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海风云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田这个郁闷啊,准备了好几天的谈判内容都白费了,就这样回报给“玄洋社”估计不挨揍也得挨骂。抱着侥幸的心理又把浪人们满城撒出去找,结果还是毫无收获,最后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这也是托过去通讯手段落后的福,其实在内田带着浪人满城折腾的时候,上海和天津的英租界里,“金象大药房”就已经悄悄的开业了,这要是搁现代,手机一个电话的事,内田能少跑好几天路。

放下内田的事情不管,咱们先说刘芾这边。在处理好大药房的问题以后,刘芾也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可能还有别处会出漏洞,毕竟自己不是参谋部、也不是发改委,这么大的计划一个人制定,还要一个人实行,难免有照顾不周的,最难的就是这个事情还不能和别人说,哪怕是亲爹都不成。

你琢磨啊,假如你是海南省省长,突然有一天,你儿子拿着一个激光枪跑到你面前对你说:爹啊,我是从2222年穿越回来的,我其实是一个月球清洁工。我知道明年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了,我国就要被韩国侵略,到时候山东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你儿子我决定要站出来救万民于水火,在海南岛建立一个激光武器生产线,需要你用省长的身份帮我掩护。你觉得你听完你儿子这番话会有何举动?你会不会立刻把小兔崽子关家里不让他再接触那些狐朋狗友,然后再找来各种专家教授,检查下自家儿子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或者赶上你脾气暴,直接飞起一脚;或者赶上你是个溺爱的家长,赶紧掏出50万,让儿子买个车啥的去散散心……

既然没人帮忙出主意,也没人给咱拾遗补漏,那就只能靠自己仔细再仔细,严谨再严谨的推敲计划的每一个步骤,从各种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做到严丝合缝。不过就是再严密的计划也会有疏漏,或者说人力不可控的环节。

第一卷 十年 第十五章 刘芾的计划

下面咱就说说刘芾保命小计划,按照刘芾的想法,先在基隆这里,利用刘铭传的掩护,用10年的时间打造一个集钢铁、机械制造、造船、化工、采矿、科研为一体的工业基地。这个基地的作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二种防御性武器:潜艇和鱼雷快艇。刘芾反复衡量了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的战争,觉得潜艇和鱼雷快艇应该是最有效、最便宜、最适合台湾的防御性武器了。

战列舰巡洋舰这个东西是好,但是刘芾造不出来,也没条件去买,虽然没试过,但是刘芾肯定自己去英国或者德国找到阿姆斯特朗或者伏尔铿船厂,用2倍的造价订做2条战列舰,人家会把钱收了,然后装作什么也发生,或者仗义一点,让保安把自己扔出去。

有看官说了,那让你爹刘铭传去买啊,这个主意更脑残,你觉得海南省的省长自己掏钱去美国买一条现役航母回来,给自己儿子放海边开着玩靠谱吗?就算中国政府愿意,那美国政府和东南亚各国政府还不愿意呢,万一哪天你儿子喝多了,抱着美女在武器控制室里按下那个导弹的发射钮呢?谁负这个责任?

又有看官说了,那让你爹代表清政府去买;这个主意也比较脑残,清朝对封疆大吏看管的很严,生怕你造个反啥的,不像民**阀混战时期,拉个几千人,占块地就能当家作主;再说了,有李鸿章和沈葆桢哥俩在,你去买军舰?那人家北洋和南洋水师干吗用?自古以来,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那老哥俩不和你们刘家拼命啊。

还有看官说了,那你也去李鸿章哪里写个计划书,展望一下未来,把老李忽悠住,说不定还能继承北洋呢。这个主意不是脑残,是根本没脑子,和前面我说的一样,连忽悠自己老爹都没把握,还能去忽悠外人?不管是清朝还是明朝,当官的可能没一个智商低的,没一个不是专业玩人的,你想忽悠一群老江湖给你当垫脚石,也太有自信心了。他们可能会不明白你的用心,想象不到你深远的计划,但是,凭借感觉他们也能闻到一个事情到底对自己有利无利。

看官们先别说了,再说就不是写书了,就成开帖子对喷了。本来让大卫这个小贵族去欧洲卖药,采购设备我都觉得有些牵强,不过实在没辙啊,真想不出来更合适的门路了。我觉得写小说就是编瞎话,一定要编的很圆才会有人信,如果逻辑上说不通,哪怕瞎话说的文采飞扬,也没用,咱们还是接着说潜艇的事情吧。

