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她换好鞋之后,陈子迩领着她去沙发坐下,“就叫我陈子迩就好,随意些,陈先生……感觉怪怪的。”
  开始到现在,陈子迩都表现的和平易近人,还给她倒了杯茶,这让本来因为大房子而有些紧张的曾秋稍微放松了些。
  曾秋笑了笑,大方道:“好,那我叫陈总吧?”
  嗯,陈总也不错,只要别是很尬人的陈先生就好,而就这么个细节,报道的时候一句好话肯定是当得的。
  曾秋也听出这小伙子有比较重的鼻音,说道:“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你好像感冒了?”
  “一点小感冒而已,只要不烧到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曾记者就没事。”
  他开了个小玩笑,曾秋捂嘴轻笑,“您真风趣。”
  陈子迩问道:“曾记者怎么会想到来采访我呢?”
  “其实我在论坛上发现不不少网民对你是很有兴趣的,我也算是其中一个,很好奇是什么样一个人投资了捷信,带来了两位千万富翁。”
  曾秋缓缓的说着,“你需要看一下我的提问提纲嘛?”
  陈子迩说:“不用了,不过我有个小请求。”
  曾秋说:“请讲。”
  “报道的时候能不能侧重于我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及投资意愿,关于我的家庭背景、职业等等能不能尽量模糊化处理。”
  曾秋问:“怎么模糊化处理?”
  “我有一个投资公司,叫盛世投资,介绍我就用这个身份吧,盛世投资的陈总。像我是中海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种就不要写。”
  曾秋在盯这个人的时候也知道他还只是一名大学生,但同时也是在中海小有名气的布丁便利店的老板,这次捷信被收购他也是获益者……如果公众知道一名还在读书的学生拥有巨额财富,总是会引起一些轰动的,而且他在学校也会遭遇麻烦。
  不过曾秋并没有查到关于盛世投资的信息,因为这一块的空白使得陈子迩整个人在她的概念里都模糊了起来,比如:他手里究竟掌握了几家公司,多少产业。
  陈子迩希望自己在互联网的圈子里名气越大越好,所以还是很配合的,他在意的点也说完了,于是便提醒道:“曾小姐,我们开始?”
  曾秋回过神来,“好的,那我开始问问题了。”
  人物专访要想有看点,重点是要突出你采访的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跟播放新闻一样,天天在身边能见到的事有什么好播的,同理,天天在身边能看到的人的特点,也没什么好说的。
  大概就是那些比较不容易做到、不容易见到的事会是曾秋感兴趣的点……
  比如……
  “陈总,我知道你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那么你是怎么挣到你的第一桶金的呢?”
  “嗯……”陈子迩想了想,“这个保密吧。”
  曾记者心想:不是挺好说话的么……这第一个问题就怎么就问出了个‘保密’的答案。
  并非陈子迩不愿意说,只是这个涉及到一个有点儿曝光度的娱乐圈歌手,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他带出个隐私爆炸的结果……
  “那能说一下,第一桶金挣了多少么?”
  那个数额还挺大的,放在九几年显得更大。
  所以……
  “这个也保密吧。”
  曾秋:“……”


第205章 我天天看新闻联播
  气氛有那么一丢丢尴尬,不过陈子迩并非故意如此,他开口说道:“曾记者是为了捷信网而来,关于这方面我可以帮你解答。”
  曾秋花了三秒钟调整一下,却没有完全按照陈子迩说的节奏来。
  她问道:“陈总今年是21岁?”
  陈子迩顿了一下,然后笑道:“对,我21了,78年生人。”
  “挺有寓意的年头呢,正好是改革开放的元年。”
  这能有什么寓意?
  陈子迩哭笑不得的说:“对,全国差不多有两千多万人在那一年出生。”
  曾秋脸色一囧,她是把商人的身份和那个特殊的年头联系到一起了,不过要说起来其实有点牵强附会了。
  好吧,还是正经聊吧。
  “陈总,你当初是怎么和捷信网的徐总接触上的呢?”
