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想口袋(天天)-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起钱。”

    有学生脱口而出。

    曹伦卿耸肩道:“当然还不起钱!如果还得起,银行团是不会来要钱的!还不起钱怎么办?我们普通人问亲朋好友借钱,也许立个字据就行,但无形中,是把你的信誉作为抵押,不还钱,信誉无存。我们向银行借钱,则要抵押资产。俄洛斯这些企业,向国际银行团借钱,当然也要抵押,当他们还不起钱时,企业,就只能拱手送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反思,祖国,拱手送 T

    唐信发现,这位老师的课,很有意思。' '

    因为他至少能调动学生们的兴趣。

    曹伦卿背靠讲台,面对数百双凝望他的眼睛,平静地说道:“2008年之前的俄洛斯还沉浸在经济“黄金十年”的发展快乐当中,直到2008年6月,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还乐观地表示,俄洛斯已经跻身世界最大经济体之列,并有望在当年上升至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就在09年元旦,西伯利亚的寒流让俄洛斯变得前所未有的寒冷。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是这样展望2009年的,他说,对俄洛斯来说,2009年将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困难的一年,2009年俄洛斯预算收入将出现1。5万亿至2万亿卢布的赤字,也就是超过4000亿人民币。”

    教室内哗然一片。

    唐信蓦然发现,曹伦卿的课,跌宕起伏,前面还在说黄金十年,转瞬又进入了经济寒冬。

    曹伦卿低头一笑,说:“俄洛斯10年来的经济繁荣几乎完全建立在高能源价格基础之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占了俄洛斯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当油价大跌时,涉及的企业全部亏损,股市暴跌,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严重缩水,国际银行团来要钱,他们还不了真金白银,被牵扯进去的,不光是俄洛斯石油,天然气,化工,钢材企业,还包括俄洛斯三大银行。农业银行。储蓄银行,对外贸易银行,国际银行团利率低,就连三大银行都在向他们借钱。反思一下,从政府到企业,是希望借用国际资本来做强做大,但是忙到最后发现,他们连股权都丢掉了,完全是给他人作嫁。”

    台下有学生举起手,在曹伦卿伸手一指后。起身发问道:“难道俄洛斯政府就袖手旁观吗?”

    曹伦卿点头道:“问得好。好,现在角色转换一下,你们是国际银行团的人,你们借钱给俄洛斯的企业。并且是有战略计划的,请问,你们在借钱之前,需要做怎样的工作?”

    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曹伦卿随意选了一个学生。

    “摸清对方换钱的能力,就和银行抵押贷款一样,抵押资产高,贷得多,抵押资产小,借的少。' '”

    曹伦卿说:“嗯。这样的调研是最基本的,这就和普通人借钱是一个道理,你一个哥们儿月薪一千,问你借十万,就算你有钱,你仔细想一想,对方能还得起吗?不吃不喝攒**年,才能还你的钱,从现实角度出发,谁也不可能借这笔钱。当然,感情深厚的另当别论。”

    他单手插袋在第一排学生面前来回踱步,说:“所以,弄清楚俄洛斯还款的能力十分重要,如果一开始就在算计对方的企业。那么,国际银行团在借贷上的数字。就会让俄洛斯还不起,而且是政府救助,也无力回天。当油价暴跌时,银行团来要钱时,俄洛斯的能源巨头纷纷找政府寻求救助,但政府爱莫能助,政府手里有俄洛斯储备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加起来八万亿卢布,差不多是两万亿人民币,就算把这笔钱全部拿出来,也才三千多亿美金,但全国企业借了五千多亿美金啊,何况,这笔钱,政府敢用吗?那是国防支出,教育,退休,社会保障服务的支出,他们敢动,这不是自掘坟墓吗?有人要问,那外汇储备呢?前面说了,买了米国国债。所以,政府能赎回来一些重要企业的股权,但挽救不了所有人,同时,当油价跌到40美金以下时,一刀斩断了俄洛斯未来的财源,一个错误的决定,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呢?这是我们所有人应当引以为戒的。”

    “曹教授,这样的金融危机,难道对华夏没有影响吗?”

