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知道被对方笑了多少。

这一次,算是能报复回来了。

写罢私信,才是批复公文。

头一份,便是财务司任磊的呈文,说的却是因边墙外屯堡建造,兴修道路及移民一事耗资巨大,而新造各船每船都在数十万元以上造价,财政吃紧,今四平等地兴修中等学校一事,唐志大等辽商愿意捐输银两以缓解财政一时之急,纵府库有余,若彼辈商人愿意捐输,似乎可不妨一试。

惟功一看,便是大为皱眉,批道:“所说捐输一事,吾甚不悦。如当用者即可用正份钱粮支出可也,何必报闻?如兴修学校之事,但有,则用,何迟疑也?库藏不足则开源节流,如有开捐输例者,借商人出头捐输而至骚扰地方,不肖者以捐一万而加倍取之百姓三数倍,此内地官府常例也,汝不知乎?拖欠钱粮,亏空府库,朝廷正赋不理以邀清名,而以捐输为地方事方便上下其手,此胥吏贪官故技,何乃不知?此等有害无益之举,断不可出现于辽阳,汝今少去商人府上饮酒矣!”写完一封,惟功余怒未消,拿过一纸,写给王国峰道:“彻查唐志大与其身边人等!”

再看其余公文,或长篇大论,或是寥寥数语,涉及军政工商经济屯田水利海运造船制炮火枪试作,无一不包,几乎都是辽阳的要紧大事,中军部但有不便直接做主的,都是要急报过来,不论惟功如何用快捷方式批复,待他完事之后,亦是已经起更了。

待惟功批复完毕后,何合礼带人进来,当着惟功的面将公文全部收好,用火漆烫好,此时虽是雨夜,仍然是要用油纸包包好,再派了一队精锐骑兵充当塘马传骑,将复文连夜送回辽阳那边去。

“明太祖真神人也。”

惟功捏捏酸疼的眉心,感觉无比疲惫。

事实上他已经有放权的打算,但没有名义,不论是张用诚,或孙,或是袁、宋等人,都没有独自担当的勇气,另外各司也未必全然买帐。

比如屯田司的徐光启对孙承宗很买帐,对袁黄也尊敬,但对宋老夫子就不是怎么敬服,这样的情形在各司中都存在,如果没有明确权力架构和威信,各司隐隐和中军部平行的态式是不会打破的。

问题的根子,还是在张用诚身上。

雨夜之中,惟功推窗看向黑沉沉的天空,沉思着。

第799章 唐府

“这是大人的批复,福通,唐志大那里所谋不小,我想我们还是不要掺和了。”

惟功的批复在数日后抵达辽阳,任磊吃了这么大一个排头,不免将牵头的副手李福通在心里好生埋怨了一番,不过李福通也是跟随他很久的老人,顺字行最后时期吸引的小伙计,虽不是最早那几十个被惟功亲手调理过的亲信心腹,资历也是足够老了。

他们这一批人,是万历五年前后跟随,少说已经十来年下来,当初的少年已经是青年或是接近中年,权力地位财富和官职都有了,任磊已经是正经的都转运盐使司的转运使,多少二甲进士也得十几二十年才能到这个从三品的官位上,心里自然也有知足常乐竭力报效以保富贵的念头,和商人的交往虽不犯忌,但亦需持重,不象李福通因为以前贪图顺字行的高薪职位,一直在直隶当掌柜,前年才刚刚调任过来,虽然上来就在财务司任中层,现在更是做到任磊的副手之一,官职却只加了从七品,俸禄较在顺字行当掌柜时也少了不少,这样一来,心思活泛,一想想弄点“外水”,也就不足为怪了。

看到任磊脸色难看,李福通的脸色也不算好看,但和唐志大等人的接触交往已经颇为深入,他现在想抽身也有点儿难,再说,唐家允诺的好处很多,要他做的事就是牵线,设几个饭局,居中调和一下,别的事也不要他做,想来风险不大,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

不过任磊这里显然是不成了,李福通点了点头,故作深沉地道:“请任头儿放心,唐家那里以后我也会少去的。”

“嗯,我等深受重恩,既然主上已经有谕,那么自然按谕令来做,这样才不会错。”

任磊等人,私下里已经以“主上”称呼惟功,众人都习惯了,当下李福通没有显露异色,点了点头,便退了出去。

“哼,主上,光是这词就够抄家灭族!”

