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有奋斗可期待-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李海涛走后,杨良运这才骂出一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平时杨良运自视极高,一般的人都看不在眼里,这回是为了利用李海涛才有意帮李海涛。无奈李海涛虽然忠心,但是天赋一般,虽然还到不了烂泥扶不上墙的程度,但是并不能第一时间领会到他的精神。

  这三个关卡在杨良运看来纯属小菜一碟,如果让他自己去办的话,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了,他是从现在往回看,在经历了商场职场中的历次征伐之后,他才坐到了现在这样的位置,阅历水平不是一般人可比拟的。如果让他也是在入公司一年或两年的时间去竞争这个岗位,他也未必能比这五个人做得一定好。

  再差的二年级学生也比一年级学生做得好的。杨良运已经对这个行业、对这个公司具有了一定的掌控力,所以这些题目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不再具有挑战性了。如果说这个题目再回退几年,他还可能要颇费些工夫才能完成。

  杨良运在抽签结束后,也稍稍研究了一下这四个区分布的优劣。

  经过研究,果然,表面上看起来好的并不一定难度小,因为基数太大,要想获得增长可能轻而易举,但要翻番可能就要更加困难一些了。

  而李海涛抽到的应该说是一支好签。落后的地方,本来业务量并不是很大,与ab区都有一点差距。别小看这些差距,因为牵涉到翻番的问题,一点差距翻番之后就是两点差距了。差距越小,翻番的任务难度就越小。

  倒是陆长风这小子,抽到了一个中签,不算好签,也不算坏签。总之是不愠不火的一个区域,要想业务翻番,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现在看李海涛这个家伙,忠诚有余,能力不足,如果让李海涛自己真刀真枪的参加竞争,说不定在第一轮就已经被淘汰了,幸亏杨良运暗中帮助,李海涛才顺利的通过了第一关,进入了第二关的角逐。

  其实刚才李海涛一进来的时候杨良运就想拍桌子生气了,他一看李海涛那张沮丧的脸就想生气了,还没有开始打仗呢,脸上就快露出认输的神情来了。这不相当于自认失败了吗?连一点定力和信心都没有。

  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杨良运还是无法自己冲到前台的,只能是利用李海涛来制衡一下陆长风。目前没有更好的人选,只能选择已经点拨归化教导好的李海涛做了陆长风最厉害的竞争对手。

  所以第一关和第二关,杨良运也根本没有指望李海涛自己能够顺利过关。在杨良运看来,陆长风都不一定过关的事情,李海涛怎么可能自己顺利过关呢?李海涛在第一关的遭遇也加深了杨良运对于李海涛的看法,有一点能力,但离独挡一面不差得好远。

  但杨良运并不需要一个什么都会业务精通的人,因为杨良运最信任的还是他自己。杨良运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老老实实地听杨良运的话,按照杨良运说的不折不扣地去执行的人。只要李海涛听话,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不要求那么高了。

  只要李海涛顺利通过了前两关,第三关的随意性就大了。如果陆长风在前两关就已经被淘汰了,那是最好,如果前两关没有被淘汰,杨良运也有把握在第三关里将陆长风击退。

  

第228章 未雨应绸缪笨鸟要先飞

  6长风来到了c区,开始第二关的历程。

  前六个月的平均数据,已经由公司着专人计算完毕,第二关的目标就是要把这些指标翻番。指标很多,但综合起来,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利润翻番。

  这次分四个区的考核,都是候选人自己去划定区域去的,一个人,没有带原来运输组的人。

  基本上相当于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以此来考察候选人的综合能力。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候选人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熟悉区域快递展的总体情况、自家公司所处的位置、业务的短板在哪里、需要提高的部分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区域的增计划。

  c区的工作人员共有二十人左右,原来的负责人叫做郑家林,平时负责这个区域内的工作。

  因为6长风是公司派来挂职的,郑家林就暂时退居一边,让6长风接手区域业务。他也知道了公司选拔快运部部长的事情,觉得不以为然,公司想让谁干,谁干就是了,何必这么大费周张呢?搞得人人鸡犬不宁,鸡飞狗跳乱糟糟的。