    有个学生朗声问道,其他学生自然也屏息凝神,静待曹伦卿解答。

    曹伦卿一直在避开谈论华夏,他终究是个俗人,而这课堂上,有不少学生拿着数码产品录影,他自然不能口无遮拦。

    华夏?

    他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地说道:“你们如果有兴趣,这就算是课后作业吧,你们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去看华夏有没有受到影响。”

    影响?

    影响大了!

    只是上面一直在粉饰太平而已,国内能源龙头企业在那段时间跟国外金融机构,做了多少天价亏损的买卖?

    曹伦卿没兴趣在这里义愤填膺控诉谁,说出来也改变不了什么。【叶*子】【悠*悠】

    钱慧瑶忽然举起了手,曹伦卿朝她点点头,钱慧瑶疑惑地问道:“那些国际银行团,究竟是谁?”

    教室内的学生们也恍然,说来说去,究竟是谁洗劫了俄洛斯,月南等等国家。

    曹伦卿风轻云淡地笑了笑,把目光投向唐信,说:“你应该知道吧?”

    唐信作为宏信的董事长,他到底看过多少资料,了解多少金融市场的内幕,曹伦卿并不知道,但他只是试探一下。

    唐信叹道:“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德勒斯登银行、富通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瑞士银行”

    这都是米国,欧洲著名的商业银行。

    他们联合起来,加上投资公司为马前卒,在世界各地兴风作浪,敛财无数。

    有学生提出异议:“不会吧,如果这些米国银行在外面赚了这么多钱,米国为什么还会爆发经济危机?他们不是应该更富有吗?”

    这又不是唐信在上课,他没兴趣给别人解答。

    曹伦卿还未说话,台下就有学生起哄。既然讲到了金融危机。自然该讲一讲欧米爆发的次信贷危机,那可是米国总统亲口说的,自大萧条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曹伦卿右手一扬,教室内安静下来,他叹道:“好吧,在谈欧米金融危机之前,首先,我们讲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权力。也许很多人认为,米国总统和华夏主席。是在国内拥有同样权力的,这大错特错!我们的国家主席,可以对省长呼来喝去,米国总统对州长。不行!他没这样的权力,就算一个州发生了自然灾害,米国总统要去慰问,州长说:我们这儿乱成一锅粥了,您别来了。总统就不能去,去了人家州长也不接待,忙着救灾。米国的权力体制是自下而上,联邦制与共和制,总统在地方,在国内。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市长,州长,这都是人民选出来的,总统要来插手,人民不答应。总统是代表米国,在国际上权力更大,所以,我们看到奥八马斩首拉登,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他在国内的民众支持在不断下滑,国际上重视奥八马的言论,米国国内,人民更关心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州。”

    曹伦卿又一次让学生们安静下来。深深地被他的话吸引住。

    他边走边说:“为什么国际上重视米国总统呢?很简单,因为总统代表米国。有一项权力,通俗点说是开战权,总统可以派航母去世界各地,可以派军队去别的国家,这就让世界各国紧张,或者更直白些,畏惧。但在国内,总统说这个州税收高了,降低,他只能委婉地说出来,却没有直接决策的权力,总统说,这个州的大麻列为违禁品,他也只能表达一下毒品对生命的危害,却不能制定这个州的政策。我说这个,是想告诉你们,米国总统不是皇帝,他的政府,对经济干预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政府可以支配的财富总量远不能与私有财产总量相提并论。”

    有学生举手表达异议:“可是奥八马上台后,不是推出了三大经济政策吗?”

