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永民笑着问道:“怎么个新奇法?”

常远庭看向林强生,笑着问道:“这就要,多亏强生画的那副车间画了。强生把车间的生产景象画了出来,一目了然,让人家一重的人一看就明白了。我解释半天,也赶不上强生画的好!”

郑永民看了看林强生,笑道:“自从强生进了厂子,一个惊讶连着一个,现在咱们的汽车厂正式建成,马上指日可待了。强生再有什么新奇的事,我都不惊讶!”说完瞅着林强生笑了起来。

林强生挠了挠头,说道:“我也没做什么,就是画了个简图,好让别人理解我的生产方案。”

常远庭笑着说道:“简洁明了,画得好!你画的简图,一重的人,一看就明白了,还夸你的构思好。立体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这样的生产效率非常高!”

林强生笑着点头,他当初给了厂长那张画,就是为了以后的汽车厂生产效率能提高一些。不至于,像国内的现有几家汽车厂那样,摊大饼似的,把制造部门摊开,降低了生产效率。

在前世的大众刚来国内,查看当时国内据说是最好的汽车厂,上海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就说到国内的人造车很原始。原始到了什么程度,据说是连半自动化生产线都不知道是什么样。

如果按林强生的方案建设生产线,那将使国内一举跨过汽车生产半自动化。

剩下的全自动,那就要看有钱没钱了。还有国内现有的机器人研究,到了什么程度。

林强生回到模具作坊,龚秋实趴在桌子上作图。这小子自从来到这里后,就跟着林强生,并且学的很认真很努力。

林强生教他的方法也很实际,先是照着零件图描,描个十多遍,再教给他些简单的任务,遇到不懂的就问。

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龚秋实得到了大量的实际锻炼机会。把图纸画出来,铸造车间就会生产出样品,这样结合实际,龚秋实的进步很快。

林强生暗自感慨,全场那么多小青年,那么多师傅,就老龚家向他要求带着自己孩子学门技术,剩下没有一个人主动的找过他。

无形中,人和人的差距也就这样拉开了。经过几个月,当初的陈兵和邹雪等人,现在已经成了模具车间工人,正在努力学习,精益求精。他们的工资也提高了不少,现在每人每月涨到了32元。

那些剩下的没有跟来的学徒工,现在依然是学徒工,有的依然拿着20左右块钱的学徒工资。

邹雪看到林强生正在做一个新的模具,她走过来问道:“强生,你在做什么模子呢?这个是什么盖子?”她拿起一个盖状的木模,向林强生问道。

林强生说道:“我想做个汽车空调试试,这是压缩机零件的一个木模。”

邹雪惊奇的问道:“这是汽车空调用的?”

林强生嘿嘿笑道:“是啊!咱们的轿车,也该装个空调。要不冬天冷,夏天热,太难受了!”

邹雪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样岂不是咱们的车,比上海牌轿车还要好?他们的车只有暖气,没有冷暖空调。”

林强生点头,说道:“是啊!就是要做个好的,先进的,能跟的上世界潮流最好!”

邹雪一笑,道:“强生,你知道的真多!”

林强生看着邹雪的眼睛里,全是仰慕自己的小星星,嘿嘿一笑。

厂房的建设速度很快,工人师傅们被分了组,在每个组长明确责任下,大家无论是施工质量,还是施工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十月一日之前的,最后一天傍晚。

最后一块石棉瓦被放了上去,工人师傅用锤子敲上了钉子。

全厂六十多号人,都站在地面上,仰头看着。

“哦!。。。”房上的师傅回身,双臂举了起来。

“好啊!哈哈。。。。。”

在厂的工人们顿时兴奋激动了起来,大家高兴的大声欢呼叫喊,有的工人师傅甚至泪流满面。

眼前一座宽阔高大的崭新的厂房,矗立在他们的眼前!

墙体上被粉刷了大白,人们向干净的墙面看去。现在即使天已经黑了,也依然掩饰不了,它的白!

“向荣,好啊!及时完成了任务!原先我本想着,在十一之前,恐怕是建不完了。没想到,你真有两下子,还真就把工厂盖起来了!”郑永民激动的握着林向荣的手,大声的说道。

常远庭也笑着,拍了拍林向荣,大声的说道:“好样的!我和老郑,要向市里省里给你请功!”