  这个不用保密……
  陈子迩认真的回道:“因为一些渊源,他知晓了我这么个人,所以就找过来了。”
  按他的想法,这表达的已经够清楚了,但曾秋则听的云里雾里的,她追问道:“可以说的更详细一点嘛?徐总是怎么找到你的?”
  陈子迩搓了搓下巴,“在公司早期的时候,这些怀揣梦想的创业者都会有缺钱的麻烦,于是只要有渠道接触到有点资本的人他们就会想要争取一下,徐炎的奋斗其实也很励志,在我之前他也拜访了一些,怎么说呢,企业家吧,但都没有成功,去年底的时候他找到我,然后我听了一下他的想法,我觉得,嗳?还不错,就给他投资了。”
  曾秋问:“是什么促使了你同意对捷信网进行投资?”
  陈子迩说:“他的坚持吧。”
  “不是因为什么好的技术,或者创想嘛?一般来说,做互联网公司这个会不会更重要一点?”
  “你说的当然也很重要,但坚持更重要。”
  “可坚持到最后为什么卖了呢?”
  陈子迩说:“我说的坚持并非是指把网站抱在怀里,这是占有欲,不是坚持。我说的坚持是两只手挂在从崖壁生长出来的树上,松手是死,抓住是生,面对这种情况,没有放弃依然寻找求生的办法,这是坚持。”
  曾秋问:“其实很多网民都很疑惑一点,那就是捷信做的这么好,为什么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却选择答应中华网的并购呢?”
  陈子迩说:“世界的精彩就在于允许不同的人在同一个问题上做出不同的选择,没有人规定所有创业者做到这个程度就一定要拒绝并购,这只是一种选择,没什么特殊的理由,千篇一律其实很无趣,不是吗?”
  曾秋问:“那你有想到捷信网会被并购嘛?”
  “没有,我不是神,怎么会知道未来的事。”
  曾秋问:“那投资的时候你有想到捷信网会成长到今天的高度嘛?他现在是国内第一门户网站。”
  陈子迩脸不红心不跳,“这肯定是没有的,任何领域做到第一都很难,甚至需要一点运气,所以我没有想到徐炎和他的团队会将捷信做的这么好。”
  “那对于徐总接受了被并购,你有什么看法嘛?”
  陈子迩讲:“没有什么看法,他创造了那家公司,我只是个天使投资人。”
  曾秋问:“坊间传闻,中华网是各个击破才收购了捷信网,是这样吗?”
  “你也说了那是坊间传闻。”
  曾秋算是服了,这人只会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不想说的总是很巧妙的绕过去。
  她又问道:“捷信的成功,给了很多人进入互联网的动力,您在论坛上被讨论也大多是因为一笔投资,短短一年之后便获得巨额回报,你有没有想过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一种坏的,嗯……坏的示范。”
  陈子迩问:“怎么坏了?”
  “对于做实业的人,包括企业家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互联网的魅力更大,对于这种看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嘛?”
  “没什么想说的,反正他们又不会听。”
  “您对互联网怎么看?”
  “这个行业蕴藏着巨大财富。”
  几番对答下来,曾秋其实还觉得挺有意思的,这位陈总的思维比较与众不同,给的答案也都极具特点,起码不是那种官话套话,这样应该会有人喜欢看,到时候形成文章也有些看点。
  陈子迩见她停下,问道:“要休息一下?”
  曾秋摇头,“不用,接下来我想了解了解陈总……当然也包括您的盛世投资。”
  陈子迩本来眉毛一跳,可不要搞成什么查户口,听她后面又添了一句才没有打断。
  曾秋之前并未查到他有这家公司,所以也不知道该从何问起,想了一下还是说道:“陈总介绍一下盛世投资吧。”
  陈子迩点头,“盛世投资是由我出资成立的一家投资公司,主营业务是投资优质的互联网小企业,捷信的成功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只是开始,不是结束,我也很乐意帮助有志于在这个行业闯出一片天的梦想者。”
  曾秋问:“这可以理解为是陈总和盛世投资进入互联网的宣言嘛?”
  陈子迩笑着纠正,“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我向这个行业的每一个拓荒者释放的善意。”
  曾秋抿嘴而笑:这人确实很聪明。
  “是不是要留个可以联系到您的渠道?”