  “欢迎欢迎,6部长前途无量啊!”郑家林道。

  “老哥你说笑了,现在根本就不是什么部长呢,才是个小组长而已,比您这大站长还差远了。”6长风道。6长风所在的快运组属于公司直属单位,而郑家林所在的快递站则是离公司驻地稍远的区域建立的分支机构。

  “现在不是,喊喊就是了嘛,我非常看好你噢小老弟。”郑家林道。

  “惭愧惭愧,也是侥幸进入到了第二关,第二关能否顺利过关,还得指望老哥你的帮忙啊。”6长风道。

  “没问题啊,哪里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就是了,我先领你了解一下本区内的业务状况吧。”郑家林说完,召集所有人员过来,说了说公司的意图,让6长风和大家见了个面,认识一下,旋即解散了。

  随后,郑家林向6长风介绍了一下本区域内神风快递的情况。本区域内神风快的展情况算是一般情况吧,在几个区域中不算太突出,也不算太落后。究其原因呢,也是多方面的。

  把所有情况给6长风介绍完之后,郑家林吩咐手下人收拾了间屋子,作为6长风的办公室。

  “没事你就在里面喝喝茶,看看报纸就可以了,其他的活让他们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得了。”郑家林道。

  “那哪行啊,公司派我过来,就是要考察我的,我要是在这里光闲着不干活,那还得了啊。”6长风道。

  “唉,6组长,你怎么就那么认真呢?你以为公司这样考察是想真正考察出人才来吗?只不过是想做做样子而已,让大家看看,以为是公平的。其实,这人选肯定早就内定了,如果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如果不是你的,再争也没有用的。”郑家林道。

  “你说什么,郑站长?人选已经内定了,我怎么不知道?你听谁说的?内定的谁?”6长风听闻郑家林的一席话大吃一惊,如果真的是内定的话,那么一切都是走形式了,那还竞争个屁啊,真是没劲极了。

  “你别紧张啊,我只是随口说说,我也不知道内定的谁。但我觉得这样的事情,肯定早就内定好了,所谓的竞争只是走走形式罢了。”郑家林道。

  “那也不一定啊,咱们是民营企业,不比国有单位,本来就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的,她说用谁那就用谁,本来是不需要竞争的。但现在既然提出了公开竞争,但肯定要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来吧,不可能自己说的规则自己不听吧。”6长风道。

  “还是太年轻了啊。”郑家林不作声了,摇着头离开了。

  6长风拿过郑家林准备的一堆材料,不知从何看起。原来都是管理七八个人的快运小组,现在则要管理一个二十多人的分站,原来是只负责快运,现在是各个方面都要管理到才行。

  看了一会,6长风就觉得有点晕头转向,看晕了,到底从哪里下手才能将这个区域内的业务水平实现翻番呢,而且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

  因为这种机会来得太突然,6长风根本没有想好该怎么去做,这让他有点后悔平时的时间都干嘛去了,怎么没有预先学习一下呢?

  唉,没有机会的时候,整天抱怨老天不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的时候,竟然觉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呢。真是有点尴尬。

  原来老是说干一行爱一行,干一岗爱一岗。现在看来,什么事都得提前准备才行,未雨绸缪、笨鸟先飞才是王道。

  当士兵的时候只想着当士兵,完全不考虑以后当排长、连长、团长怎么干,突然给他个排一个连去管理,他也管不好。

  同样在企业里面,只把自己处于一个小员工的地位,整天一心一意地去干小员工的活,从来就没有想过如果自己当了主管以后该怎么管理的,猛然间让他当了主管,也不可能很快就适应主管的活。