郑永民也点了点头,大声的说道:“对,向荣你的事,我会向秦局长说的!”

林向荣疲惫的脸上,也满是笑意,他摇了摇头,说道:“功就不用请了,厂房是大家一起盖的,我个人没有什么!”

三人又聊了聊,常远庭大声的对着工人们说道:“好了!都回家去吧,抓紧时间睡个好觉!明天还有活动!”

工人师傅们三三两两的扛着家伙事走了,常远庭和郑永民两人一起送着林向荣出了厂门口。

“郑主任,常厂长,你们也快回家吧。”林向荣回头对着两人说道。

常厂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再陪老郑看一眼厂房,我俩不放心啊!明天虽然不是什么大检阅,但是领导们说不定也会来看看的。”

郑永民也点了点头,说道:“向荣,回去吧,抓紧休息。我和老常,再看一眼也就回家了。”

林向荣点了点头,转身往家的方向走了。

走了一会,林向荣的脚步突然蹒跚了一下,差点跌倒。他转头看了一眼厂门口,两位领导已经不在了,大门上的灯泡依然亮着。

“爸?”前面突然传来林强生的声音。

林向荣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儿子推着车子来了。

林强生推着自行车,走到父亲面前,把车子调了个头,笑道:“爸,上车吧,咱坐着回家。”

林向荣拍了拍发酸疼痛的双腿,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好!”

第二十一章要往厂里安排人

十月一日的早晨,工人们早早的来了,把新厂房打扫打扫,周围的土地清理清理,物料剩余都搬到不显眼的厂房后边。

“强生,写什么呢?”陈兵走进了模具车间,向坐在椅子上的林强生问道。

桌子上放着几份报纸,林强生一边看着报纸,一边记着一些东西。

他一边写着一边说道:“记一些机器手方面的信息,以后我们的工厂冲压零件的时候,要用到。”

陈兵来到桌前,疑惑的看了看报纸,问道:“什么机器手?”

林强生说道:“就是让机器自动送料,以防止工人的手指被冲压设备切断。”

陈兵哦了一声,想了想,后怕的说道:“这还真是个问题!以前咱们厂修车的时候,有的人不小心也会被重件压断手指、压伤脚!”

林强生点点头。现在工厂里的领导们,还没想到这个实际生产问题,他搜集了一些工业方面的信息,加上回忆,想着什么时候向上建议一下。

厂里原来的职工,都是汽修厂工人,没经过工业生产培训。实际生产中,就是工厂内的熟练工人,都有可能受伤,甚至严重的致残,何况这些未经训练的人。

工业局的局长秦祁东,在九点多钟的时候,坐车来赚了一圈。

他情绪高涨的表扬了一番厂里的领导和工人,然后就在厂办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林向荣、徐然学总工都参加,林强生也挤了进去。

秦祁东坐在办公桌后面,看了大家伙一眼,笑着说道:“屋子小了点,咱们只开个简短会议,用不了多少时间。”

郑主任和常远庭,林向荣、徐然学都坐在了两边的椅子上。林强生只能搬个凳子,坐在父亲旁边。

秦祁东说道:“省里肯定了你们厂的建设成绩,省工商报请中央,正式颁发给你们工商执照,轿车生产目录。”

“好啊!”常厂长笑道,郑永民带头鼓起了掌。林向荣和徐总工也很高兴,脸上满是笑容。

大家听到秦局长的话后,都鼓起了掌,十分高兴!虽然大家都不明白这个轿车生产目录是什么东西,但是工商执照还是知道的。

林强生拍着手,看见秦祁东正式的把几本文件证书,双手递给郑永民,他的掌声又热烈了几分。

“不容易啊!你们在艰苦的条件,创造了辉煌的成绩,省里也为你们高兴骄傲!省里决定要为你们请功,你们都有机会受到表彰,回去做好准备,没准什么时候就要你们去各地开报告会、演讲!”秦祁东继续道。

“呵呵。。。。”在座的几人都憨憨的笑了笑,互相瞅了瞅,这样的机会居然也落到自己面前了!

