这一段儿时间以来,老叶家好像并没有什么烦心事儿。

“你去江中吧。”叶老爷子决定道。

“哦,让我去江中上大学?”叶开听了,心说这也没有什么,去了江中大学的话,正好儿可以跟宁霜近距离接触了,也是好事儿啊。

“上什么大学,去了那里,你还不是一样闲逛?”叶老爷子立刻就打碎了他的梦想,直接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你去江中工作吧!”

去江中工作?!叶开听了顿时就愣了。

“不合适吧?我才十八岁,刚上大学,现在去工作什么?”叶开不解道。

“半工半读呗。”叶老爷子说道“反正你在大学也就是挂个名儿,去了也白去,不如趁这段儿时间,下到基层去,丰富一下人生经历,给国家做点儿贡献,我觉得这样就很不错。”

“半工半读………………听起来好像是去劳改了…………”叶开有些不大情愿地说道。

叶老爷子摇了摇头道“你啊,在上层晃悠得太厉害了完全不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让你下去锻炼两年也是好的,等你以后走上仕途,就会明白基层工作经验是多么重要了。就像是你父亲现在基层工作经验就比较缺乏,好在明珠市的情况特殊,倒是也不太要紧,若是换了其他地方,就很难说了。”

叶开点了点头,对于叶老爷子的这个评价还是比较认同的。

叶子平一直是在京城部委中工作的,即便是下去视察什么的也都是走马观花看不出什么门道儿来,如今去了明珠市主政,也只是抓大方向上的事情,具体细节问题并不需要太多过问。

可是对于叶开而言,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想要一步到位的可能性不大,基层工作这一关是必须经过的,在基层的工作成绩越好,今后往上走的时候也底气更足一些总不能说一路都是依靠老叶家的力量往上提拔吧,那样的话,大家不服气不说自己也镇不住场子的。

“好吧,那我就去基层好了。”叶开点头同意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叶老爷子说让他在江中工作,江中在国内也算是经济发展的比较好的省份,估计基层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不在叶子平的眼皮子底下,他做事儿倒也是无拘无束了。

老爷子点点头道“其实也不是我逼你太紧,而是最近几大家族都开始布局了,我们老叶家对于下一代的培养自然也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

眼看着就要到换届了,虽然这一次的高层变动不会大,可是自从方和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儿从最高领导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大家就感到了很大的危机感,以后是不可能有老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国家领导人了。

那么及时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给我安排一个什么职务呢?”叶开盘算了一下就问道“厅级肯定不靠谱儿,副处总是有的吧?”

“副处………………”叶老爷子哼了一声,笑着说道“那就要看你是否有这个本事了,江中可不是我们老叶家的地盘儿,你要是能在那里升官儿,我才算是真的佩服你。”

“感情我是去掺沙子去了……”叶开顿时就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了,不由得苦笑道“江中省的省长苏定方,对我们老叶家可不怎么友好。”

“放心好了,他的层次对于你而言太高了,根本就没有接触的机会。”叶老爷子说道。

从叶老爷子那里离开之后,叶开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事实上,家里有老爸叶子平顶上来之后,至少是三十年内,老叶家的政治地位不会下降了,叶开此去江中,与其说是锻炼基层经验去了,不如说是给苏定方捣乱去了。

叶开的惹事能力,人所共知,此去江中,肯定是要折腾一番的,到时候需要头痛的,可就不是老叶家人,而是掌控江中省的苏定方一系人马了。

严格地说起来,江中省也不能说是苏系势力范围,因为老苏家早就没落了,苏定方虽然现在开始崛起了,但是他所依仗的确实学院派的力量,就像是江中省委〖书〗记慕秋白,其实也是学院派一系的顶梁柱人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家力量已经开始逐渐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更为年轻更有专业知识的学院派,如果这种情况不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数十年之后,世家控制局面的情况,将不会出现,取而代之的则会变成受财阀控制或间接控制的学院派全面走向领导层的严峻局面。

其实叶开对于学院派本身并没有什么看法,只是他很清楚,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有留学经历,而很多人都在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国外某些大势力的资助或者影响,甚至是胁迫。

一旦这些人掌权之后,情况就会变得越发复杂起来。

如果一名官员,他的妻子、儿子、房子、票子都是在美国的话,你能够相信他可以为〖中〗国人民真心服务?那不是扯淡么!

叶开可不希望,等到自己年富力强该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周围都变成什么敌对势力的代言人,那样的话,双拳难敌四手,可真的是没有什么斗争优势了甚至说得难听一点儿,亡国灭种就在眼前。

如果有可能的话,叶开宁愿在高层之间再加入一条新的规则,那就是凡是具有留学经历的干部职务不能超过副厅级实职,这已经是底线了。

此去江中省,叶开也存下了心思,想要摸清楚学院派一系的现状,看看老叶家在未来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国家。

不过叶开还没有回到家,就接到了楚静萱的电话。

“想我了老婆?”叶开笑嘻嘻的问道。

“说正经的,我跟你商量个事情,京韵茶馆儿,赶快过来。”楚静萱没好气地说道。

“行,一刻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