  “对,我可以给你一个公司邮箱,到时候登在你的文章后面,盛世投资愿与每一位拓荒者共同前进。”
  这些要求曾秋全都答应了,不过她可不会这么‘听话’。
  随后就开始问一些和捷信及互联网无关的问题。
  比如……
  “陈总,年仅21岁就已经是百万富翁,你自认为你这么早就获得成功的理由是什么?”
  陈子迩立即使出了太极大法,说出了一个老掉牙的答案绕一圈儿。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
  曾秋还就不信了,换了种问法:“运气会是您成功的一个重要理由嘛?”
  陈子迩说:“所有幸运和巧合的事,要么是上天注定,要么是有人在偷偷努力。”
  “所以你都做了哪些偷偷的努力?”
  陈子迩一滞……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并没有偷偷努力什么。
  老子有钱……就真的只是上天注定而已,我明明说了两个‘要么’,你凭什么当第一个不存在……
  曾秋比较意外,终于难住了?
  陈子迩心想:算了,这个逼不要装了,装也不能对着记者装,传出去多伤他的光辉形象。
  他想了想说,“我天天都百~万小!说学习。”
  曾秋不信,“就这个?”
  “还有天天看新闻联播。”
  这个无敌……怎么地……我就不信你这根笔杆子,敢质疑看联播没用……
  ……


第206章 洒向时代的种子
  国庆节头一天,盛浅予便跟随她们系里的老师出发前往杭城参加比赛,陈子迩把人送到了火车站,随后两人将暂别几日。
  与此同时,曾秋所写的《捷信背后的男人:年轻的百万富翁》也在中海财经报上正式发表。
  关于捷信更多的细节披露出来,并迅速流传到网上,在论坛里掀起一阵涟漪,点燃了很多年轻人对互联网的热情,盛世投资这个名字也头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文章最后还附有盛世的工作邮箱,有几个年轻人会恶作剧的往哪里发邮件,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反应。
  而真正有志于此的互联网极客们则像是恶狗闻到了生肉,又有徐炎成功的例子在前,不知道多少看了这篇文章的人生出了疯狂的幻想。
  当然,陈子迩所设想的后世互联网天才立即捧着股份过来融资的情况并未发生。
  这个时候的马云还在燕京和哪个政府部门合作,创造了几百万利润的同时却只能拿着几千块死工资,等他回到杭城或许会注意到边上的中海发生了什么。
  远在深z的马化腾正在联合张志东及几名研发人员,共同开发qq历史上的第一个版本,这个时候还是年轻人、经常泡论坛的他第一次看到了盛世投资与陈子迩,并在心中记下了这个名字,当然最让他有共鸣而且佩服的还是捷信的创造者徐炎,他也梦想着有一天会成为那样的人。
  与这两人相比,身在中海的陈天桥则在某种程度上有了近水楼台的优势。70后陈天桥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浙j小伙子从小就很听话,大学考的就是名校——中海大学。
  对,说起来,他与陈子迩还是校友呢。
  他的优秀履历并未就此止步,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国营大企业,三年时间就当上了董事长秘书,98年的他还未决定辞职创业,他还要早上买上几个肉包去公司打卡上班,在陆家嘴的街头,有这么一个他,手里拿着记录这中海经济每一个结点的中海财经报,这一天,这个优秀的名校毕业生脑子想的都是别人的人生,他记住了几个词:互联网、陈子迩、盛世投资、捷信网、250万美元……
  他怎么都不会想到,04年的富豪排行榜头名就是他陈天桥三个大字。
  陈子迩给这个时代带去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并未引起什么惊涛骇浪,这里的人也似乎觉得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事实上,什么都改变了。
  当然,麻烦的事也有,蔡照溪就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工作邮箱最近忽然多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垃圾邮件,一些不正经的被他直接过滤,正经的……他不敢回,怎么提到了陈子迩,还要融资,这什么情况?