为啥说潜艇比较靠谱呢?首先,吨位小,不用太庞大的船厂就能制造,以目前的时间和经济和工业状况,弄个庞大的船厂不靠谱,那东西需要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其次,潜艇不需要舰炮,拿鱼雷和舰炮比,刘芾觉得鱼雷好研究的多。最后,潜艇需要的人员少,与动不动就几百上千船员的战舰比,潜艇上的人都不值得一提,几十个人而已,相比起来好养的多。

再说鱼雷快艇,这个玩意建造更简单,操作人员更少,虽说不能远洋作战,但是作为防御性武器,如果数量多到一定程度,也很是可怕。

潜艇和鱼雷快艇都需要有一颗强力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刘芾问过大卫,其实这个时代至少法国已经有潜艇了,不过水上和水下速度太慢,就几节,是打也追不上别人,逃也跑不过别人,在水下持续时间还短,再加上鱼雷也不给力,好像就能打几百米,打上还不一定能爆炸。就是这些缺点,使得潜艇这个玩意不被各国海军看好。

不过刘芾有信心弥补这些缺点,那么刘芾的信心从哪里来的呢?难道他懂潜艇?懂个P,除了电影里和网上,他连真潜艇都没见过。大家可能都忘了,刘芾是开着啥穿越过来的,对,就是那条渔船。首先,这个时代的潜艇为啥跑的慢,吨位小?那是因为还没有发明柴油机。

当初大卫曾经问过刘芾,他的船为啥不用人烧锅炉,一个人就能开动,刘芾仔细询问了远东舰队的船只情况,据大卫所了解的,各国还没有纯烧油的船,一般大型船只都是用蒸汽锅炉,是烧煤的。

柴油机,尤其是这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就是潜艇的心脏,只要能仿制成功,潜艇就会焕发青春。而陪着刘芾一起穿越过来的船虽然是条渔船,但是刘芾看过渔船的说明书,那是一条远洋渔船。不仅配备了大功率的柴油机组,还有各种远洋配套设施,船舱里更有不少摩托车和汽车,对于研制出一款远超这个时代的船用柴油机,不能说是轻而易举,也可以说就是山寨的难度高低而已。

还有就是水下持续时间问题了,这个时代的潜艇水下时间不长是因为水下需要氧气,而通气管技术还没发明,再有就是电池技术不成,电动机技术也不成。而这些问题靠仿制渔船上的设备都能解决,渔船也有电池组,渔船也有大小各种电动机。

再说鱼雷问题,潜艇没有好鱼雷,就等于枪没有子弹。刘芾不太懂鱼雷,不过大概知道就是一个动力装置推着一个大炸弹跑,还是离不开动力。

最后,刘芾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水雷,这是渔船上那本《舰船知识》上的文章给刘芾的灵感。书上说美国在二战时期在日本港口扔了好几万颗水雷,炸沉了日本几百条船。虽然刘芾不懂水雷,但是大概也能看出来,这个水雷比潜艇、快艇和鱼雷都容易制造多了。

有了潜艇、鱼雷快艇、水雷这三种武器,刘芾觉得守住台湾这块基地,应该还是有可能的。台湾是个岛,不管你谁来,总得坐船来吧,只要能打沉你总够多的船,那不管你陆军多强大,训练多刻苦,战斗力多恐怖,上不来陆地,能奈我何?

刘芾再三的推敲了自己的保命计划,觉得逻辑还算合理,从经济上、科技上都能解决,就是时间不知道够不够了,旅游手册的台湾景点介绍上,介绍金瓜石金矿的时候有一句“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在1895年割让给日本……”

也就是说,最晚1895年之前,要造好足够数量的潜艇、快艇和水雷,还要培训足够数量的船员、储备足够数量的资源,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第一卷 十年 第十六章 大卫回来了

年7月,大卫带着一支庞大的船队来到了台湾淡水港。这个时候的大卫已经不是当初从海水里捞上来的样子了。在舷梯上的大卫连衬衣上都带着花边,好像一个同性恋;头发上抹得发蜡亮的都反光,远看就像顶着一个光圈;身上的香水味顶风都能飘半里,嘴上一撮小胡子,比希特勒还希特勒,胳膊上还挎着一个红发美女。

“德行,P的贵族,臭暴发户。”