  所以什么都是循序渐进的,很少有人一开始就干到高管,都是按照职位的高低一步一步来的,这样有了下一级的管理经验,才可以向上一级的职位进。其实职位的升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少有人那么快,光看别人怎么管理,自己不实践一下,是领会不到管理精华的。

  因此,平时无论是干着什么样的工作,对于下一步的目标总得有一个大概的规划,不是说整天梦想着升职,而是凡事都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一件事情,从员工的角度怎么想,如果是从主管的角度,又该去怎么想,可以不说出来,但在自己的脑子中,应当不时的思考一下。

  没有这种提前预判的思考,没有按照自己想法开展工作的思路,在新的岗位上就会感到进退维谷、进退失据,很难快的适应。

  6长风,究竟能不能过了这个坎呢?

  

第229章 薪酬要改革才有积极性

  陆长风本来以为到了c区担任负责人后,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施展拳脚,做出一番业绩来。

  然而现实的情况告诉他,他想错了。

  现实永远比梦想残酷,预想永远比不上现实实际。

  在经过了接头后热闹的寒喧后,似乎又立即平静下来了。

  平静到大家根本感觉不到陆长风的存在,大家都当他是个影子似的,有事给他说一声,转眼又跑到郑家林的办公室再去说一下。没事的时候,没人理陆长风,有人聊天的时候,陆长风一去,人家都不聊了。

  陆长风觉得这是怎么回来啊?刚一开始来的时候大家还都挺热情的,怎么没过了几天,大家都变得这么冷淡了呢?怎么拿他象个多余的人似的?他有点不是很理解。

  头两天,陆长风已经逐步发解了这个区域的基本情况,觉得大有潜力可挖的,只要人心齐,那翻番很有可能完成的,也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现在,自己感觉被孤立了似的,虽然并没有人和他发生过正面的冲突,他说的话安排下去的事情,人们都还是去办,虽然效率不是很高,但总归是还没有出现命令无法下达的情况。

  究竟这是为什么啊?陆长风想不通。

  陆长风去找郑家林,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并提出怎么现在站里的人好像对他不是很热情似的。

  “陆组长,你想多了。大家平时都很忙,也不可能天天回站里给你见面说话吧?再说了,你刚来,大家对你都还不是很熟,自然话就少一些了。以后熟了,这样的情况就少一些了。”郑家林解释道。

  “要真是这样,那我就多和兄弟们聊聊,毕竟我在公司也是快运组,和咱们快运站的业务都差不多。要不郑站长,你也给我派一点送快递的任务吧,我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陆长风道。

  “那可不行,耽误了您的大事怎么办?你这以后万一要是竞争上了快运部的部长,以后就是飞黄腾达了,说不定以后就可以当上副总,听说咱们王总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呢。”郑家林笑着说道。

  “家林哥,你可别笑话兄弟了,兄弟这次能够杀入第二关,也已经是勉为其难很不容易了,我也没有想着能够最后竞争上,竞争上或者竞争不上,这生活还得继续不是?我可没有想着那么远,能够保住自己的饭碗就不错了。”陆长风道。

  “兄弟你可别这么想,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一下吗。”郑家林道。

  两人谈了很长时间,虽然郑家林没有明说,但从他的语气里,陆长风觉得大家可能还是对他有所顾虑。

  因为他毕竟是在这里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之后不管是好是坏,他就要回公司了,到时候一切都又要恢复原来的情况,所以人们对于他的一些改革意见并不是十分的感冒,觉得他只是来下面镀金的罢了。

  陆长风觉得,还是要和站里的这些人打成一片,迅速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改革意见实施下去。

  根据他的调查,神风快递在本区域中的投递速度要比其他的快递慢零点五至一天,这也是在本区域中为什么客户倾向于选择其他快递的原因之一。

  陆长风让郑家林也给他一些快递每天去送,光在办公室里也不了解一线的具体情况的。于是陆长风也和往常一样,每天也送几单快递,虽然达不到其它快递员的出货量,但作为一个只是到此来挂职的人来说,这样做已经够可以的了。

