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有奋斗可期待-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班主任知道消息,有人从班主任那里知道了,也就不觉得陆长风的短暂离席有些太突然了。但陆长风以前也很少出现过这样子,所以他的出现还是引起了一点点的骚动。

  陆长风的同桌,赵昆仑,正埋头于做英语习题,看到陆长风来了,稍微惊讶了一下,把放在陆长风桌上的书本子拿回了自己的一边。

  因为赵昆仑并不和陆长风一个宿舍,所以陆长风回来的消息他并没有提前知道,不过知道了他也并不会很激动。赵昆仑是那种学习非常非常用功的人,简直就是死学了,只是现在和陆长风一桌,显然表示了成绩并不是太好。

  到了这里,有必要将陆长风的班级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一下了。

  陆长风的这个班,目前正处于高二的下学期,马上就要高三了,而东海县城的规矩是,到了高三再进行文理分科,再由此进行高考前的填报志愿。

  而班里的座位分布,并不是每个人随心所欲分的,也不是班主任自己分的,而是按照成绩排序。每个学期会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每考完一次,将全班六十个人名次进行排序,成绩最好的优先挑座位,以后的按照成绩好坏依次挑位置。

  这样基本上成绩差不多的就坐在了一起,除了那种人缘特别差的,没人愿意和他在一起外,基本上都是自由组合。也记不清是陆长风选择的赵昆仑呢还是赵昆仑选择的陆长风呢,总之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可能同桌坐的时间长了,有的人想继续下去,有的人还想换换口味。

  这个时候的高中,虽然也有男女一个桌的,但也不是很多,大部分还是男的和男的一个桌,女的和女的一个桌。倒不是说思想保守之类的,只是两个同性在一起,交流起来比较方便。

  再说一说陆长风的这个同桌赵昆仑,也是农村出身,比陆长风要胸有大志的多。赵昆仑从来没有想到过再回到农村去,他的志向就是考上大学,然后在某国家机关里端起来铁饭碗,再往下想如果祖坟上烧高香的话,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个乡长县长之类的,不仅光宗耀祖,也是为国家作贡献了。

  而且赵昆仑偏科偏得严重,只喜欢文政史地之类的文科,对于数理化却造诣不深,这也使得未来的分科,赵昆仑上文科班的面大,不过这也正遂了他的心意,想去学个政治之类的,到党委行政机关去谋个一官半职的。

  数理化的水平是靠积累的,如果一开始基础打不好,往后也很难办,就象万丈高楼一样,如果基础不牢,那将会是地动山摇的。而政史地之类的就好说了,起码死记硬背的话,怎么也能考个一般的成绩。

  所以说赵昆仑看起来就象是一个书呆子,整天在那里背书,这常常让陆长风讥笑。说要看清楚最近几届的中央领导人都是理科出身,最好去学什么水电啦、机电啦之类的,哪有几个文科出身的呢。

  赵昆仑听了也不以为忤,然后是继续背他的书,看那神情,仿佛第一个文科出身的领导人要从他开始一样。

  说笑归说笑,每个人可能都有每个人的目标,虽然在于别人看来,目标并不一定合理、正确、合情,但对于个人而言,至少还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奋斗的目标。

  陆长风和赵昆仑在一个桌,彼此就各忙各的,上课的时候说话、小动作比较少,这或许也是两个人能够坐在一起的原因吧。

  不知道赵昆仑怎么想,其实对于陆长风而言是无所谓的一件事,和谁一个桌不一样啊,他觉得和谁都能够合得来。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还没有到了和所有人试一遍一个桌的感觉。

  赵昆仑的家里也是农村的。对于县中而言,城里的同学是少数的,因为城里的人口少,绝大多数人口还是有下面的乡镇里面。而对于东海县城来说,只有这一所高中,再有高中,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只有这一所高中,那只能是到这里来上了。

  所以能够考上东海县中的人,都是各个城区、乡镇初级中学的佼佼者,谁在原来的初中里都不弱,只是上学就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程。可能在原来是尖子生,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成了一般了。

