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有奋斗可期待-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一次,杨良运也是没有多少招数了。

  本来第三关就是随意设置的,杨良运也没有想好,处在李海涛的位置上,能够做出多大的事情,才能算是立功。

  因此,当李海涛来向他讨教的时候,杨良运也是心烦意乱,三言两语把李海涛给打发走了。

  自己出的主意,总要由自己来收场。

  前两关的设置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赞誉,已经把众人的胃口掉起来好高,如果第三关无疾而终,那就太丢人啦。怎么也得想想如何漂亮地度过第三关吧。

  如果李海涛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业绩,为公司办件大事,那么即使最后能够当选,也不能服众啊。这群众威信一旦丧失了,以后再管理起人来就很麻烦了,反对的意见随时会产生。

  可是,这无形的标准不仅把陆长风和李海涛给难住了,甚至把出题人也难住了。

  杨良运只是出了一个谜,但是这个谜到底是有解还是无解,连杨良运自己也没有办法把握了。事态的发展,他已经失去了控制。

  要想重新把整个事件控制起来,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想到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法,既能够让李海涛顺利的通过这一关,又不能让别人说出什么闲话来。

  但杨良运还是想了,毕竟李海涛只是他的一枚棋子,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弃,万一到时候李海涛威胁到他的地位时,他肯定是果断地毫不留情地弃子。不能因为一枚棋子而影响到了大局,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肯定不止一个棋子。

  如果李海涛干成了一件大事,而陆长风没有什么作为,那么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李海涛明正言顺就成了快运部部长的当选者。当然了,这只是理想的状况。

  退一步而言,如果陆长风和李海涛都想不出什么创新的事情,那么最后的情况也好办,找个理由把陆长风刷下去就行了。

  最担心的就是,李海涛没有什么作为,反倒是陆长风干成了一件大事,那么到了最后他再为李海涛争取,就有点逆势而为了。

  现在无论干什么讲究的都是顺势而为,那样才不费力,逆势而为不仅费力,有时候还不讨好,取得相反的后果。

  杨良运现在并不知道总裁王玥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从竞岗以来,王玥一直倒是在按照杨良运的办法执行的。看起来王玥对他提出的这个办法还倒是比较赞成的,这让他稍微感到一丝安慰。

  只是从平时的情况来看,王玥是有一点倾向于陆长风的,虽然表面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表示,但是杨良运何等人也,已经从直觉上感觉到王玥这一点了。因此,如果李海涛在这一关的表现不能超过陆长风,那么最后的结局他就并不能把握了。

  实际上,杨良运的直觉是正确的。

  王玥的确是这么想的。

  从刚一开始竞争上岗的时候,王玥并不是十分地看好陆长风,因为一起竞争的还有比陆长风早两年入职的老人,陆长风的优势看起来并不是十分的明显。

  然而,两关过去,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那三个老员工,反而分别在第一关和第二关中败下阵来,到了最后第三关的时候,竟然是后来的陆长风和李海涛闯进了决赛。这不得不让王玥感叹,人生的际遇就是这么的无常,有时候看好的未必能笑得最后,有时候不看好的反而能够笑到最后。

  在陆长风和李海涛之间,王玥的确是倾向于陆长风。

  不知道怎的,自从在人才招聘会上一见到陆长风,王玥就觉得陆长风身上有一股气质,一股很难言说的气质,虽然衣衫褴褛却不掩英气勃发,虽然从底层走来却有股奋发向上的气质,这样的气质,已经很难找到了。

  自从把陆长风招进来以后,王玥暗地里对陆长风也多了些观察。通过这一年多的观察,王玥觉得陆长风对于公司而言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在这一年多的工作实践中,陆长风也迅速的成长起来,不仅让人刮目相看。

  在这次选拔中,其实王玥也没有想到陆长风能够坚持到第三关。即使陆长风在前两天被淘汰了,也丝毫不减陆长风在王玥心目中的位置。这样的人才,即使这次竞争不上,肯定还会有更重要的岗位在等待着陆长风。

  因此,当陆长风历经波折,终于闯入第三关的时候,王玥在意外之余,也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从心底里也为陆长风高兴,毕竟虽然陆长风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陆长风终究是自己亲自招进来的,他能够笑到最后,从另一个侧面讲也证明了自己的眼光不错嘛。

  企业最重要的是人才,对于陆长风这样的人才,何乐而不用呢?

  刚一开始的时候,杨良运设置的这三关考验还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王玥也在担心到底陆长风能不能坚持到最后,最终陆长风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自己无愧于候选人的身份。

  看到陆长风顺利过关,王玥倒也不怎么担心了。第三关说到底就是一个软性的关止,为公司决策层的用人提供了一定的弹性。这企业毕竟是她自家的,只要陆长风在第三关表现得不是太差,她总是要提拔重用陆长风的。

  她王玥如果说了不算,企业到底是谁的呢?

