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有奋斗可期待-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逢这样的大考或摸底考,全市用的试卷是一样的,老师们可以通过与其它县区学校的交流中得知本校的教学水平究竟如何,比如可以比较多少分以上的有多少个,通过比较不同分数栏之间的人数来判断这批学生的大约水平。

  包括陆长风在内的学生们对于考试排名都比较重视,每一次波动都会产生一些小的影响,如果退步了就会有些忧心,如果进步了就会有些骄傲,当然,老师们都会教育学生,将排名带来的影响转向正确的方向。

  毕竟,高考才是最后的真正的试金石。


第42章 扎实才踏实心安且理得


  隐隐地,陆长风觉得这次考试不会考太好。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心魔在作崇。

  或者说得了一种强迫思考症。

  陆长风原来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他觉得他现在的心情和主人公的心情差不多。虽然事情并不一样,但心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个男人周末加班后心情烦恼,就去会他有情人家也有意但还没捅破那层窗户纸的另一个同事。

  约会时,本来双方越谈越投机,越谈越暧昧,那女的也希望发生些事情,一切好象都在随双方意愿进行。

  男人有点意乱情迷,又有些心烦意乱,他忘记了在他临走时掐来的烟头扔在纸篓里,量否真的彻底熄灭了,他开始担心起火,他甚至已经想象到了办公室大火熊熊的场面。

  他没了兴致,但也没说明,那女人也开始变得扫兴,最后双方客气地互别。

  男人赶快赶到单位,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个烟头仍然静静地躺在纸篓里一动不动。男人舒了一口气,心情格外开朗。”

  大家一看这个故事就会说是这个男的做贼心虚。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大家经常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一些悬而未决的事情往往会成为待落地的靴子。

  比如说,你出门的时候明明是带上门了,但是你心神不定地老是怀疑到底是不是带上门了呢?如果没有带上那岂不惨了?小偷光顾怎么办呢?一下班或一放学,你赶紧跑回家里,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发生,铁将军仍在静静的坚守岗位。

  其实很多人也有类似的境遇。还有比如关了电灯还以为没关等等,不一而足。

  陆长风不知道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应该称作什么,他把它称之为心魔,一种左右自己心情、情绪、思维的魔幻。

  由于这样的心魔在作崇,人们在生活中就会表现的没有信心、底气不足、六神无主、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没有精神和生气。

  由此看来危害性还是比较大的,为此必须将其去除。而想去除,必须查到根子所在。

  为什么会感到心慌、无神、烦恼?

  难道考试成绩没有出来就会造成这种结果吗?

  过分关注还未公布的考试成绩,一方面说明自己对这个考试很重试,迫切地想要知道最后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没有绝对的实力,让自己考前考后都非常地有信心。

  佛说,后世的果皆为前世的因,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

  心魔一直在潜伏,伺机而动,一旦有所松懈,它就趁虚而入。如果平时的基础没有打好,到了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心里没底、心慌、不知所措。

  陆长风也想去除这种心魔,但到底怎么去呢?

  道理简单,做起来太难。

  因为,去除心魔要靠平时的修炼,正所谓扎实才能踏实,心安才能理得。

  就象考试,如果平时没有扎实地复习,到临考的那几天是什么感觉?会心烦意乱,觉得时间是特别地漫长,看不下去书,一看书觉得什么都看了,什么也没看。而如果复习的扎实了,在临考的几天里会感到心有成竹,书也能深入地看下去,老觉得时间太短了。

  一样的道理,在考试完之后没有认真学习又对考试成绩特别重视的就会特别纠结,迫切想知道成绩。而复习比较扎实的人,考试完反而会特别淡定,因为他知道,只有稳定发挥,成绩一定会不错的。

  这种平时的用功多了,信心才会慢慢地积累。

  反之,如果没有扎实的平常努力,信心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的。

  道理是一样的,说不如做,只说不做是永远也建立不起来信心的。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比以前更好。如果没有做到,肯定是哪个方面出问题了。或者是态度问题,或者是技术问题,或者是心理问题。