  因为大家都是尖子生,到了新阶段,所有的尖子生到了一起,势力要产生分化。因为一个班里不可能全是尖子生了,所以要重新筛选,总有第一,总有倒数第一,谁都得接受这样的现实。

  因为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设置是不同的,可能有的人能够适应小学的课程,却适应不了初中的课程,有的人能够适应了初中的课程,却适应不了高中的课程。

  象赵昆仑,本来初中的时候数理化就学得并不是很好,到了高中以后,化学突然从无机化学转移到有机化学了,完全突破了那种分子式平衡的态势,这让他感觉到无所适从,疲于应对,偏科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今后的分科倾向。

  而陆长风则比较平均,没有说偏向哪一科,看起来文科理科都可以的那种。至于到时候选择哪一个科,他还没有意向。


第26章 回到教室里的感觉真好


  同桌赵昆仑没有过多惊讶的表示,但陆长风前桌的两个女生却不约而同的回过头看了一看。

  陆长风笑笑,算是回应了。

  马上就要上课了,也来不及过多的交谈了。

  坐在陆长风前面的女生名字叫做韩雨佳,学习成绩挺不错的,陆长风有时候有问题了,就向韩雨佳请教。韩雨佳倒也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这一点比较可贵了。

  因为高中课程已经过半,每个人的时间都是非常的宝贵,你请教别人问题,就相当于占用了别人的时间。所以有些人在别人问到问题的时候,直接说不会,也不知道是真的不会还是假的不会。

  坐在赵昆仑前面的女生名字叫做杨静雅,学习成绩虽然比韩雨佳稍差一点,但也是很不错的了,至少比陆长风要好一些。

  两个女生在班里算比较安静的,不怎么活动,体育项目就差一些,好在高考还不怎么考体育。所以一旦学校里开运动会的时候,两个人基本上都是拉拉队员。上体育课的时候,也只是参与健身。

  两个人对陆长风这么多天的缺席感觉到比较惊讶。因为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学习节奏加快,学习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这个时候,如果是真心想要考学的,不管底子差还是好,都是在用功的读书,加班学还来不及呢,哪还有缺席的。

  平常这个陆长风不是向韩雨佳请教问题就是向杨静雅请教问题,突然有一段时间没有人请教问题了,仿佛还不怎么习惯一样。

  同样不习惯的还有坐陆长风临桌的一个女生王茜茜,相对于韩雨佳和杨静雅来说,王茜茜就算一个比较热闹的人物了。虽然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但对于文体活动算是比较积极的,也比较热心,属于人来疯一类的人物。

  因为陆长风经常打球、跑步,也属于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王茜茜对这样的人物还算是比较崇拜的,下午放风的时候,男生打球,她也经常和几个女生在旁边看着,就算是休息了。

  王茜茜对陆长风的缺课也是感到有一些好奇,曾经问过陆长风的同桌赵昆仑怎么回事,但赵昆仑这个书呆子却是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作罢。

  现在既然陆长风回到学校里来上课了,说明没有什么大事,一切又回归了正常。

  正在老师在黑板上背书的时候,坐在陆长风旁边的王茜茜递过来一张纸条。

  在这里说一下,这个班里是四列桌子,两边靠着墙壁的各有一列,中间的两列并到了一起,所以陆长风的座位和王茜茜的座位的连着的,这也方便了互相传递个纸条消息。

  陆长风一愣,下意识地接过了纸条,再看看王茜茜,王茜茜努了努嘴,让陆长风看看纸条。

  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最近干嘛去了?”

  陆长风略一思索,在纸条上写上“家里有点事情,忙完了就回来了。”

  把纸条递过去以后,王茜茜没有再写回来。

  一节课很快地就过去了。

  课间休息,前面的两个女生和旁边的这个女生才围在陆长风旁边,聊起了天。

  王茜茜说道:“陆长风,你到底是干什么去了嘛,家里有什么事非得你亲自回去?”