在码头上等着大卫下船的刘芾带着微笑咒骂。

“亲爱的刘,你还好吗,我在欧洲无时无刻不想着你。”

大卫脚刚沾上码头的地,就一边喊叫着,一边张开双臂向刘芾冲来。

“停……停住……我很好,这里不兴拥抱礼……”

刘芾一边语言拦阻,一边快速后退。

“哦,你们中国人就是含蓄,这是我的妻子,海伦娜。阿玛丽娅。”

大卫收回双臂,一边握着刘芾的手,一边介绍身边的美女。

“%……¥¥#¥”大卫的新妻子伸出带着白手套的手背说着。

“尼玛啊,你这个手套干净吗?”

刘芾知道这是吻手礼啊,一边低头去吻手背,一边腹诽着。

“我妻子是德国人,她只能讲德语、法语和荷兰语。刚才她是说感谢您救了我的命,让她找到一位好丈夫。”

大卫在一边洋洋自得的臭屁着。

“反正她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你能如实翻译给我?”

刘芾不太相信。

“哦,刘,你太伤我心了,我是一位诚实的绅士,我……”

大卫很激动,不过他越激动就说明他越可能说谎。

“别扯淡了,先说说这次都带啥回来了?我给你的清单都买全了吗?”

刘芾不太习惯英国式的来回扯淡聊天,打断了大卫的撞天屈。

“东西太多了,清单上的,我能找到的都买了,都在船上,你找人拿着清单去对吧,我想去看看我儿子,你没有虐待我可怜的小山德鲁吧?”

“你儿子一个人比两个小孩吃的都多,天天晚上尿床,这个毛病是随你吧?”

刘芾把清单递给刘福,让他找人去卸船。有了上次的经验,码头上不光安装了不少起重设备,还把淡水通向基隆的土路也换成石板路了。

刘芾带着大卫两口子,还有2男2女的管家仆人,一起看望了寄宿在刘福家的山德鲁,看到自己儿子又白又胖,大卫哭的很是伤心,一边哭一边说想起了前妻。外国人就是不一样,刘芾在一边观察着,大卫的新妻子听到大卫想前妻,不光没有发飙,还饱含同情的一起掉泪。

本来大卫想带着儿子一起去刘芾给准备的庄园里住,但是山德鲁很能分辨好坏人,撒泼打滚连哭带咬,就是不肯跟大卫一起走,连抱都不让抱,没辙,大卫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开刘福家。

刘芾早就在医院附近盖了一大片别墅和欧式小院,是专门给那些外国技术人员工程师们住的,为了防止来更多的人,还留了很多的富裕,所以,大卫一家和随行人员就都住在这里,船上还有200多技术人员,将随着设备卸船以后才能陆续住进来,这些都有大贵去安排,刘芾就不操心了,反正再来200也够住。

在大卫的临时住宅里,安顿完了妻子和管家仆人,刘芾就把大卫拽到一间书房里,问起大卫在欧洲的发展情况。

大卫从刘芾这里带着药品回到英国以后,凭借着他贵族的头衔很快就混进伦敦的社交圈里,他的药片就是从这里出名的,不过让药片出名的疗效不是治疗肺炎、发烧,也不是外伤感染,而是性病。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乱交严重,性病很普遍,而且没有什么特效药。当一个50多岁的老贵族只用了3片就治好了下面的隐疾以后,大卫的药片就在伦敦上流社会里全面开花了。很快就传到了法国、德国,大卫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热情的超规格的接待,而且是男女通吃。

这一年来,大卫在欧洲四处游荡,一边买药,一边给刘芾购买设备,由于接触的全是上流社会贵族,很多手续和麻烦都迎刃而解了,一路绿灯,各种贵族老爷、银行家、议员都在下半身的幸福和原则之间选择了前者。

大卫专门成立了一个公司,叫山德鲁制药公司,请了几个职员装门面,负责在欧洲各国销售药品。年少多金,虽然有个孩子,也挡不住艳遇,大卫的新妻子就是东普鲁士的贵族之女,据说很是富有,在很多企业都有投资,尤其是造船业,在购买设备的时候帮了大卫很大的忙。

