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重工-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也一样打垮!”
  “老阮,你有这份心就行了,投入倒不用这么多。”冯啸辰赶紧劝道,“咱们要搞集成电路,但化工装备这些东西也不能丢。你量力而行就可以了,守超他们需要的资金,我会安排从国家的大基金里拿出来,毕竟超恒公司也是领导点过名要扶持的企业呢。”
  “咱们搞这么大的动静,国外估计要有所反应了吧?”王伟龙担心地问道。
  冯啸辰说:“这是美国人挑衅在先,我们不过是自保而已,梅普能说啥?我们一直说危机就是危与机的并存,梅普这样针对我们,其实倒是给我们提供了机会。”
  国家之间,是有一些相互约束的,并非某个国家就可以为所欲为。这些约束,有的是以协议的方式存在,有的则仅仅是默契。
  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英法意日五国就曾签订过《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各国发展主力军舰要符合约定的吨位比例,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擅自扩军。冷战期间,美苏也有过类似的协议,比如双方各自保留多少核弹头等等。签订这种协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国家间进行无谓的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这对于缔约各国都是有好处的。
  在经济方面,国家间同样需要保持平衡,这样才能实现双赢。比如说,一个国家如果在某个领域大量投入资源,就会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其他国家出于自保,只能跟着进行投入,最终必然导致投入到这个领域的资源过多,对各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世贸协定中规定政府不能对产业进行补贴,就是担心这种政府行为会带来国家间的无谓竞争。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发展迅猛,占全球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不断攀升,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但由于中国的工业产业结构与西方是互补关系,中国的优势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恰恰是西方放弃的领域,所以中国与西方还能够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升级,中国产品开始对西方构成威胁,中外经济摩擦因此而不断增加。西方对中国频频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其实质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使之免受“中国制造”的冲击。为了阻挠中国进入更高的工业层次,西方国家开始加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采取设备禁运、中断技术交流、阻挠中资企业收购西方高技术企业、打击中国先进企业等各种手法。
  为了避免对西方国家的刺激,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采取了较为低调的措施,尤其是尽可能不采用举国体制来推进某项技术的发展。通俗点说,就是做事留一线,让别人也有活路,以免让别人狗急跳墙。
  具体到集成电路的发展上,国家原本是可以投入得更多的,有些方面也可以采取一点贸易保护措施,促进国产技术的应用。但为了避免刺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我们没有这样做,而仅仅是借助于市场的力量,让超恒这样的民间企业悄然成长。
  有人说,我自己发展技术,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呢?这不是没骨气吗?事实上,发展技术不是光有骨气就可以的,全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离开别人而独立发展。你要搞集成电路,是不是要从国外买设备,是不是要看国外的技术资料,是不是要送技术人员到国外去学习?如果大家都撕破脸了,对你进行全面封锁,你凭着自己的力量的确能够突破这些障碍,但时间的损失将是你无法承担的。
  现在,梅普发布了芯片禁令,这就相当于与中国撕破脸了。中国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求自保,谁又能说什么呢?其他西方国家看到这种情况,也只会说梅普挑衅在先,中国应对在后,并不是中国真的想抢大家的饭碗,实在是梅普欺负人太凶了。中国其实是很萌的,大家如果好好待它,它是不会跟大家为难的。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师出有名,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梅普把名义送到了中国人的手里,中国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名正言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那就是傻瓜了。至于说每年1万亿的投入,相对于中国的体量来说,完全不算什么。
  “我明白了。”王伟龙释然了,有领导的指示,加上国家倾心全力的投入,国产芯片的问世,的确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罗冶现在还有一些库存的兰纳芯片,国外的一些订单也没有那么着急,拖上几个月是完全可以的,而届时如果超恒等公司真的能够拿出合格的芯片,罗冶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啸辰,我们作为用户企业,能够做点什么呢?”王伟龙问。
  冯啸辰说:“第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国家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措相应资金,你们企业如果有富余资金,欢迎你们购买债券,多多益善。还有,关于工控芯片的性能要求,你们用户企业是最有发言权的,届时需要你们派出得力的工程师,却帮助集成电路公司改进设计。”
  “没有问题,我们完全能够做到。”王伟龙说。
  “至于第二点嘛……”冯啸辰拖了个长腔,说道:“那就是你们要做一个承诺,一旦国内企业拿出了性能和品质能够与国外芯片相近的产品,哪怕稍微差一点,你们也要优先使用国产芯片。别到时候美国取消了芯片禁令,你们又一股脑买美国芯片去了。”
  “哈哈,我明白了。啸辰,你放心,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兰纳想卖芯片给我们也成,先把那50亿索赔交了,否则,一切免谈。”王伟龙哈哈笑着应道。


