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重工-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负责弄钱
“其实也没那么玄虚。”
冯啸辰等众人笑罢,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开始说道:
“根基刚才说的,是一种建立在技术突变基础上的可能性,毕竟技术的发展有时候是会超出人们想象的。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也要开展,可以委托国家工业实验室的专家们去做,让他们要不拘一格,大胆想象。公司这边,还是需要有一些比较务实的方向,也就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而且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去推测将会非常重要的一些项目。老吴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长期的积累,现在就请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听到冯啸辰点自己的名,吴仕灿清了清嗓子,翻开一个笔记本,开始给大家讲解起来:
“根据我们多年进行技术跟踪形成的积累,结合国家的需要,我们列出了下世纪初必须重点攻克的关键领域,分别是:
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包括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水电机组、抽水蓄能水电站机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等;
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正负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
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和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脂成套设备;
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
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30万吨矿石和原油运输船、海上浮动生产储油轮、一万箱以上集装箱船等;
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实现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国产化……”
他说得很细,各种设备的名称、型号、技术要求等都存在他的心里,他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说出来。这一屋子人,大多数都是工业系统的老人了,连原来不太懂行的王根基如今也算是半个“工业通”,一听就知道吴仕灿抓的点非常准,提出来的目标既是可以达到的,同时又是需要付出相当努力的,正符合一个战略规划的要求。
大家不知道,为了编制出这样一份切合实际的战略规划,吴仕灿和他的属下耗费了多少心血。每一项技术要求,都要再三斟酌,不能发生方向性的偏差,也不能好高骛远地提出无法达到的目标。吴仕灿经常对属下说:计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一个规划如果出错了,就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损失将无法估量。
吴仕灿原本是一名化工专家,对化工设备很了解,但涉及到电力、冶金、交通、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就不是那么精通了。到重装办之后,他改变了过去只关注一个领域的特点,开始把自己的视野投向整个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中有些领域的知识与他原来所研究的化工领域差异很大,可以算得上是隔行如隔山,他发挥了一贯的钻研精神,看书、查资料、下工厂,对一线工人和技术员不耻下问,十年时间,硬是让自己成为了一名跨界的工业技术全才。
有得必有失,吴仕灿跨越的领域多了,原来的专业便有些被冷落了。两年前,他的一位老朋友给他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刚刚入选了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也就是后来改称的科学院院士。乍接到这个电话,吴仕灿只觉得脑子里有些空空的,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完全是下意识地向老朋友说着祝贺的话,甚至连对方什么时候挂断了电话都没有注意到。
他分明记得,这位老朋友在当年的学术造诣是不及他的。老朋友近年来做出的几项成就,吴仕灿也曾经涉猎过,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果当初能够继续做下去,这些成就恐怕就会是他吴仕灿的囊中之物,而这个学部委员的头衔,也将是非他吴仕灿莫属的。
可是,这仅仅是一个“如果”而已。他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夏日,阳光非常明媚,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小年轻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向他说了一番话,于是他便把自己最珍爱的鸭嘴笔送给了自己的研究生,然后毅然地来到了重装办,干起了技术装备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工作,一晃已经是十几年时间了。
当年请他出山的老人罗翔飞,不久前已经退休了。而当年那个用了些小伎俩让他悟出战略规划工作重要性的小年轻,现在已经成为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他吴仕灿也不再是一位科学家,而是成为一名主管技术装备研发的机关干部,与科研算是彻底绝缘了。
后悔吗?
吴仕灿曾经无数次地问过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他就只有义无反顾地做下去。的确,这个世界上从此没有了一位名叫吴仕灿的科学院院士,但凭借他的慧眼,许多原本险遭埋没的科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许多险遭放弃的研究方向绽放出了绚烂的光彩。就说浦江交通大学那位名叫王宏泰的年轻讲师吧,在吴仕灿的鼎力支持下,他在钌触媒合成氨工艺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果,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合成氨工艺专家。
如果当初不是吴仕灿,而是另外一位技术眼光稍逊的官员评审王宏泰的项目申请报告,他能够看出这份报告中隐含的天才思想吗?他能打破常规给王宏泰这样一个既年轻又没有名气的小讲师高达50万的资助吗?
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些人成为人梯的,这是自己的选择。
“实在是太好了!”