  

第234章 胜负的天平谁人能把握

  规则既然已经制定,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按规则办事。

  或许规则并不是那么公平严谨,那么科学合理,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既定的规则就是唯一的标准。

  你可以藐视这个标准,但你必须得服从这个标准。如果你不认可这个标准,那么只有出局这一条路可言。

  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道理,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现实就是如此。如果你认为不公,可以就此放弃,没人逼着你再走这条路。

  商场就是战场,战场上唯一的规则就是谁笑在最后,谁就是胜利者。胜负都是这么的残酷,从不考虑个人的感受。

  现实就是如此。

  如果你不认可,那就不要参与,如果认可了,那就参照规则办事。

  在个人与规则之间,永远是个人服从规则,毕竟规则的制定,都是代表了一方集团,你或者不接受规则,直接退出,如果不退出,那么还是要按规则办事的。

  现在,神风公司快运部部长的竞争,就是目前的这个局面。

  或者有人认为设置的三关太过于苛刻,但毕竟五个候选人还是有两个走到了第三关,第一关有四个人闯过,第二天有两个人闯过,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对于这已经到来的第三关,谁也没有说出什么来,相反,大家都在期待着,这唯一剩下的两个候选人,到底在第三关会有怎么样的惊艳表现呢?

  人们对此非常期待,毕竟事在人为,这两个人能够走到了最后,说明都有一定的本事,不然的话,也不会能够坚持到最后。

  就如同最残酷的一对一的淘汰赛,总有人总有队伍会师决赛,象国际性的赛事,无论是进入决赛圈的是六十四只队伍还是三十二只队伍或者是十六只队伍,尽管困难重重,总要有人走到最后的决赛。

  人们只看到的是进入决赛的荣耀,却不知道过程的艰难,在最后竞争的舞台上,人们的胃口被越吊越高,期待着最终的大戏上演!

  进入最终第三关的只有两个人,6长风和李海涛,命运是如此的残酷,这两个人竟然是一同入职的同事加兄弟!

  虽然关系很亲密,但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都无法再说什么了,说好了也没法说,说坏了也没法说,只能是靠着个人的水平,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是非成败,任由人说了!

  一般而言,三关的设置,肯定是一关比一关难的,要不然,也达不到选拔人才的目的。这种选拔性的过关,不同于一般资格性的考试。那些资格性的考试,大家只是同最低的分数线作斗争,过了线就可以了,不存在谁与谁直接pk的情况。

  但这种选拔性的则不同,或许大家都非常优秀,但是最后的胜出者只能是一个人,不可能出现优秀的人们同时胜出的情况。只有一个岗位,大家都在竞争,必然会有胜出者,也必然会有淘汰者。

  不能埋怨谁,一切只能靠自己。

  任何一项赛事,到了最后的关头,拼的已经不再是技术,而是咬牙坚持到最后的意志。

  象神风公司设置的这个第三关,已经不能用个人的能力所衡量了,不管你有没有能力,有多大的能力,必须要开动你的想象力,开动你的主观能性性,释放你的小宇宙,干出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获得总裁办公会所有人的一致同意,这才能顺利过关。

  自从第三关开始以来,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进程,然而,身处其中的两个候选人,却一直是在愁眉不展。因为从他们目前所处的职位来看,觉得自己的行为能够对公司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性不大,虽绞尽脑汁,却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6长风这些天内一直在想,也是没有想出什么决定性的举措,郁闷之余,只好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快递之中,想着只有在第一线的工作中,才有可能想出对公司展进程有所影响的大事件。

  在6长风看来,快递公司的业务就是比较单一了,快递快递,帮人送货吧,这样的事情,怎么能才做到炉火纯青呢?如何才能将这种业务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呢?

  想不出来也要想,因为想不出来的话,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已经输掉了这场pk。

  没有人希望自己在最后的pk之中败下阵来,不管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的前途也好,为了职业的荣誉也好,为了团队的前途也好,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这个时候如何放弃,不仅意味着自己对于自己的不自信,也意味着自己让所有人失望了。可以对竞争不屑一顾,可以不考虑最后的成败,但不能还没有踏上最后的舞台,就自动退缩了。

  那就不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了。

  人们所期望的决赛,所期待的第三关,应当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一场刀对刀枪对枪真刀真枪的对决,而不是一方临阵退缩,或者是一边倒的压倒性的优势。

  这个时候,已经不单单是最后的胜负结果了,而是那种激烈对抗的过程了。无论是谁赢谁输,都无愧于最后的决赛。

  能够进入最后的决赛的,无一不是历经重重的艰难,才踏上了最后的舞台。

  或许胜负对于旁人来说不重要,或许胜负对于二人很重要,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是能够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胜负难道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至少6长风是这么想的,只要是挥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最后的结果虽然自己是无法把握的,但是自己在最终的较量中能够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去表现,却是自己能够把握的。

  如果把胜负的包袱想得太重,可能就会影响到了自己的挥,以致于不能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压力面前,固然可以激出动力,也有可能被压力所打垮,胜负,或者只在一念间吧。

  

第235章 艰难的探索何去何从呢

  陆长风也对此是一筹莫展。

  他首先想到的是在第一关中,虽然五个人有四个人过了关,但还有一家战略性客户还没拿下。

  第三关刚开始的时候,他想着是否能把这仅剩的一家再拿下呢?