第九百零七章 债务陷阱
  对罗冶的芯片禁售,仅仅是整个贸易战的开端。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梅普政府对中国展开了大规模贸易战攻势。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列入制裁名单,制裁的理由千奇百怪,从为什么戴帽子到为什么不戴帽子,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纯粹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伎俩。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企业,有的不允许进入美国市场,有的不允许采购美国设备和配件,有的甚至连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做贸易都要受到限制,美国政府声称,如果哪个国家与制裁名单上的中国企业交往,则意味着违反了美国法律,将会遭到连带性的制裁。
  借口中国政府对企业提供了高额补贴,导致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梅普下令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增加25%至50%不等的关税,目的在于打击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以保护美国本土制造业,进而实现所谓的“美国再次伟大”。
  梅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措施并不仅限于针对中国,对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等,梅普政府也同样推出了五花八门的贸易制裁政策,包括提高进口关税、开展反倾销调查、退出各种贸易协定等等,搅得整个世界惶惶不安。
  让人觉得惊奇的是,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对美国政府的这种贸易保护政策感到愤怒和担忧,在中国境内,却有相当一批知识分子在欢呼雀跃,声称这是对中国的一记“响亮耳光”,将能够把中国“打回原形”。他们表示,中国的繁荣是虚假的,邪恶的,只要他们的美国爹伸出一只手指头轻轻一按,中国就会彻底垮台。
  不过,这样一些人的鼓噪,并不能影响到国家的决策。针对美国采取的加税措施,中国政府毫不妥协,开展了对等的反击,对美国销往中国的商品增加同样比例的关税,并声称愿意奉陪到底。各个受到贸易战影响的西方国家,也纷纷表态,声称对梅普政府的政策感到不满,有些国家也采取了一些象征性的报复措施。
  “总统,我们近期推出的措施是不是太密集了?很多国家政府都对我们提出了抗议。”
  商务部长菲泽尔不得不向梅普提出提醒了。各国的商务部门都在向美国商务部提出交涉,美国国内的进口商和出口商也颇有微词,这些压力都是由商务部承担的,菲泽尔觉得自己的肩膀都快扛不住了。
  “很密集吗?不不不,这还只是开始呢,我们后面的政策会更让他们震惊的。他们从美国得到的便宜太多了,我们要把这些都拿回来。”梅普自负地说道。
  菲泽尔说:“可是,我们也没必要同时对多个国家开战吧?如果我们的贸易措施只限于针对中国,我们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小一些。”
  梅普哈哈笑了起来,说:“菲泽尔,你太年轻,思想太简单了。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的贸易措施只是针对中国人的,那么欧洲人就会在旁边看热闹,甚至暗中帮助中国,以便我们和中国拼个两败俱伤,他们好坐收渔利。同时,中国人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也会和我们死拼到底,届时我们就会遭受重大的损失。
  而如果我们同时对多个国家展开贸易战,那么他们之间就会分化。每个国家都希望我们能够把压力更多地转移到其他国家身上去,为了祸水东引,他们会不惜向我们做出一些让步,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全都让步了。”
  “呃……,好吧。”菲泽尔无奈了。你胸大你有理,四面树敌这种兵家大忌,你都能够说出一番大道理来,还说我是图样图森破,我还能说啥?
  “过去几周,中国人没有做出要妥协的表现吗?”梅普向菲泽尔问道。
  菲泽尔摇摇头:“没有。中国政府在许多场合声称,他们希望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并希望能够和我们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贸易争端。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表示妥协,而且还对我们的措施进行了强硬的回击。我们提高了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他们按同样的比例提高了从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而且表示未来如果我们有进一步的举措,他们也会奉陪到底。”
  “他们就不怕完全失去美国市场吗?”梅普问。
  菲泽尔耸耸肩,说:“这就不知道了。不过,中国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准备这场贸易战,他们花了很大的本钱在非洲和其他一些地区培育市场。我们做过研究,过去两年中,仅非洲市场帮助中国人消化的产能,就能抵上美国市场的13。他们现在在中亚、西亚和拉美地区也展开了力度很大的国际合作,向这些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这些地区发展经济,以便他们拥有足够的购买力来购买中国商品。如果中国人的措施能够成功,美国市场对他们的重要性将会大幅度降低。”
  “这就是我的前任犯下的严重错误。”梅普用严肃的口气说,“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扩张,导致这些地区都变成了中国人的势力范围。比如说,我听说阿根廷最近和中国人的往来非常密切,中国人从阿根廷购买了大量的大豆,而这些订单本该是属于美国农场主的。”
  “这个嘛……”菲泽尔想了想,才硬着头皮说,“阿根廷这几年经济状况非常糟糕,政府财政陷入了困境。他们曾请求我们给予他们100亿美元的官方贷款,以帮助他们平衡财政赤字。但是……,后来是中国人给了他们这些贷款,并且和他们签订了一个本币互换协议。”
  菲泽尔在中间省略了一段话,事实上,拒绝向阿根廷提供政府贷款的决定,恰恰是梅普做出的。梅普的理由是,美国政府做事,应当遵循美国优先的原则,美国自己都是债台高垒,为什么要向阿根廷提供贷款呢?阿根廷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就好了,美国没有这个义务去帮助他们。
  梅普的观点,乍听上去是有道理的。但拒绝了阿根廷的求助,就意味着把阿根廷推到了中国人那边去,美国因此而失去的市场利益以及地缘政治方面的利益,又岂是100亿美元能买来的?