出门之后,李福通的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他原本就是在顺字行已经起步时选择加入,家族也没有彻底破产,他家是正经的京城大兴县人,小商人世家,见风转舵观风望色的本事颇为不小,当时看到惟功已经立定脚根,英国公府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事情大有可为,因此李福通选择加入,事实也证明没有选择错误,只是眼看着惟功做到今天地步,而自己却只混了一个从七品,俸禄也并不算高,而辽阳和江南的商人大发其财,惟功身家据李福通估算已经好几千万……他没有想过,顺字行的收益有大半被惟功放在镇里使用,就算现在公私分开,顺字行也是纳税的最大户,有力的支撑了辽阳的财政,而大量的盈余,还是被惟功以“特别军费”的名义直接投在军队和将作司这一块,若论私产,惟功自然还有不少,但也绝没有李福通幻想的那么多。

小人心思,往往不思自己已经得到的,而是总想着自己失去太多,想想惟功的所得和孙承宗等在李福通眼里“外来户”等人现在的地位,嫉妒之火自然熊熊燃烧。

以他的地位,料想廉政司等闲查不到自己头上,唐家来求的时候,李福通便是与之一拍即合,打定主意,做好这一次的事情,以后财源自然滚滚而来。

可惜,这一次的试探才刚刚开始就被打了回来,李福通冷冷一笑,还好,他还留有后手,可以往别的方向再去努力试探。

……

……

唐家在任磊见过李福通后不久就知道了消息。

“汝今少去商人府上饮酒矣……”唐志大一脸惶惑的道:“难道总兵官不信任我等了?”

“大哥,看你这模样,哪象个商会会长的样子。”

唐府的内书房中仅坐着寥寥几人,都是家族中最亲近的族兄弟,这一次想借捐输之事介入辽阳的权力运作,也是唐志中唐志存几个家族中的堂兄弟的主意。

一击不中,唐志大颇为沮丧,而且,也颇有害怕之感。

惟功的手段和辽阳镇的实力,他还是很清楚的。

唐志中先取笑了唐志大一句,接着才正色道:“大哥,你要想清楚了,我们唐家和商会不是要造反,相反,我们力量大了,对总兵官的助力也大了不是?在上一次锦衣卫祸乱之前,我们唐家也好,商会也罢,谁能知道我们商人也能掌握这么大的力量?咱们有这么大的力量,辽阳镇招兵买马,造枪制炮,短了咱们的银子,成么?咱们自己也有人手,有枪有炮,凭什么事事听别人的安排……大哥莫急,我不是要反总兵官,咱们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在总兵官羽翼之下,咱们自己想办法多捞一些权力,免得将来还是事事受制于人,这有什么错?”

“可总兵官说的很清楚,断了这一条路,另外连任司正也受了训斥,连不准上我家吃酒的话都有了,凭此一事可以看出,总兵官怒气不小啊。”

“那又如何?”唐志中看不惯族兄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这几年唐家依附在辽阳镇下将生意做的风声水起,家族族产已经从不到二十万上涨了十倍还多,这些家族中人不以为是辽阳给的机会,反以为是唐家自己了不起,而唐志大事事小心谨慎,在锦衣卫一事上失分不小,后来还是被逼无奈,商会出头,结果一下子动员了过千的伙计,人人手持火枪,打死了不少无赖,也抓住了不少锦衣卫。

经此一事后,唐氏家族的人好象才刚睡醒一下,原来自己手中握有这么强大的力量。有枪有人还有钱,那么何必事事仰人鼻息?

说他们想造反当然不可能,不过辽阳这一块大饼他们感觉自己应该多分一些,而不是现在这样,事事在人家规定的规矩之下转动,就象是被划在圈子里的妖怪,怎么想怎么憋屈。

这其实也是资本壮大之后,资本家信心膨胀,一心想获得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只是在此时的欧洲商人选择加入议会或选择代理人,成立大型公司,在中国,因为长期的压制政策,使这些商人在伸出触角时第一选择就是腐蚀和拉拢辽阳的官员,以贿赂的办法寻找盟友,同时用很多见不得光的小动作来侵吞公家的利益,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江南,耕读传家的大世家再经商,走的路数就是在家族中培养进士,这些子弟进入官场后就拥有自己的力量,影响当地的地方官员,使得家族的商业利益得到保障,并且慢慢扩大增加。

晋商做得更多,也走得更远。

但官商勾结的路数,却是没有丝毫区别的。

唐志中道:“总兵官亦不是神仙,不能事事皆知,我等只要小心行事,以后莫要做得太高调了,总兵官总不能禁他部下人等同我等相交。若是有谁故意同我唐家为难,难道我唐家就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么?”