大概谈完了欧洲的情况,刘芾问大卫下一步打算做什么,大卫的药所剩不多了,赚的钱大部分都给刘芾买了装备,除了卖药以外,他还真想不出能有啥来钱更快的方式。刘芾答应再给他500箱“消炎片”不过要求大卫在全欧洲都设立销售人员或者销售点,至少在几个大国家的首都都要有,大卫也问了原因,刘芾说这是为了以后的发展,正规经营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大卫深以为然。另外,刘芾再给大卫500箱,条件是让他去美国发展公司业务,而且刘芾要入股大卫的公司,股权占51%。按照去年和大卫的协议,卖药的利润是对半分的,这次买设备大卫帮刘芾垫了一部分钱,刘芾这次用药品补齐。

虽然大卫对刘芾坚持去美国发展有些不以为然,但是看刘芾坚持也就同意了,公司股份的事情也没有异议,只是对刘芾在台湾这个小岛上搞重工业有些不解,按照他的想法,去欧洲或者美国一起去卖药,比干这些工业要舒服多了。

刘芾没有和他解释自己的选择,只说是要帮助家乡发展就糊弄过去了。这次大卫不能再台湾长留,卸完船上的设备,他就要和新婚妻子回欧洲度假去了,不过由于刘芾的美国计划,大卫打算从欧洲直接去美国,反正美国也有不少好地方,去哪里度假都是玩,只要有钱就能玩爽。

第一卷 十年 第十七章 工业基地

这次随船而来的主要是港口、造船厂、机械厂、化工厂和一些矿山设备,剩下一些零散的医院、学校、科研设备。虽然短时间内,基隆还是个大工地,看不到摸样,不过1年以后,这里就初具规模了,3年以后,所有工厂、码头、船厂都将竣工,加上住宅区,学校、医院和科研所,基隆就将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工厂建设需要等时间,人员招募可以先期开展。天津、上海、泉州和广州的“金象大药房”一直都按照刘芾的要求,悄悄的小规模吸收着所在地的流民,把愿意来台湾做工的通过刘家的商船从大陆转移到台湾。在基隆港的临时小码头上,已经建立了不少临时房屋,都是一排一排的木板房,那里是大陆来的流民的临时居住地,通过1个月的卫生防疫、身体恢复和纪律培训,这些流民中有劳动能力的就会被送往各个工地参加建设,没劳动能力的小孩都要送往学校免费上学,老人暂时还没地方安排,只能再木板房里养老了。

这次大卫从欧洲带来的技术人员除了一部分是跟随设备来台的安装人员,干完了活还得回国,剩下的都是大卫按照刘芾的需求从欧洲破产的工厂、失业的市民里聘来的,都是签了劳动合同的,最短也要在台湾干满5年,多的签了10年,反正签约时间越长,付给的工资也就越高。还有10个德国退役军官,7个陆军的,3个海军的,这是刘芾特意嘱咐要的,刘芾打算先训练出一只护厂队,别来个强盗土匪啥的自己都没辙。

从招来的工人中间挑选了200名身体健康,愿意当护卫队员的青年,扔给德**官,再配上2翻译,齐活。护厂队的训练地点不能选在基隆,需要找个僻静点的地方,这样打个靶啥的不会太显眼。最后决定在金矿附近盖个小院,哪里是山区,没什么人,还能做山地训练,挨着金矿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个月以后,所有设备都应卸载完成,大卫携着妻子,装上“消炎片”登船回国了,本来他想把儿子也带走,不过山德鲁打死不从,再加上还要去美国度假,也就没强迫儿子,继续放在刘芾这里养着,不过为了加强儿子的纯正性,大卫留下了一个管家和女仆,一边照顾儿子的生活,一边教授英语和法语,免得以后无法沟通,现在孩子一张嘴就是一口纯正的福建中文。

ì子就在这样一天一天的忙碌中到了1888年,水泥厂开工小半年了,随着工人熟练度的增加,产量稳定在15万吨左右,自给自足是足够了。焦化厂和钢铁厂也有小规模开工,都是实验性质的,主要是给工人练手。基隆的港口已经基本完工,西北面是3个200米长的码头都能停泊3万吨的船只,西南是造船厂的码头和船坞,现在还没有完工。

由于基隆工业基地的开建,大批的流民和工人还有外国人云集于此,各种工厂、医院、住宅、别墅、宿舍也拔地而起,当初这个几百户的小港口完全变了摸样,占地面积扩大了几十倍,人口增加了上百倍,需求也增加了上百倍。每日的粮食、禽肉、蔬菜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