  看看人家中国,人均GDP不到美国的15,却舍得花钱去做善事。几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取消了非洲若干个穷国的累计100亿美元债务,换来的是这些国家与中国企业开展的全方位合作。短短几年时间,非洲各地都有中国人在经商,一船一船的中国商品运往非洲,换回一船一船的石油和矿石。美国商务部聘请智库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在非洲每花出去1美元,至少能够收回10美元的收益。
  这些话,菲泽尔以及其他的美国官员不止一次地向梅普说过,但梅普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菲泽尔与同僚们曾在私下议论,认为梅普其实并不是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他只是有自己的想法罢了。要知道,帮助自己的国际盟友,能够使美国获得长期的利益,但在短期内,美国却是吃亏的。美国选民要的是眼前就能够看到的利益,而不是什么未来的收益。梅普打出美国优先的旗号,压榨盟友,透支国家未来的利益,却恰恰迎合了选民们的心理,这是一种高明的竞选策略。
  梅普在台上最多只有两个任期,也就是八年的时间。八年之后的事情,与他何干?菲泽尔这些人则不同,他们是想在自己的位置上长期干下去的,任凭梅普这样折腾,未来大家还怎么干呢?
  梅普似乎是没听出来菲泽尔话里的怨气,他点点头说:“是的,中国人现在到处发放贷款,这对于各国是非常不利的。”
  “是的,欧洲人对此也非常担忧,担心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会被中国人蚕食。”菲泽尔说。
  梅普摆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中国人给非洲人、拉美人发放贷款,会把这些国家拖进债务陷阱的。菲泽尔,商务部应当和这些国家的政府协商一下,让他们发布一个共同声明,谴责中国人向他们提供大额贷款的行为。”
  “等等,总统,我不太明白……”菲泽尔凌乱了。什么,让非洲人和拉美人发布一个共同声明,谴责中国人向他们提供大额贷款,你确信自己是在用人类的大脑进行思维吗?这些国家都是哭着喊着找贷款,结果由于美国和欧洲都身陷金融困境,全球只有中国人能够向他们伸出援手,你让他们去谴责中国人?
  梅普说:“菲泽尔,你想想看,这些国家都是穷国,中国人向他们提供贷款,他们未来能够还得上吗?如果还不上,他们就会爆发债务危机,届时他们的经济就会崩溃。所以,中国人的举动看上去是在帮助他们,实际上却是在坑害他们。商务部有义务把这一点告诉这些国家的政府,让他们拒绝中国的贷款,并且把中国企业赶出去。”


第九百零八章 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慧
  “这是我听到的最可笑的笑话”。
  戈斯内尔国总统府里,总统鲁伊对前来采访的欧洲记者康茨和伯恩斯坦说道:
  “西方人是把我们非洲人当成傻瓜了吗?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慧!我们要不要接受来自于中国的帮助,这些帮助会不会对我们的经济造成损害,难道我们自己不了解吗?”
  “鲁伊总统,在历史上是曾经发生过这种事情的。当年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就是因为它们接受了太多的贷款。它们在获得贷款的时候,经济非常繁荣,而当这些贷款用完,需要还债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康茨给鲁伊上着经济课。
  鲁伊点点头,说:“谢谢康茨先生的提醒,事实上,我们的中国朋友早就给过我们同样的提醒。他们向我们分析过拉美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这完全是因为当时提供贷款的都是西方的财团,而我们接受的却是来自于中国的贷款。”
  “你能告诉我,西方的贷款和中国的贷款有什么区别吗?”伯恩斯坦问。
  鲁伊说:“我们的中国朋友说过,当年西方向拉丁美洲提供大量贷款的原因,是西方经济陷入了滞胀,西方金融市场上有大量的游资无法找到出路,所以盯上了拉丁美洲。这些西方财团把钱借给拉美政府,鼓励他们兴建各种大而不当的工程项目,甚至用在一些奢侈消费上,所以,当这些钱花完之后,这些国家都陷入了债务危机。顺便说一下,非洲许多国家的贫困,也是拜这些西方财团所赐。”
  “呃……,我承认,西方有些银行家或许是不太负责任的。”康茨的脸有些红,作为一名财经记者,他怎么会不了解这其中的猫腻呢?
  “那么,中国人的贷款又是怎么样的?”伯恩斯坦问。
  鲁伊说:“中国人向我们提供贷款的时候,有一整套的还款计划。他们说这是他们过去向西方借钱的时候采取的方法。他们会保证每一笔贷款的应用都能够形成偿债能力,如果一项投资是无法获得经济回报的,他们就会建议我们放弃这个项目。”
  “这听起来很高深的样子。”伯恩斯坦嘟哝道。
  鲁伊笑道:“事实上,这很容易。中国人帮我们做了详细的经济规划,告诉我们如果建一座化肥厂,我们每年能够减少多少从国外进口化肥的外汇支持,而粮食的增加又能够为政府创造多少税收。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认为投资兴建一座化肥厂,只需要四年时间就能够收回全部投资,还清所有贷款。事实上,连我都能够看懂他们的算法,更不用说我们的经济官员们了。”
  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