王根基的喝彩,打断了吴仕灿的遐想。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把要说的内容说完了,虽然思绪发生了偏差,但他讲的内容却没有出错,因为所有这些内容都已经刻在他的心里了。
“老吴,太了不起了!”王根基一向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对于他觉得好的人和事,他从不吝惜溢美之辞,而如果一个人是他看不上的,他那鄙夷的神情几乎就是写在脸上的,丝毫没有半点掩饰。
“这个目标非常宏大。如果我们能够在2010年之前把这些领域都攻克下来,那么罗总说的跻身世界前列就不再是一个希望,而是已经成为现实了。不过,老吴,你考虑过没有,要突破这么多的领域,咱们需要投入多少钱?”
说话的是刚刚被派往装备工业公司任职的郝亚威,要说起来,他也是冯啸辰的老朋友了。当初冯啸辰到经委冶金局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从地方借调上来的临时工,而郝亚威已经是冶金局的预算处长。后来冶金局撤销,郝亚威回经委任职,冯啸辰则随罗翔飞到了重装办,直到成为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为了加强装备工业公司的工作,经委派郝亚威到装备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却成了冯啸辰的属下。
对冯啸辰这个人,郝亚威是很有好感的。当年他们一道去德国联系引进热轧设备的事情,在利用业余时间逛街时,冯啸辰凭着流利的德语以及机敏的头脑,帮郝亚威买到了一部打折的莱卡相机,足足替他省了400马克,郝亚威因此而与冯啸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对于当年的小临时工如今成为自己领导的事情,郝亚威并不介意,这应当得益于冯啸辰一向的与人为善吧。
郝亚威从当预算处长的时候,就是一个极其“抠门”的人,对经费卡得非常紧。也难怪,在七八十年代,国家财政十分紧张,没有这样一种抠门精神的人,也当不了预算处长。时下国家经济状况比十几年前已经大为好转,不过财政方面却是显得更紧张了。郝亚威的习惯还是没改,三句话不离本行,直接就问起投入的事情了。
吴仕灿笑着指了指冯啸辰,说道:“郝总,这个问题你可别问我,还是问啸辰吧。我曾经向他汇报过,说这个目标的投入非常大,是他说不用计较这些的。”
“的确是我说的。”冯啸辰呵呵笑道,“该做的事情总是要做的,没有钱就只能想办法去找钱了。吴部长刚才说的规划,大家听了想必都是非常激动的。咱们国家不能永远落后下去,在2010年前突破这些领域,是国家复兴的需要。至于说所需要的投入嘛,上级既然让我当这个总经理,那这件事情我自然就是责无旁贷了。”
“你是说,弄钱的事情由你包下来了?”郝亚威看着冯啸辰说道。
“不是还有老郝你吗?”冯啸辰一把就把郝亚威也拖下水了,“谁不知道老郝你是个财神爷,弄钱的事情,离了你能行吗?”
郝亚威夸张地皱着眉头,说道:“啸辰,我这可是初来乍到,你就这样坑我,还讲不讲老交情了?现在国家财政紧张得很,连各部委都在搞创收,弥补经费的不足,你让我上哪给你弄钱去?”
冯啸辰道:“还是老规矩啊,国内没钱,就上国外弄去。咱们要搞现代化,西方国家不赞助一下合适吗?”