唐志大知道这个族弟最近颇是招募了一些亡命徒在麾下,其中有个姓丁的似乎是从山东过来的响马,改姓易名投在唐家当了护院,有这些人撑腰,无形之中唐志中的语气都强硬了很多。

他颓然一叹,感觉对唐家近来的发展快要失去掌控。族中兄弟们需要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多的财富,他是在辽阳这几年发展之中兴起的家业,对族中亲友的要求自己也没有立场来反对,只是他隐隐担心,这些“小动作”迟早要搞到他家破人亡……他对惟功和辽阳上层的了解,到底要比唐家其余的人等要来的深厚的多!

“大哥,李福通又替我们约了孙可大,任磊那厮胆子小吃了挂落,孙可大性子可耿直的多,只要我们不主动再往上捅,拉拢住他还是有把握的。”

“算了,志中我知道你有事要求到孙可大头上,公中的钱只要一万两以上随你动手,事后记个帐就好,我就不去了,身子乏。”

唐志大知道唐志中管理的昌盛纺织厂最近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有不少工人在闹事,唐志中在此之前已经指挥唐府打手动手打了人,事情闹的沸沸扬扬,还好总兵官不在家,听说是往长春去了,中军部的大佬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态度,总之这些事情在唐志大的脑海中七上八下的按不下去,弄得他心神不宁,哪怕是和孙可大这样的一司之长吃饭,他也突然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了。

“哼哼。”唐志中冷笑一声,说道:“看来大哥要和我们撇清干系啊。”

“一家人,怎么撇清?”唐志大的辩解软弱无力,好在唐志中唐志存也没有逼迫他的意思,毕竟唐志大是族长和商会之主,真要恼起来他们也只能受着。

“万事小心。”唐志大内心真有置身事外的打算,不过好歹是自己的堂兄弟,提醒一声也是必要的。

“放心吧。”唐志中微微一笑,说道:“在辽阳能为难我唐家的人还真没有生出来。”

第800章 李家

黄昏时分,艾敏在一个贴身丫鬟和两个中年仆妇加一队保镖的簇拥下,坐着自己的轻便马车一路从家里赶到了槐花百户胡同。

一路行来,大街和巷子里的灯火渐次点燃,整个城市,都在一层朦胧的灯火笼罩之下,焕发着一种异样的光彩。

听说将作司正在研究一种煤气灯,明亮程度要比现在的动物油脂和菜油制成的路灯光亮十倍以上,到时候整个辽阳估计就是不夜城的感觉了,这事当然十分困难,首先要提炼出煤油,然后再用油气混合的技术来制灯,英国也是在一百多年后才出现煤气灯,而且不太安全,只能当路灯来使用。

艾敏对这些也不大懂,只是小姑娘听说了此事之后就抱着绝大希望而已。

到了槐花百户胡同,马车熟门熟路的停在了一户朱门之前,门开五楹,阔大气派,漆以朱色,按太祖高皇帝的规定这是一品之家才有的气象,若是百姓擅用则是抄家灭族的祸事,当年朱元璋因为一群少年在南京巷子里用擅穿皮靴,派金吾卫将十几人都捉了来,并皆砍去一脚,此事惊动天下,在老朱的时代没有人敢违反他的规定,得天下的雄主,不要说十来只脚,便是千万人的性命也只是等闲。

到万历年间,不要说穿皮靴,就穿明黄色也没有人去管,满街朱紫寻常可见,只有这门首还留着旧日规矩,不到一定品阶,这样气派的大门毕竟还是不敢用的。

但这门首前并没有成群的豪奴站在石阶上看守,也没有气派的石狮子,只有两盏一人多高的灯笼高高挂着,上头写着“李府”两字,除此之外,就是再无别的显眼标识了。

这里便是李达的居所,当年的小院已经翻修扩建过,买了四周好几个院落,或是打通或是拆途,一共用了五亩地盖了四十来间房子,前庭后院花园俱全,虽然并不大,和京城那些动辄百余亩以上的巨宅根本没得比,在这辽阳城中,也算是颇为气派的宅邸了。