  在中海国际机场接到蔡照溪之后,陈子迩为他解答了疑惑,这是有必要的,因为盛世投资的财务也是他的工作。
  同时陈子迩也听了他此次出差的些许感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一番那边的情况。
  e…song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法德尔正在带着工程师搞研究。
  当初花了一百万美元买下的苹果股票,因为imacg3销量节节攀升,而且口碑极佳,苹果的股价也水涨船高,买进时28美元一股现在已经涨到了34。9美元一股,这还只是开胃菜,接下来获益于互联网泡沫,苹果的股价说不定会冲破一百美元一股。
  泡沫之下,什么都有可能。
  但蔡照溪则说出了自己的隐忧。
  车上,他对陈子迩讲:“美国佬都贼的很,尤其是对我们黄皮肤的人,如果有一天e…song真的在数字音乐播放器的硬件领域有所进步,那时候我们再出现拿走大部分了利润,我觉得他们不会这么服气。”
  陈子迩说:“有什么情况,细说一下。”
  “现在没什么情况,因为那些工程师整天花的都是你的钱,当然没什么话好讲,我只是担心将来。如果法德尔带着人做完了全部的工作,等他翅膀硬了,不缺钱了,还要我们做什么?他金蝉脱壳,带走所有技术人员,怎么办?”
  蔡照溪的担心其实是有道理的,但他并不害怕法德尔走,没有谁有那么重要,没了他苹果照样搞出成为拳头产品走上巅峰。
  陈子迩没了法德尔就会破产?笑话。至于工程师?只要他有足够的钞票,等互联网泡沫一破灭,可以动用火车去那里拉人,收购几个实验室都不是不可能。
  “你有什么打算嘛?”蔡照溪问。
  “谈这个还太早了,e…song现在才几个人?”
  “总要防微杜渐才行。”
  陈子迩说:“我从未指望过法德尔会为我工作终身,他总是会走的,但那些技术属于公司就行,我出的钱,研发出的技术属于公司,这总不是很过分吧?”
  蔡照溪心头一凛:陈子迩在利用法德尔。
  他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你已有打算?”
  陈子迩笑道:“我比你更了解美国人在钞票下的畜生性。”
  从一开始,他就没跟法德尔搞什么情义相交那一套,大家都按程序来,别参合基情在里头,我人不在,肯定要留人,他也远程遥控杨润灵参与公司的各项事务,算是默认了她在公司的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
  第二天,陈子迩接机的同一时刻,薛博华出现在了这里,其实就差一点点,两人就能相遇,作出一番‘嗳?你也来接人’的感慨,并插科打诨获得短暂快乐,这也总比在旅客出口无聊的等待要强。
  老薛眯着小眼睛看了好几波人才接到自己的人。
  是一个姑娘,穿着牛仔裤,淡粉衬衫,头上是一顶洋气的女士帽,柔顺的黑发散落在背上。
  出来之后,她朝薛博华挥了挥手。
  “小华子,好久不见。”
  薛博华脸都耷拉下来,气的要把写着名字的牌子都给扔了,“这么长时间不见,你别开口就是小华子,小华子的,跟太监似的,多难听啊?”
  姑娘满不在乎的讲:“喊习惯了,改不了。别纠结这个了,先走吧,坐了十来个小时的飞机,实在是累,车在哪儿?”
  薛博华带着她去拦了辆出租车,两人奔着一处别墅而去。


第207章 他叫陈子迩
  曾秋回去写的那篇报道,陈子迩也比较关注,他自己也买了一份,在报亭的时候却注意到有一份娱乐版块的报纸上映着一张女明星的照片,那张照片占了一整个版面。
  还挺有意思的……因为王菲现在看起来还是非常年轻的。
  他拿起报纸大概翻了翻,大概是王菲为她的新专辑《唱游》做宣传,陈子迩也年轻过,90年代很有实力的歌手的歌他大都比较喜欢,而且人家的对待职业的态度确实也是后来的小鲜肉比不了的。
  所以《唱游》正式在大陆发行的后,他花了钱买了一张回去,这张专辑里有一首很好听的精品歌叫《红豆》,就为这首歌,这张唱片就值得买。
  有的时候你会非常想听一首歌,想唱一首歌,可歌词忘了……就很难受,自己瞎编的总感觉不对味,对于其他人来说,你去找来看、找来听就行了,可对于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