  前行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

  如果有太多的失败,就会打击士气,暗淡心神,让人变得不再自信,变得不再相信自己。

  虽然挣扎、抗争,想要努力要摆脱这人生低谷的束缚,想要去过自己的生活,但曾经失败的阴影始终如影相随。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似乎是一个宿命的轮回,永不疲倦地在继续。

  这时,沮丧的情绪笼罩了一切,也掩盖了一切。

  虽然努力就有回付,付出便会有收获,虽然有时并不自信,但扎实的勤奋仍然使人在进步之中,只是没有觉察罢了。

  天道酬勤,之所以经历这么多失败,皆因没有真正努力而致,这才是真正的根源所在。

  在有了实际行动之后,获得了一个意外惊喜,觉得很意外,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事实的确是如此,虽然可能还会有一点点运气的成分,但运气始终是站在强者一边的。

  虽然有了意外惊喜,心胸一下子开阔起来,心情也好了很多。但兴奋之余,又有点遗憾,遗憾的是,自己本来可以做的更好。

  原来说过陆长风的考试成绩是起起伏伏的,不是太稳定,有时候好一些,有时候差一些。即使在考得比较好的时候,在知道成绩的刹那觉得自己本应做的更好,只是由于自己在考试的时候没有仔细谨慎的审题、有些复习过的知识点没有记牢等小毛病导致,而不是因为不会才没有做对。

  果用心,每一件事都可以做的更好,而不会留下太多遗憾。人对完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再多努力一点点,再多用功一点点,每天都会有进步,每天都会有收获,在收获硕果的时候说“其实我可以做的更好”,心情仍然是好的。

  在短暂的假期里,陆长风对自己这几年的考试不断地进行总结、进行回味,他觉得这样才是改进学习的必要方法。

  如果考完了就考完了,对于题目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而不去大体回顾一下,做对的为什么做对,做错的为什么做错,那可能考试就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了。

  高考前的一切考试都为了提高自己在高考考场上的水平而设置的,都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优势、弥补弱点而设置的,这样的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第43章 自己动手做的工具也凑合


  在学校上学时尚有休息时间,在家里看书自然也要有休息时间了,毕竟这是在假期里。即使再有学习自觉性的学生,也会忍不住放松一下。

  陆长风复习困倦之时,也是休息一下,或者走走路,或者洗把脸,或者躺一会。学习累了,换种方式来休息一下脑子。

  弟弟陆长雨和妹妹陆长云本来一放假就想缠着哥哥陆长风玩,无奈爹娘的管教太严,严令在陆长风学习的时候,不能过去打扰,否则棍棒伺候。以前,这两个小家伙没少因为这挨了打。

  经过不少的的棍棒教育之后,两个小家伙这才牢牢地记住了这条定律。在陆长风看书的时候,即使想来和陆长风玩,也不敢过来。只能等待陆长风不看书的时候再过来玩。

  这一天,陆长风看书看得实在是心烦意乱,看不下去了,烦燥地合上书。又瞅了一眼在附近看来看去的弟弟妹妹,那两双眼神一看就是想要过来玩,但又碍于禁令,不敢过来。

  “长雨、长云,我带你们两个出去玩一会,好不好?”陆长风说道。

  “好啊好啊!”

  两个孩子一听说哥哥陆长风要带他们出去玩,立马高兴地跳了起来。

  哥哥陆长风平时住校,回家的次数不多,平时回来,因为都有作业,也没法痛快地在一起玩一会。现在放了暑假,时间比周末要长得多,所以在一起玩的时间就多了。不敢主动提出来出去玩,只在那里期盼着哥哥陆长风能不能带他们玩会。

  “那带你们出去钓鱼去吧。”陆长风道。

  “好!”

  陆长雨和陆长云两人年纪尚小,只要是哥哥陆长风愿意带他们出去玩,无论玩什么都能接受,于是痛快地接受了这个提议。

  于是,三个人在家里收拾了一下钓鱼必备的用具,准备出发去村外的小河钓鱼。

  和现在钓鱼拼装备不一样,三个人的家什完全是自己动手做成的。

  陆长风的鱼竿是自制的简易鱼竿,不是象现在这样可以伸缩的几段式鱼竿,陆长风哪有闲钱去买那种高级鱼竿呢?

