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重工-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百三十八章 没有操纵汇率
  慕尼黑工程机械展会结束了,与以往历届一样,这次展会上出现了许多新产品、新技术,让人耳目一新。展会的成交额也创出了新高,当然,这并不奇怪,因为三年一届的时间间隔足够让全球的产业规模有明显的扩大,成交额的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一届展会上最微不足道,却又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展团签下了2亿3000万美元的订单。说这件事微不足道,是因为这个数字相比整个展会的总成交额而言,实在是不值一提,像西门子、卡特彼勒这样的装备巨头,一个大一点的订单都能达到这个数字。
  说它引人注目,则是因为这是中国的工程机械厂商第一次在慕尼黑展会上收获大单。时下正值冷战刚刚结束,在苏联倒下之后,中国成为传统东方阵营里唯一的大国,更让人觉得充满神秘感。这样一个在西方人印象中贫困落后的东方大国,居然能够在慕尼黑展会上抢了欧美老牌企业的市场,这无疑是一个可以充分炒作一下的话题。
  慕尼黑展会一向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舞台,发展中国家很少能够在这样的展会上取得良好成绩。在以往,慕尼黑展会上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巴西、南非等少数几个,其产品也较为单一,有时候直接就是西方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生产的产品,可谓是了无新意。而这一次中国展团租借的展台面积不大,却带来了十几种产品,包括大容积矿用挖掘机、大吨位电动轮自卸车、装载机、混凝土泵车等等,产品线很宽,体现出一个装备大国的体量。
  中国产品的价格极低,低到让客商们感觉像是买白菜一般,而且这种低价格也冲击了西方老牌企业的价格体系,迫使普迈、海菲等公司不得不降低了他们的产品报价,以安抚传统客户的情绪。
  所有这些,当然逃不过西方财经记者们的敏感视觉,一时间,赞扬者有之,贬损者有之,生生把中国展团的事情炒成了一个媒体热点话题。
  刚刚成立不久的欧盟委员会居然也被扯进了这个话题。就在展会结束的当天,欧盟委员会接到了由德国普迈公司牵头拟定的一份声明,在这份有十几家欧洲大型企业联署的声明中,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严重低估人民币的币值,导致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价格严重偏低,冲击了欧洲企业的传统市场。声明要求欧盟委员会成立一个专门小组调查此事,并对中国进行严厉的惩罚。
  欧盟委员会召集了各国贸易代表商议普迈公司的提案,结果与会代表几乎异口同声地拒绝了提案中的诉求,认为所谓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币值本身就非常低,并不存在故意低估的问题。
  当然,这只是委员会给予普迈等公司的答复而已,真实的原因却是欧盟委员会认为中国低估币值是一件对欧洲有利无害的事情。目前欧洲各国有数千家企业在中国投资,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中国工人的日薪按照中方规定的汇率计算还不到3美元,这就使得这些欧洲公司能够在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的情况下,依然获得数倍于以往的利润。
  此外,来自于中国廉价工程机械虽然让普迈等公司觉得难受,但同样来自于中国的廉价衬衣、袜子却是欧洲百姓的最爱。由于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整个欧洲的物价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欧盟各国用于社会福利的支出也大为减少。
  可以这样说,在各国的这些贸易代表眼里,中国人就是一群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哪有农夫嫌牛过于好养活的?