秦祁东看着高兴的众人,压了压手,然后他对着郑常二人问道:“还有个事,目前厂里有多少个在编职工?”

郑永民说道:“除了我们几人,目前厂里有57名工人,退休病退在家的人员有23名,已经去世的有12人。”郑永民对厂里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张口就来。

秦祁东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省里想给你们厂再配置些人员,你们看汽车厂生产之后,大概需要多少工人?你们算一下,给省里报个数,工业局方面也需要综合考虑一下。”

常远庭看了看郑永民,然后小心翼翼的向秦祁东问道:“秦局长,不知道工业局想给我们厂,安排多少人?”

林强生看到父亲林向荣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看着秦祁东,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

秦祁东看着众人,停了一下,说道:“省里的意思是,要给你们厂,安排进来1200人。”

“嘶。。。。。。”常远庭抽了一口气,惊讶的道:“1200人!这太多了吧?!我们厂,原来的职工才57人!”

秦祁东笑了笑,劝慰的说道:“SH汽车厂2000多人、一汽、二汽都上万人几万人的规模。咱们也是个汽车制造厂,1200多人,多吗?你们要尽量配合省里的工作啊!现在省里方面,也很不好做!就光咱们省城,那么多知青调动回城,现在给省里造成了很大压力啊!你们要帮着省里,多解决解决困难!”

常远庭着急的问道:“省城把困难解决了,把人安排给我们。那不是,给我们创造困难吗?1200多人,怎么管理?工资要不要马上发?秦局长,咱们的500万贷款,都用的差不多了呀!”

郑永民一直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常远庭的话,也是他想问的。只是他身为主任,不方便直接开口表达意思而已。

秦祁东笑着,貌似安抚的说道:“你门放心,工业局为你们着想,要派人过来帮着你们管理新职工!”

秦局长面带笑容,但在座的众人,却感觉浑身一冷!

郑永民抬起头,直视着秦祁东、常远庭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徐然学总工隐蔽的撇嘴笑了一下、林向荣的手,悄悄的攥紧。

林强生咬了下舌头,痛了一下,他确认自己没有身在梦中,确实是身在现实。

秦祁东竟然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宣布他们要夺权了!这是工业局的意思,还是省里的意思?!

林强生看了看郑永民和常远庭,心里叹了口气。

毕竟是小汽修厂的小领导出身,毕竟这个社会有等级观念,这么小的干部,怎么可能骤缝高梯。总有人会动脑筋,想伸脚把人给踹下去。

现在,脚来了!

“我日!”林强生暗暗的,用舌头做了日型。

郑永民慢慢的说道:“我们听从省里的意见,1200人就1200人!但省里能不能给我们再解决一下资金问题?或者这些人过来,工资的发放,省里有什么意见?”

常远庭惊讶的看了一眼老搭档,见他向自己点了点头,也就默认了省里的安排,但要求还是要说清楚,提一提的。

秦祁东笑道:“这就对了嘛!省里也知道,你们厂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人有困难,特意调拨一些物资,充实你们厂。资金的方面,省里暂时解决不了,这就需要你们群策群力了!”

“这!怎么个群策群力法?!”常远庭不解的继续刨根问底。

秦祁东脸上显出了一丝不耐烦,他双手拄着桌子就要起身。

这时,林强生举起了手来。

“强生小同志,你有什么要说的?”秦祁东对林强生的印象还算不错,看见他要发言,于是问道。

林强生站了起来,问道:“秦局长,1200人的新职工,突然来了厂里,肯定会造成厂里的一些混乱!这些人又没经过培训,我想可不可以,把这1200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设备操作训练,能够上岗以后,再发工资?”

常远庭拍了一下手,笑道:“对啊!强生这个办法好,工人只有经过培训后,才不容易出乱子嘛!”

秦祁东寻思了一下,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也对,局里研究一下,再给你们答案。”

林强生点了点头,他把自己写的东西递给了秦祁东,说道:“秦局长,我们厂的生产设备,例如冲压设备,还需要一些技术改造,防止工人不慎,被冲压机切断手指,因此要增加一些电器辅助设施。我听说,哈工大有机器人研究、SH汽车配件二厂研制的汽车灯壳冲压机械手、TJ锻压机械厂研制的锻件上下料机械手。这些设备,我们厂都需要,您能不能帮我们联系一下?”