  陆长风尴尬地笑笑:“真的是家里有事。”

  韩雨佳说道:“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吗?”

  陆长风说道:“事情已经完了,不需要大家的帮忙了,谢谢你们!”

  这时,杨静雅说道:“人家希望保留点隐私啦,不要再问东问西的了。你说是不是啊赵昆仑?”

  赵昆仑接上话茬说:“你们这些少男少女老是在这里瞎猜,谁家里没有什么事啊?这事陆长风不愿意说就算了,回来了就更好了,再讨论已经过去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意义啦。你们说说,过几天就要期末考试了,听说高三分科不仅要考虑个人意愿,还要考虑成绩。”

  对于文理分科这个事,赵昆仑是比较上心的,因为他一直梦想着上个文科,以实现他政治家的梦想。但是东海县中对于文理分科还是有一定规矩的,因为文科班历来设置的少,十个班级中,只有两个班级才是文科班。

  而高中数理化难度的增加,使得这些课程如果一步跟不上,可能导致很大程度上的被动,到最后只得去选择文科。还有一部分是本来就喜欢文科的。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将来考大学就业现在就想选择专业的。

  文科班的数量有限定,每年只有那么多,首先是看个人的意愿,如果自愿选择文科班的数量不超额,那么就按个人的意愿,但是如果选择文科班的人数过多,就必须进行甄别了,不是想上文科就上得了的。

  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想继续跟着现在的班主任高方明,高方明是教英语的,这样的老师既可以当理科班的班主任,又可以当文科班的班主任。不过以前高方明都是带文科班的居多。而平时带理科班的那些老师基本上都是数理化的老师。

  跟着高方明两年了,这些学生们也都和老师非常熟悉了,不愿意再换班主任。但分科制度就在那里摆着呢,肯定有选择文科的也有选理科的,而高方明自己不可能带两个班的班主任。

  所以有的同学想先知道高方明到底是带理科班还是文科班再作决定选择哪一科。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学的专业文理科分的比较鲜明,不象现在一样,很多的专业已经做到了文理兼收,省去了分科的烦恼和痛苦。

  陆长风自己也觉得这个分科制度很差劲,这不是明摆着让学生们自己偏科吗?虽然说是高三才分科,但对于最后高考用不到的学科,谁还会努力下劲去学呢?无非是应付一下得了。

  “我不知道啊,我选择哪一科都无所谓,不过还是想选择理科,毕竟文科的就业面也太窄了吧,无非是中文、经济、政治、法律这些专业。”陆长风道。


第27章 不自信的恐惧带来学习压力


  “韩雨佳、杨静雅、王茜茜,你们三个准备分哪个科呢?”陆长风问周围的这三个女生。

  关于分科的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捷了,期末考试完就要各人填报各人的选择。

  等下个学期一开始,班里同学就要被打乱了,如果班主任选择带理科班,那么选择文科的将被分流到文科班,如果班主任选择带文科班,那么选择理科的将被分流到理科班。

  或许分科制度在高考史上曾经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或许今后分科制度会成为历史,但在当时的国内,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只是各地略有不同罢了。

  有的是在高一刚开始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分科,有的是在高一下学期,还有的的高二上学期,也有在高二下学期末的。东海县中,按照省里的规矩,就选择的是在高二下学期末分科。

  听了陆长风的问话,韩雨佳说道:“我准备报个外语类的专业,应该去上文科吧。”

  因为班主任高方明是教英语的,所以班上学生热爱学英语的也不少,班主任效应特别明显。就是说班主任教什么,那么这个班的什么科成绩就相对要好一些。

  外语类的专业都是提前录取的,因为还要加试英语口语,外语类的录取不了,再转入普通专业录取。

  按照韩雨佳的成绩,考上个外语类的专业应该没啥问题,由于班主任是英语老师,这个班的外语水平相对较好,比其它几个班要好一些。

  “杨静雅,你呢?”陆长风继续问道。

  “我还没有考虑好想分什么科,还得再给家里商量一下。”杨静雅道。

  “那你呢,王茜茜?”陆长风道。

  “我啥科都行,因为啥一科也不咋样,选哪个都是一样的。”王茜茜一听讨论分科问题,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她因为对高考不抱有什么希望,能够上一个大专,回来接个班找个工作就行了,别的没有什么追求。