  对此他也进行了尝试,如果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他愿意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独木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关键还是看个人怎么去办。

  然而,人的努力勤奋执着固然是一方面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客观情况。

  剩余的那一家目标客户,态度仍然是非常的坚决,因为已经有一家快递企业和他们合作了,他们也不想再节外生枝,另加一家合作的快递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司授权的范围内,陆长风已经拿不出更为优惠的措施来说服人家与神风公司合作。

  虽然有的时候,在争夺战略性客户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成本,可以不计成本的压迫式的竞争。但是,这样的客户即使争取到了,一签长期的合同,以后再怎么实现盈利呢?

  因为竞争对手已经是薄利了,在成本方面基本上已经压缩到极致了,再压缩成本已经没有多少的剩余空间了。

  商业企业都是逐利的组织,如果没有利润,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有几个人愿意去干呢?如果说只是为了争取一个战略性客户,而低于成本价运行,但是你能保证以后就能够先占领市场再考虑利润的事情吗?

  因此,在与唯一剩余的目标客户进行了反复的拉锯谈判后,陆长风最后还是失望了。争取这个目标客户已经没有了意义,对方开出的价码明显是没有诚意的,只是以此来作为拒绝合作的借口而已。

  看来,在争取更多战略客户方面,暂时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挖掘了。第一关首批列出的五个目标客户,都是要长期合作的战略客户,经过第一轮艰难的谈判,最终达成了四家,第五家却是迟迟也达不成了。

  如果还是钻牛角尖,一直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到了最后也未必一定能够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陆长风思考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再拉几个大客户的方法。

  虽然一扇窗关上了,但谁能知道另一扇门是不是已经打开了呢?

  如果能够通过坚持最后达成的事情,那么一定要坚持。但是谁也不知道一味的坚持,最终换来的还是失败还是成功呢?如果知道坚持到最后就会成功谁都会坚持,如果知道坚持到最后还是失败就没人坚持了。

  只是未来无可预料,只能从概率的方面去选择自己的取舍了。

  陆长风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虽然只学了两年,还没有学到更多的专业课,但这种营销为王的理念还是在他心中慢慢滋生了。

  只是营销更多的是相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只有生产出产品,才有可能实施营销计划,让更多的人去购买这种产品。

  但现在陆长风所在的公司并不是一家生产企业,而是一家服务企业,或者是产品就是那种跑腿的服务而已。

  服务跟产品毕竟是有所区别的,不能象营销产品那样去营销服务吧。

  但是,对于快递企业而言,核心业务就是快递,包括收快件和送快递,主要就是这两方面业务罢了。因为快递企业现在也不止神风公司一家,还有好几家这样类似的企业,怎么样总结出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对于企业而言,能够短期内使公司业绩有所增加的手段当然是营销,长期使公司稳定发展的能力是管理,能够使企业树立远大规划的是战略发展。

  第三关的设置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整个地推翻现在的管理体系,再独创一种新的体系,也不是一件现实的事情。一方面这是因为要对公司的现有体系进行脱胎换骨,另一方面也是这样势必会对现有的利益格局进行改变,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造成不必要的阻力。

  管理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活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说,现在即使是制定了变革的管理计划,能否得到管理层的认可还尚未可知。

  因为一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形成,都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一个新的管理计划,在实施之前很难评价就有着多么高的先进性,这种实施后的不可预测性,也必然会使得管理层无法下定决心实施新的改变。

  而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呢?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凡是企业要做大做强,必然要有自己的战略规划,或者称之为长期愿景,没有长期战略的企业是无法延续下去的。

  近代以来,凡是老字号企业,都有自己明确的战略规划。或者称之为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指引着企业为了这一目标而不断奋斗。

  快递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很难讲。

  现在神风公司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快递公司同质化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大家都在搞这个东西,到底最后公司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谁的心里也没有谱。

  能够看到几年后的情况就已经不错了,谁能够看到更远处的事情?谁能有这样的眼光?

  即使能够预言一些东西,但谁能知道这些预言的东西就一定是先进的可以实现的东西呢?

  关于企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看法,也没法强求一致,能够让有话语权的高管层同意下属提出的发展战略规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陆长风想了营销、管理和战略规划等三件事情后,他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这三方面一鸣惊人,提出什么高人一等的想法。

  这不够用让陆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