秦祁东笑着问道:“哦?你也知道机器人、机械手?”

林强生笑着点点头,说道:“知道一点。”

屋里的众人,除了徐然学总工之外,其他人都莫名不已。大家都不知道这机器人、机械手是个什么玩意。

秦祁东说道:“不错,哈工大是有机器人的研究项目,工业局也支持了他们的研究。不用去找SHTJ的厂子,今年嘉兴的机器人大会,哈工大的代表也去了,图纸什么的都交流了回来。他们自己搞的电焊机械手,也交流出去了。”

秦祁东笑着看了看不明所以的大家伙,说道:“汽车制造工业,还是很需要机器人参与的,我看这是未来的大趋势!老常、老郑,你们平时也得多看看科技情报,这方面咱们不能一开始就落后啊!林强生小同志,提的意见很好!我会给你们联系的,让哈工大的研究人员马上来你们厂,帮助你们搞机器人设备!”

秦祁东站了起来,走到林强生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好想法!以后要多为厂里,出好建议!”

一帮人陪着秦祁东走出了厂办,看着他上了轿车,出了厂门。

众人看了良久,徐然学总工打了个招呼,骑着自行车回学院了。

郑永民三人,又默默的回了办公室,林强生也跟着走了进来。

林向荣问道:“你又进来干什么?”

郑永民挥了一下手,说道:“哎?向荣,强生进来就进来吧。我正好问问那机器人,是个什么东西。”

林强生笑了笑,把自己剪辑报纸的事情向几人一说,关于机器人参与汽车制造生产,也简单的说明了一下。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方便啊!这机器人,竟然能给汽车自动喷涂!”郑永民点了点头。

常远庭笑着说道:“强生,你这小家伙,应该早把机器人、机器手什么的拿出来,正好堵住省里的嘴,说我们要机器人,不要那么多真人!”

“哈哈。。。。”说完,常远庭哈哈大笑了起来。

林向荣向林强生怪责的问道:“人要多少有多少,那么多人还用不过来,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干什么?!岂不多此一举!”

林强生翻了翻眼皮,没理自己父亲。

“向荣,强生说的对!以前那些喷漆的老工人,有几个现在没得病的,厂里现在还给好些人报销医疗费。还有几个压断手指的,成了残疾人,有的伤了之后再不敢干活了,成了废人!”郑永民说道。

“是啊!能保障一些也是好的。既然有这些干吗不用?向荣,这方面你也需要学习学习!”常远庭向林向荣,隐晦的提出了批评。

林向荣看两位老领导,都支持了自己的儿子,笑着点头说道:“我这也是怕他瞎出主意,耽误事!”

林强生鄙视了一眼自己的父亲,死要面子,拿自己儿子当借口。

父子两人出了办公室后,常远庭对着郑永民小声的说道:“看来省里这是要夺了咱们俩的位置啊!”

郑永民摇了摇头,想了想,对着常远庭说道:“我猜省里只是想安排工人,倒是秦局长想要把人弄进来!”

常远庭惊讶了一下,问道:“那是秦局长的人?”

郑永民叹了口气,说道:“管他是谁的人,只要厂子能发展起来。我都快退休的人了,也看不了厂子几年,迟早要让外人进来的。”

常远庭慨叹了一声,摇了摇头走了出去。

林向荣边走边向林强生说道:“你给秦局长提的什么建议,1200多的工人还安排不过来,还要什么机器人!”

林强生看着自己的父亲,停下脚步站定后认真的说道:“父亲,不是我说您,您真该好好学习学习了,学习下什么叫工业现代化!您再这样顽固下去,迟早要被时代淘汰的!”说完,林强生就转身走了。

林向荣惊讶的看着儿子,愣了一下,道:“哎?这小子!教训起老子来了!”

第二十二章哈工大来的人

哈工大的一间电测量专业的实验室内,四五个年轻人,在一位30多岁的中年人的带领下,正在对桌子上一些电子器件进行焊接组装。

中年人一边拿着焊烙铁小心的点焊,一边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