  “你也别提前放弃了,王茜茜,读书这么多年,没上过大学多遗憾啊。再说,你的成绩也并不是非常的差,还有潜力着呢。”陆长风安慰道。

  “嗨,你就别安慰我了,我有几把刷子,比你们都清楚,到时候就看你们的了,苟富贵,勿相忘。”王茜茜虽然是女生,但说起话来却有一种男人般的爽朗,堪称是女汉子。这一点,让陆长风觉得非常对味。

  “我看咱们还是都选文科得了,高老师继续带咱们班,多好。”赵昆仑在一旁说道。

  “希望如此啊,我看还是先应付过这次期末考试再说吧。我好几天没有上课了,你你你,都帮帮忙,给补一下课呗。”陆长风说罢,用嘴角向周围的人们指了指。

  这些话陆长风倒说的是些玩笑话,也没有指望着谁能给他补上。因为新课都已经学完了,现在只是复习,多做一张卷子少做一张卷子区别不是很大,也不致于在今后的课程中被落下很多。

  不过象高中的这些课程,除了很聪明的的人很容易就学会,很笨的人再容易也学不会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中等难度的知识,如同其它技艺一样,唯熟而已,把考点都掌握个差不多,成绩起码弄个中等。

  对于考试而言,或者说对于大多数考试而言,题目的难易程度总是有一定比例的,虽然偏难偏容易的时候也有,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纺锤型的试题,两头小中间大。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对于考试而言,太简单的题和太难的题总是少数,大部分的题都是中等难度的。如果正常发挥,不在容易题和中等题上面大量失分,就可以得到中等成绩。只有那些难题是拉开差距的题目,必须超常发挥才能攻克。

  赵昆仑听了陆长风的问话,这才从课题抽屉里面拿出一叠卷子,“给,你自己去做吧,看看能不能做完了。做完了和我的卷子对一对就知道了。”

  韩雨佳和杨静雅也纷纷表示同意赵昆仑的这个办法。

  只有王茜茜撇了撇嘴,说道:“恐怕你做不完旧的呢,新的就来了。”王茜茜倒说的是实情,对于高中后半阶段的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以考代练,将考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反复地以各种题型进行题海轰炸。

  陆长风道:“那好吧。我能做多少做多少吧,做完了再和你们的对一对,弄不懂的再问你们吧。对了,你们今天下午下课放学以后,有没有去打篮球的?”

  赵昆仑、韩雨佳、杨静雅三人都摇了摇头,不再理陆长风,这个时候也快要上课了。这个小子,旷了这么多节课,不想着抓紧时间补上,还有心情去打球?打球再好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倒是王茜茜表示可以去看看。她家在城里住,平时不住校,有时候在家里吃,有时候在学校食堂吃,住的离学校也不远,有时候下课了在操场上看书时候偶尔也跟着看男生在那里打球。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陆长风和王茜茜约定了。

  相对于周围的那两女一男不爱运动的人,陆长风倒是一个爱运动的人。经常往返家中的长跑,已经使得他的体魄比正常同龄人要强壮一些。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什么,有时候也是排解心头郁闷的一种方法。

  在人们烦恼的时候,想排解郁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去喝酒,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有的人是去吃饭,把自己吃撑为止,有的人是去睡觉,睡到昏天黑地为止,有的人是去吸烟,吸到干呕咳嗽为止,有的是人去购物,购到血拼疯狂为止,有的人是破坏东西,把身边的东西打砸掉才解气,还有的是自虐,有的是被虐,有的是虐别人……

  虽然被父亲陆元强劝回了校园,但陆长风还是觉得有些定不住神。他这才发现,自己并不完全是因为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