  “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你们的设备利润过高,长期以来向客户收取了不恰当的高价。中国人并没有采取倾销的行为,他们只是让产品价格回归到正常的水平上而已。”
  欧委会一名名叫博瓦德的官员如此向海因茨尔答复道。这件事就是由海因茨尔挑起来的,普迈公司给了他授权,让他去向欧盟递交声明。他原本以为自己拢了十几家大型企业,足以让欧委会重视,谁曾想欧委会方面经过磋商之后,居然是这样的态度。
  “博瓦德先生,我们的产品定价一直都是如此,并不存在谋取暴利的情况。中国人的产品所以能够对我们造成影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汇率偏低,我有理由认为,以他们的报价,每生产一台设备都要亏损30%以上。”海因茨尔争辩道。
  “你能够拿出证据吗?”博瓦德问道。
  “我可以提交我们普迈公司的生产成本作为对照。”
  “可是他们并不是普迈公司。据我所知,你们公司的普通工人每小时工资是40马克,而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0。5马克,你觉得你们的生产成本和中国人相比具有可比性吗?”博瓦德道,作为欧委会的贸易专员,他掌握的经济信息还是非常充分的。
  “每小时0。5马克!”海因茨尔嚷道,“你相信每小时0。5马克的工资能够雇到工人吗?就算他们生活得更为简单,这点钱也不够他们每天需要的热量。这只能说明中国人规定的汇率是虚假的,他们的本币币值要远远高于他们所声称的水平。”
  “这只是你的猜测罢了,在你们能够提供进一步的证据之前,欧委会是不会考虑你们的要求的。”博瓦德耸耸肩膀,冷冷地声明道。
  他可没兴趣去和眼前这个德国人争论什么,这家伙明显已经有些魔怔了。照博瓦德的想法,你们普迈也可以想办法降低成本啊,为什么不能把企业迁到中国去呢?中国那边劳动力便宜,肯定能够大幅度降低你们的生产成本,这样一来,竞争力不就有了?现在中国人低估币值,纯粹就是给欧洲人送钱,欧洲人才不会去挑破这层窗户纸呢,你不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
  提案被驳回,海因茨尔也没办法了。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海因茨尔是非常清楚的。别看这些官员动辄把什么“纳税人”挂在嘴里,但“纳税人”真的要找他们办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只会摆出条文来敷衍,条文规定多少,他们就做多少,条文上没规定的,你就算给他们磕头,他们也绝对不会去做。
  汇率这种事情,原本就属于没什么实际证据的。如果欧盟自己觉得人民币汇率太低,要逼迫人民币升值,那他们可以找出100条理由来说事。但如果欧盟自己不上心,各企业想让欧盟出头,那就是比登天还难了。
  西方企业都知道,要想办成什么事情,最关键的就是“游说”,找几个代理人把自己的意见反映到政府去,政府出于对选票的考虑,自然就会想办法办妥。但如果没有这种游说,人家才懒得多干活呢,一杯咖啡、一支雪茄,一份泰晤士报看半天的日子,谁不喜欢?
  欧洲这边没办成,海菲公司等一干美国企业回去之后向美国商务部提出同样的议案,也同样没有得到采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正处于由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经济繁荣之中,中国作为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与美国几乎没有产业上的竞争,却有极大的互补。来自于中国的廉价商品能够有效降低美国百姓的生活成本,从而减轻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压力,商务部除非是抽疯了才会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至于说中国少许几家工程机械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威胁,不过是癣疥之疾,何足挂齿。
  一场风波没等掀起来,就已经平息下去了。各家西方大企业在展会上毕竟还是拿到了大量的订单,与往届相比差异并不大,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中国人搅局而给大家带来的些许不快,慢慢就被人淡忘了。
  尚不知道曾经被人惦记过的中国展团兴高采烈地返回了中国,在机场刚刚走出安检区,就得到了来自于各个单位的热烈欢迎。
  国家装备公司方面前来欢迎的人不多,只有公司办公室的几个工作人员,带队的是办公室副主任郑语馨,这是一位30刚出头的女同志,漂亮聪颖,活泼能干。因为冯啸辰在公司里一再强调从简的原则,郑语馨他们甚至连条幅都没打一个,只是弄了张包装箱上的硬纸板,写了“欢迎冯总”几个字,让旁边的人误以为他们是哪个皮包公司的员工,没准全公司也就这么几个人。
  林重、罗冶等单位的接机规格可就大不相同了。听说在慕尼黑展会上签了大单,几个单位的一把手都专程赶到了京城,亲自带人前往机场,红色的条幅拉得像农村办喜事一样铺天盖地。如果不是顾忌航站楼里的秩序,这几家企业恨不得把厂里的腰鼓队、秧歌队都一并带来,目的就是要让全国人民知道,他们在国际顶尖的装备展会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风
  “冯总,辛苦了。”最先迎上来的是郑语馨。不过,就在她试图去接冯啸辰手里的行李时,跟在她身后的一个小伙子眼明手快地先接了过去,然后静静地站在冯啸辰一侧,等候冯啸辰的吩咐。
  这小伙子名叫蒙洋,是个去年才分配到公司工作的硕士生,机械专业出身,为人聪颖而又沉稳,一来就被选定担任了冯啸辰的秘书。冯啸辰这一次去德国,名义上花的是包成明的钱,不便带太多的随从,蒙洋于是没有随他同往。冯啸辰让蒙洋守在单位替他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并且每天通过越洋长途向他汇报有关情况。
  冯啸辰与装备公司的接机人员都打过招呼之后,其他企业前来接机的厂长经理们才一齐涌上来,忙不迭地与冯啸辰握手问好。各单位其实都有与冯啸辰同机回来的员工,但厂长经理们却非要先与冯啸辰见过礼,然后才会去接见本单位的职工,这也是一种对冯啸辰的尊重吧。
  “冯总,辛苦了!”