    曹伦卿点头道:“是,没错,可是,三大经济政策都不涉及过度信贷消费这一核心问题。政府注资花旗银行了,花旗的老总们打算拿出5 000万美元给自己配备私人飞机,AIG接受了政府注资,这些高管们还是敢烧掉500万美元去顶级海滩会所度假,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薪水丝毫不受影响,2008年他们的奖金高达184亿美元,几乎跟大牛市的2004年差不多!米国总统能做什么?除了在接受米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的时候发发牢骚、斥责银行高管可耻外,参议院破口大骂,也就再没办法了。”

    学生们都听出来了曹伦卿要阐述的观点了。

    总统,管不了这些金融机构。

    他继续说道:“第一个是权力,让你们明白在米国这个自由经济的国度里,政府是无法约束银行家,金融炒家的。第二个是金融炒家代表了谁?我们时常听到阴谋论,无非是一个人的行为,背后便代表着一个势力,米国人代表了米国,英国人代表了英国等等,在我看来,这太片面了。既然这些银行家,金融炒家,金融机构,拥有的财富超过政府,并且在律法之外,不受政府驱使,换了你们是金融炒家,会听政府的吗?又有多少人会怀着崇高理想去回馈社会?把赚来的钱造福大众?这样的问题,你们现在问自己,十有**会说为祖国建设,为祖国添砖加瓦,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们真正大富大贵甚至富可敌国的时候,再问自己,那时的答案,才是重要的。而当代金融炒家们,没有祖国,只有利益,他们洗劫发展中国家,透过别的国家宏观调控失策谋取暴富,就连自己的国家,米国,也不会放过。”

    学生们聚精会神,唐信也情不自禁凝视着曹伦卿,这一堂课,他也受益匪浅。

    曹伦卿淡淡道:“我首先想阐述一下米国财政部与金融机构的关系。财政部的历任财长多是华尔街特别是高盛公司出来的人,而做得好的财长比如鲁宾,会得到他们的丰厚封赏,在财长卸任之后许以花旗集团董事长的“爵位”,另一方面,美联储的主席却向来都是从没有业界经验的经济学家中挑选的,这样的直接好处就如同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所承认的,金融创新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永远无法充分理解所有的产品和交易。至于在座很多人自以为很推崇的美联储,被华夏银行业视为风险控制圭臬的《巴塞尔协议Ⅱ》是一个自发布那天起就陈旧落伍的垃圾标准。那么为什么美联储还不提高这一标准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连美联储这个米国政府里最懂金融市场的部门,都无法彻底摘清楚业界在玩什么!这并不是说美联储对米国的经济命运失去了控制能力,而是美联储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一条更小的鱼——因为海洋已经极大扩张了。未来全球经济的稳定可能就系于各国央行一致行动的能力上。”

    他站在台前双臂环胸,掷地有声道:“我先告诉你们米国救市的本质,以及最终受益人。所谓的七千亿美金加上后续追加的一千亿美金,八千亿美金救市计划,其中九成是注资银行团,等同把钱送给了金融炒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哭笑,约定,五年怨 T

    唐信现在理解了上课之前钱慧瑶说的话。(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

    如果他是女人,也许看到曹伦卿这般侃侃而谈成熟自信,自然流露出无与伦比的魅力,他也会有崇拜,倒贴的冲动。

    有的人,与生俱来便是令人疯狂。

    “一场次信贷危机,政府头疼,民众受苦,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感到焦虑,但操控银行团的金融炒家们却坐享其成,同时,也在排除异己,在我们看不到更深层次的金融领域内进行跑马圈地的战略吞并。我们记住了92年血战英格兰银行,狙击英镑的索罗斯,记住了发动97亚洲金融风暴的索罗斯,可是,我们理智地去想一想,一个索罗斯能够撬动多少资本?他又怎么能与一个国家,多个国家抗衡?”

    曹伦卿这番话说完,学生们面面相觑。

    92年可以归为英国政府决策失误,索罗斯眼光独到,可97年东南亚诸国,怎么也不见得就面对一个金融大鳄就一败涂地吧?

    “索罗斯不是神,他只是金融炒家们的一个代表,一个马前卒,一个站在台前的人物。金融炒家们能够撬动的资本,索罗斯与之相比,九牛一毛。而在次信贷危机爆发后,雷曼兄弟三番五次申请变为银行控股公司而被一再拒绝,另一面雷曼兄弟倒掉了几天之内高盛和美林就变成了银行控股公司,从而获得美联储窗口拆借这样的直接巨额支援。好了。言归正传。你们有疑问,米国政府为什么要把救市的钱都注资银行?谁能告诉我次信贷危机是什么?”