只是李达贫穷军户出身,家底不足,辽阳的规矩也不准军官买田,没有什么佃农投效,改徭役为佥募之后,大户人家隐蔽力役的好处也没有了,所以也不存在江南一带考中举人进士就有不少人家举家来投自愿当奴才的好事落在李达一家头上,这几亩地大的宅子里也就住着李达一家和雇佣来的十来个仆人,从门房到跟班长随再到仆妇厨子和丫鬟加起来不到二十人,在李达看来已经太过奢侈靡费,人手是断然不肯再加,所以这堂堂一品宅邸之外,竟是连个守门的豪奴也不曾有了。

这也是辽阳现在的通例,惟功的后院也就是以镇兵守备,也没有用什么奴仆,他自己的后院也就是丫鬟多些,出门大票豪奴跟随的场面在惟功身上都没有这般的气派,别的人怎么敢随意逾越?

这也是惟功故意为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家跟随他当然也是想封妻荫子,这也是迟早的事,但得容得他将一切的基础和规矩弄好,富贵人家也不能凌驾法度之上,也不能过于豪奢,引起阶层之间的仇视,更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中产小康之家,这样富者虽富,也就不大容易被仇视了。

若是举民皆穷,富者固然享福,但一旦出现鼎革之事,恐怕就惨不堪言。

朱明的勋贵就是显明之例,先前的享福太过,到明亡时,不知道多少勋贵要么被李自成的农民军用夹板夹死,活活虐待死,家产被侵夺干净,要么就是死在清军之后,家产一样保不住。便是亲藩,明末那些亲郡王,能善终的得几人?

一个稳固的社会,绝不能是眼前大明这样。

大道理李达不懂,不过紧跟着总兵官的脚步他倒是懂得的。从辽阳一个穷困军户到官居一品的营官,郭守约等人更是加太子少保,这是评书里大人物才有的官职,自己身边的上司也是有了,如果再努力下去,谁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有份?既然有这份巴结向上的心,一时的享乐先缓一缓又如何?

李家的家人也是穷惯了的,既然一家之主有这样的认识,众人当然乐于跟从,眼前这一副怪异模样,亦就不足为奇了。

“福伯,又劳你大驾。”

“小人当不得这么说……老爷和大少爷他们都在上房,刚吃罢了饭在闲聊。”

敲了一阵门之后,里头的看门老伯过来开了门,艾敏这阵子常来常往,当下笑着打过招呼,便是直接往堂屋上房去。

李家一家子还保持着以前的习惯,不喜欢点灯吃饭,一家子在天黑前就吃罢饭,在上房坐着,借着黄昏的微光说话,连盏油灯也不舍得点。

不过艾敏知道,过一会子李从哲的弟弟妹妹就要看书学习,李达也要看兵书和地图,到那时,各屋灯火通明,这一方面李达还是舍得的。

“见过李大叔,大婶,嗯,弟弟妹妹们也好。”

见艾敏进来,李家一家人也是极为高兴,艾敏和李从哲的亲事已经正式下定了,不过李从哲最近正在医院竟争高等军医职称,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一时半会的还没有办法把成亲的日子定下来。

若是以前,定亲之后两人是不能见面的,更不要说女孩子到男方家里来,若是没定亲倒还好些,定了亲则自有礼法约束。

可现在的辽阳风气早就大变,妇人出来揽工做活的不在少数,到学校学习的更多了,十五岁以下的女孩子入学率已经达到四成,相比较以前一成也没有的数字来说已经是天翻地覆般的转变。

教育司这些年的水磨功夫没有白费,诸如女孩子不能读书之类的事不必提了,裹小脚这种在辽东原本不大流行,只有少数大户人家和妓院才有的事情,在辽阳也是几乎看不到了。风气转换,有时候并不需要强制,只需要巧妙的宣传就可以,在辽阳教育司的话本和绘图画册中,种种陋习的坚持者都是愚蠢和狭隘的代表,种种迂腐的言论被打的不堪一击,在拥有李贽徐渭袁黄等大名士的辽阳,那一点民间言论根本站不住脚,其实在李贽等真儒的眼里,那些陋习原本也代表不了世道人心和质朴风气,只是代表狭隘愚昧罢了。

况且也不仅仅是宣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