  “沈厂长,你好你好!祝贺你们林重取得的好成绩啊!”
  “哎呀,冯总,这一次我们林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全都是因为冯总在慕尼黑指挥有方吗?我代表我们全厂一万三千干部职工感谢冯总对我们的帮助呢。”
  “沈厂长太客气了……,辛厂长,你怎么也来了,我听老王说,你前一段身体不太好,怎么样,现在好多了吧?”
  “谢谢冯总关心,我也就是腰不太好,不碍事的。这次承蒙冯总率带着伟龙他们到德国去参展,我们一下子卖出去60多台车,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大成就。冯总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你说我这个当厂长的,能不来迎接一下冯总吗?”
  “哪里哪里,这都是辛厂长主持开发的产品质量过硬,力挫群雄,加上老王他们推销得力,我可是一点功劳都没有呢!”
  “……”
  大家围着冯啸辰,你一言我一语,其中的恭维有三分是客套,倒有七分是真实的。这一次冯啸辰号召各企业前往慕尼黑参展,各家企业原本都是缺乏兴趣的,因为他们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觉得能够卖出一台两台,得到的利润连人员的差旅费都不够。后来,还是冯啸辰请来了包成明,声称可以帮大家出差旅费,只是从大家的销售收入中抽取佣金,大家这才抱着不去白不去的念头,派出了参展人员。
  谁曾想,展会刚开了两天,前方的人员就不顾电话费的昂贵,从慕尼黑打回了国际长途,报告说销售形势一片大好,本企业完全可能放出一颗卫星。到展会结束的时候,各家的成绩都得到了确认,每家企业创汇都超过了百万美元,像林重、罗冶这种大企业,合同额直接就是几千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一两亿,这样的成绩,能不让这些厂长经理们乐开花吗?
  饮水思源,大家自然要首先感谢这次赴德参展的发起者冯啸辰,这一次的成功也坚定了大家的一个信念,那就是多和国家装备公司联络联络感情,这个年轻总经理的眼界不俗,跟着他是有肉吃的。
  一通热闹过后,杨海帆拉着陈抒涵来到了冯啸辰的面前。陈抒涵当然主要是来接杨海帆的,刚才厂长们围着冯啸辰套瓷,陈抒涵也就没上来凑热闹。这会大家都各自散开了,陈抒涵才笑吟吟地走上前来,先是亲昵地帮冯啸辰拍了拍衣服上的一点灰,然后才说道:“啸辰,这趟去德国,辛苦了吧?”
  “我不辛苦,倒是海帆他们辛苦了,每天要接待那么多客户的咨询,有时候还要给客户做演示,挺不容易的。”冯啸辰道。
  “见了你奶奶没有,她身体好吗?”陈抒涵又问起了晏乐琴的情况。晏乐琴回国来的时候,有很多次都曾在春天酒楼用餐,与陈抒涵很熟悉,陈抒涵问候她的健康情况,也是人之常情。
  “老人家身体挺好的,还提出要主持我们欧洲研究院的工作呢。”冯啸辰答道。
  陈抒涵笑道:“哈哈,晏奶奶老当益壮,肯定能行的。”
  两个人刚聊了两句,罗冶的厂长辛瑞江和林重的厂长沈金宝分别从两个方面走了过来,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
  “冯总,我们厂驻京办准备了接风宴,要不咱们一块去吧……”
  这俩人互相没商量过,说出话来居然一字不差。待到说完了,他们才发现这一点,面面相觑之下,不由得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我看辛厂长和沈厂长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这话说得也太巧合了。”冯啸辰看着他俩笑道。
  辛瑞江道:“这说明我和老沈心有灵犀啊。不过,冯总,我可是先说的,你得上我们那里去。”
  沈金宝瞪了辛瑞江一眼,道:“老辛,你要不要脸,分明是我先说的好不好?”