  从竹林里找了个细长的竹子,用刀削去枝叶,就成了钓鱼竿的主体部分。

  鱼线也不是专业的鱼线,是用比较细的尼龙绳替代的。

  鱼钩也不是专业的鱼钩,而是用大头针制作而成,把大头针掰弯,掰成个U型,用尼龙绳牢牢系住。虽然这种简易鱼钩没有倒刺,但也凑合着能用。

  鱼漂也不是专业的鱼漂,而是用牙膏皮制作而成。用剪子把用完的牙膏剪掉,剪成一个个的细长条,卷到尼龙线上成一个个小块,替代浮漂。

  这样的钓鱼竿虽然简陋,但功能上基本还行。

  鱼饵则就更加好找了,在地里随便找个地方一挖,都可以挖到很多蚯蚓,足够钓上一阵子的了。

  而陆长雨和陆长云的工具则是另外的一种做法。他们的工具不能称之为钓鱼啦,只能称之为网鱼比较恰当。

  陆长雨的工具是用一片废弃的纱窗制成,把纱窗剪成四四方方的一块,找来两只小木棍,成对角线状横在纱窗上,再用绳子把纱窗的四个角和木棍绑在一起。两只木棍连接的地方也用绳子捆起来,然后再在连接处接上一根粗一点的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再系到一根竹竿或长木棍上。

  因为这样的材质都比较轻,不容易快速沉水。在水里下网的时候,还要在纱窗的中心部位,放上一块半头砖之类的重物,使整个网子重力增加,加速在水中下沉的速度。在纱窗的底部有时候放一点坏掉的馒头,或者一些鸡骨头之类的,蚯蚓也可以,但要固定住。

  陆长云的工具则又是另外的一个样子,是用废弃的玻璃罐头瓶制成。在瓶口螺丝纹处,用绳子缠住几道,然后在瓶口相对的方向,打结后伸出两根绳子头来,再将两根绳子头打成结,上面再用一根绳子连住,这个绳子的另一头也系在竹竿或长木棍上。里面放的鱼饵和陆长雨里面放得差不多。

  三个人的工具不同,能钓上来的鱼就自然不同。

  陆长风的起码还算是钓鱼的工具,偶尔也能钓上一些稍微大一点的鱼,几两的多,很少有一斤以上的。而他弟弟妹妹的网鱼工具则只能网到一些小鱼,甚至是一些小鱼苗之类的了,大一点的鱼都是网不到的,因为游的太快了,这样的工具捕不到的。

  在当时的那种经济条件下,去钓鱼只能使用那样自制的工具了,家里也没有闲钱来去让他们去买专业的钓鱼工具。因为钓鱼这件事怎么说都是娱乐性质极强的一件事情,与学习这等正事是相互冲突的,不能把钱花在这上面。

  即使三人有时候钓的鱼也不少,虽然大的不多,但小鱼有时候也有很多,喝个小鱼汤倒是足够了。即使喝了小鱼汤,陆元强也不会把钱花在给三个孩子买钓鱼工具上。毕竟钱要花在刀刃上,钓鱼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在经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没法腾出钱来去买钓鱼工具。

  幸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对于钓鱼工具的自制,这种动手的经验则是口碑相传不断改进的。尽管没有专业工具,三人原来钓鱼时也是其乐融融,只要有收获,那就是高兴的事情。

  至于钓鱼的场所,就很好找了。

  俗话说,有水就有鱼,这也是奇怪的很,只要是有水的河流,基本上都有鱼的存在,难道是下暴风雨时被龙卷风吹来的雨苗吗?