    有学生起身简单介绍了次信贷危机。

    曹伦卿点点头,说:“通俗点说,就是银行把钱借给了还不起钱的人。我们知道银行的经营模式,老百姓都知道的一点是,银行把储蓄的钱借给企业,借给投资人,然后赚高额利息,反过来也一样,银行把钱借给老百姓买房子买车。然后拿着这份债权衍生出投资产品再卖给投资人,钱是流动着的,而银行本身,并不需要太多资金。只要学会如何玩转这个模式,钱自然而然就越滚越多。”

    “如果把次信贷危机理解为一场有计划的金融阴谋,我们面前摆着几个问题,首先一个,借钱还钱,钱借出去,对方还了,才有盈利,那为什么银行会把钱借给还不起钱的人?而波及的企业,人群。' '银行家们是怎样蛊惑他们的呢?他们对老百姓说:借钱消费,慢慢还,先住上房子,先用上有档次的家电,开上好车。他们对企业家说:老百姓有钱消费,多造车,多盖房,多生产商品,不要怕,我们借钱给你们发展。而当次信贷危机爆发后。人们还不起钱时,上百家银行,上百家地产公司等等,都面临破产的边缘,为什么?”

    “因为银行不敢再借钱了。”

    有学生脱口而出。

    曹伦卿说:“没错!银行的钱。不借给企业,不借给消费者。甚至银行之间拆借的交易也全部暂停,影响的,不仅仅是金融市场,而是整个国家,世界经济。就好比米国本土,米国人是习惯了借钱消费,喝杯咖啡都要刷卡,更别说买房买车买手机买电脑了。银行不借钱给消费者,那些企业大量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了!于是,发不了工资,经营不下去,就面临倒闭,工人要下岗,萧条降临。而对世界经济而言,拿华夏来说,大量外资的企业结束在华夏的投资,我们这个生产基地人家不需要了,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口大减,因此,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在经济新闻中听到一个词:刺激内需。为什么?因为我们多造的商品外国人买不起,只能我们自己消费掉,但对华夏而言,内需,内需,我们有需求吗?有,可老百姓没钱,消费不起。”

    突然,下课的铃声响起。

    但是教室内没有人动,教室外传来喧闹声,可没个人都没有受到影响。

    曹伦卿走回讲台前,双手扶案,说:“当银行不再借钱给企业和消费者,米国经济就有崩溃的危机,所谓的政府救市,其实就是政府把钱给这些银行团,让他们,请他们,求他们,把钱借出去,让银行与企业,与大众的关系复苏,再次让资金流动起来,于是,银行家们听起来是作茧自缚,他们轻而易举地把钱借出去,引发了次信贷危机,却又最终,获得了数千亿美金的注资,他们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金融危机,谁在哭,谁在笑?今天讲这个话题,我的本意是希望你们不要用单纯的目光去看待金融市场的一切景象,不要随波逐流盲目地相信自然规律这样推卸责任的说辞,更希望你们将来如果成为企业家,成为能够参与经济政策制定的领导层团队之一时,头脑始终保持清醒,警惕天上掉馅饼的陷阱。' '好了,下课。下一堂课,我们将要谈企业谈判这个课题,我喜欢有准备的学生,呵呵。”

    下课后有不少学生一拥而上,拿着课本笔记想要得到曹伦卿的指点,他简单地收拾起东西,然后意简言骇地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钱慧瑶与唐信起身朝外走,她用胳膊撞了撞唐信,问:“怎么样?”

    唐信满面微笑,说:“意犹未尽。”

    的确,这样的课,听起来是很有意思。

    他俩刚出门,看到走廊边上站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在抽烟。

    “你在这里干嘛?”

    唐信没想到董赋才站在这里。

    按说如果有事找自己,对方犯不着跑这里守株待兔。

    董赋才眼神奇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