  辛瑞江道:“谁先说不重要,关键是冯总和我们罗冶关系更近啊,你问问冯总,他和我们副厂长王伟龙是什么交情?”
  沈金宝大笑:“老辛,冯总跟你们罗冶的关系再近,还能比他和我们林重的关系更近?你怕是不知道吧,冯总在15年前就是我们林重的生产处副处长了,严格地说,我们林重可就是冯总的娘家呢。”
  “两位厂长说得都对,不过,既然冯总和你们两家这么熟,也就不差这一顿饭了。我们长峰机械厂长期以来受过冯总很多关照,一直都没有机会请冯总吃顿便饭,今天晚上的宴请,你们两位老大哥就让给我们这个小企业了好不好?”又有一位厂长加入了争抢请客权的行列,他是滨海省一家中型机械企业的厂长,名叫蔡朝宇,他们厂是生产工程机械配件的,这次在慕尼黑也签下了400多万美元的订单。
  听到他们几个人说话,其他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又再一次围上来了,这一回可都是来邀请冯啸辰去赴宴的:
  “冯总,还是到我们那里去吧,我们订了最正宗的川菜!”
  “什么呀,冯总是北方人,哪能习惯你们川菜那么辣,还是去品尝一下我们的粤菜吧!”
  “冯总啥时候成北方人了,他原籍分明是我们南江的好不好?冯总,出国这么长时间,您一定是最思念咱们南江的家乡菜吧……”
  接风宴这种事情,各企业都是要安排的。不过,也只有像罗冶、林重这样的大企业,才觉得自己有资格请冯啸辰去赴宴,在安排的时候也预先做了准备。诸如长峰机械厂这样的中小型企业,估摸着自己肯定没这么大的面子,因此也就没有主动提出来,不过,见沈金宝、辛瑞江他们向冯啸辰发出了邀请,这些中小企业的领导觉得不表示一下不合适,于是便纷纷上来表态。至于说万一冯啸辰真的答应到他们那边去赴宴怎么办,这些领导也并不担心,大不了临时换个更大的酒店就是了。
  这时候,郑语馨走了过来,笑着替冯啸辰解围道:“各位领导,冯总刚回来,经贸委的领导还在等着他去汇报工作。至于今天的晚宴,我们公司已经有安排了,由我们做东,请各家企业的同志们一起坐坐,大家觉得如何。”
  “一起坐坐是肯定要的,不过,这个东道主一定得由我们林重来做。郑主任,你就别跟我们抢了。”沈金宝道。
  辛瑞江道:“我们罗冶是受冯总帮助最多的,这个东道主,该由我们做才行。”
  “老辛,你怎么又来搅和了!”
  “分明是你先劫胡的好不好!”
  眼看着两个正厅级的大厂厂长又要开战,冯啸辰赶紧笑着打断了他们的话。他把陈抒涵拉过来,然后对众人说道:“各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姐姐陈抒涵,她在京城开了一家小饭馆,叫春天酒楼。大家能不能给我一个面子,照顾一下我陈姐的生意,今天晚上的接风晚宴,就到春天酒楼去办。至于费用嘛,大家谁也别争了,按每家企业赴宴的人头数,AA制,如何?”
  “哈哈,好好好,冯总这个建议好!”蔡朝宇抢先拍掌表示附和,他知道如果要请冯啸辰吃饭,他这个小厂子是肯定抢不过林重、罗冶这些大厂的。冯啸辰现在这个主意,让大家都能出一份钱,都有了面子,他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冯啸辰把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说是照顾自己姐姐的生意,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对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