  村外有一条小河流经此处,虽然河的规模不大,但也很长,上下流都还有很长的距离,是活水,和其它河道融会贯通。

  河里的鱼种类也很杂,有草鱼、鲫鱼、白鲢、鲤鱼之类的,都是些常见的淡水鱼类。

  河的两岸经常有钓鱼的人们,河中也有人下着那种很多网子在一起的“迷魂阵”用来捕鱼。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捕捞,鱼,还是有的。


第44章 儿时在小河的快乐时光


  工具准备妥当以后,陆长风就带着弟弟妹妹出发了。

  目的地就是村外的那条小河。

  小河不知道是何时形成的,到底流淌了多少年,陆长风只记得从自己小时候开始记事的时候,小河就已经存在于斯了。

  多少年过去了,小河依旧在那里默默地流淌着。

  随着时间季节的不断变换,小河的水涨涨停停,成了村中的重要地理标志。

  这么多年,也曾经“翻坑”过。所谓“翻坑”的意思,在本地方言中就是把水截住,用水泵把水抽干净,再动用大量的人力深挖河道,将河中的淤泥挖到岸上来。

  “翻坑”的目的,一是出于防洪的需要,因为日积月累的原因,水下的泥沙不断堆积,河床不断地增高,导致堤坝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翻坑可以降低河床的高度,防止下大雨发大水时河水冲破堤坝。

  二是出于水利的需要。农业靠天吃饭的日子短时间内还不能够完全改变,兴修水利就是改善农业条件的一个方面。“翻坑”可以保持河道顺畅销,以保证沿途可以用水泵抽水供农田灌溉。

  由于“翻坑”的工作量太大,一两个村子是干不完的,基本上都是由乡里出面,组织几个村的劳力一起实施。每家每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工地上除了管饭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劳动报酬的。

  “翻坑”之所以是一件大事,还与可能得来的成果有关。这里的成果,不是指兴修水利的成果,而是指渔获的成果。

  因为“翻坑”好多年才进行一回,这么多年的时间里,虽然经过人们不断的捕捞,但仍可能有聪明的鱼儿躲过,小鱼就慢慢地长成了大鱼,而那些超级大鱼,似乎精的很,一般的钓客和捕鱼者,是很难将这些大鱼钓上来的。

  到了“翻坑”时节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到了把水抽得差不多,只剩下淤泥和少量水的时候,由于水变得浑浊,水中的氧气变少,这时鱼儿们再也隐藏不了行踪了,纷纷露出了原形。

  干活的人们和围观的人们,则拿着各式各样的捕鱼工具,甚至去用手去抓。这时候的鱼们行动能力大减,行动区域受限,很容易地就会被逮到。大大小小的鱼儿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马上就要成为人们的擒获之物,等待它们命运的就是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

  那个时候,不仅大人们爱好翻坑,小孩子们对于翻坑也是喜爱至极。

  小孩子没法到河道中央比较深的地方去,只在浅的地方捞鱼。纷纷提个小桶,拿个小网,看到水洼里有鱼儿流动的地方就一顿乱摸,看看能不能捞起来几条鱼儿。

  在水里的鱼儿还比较好捞,但泥鳅和黄鳝就不太好捞了,一来是这两样身子都是滑溜溜的,不太好抓,二来这两样还有钻地功能,经常一下子抓不到的话就钻到淤泥里面去了。

  由于都是赤脚光手在淤泥水汪里抓鱼,经常弄得一脸一身全是黑乎乎的全是泥,不过也乐在其中。

  陆长风在小时候也是参加过几次这样的“翻坑”抓鱼。和抓鱼的喜悦相比,身上弄脏一点也算不得什么。

  除了抓鱼的乐趣,在河中游泳玩水也是一件快事。

  那个时候的河道,还没有被污染,水还是很清,天还是很蓝。到了夏天的时候,村中的小孩子们便一窝蜂地跑到河里游泳,姿式大部分都是“狗刨式”。

  游泳水平高的,敢游到河中间去,水平低的,就只能在近岸的地方游。虽说小河与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河没法比,但在河中央也得有两三米深的深度。别说两三米了,就是一米五六的深度对于小孩子甚至大人来说也是比较深的了。

  那个时候还没人买专门的游泳圈或者是跟屁虫,偶尔有人家里拿出废弃的轮胎内胎,充上气之后在水里充当游泳圈了。没有这个的,有时还会拿一根木头下水,也可以借此漂在水面上。

  虽然被大人们再三告诫不要到河里去游泳,以防止溺水事件发生。但孩子们游玩的天性是忍不住要到水里去玩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下到水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