  因为本来只是做做样子就行了,但陆长风却是实实在在地去送快递。哪个地方远,哪些需要爬楼,这些不好送没人愿意送的快递,陆长风都主动挑了出来,他觉得这不仅仅是率先垂范的问题,还是一个繁简分流的问题。

  终于,c区快运站的人们也被陆长风的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动了,觉得这个人还真不错,比较务实,不象那些只会指手划脚、夸夸其谈的家伙。慢慢地,和陆长风说话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陆长风也了解到了更多的真实情况。

  原来,快运站的员工们一样是公司的正式员工,都是拿固定工资加奖金的,能够拿多少,都是按照入职的时间年限来的,老人就拿得多,年轻的就拿得少,所以造成了大家都没有积极性。

  干多干少一个样,老人已经拿到了高工资,也不愿意去再多干活,年轻人拿着低工资,自然也不愿意多干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快递的速度也就降了下来,每每到流程时间快用完的时候,才不情愿地把手头的活干完。

  陆长风觉得,这种工资体系已经完全不能体现快递行业的特点了。要想调动每一个快递员的积极性,都必须实行底薪加计件的工资体系,这样每一个人才有积极性,干得多的多得,干得少的少得。

  但快运站的薪酬体系都是公司统一设计的,要想在这一块上实现改革,必须经得公司同意。

  陆长风详尽地写了一个报告,阐述了实施计件工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如此,才能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快递员都成为公司盈利的主体。

  送的快件多了,工资奖金才会高上去。要想送得多,就得送得快。送得快了,赢得了大家的口碑,才可以揽到更多的活。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快运体系的良性循环。

  除了送件之外,揽件也有一定的提成,这样才能彻底激发快递员的积极性,无论是送件还是揽件都有了动力,比原来固定薪酬要好得多。

  总裁王玥对于陆长风的报告大加赞赏,认为陆长风的改革意见很符合快递业的特点,可以从体制上对公司快递流程进行优化,必将是一场革命。遂同意陆长风先行在c区进行试点,如果试点成功了,那就在全公司范围内铺开。

  

第230章 三军齐用命会师在决赛

  薪酬改革的试点先在6长风挂职的c区快运站展开。

  和6长风预见的一样,这项改革的确是极大的提升了快递员们的积极性,不仅送件积极了,揽件也积极了,c区快运站的业务出现了大幅度、井喷式的增加。

  虽然试点时间开始的稍微有些晚,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快过去了半个月。但好饭不怕晚,大家知道这项改革是6长风去公司替大家争取来的,而6长风来此挂职的目的是参加竞争上岗第二关的测试,所以大家也是三军用命,干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带劲了。

  而反观其他三个区的情况,则不容乐观。

  a区和B区由于本来业务占有量就大,新去的候选人虽然也很努力,业务量也有大量的增长,但始终还是离翻番的目标差了一些。业务量一大量增长,各种人手短缺的矛盾也增加了。

  李海涛所在的d区,经过一番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展,业务量猛增,由一个后进单位一跃而成为了先进单位,要达到翻番的目标看来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除了李海涛自己的努力外,副总杨良运还授意他以所在区域展基数低,需要加大促销力度为由,向公司申请了力度很大的促销政策,在快运单价不变以的情况下客户实际上出的钱减少了,也增加了一部分业务。

  除此之外,杨良运还偷偷地给熟悉的几个快递公司的人进行了联络,指出李海涛是后起之秀,目前正在处于竞争的关键时期,让d区的各公司分站暂时先放一马,少抢点d区神风公司的业务,过了这一关之后友情才后补。

  通过这一个月的挂职锻炼,6长风是进一步了解了快递行业的情况。一个小小的快运站,就象一个缩小版的快递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实施了这个薪酬计划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