“赞助?”全场的人都被雷倒了,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年轻的总经理可是真够敢点火的,居然直接说出让西方国家赞助的话来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组团出海
1995年春,德国慕尼黑。
新落成的国际贸易中心门外彩旗招展,大幅的广告从贸易中心的展厅楼顶一直垂到地面,上面印着的都是一些鼎鼎大名的国际品牌:卡特特勒、小松、利勃海尔、普迈、海丁斯菲尔德……。在14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外面,有多达30万平米的露天展位,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钢铁巨兽,长长的吊臂、硕大的挖铲、几人高的车轮、两寸多厚的履带,无处不透着浓浓的重金属气息。
这是三年一度的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来自于全球30多个国家的2000余家生产厂商云集于此,展现自己在工程机械方面的最新成就。而更多国家的采购商也纷纷赶来,一掷千金,其疯狂丝毫不亚于后世互联网上的剁手一族。
“咱们的广告,根本看不见啊。”
在一台长12米、高7米的175吨电动轮自卸车旁边,罗丘冶金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伟龙感慨地向身边的冯啸辰说道。他们此时正举目眺望着展厅外悬挂着的那些广告,从中辨别着属于中国展台的那一个窄条。其实,说根本看不见也是不客观的,那幅广告也有二尺来宽,从楼顶垂到地面,面积也颇为不小了。只是如果不认真去找,很容易被忽略。
冯啸辰上任尹始提出要搞大型技术装备预研,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90年代中期,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家财政因为利改税的机制转换而处于暂时的困难之中,大批国企则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模式而陷入了严重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要筹措数以亿计的研发资金,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冯啸辰自然不是那种坐着等米下锅的人,他提出,国内资金短缺,可以从国外想办法,用一个调侃的说法,那就是让国外“赞助”。
在80年代初,他也曾经出过一个到国外找赞助的点子,那是由国家经委出面成立了一个国家装备工业科技基金,再通过冯华的明堡银行,在欧洲市场上发行中国装备工业科技债券,募集资金。晏乐琴担任了这个基金的理事长,利用她在波恩大学任教多年形成的声望,为这个基金的发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到目前,装备工业科技债券已经发行了十几期,前几期的本息都已经按时偿还,让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进而也带动了后期债券的销售。依靠基金支持的许多科研项目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各种专利的收获用于支付债券本利还有很大的节余,这些节余部分被重新投入到基金中去,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郝亚威在当年就担任过基金的财务负责人,对于基金的运作情况非常了解。在冯啸辰最初说出“赞助”二字的时候,郝亚威第一个反应就是冯啸辰打算故伎重演,再次去欧洲市场发债圈钱。但郝亚威又知道,这个想法已经是不太现实了。
时下的欧洲资本市场,与80年代中期已经有所不同。在当年,欧洲市场上有大量的游资,急于找到投资去向,中国装备工业科技基金的发行,正迎合了这种需求。而到90年代中期,欧洲经济开始陷入沼泽泥潭,各国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失业率高企不下,内部的资金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哪里还有闲钱在中国进行长线投资。
欧洲经济衰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内因来说,是受到福利社会的拖累,百姓不愿意干活,却要求超前的享受,寅吃卯粮,家底日益掏空。从外因来说,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失去了最大的军事竞争对手,广场协议打折了日本的腰杆子,让美国解除了经济上的心腹大患,中国又尚未达到让美国重视的程度,于是欧洲便成为美国要遏制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或许是出于自保的目的,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了旨在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欧盟,触动了美国的逆鳞,美欧关系开始恶化,欧洲的发展自然也就遭遇了危机。
冯啸辰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一向极其关注,再加上还有一个在美国当银行家的叔叔,自然也知道欧洲目前的状况。他并没有打算复制过去的模式,而是提出了一个组团出海去海外淘金的战略。
赚海外的钱,同样也不算是什么新鲜思路了。重装办至少在10年前就已经力促各家装备制造企业前往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设备销售,目前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还有一些中国承建的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不过,冯啸辰这一次提出的做法,比以往要更为大胆,他要求各家装备企业要积极参与各种国际装备展会,到一流的舞台上去与国际巨头当场角逐。
“啸辰,这个想法有点太超前了吧?咱们的技术水平,和欧美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啊!”吴仕灿这样对冯啸辰劝诫道。
“可是,咱们的东西便宜啊。”冯啸辰笑嘻嘻地回答道。
“人家的品牌知名度比咱们高多了。”钟启帆也提醒道。
“可是,咱们的东西便宜啊。”冯啸辰道。
“那些国外大企业,都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咱们只怕是拼不过他们吧?”市场部的张瀚匀道。
“可是,咱们的东西便宜啊。”冯啸辰还是这句话。
“啸辰,咱们能不提便宜的事情吗?”王根基忍无可忍了。
“那么……”冯啸辰想了一小会,最后蹦出了一句:“咱们物美价廉啊。”
众人全都崩溃了,这不还是一回事吗?合着这位新上任的总经理,手上就攥着这一张牌呢,自己还以为他有硬的底牌。
冯啸辰也是存心跟大家逗乐,见大家都被自己给逼疯了,便笑呵呵地说道:
“各位,不是我成心,而是你们说的都很对,咱们技术不行、品牌不行、渠道不行,的确是没有太多优势。但在今天的世界上,价格便宜就是一个极大的竞争力。
其实大家都清楚的,咱们的产品虽然说技术水平不如西方国家,但主要的性能指标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了。西方国家产品比我们强的地方,不过是更方便、更环保、更耐用、更美观。这些东西重要不重要呢?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用户,甚至包括发达国家的用户来说,花几倍的价钱只为了方便、环保、耐用、美观,是很不值得的。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极快,十年前的产品,放到今天就已经过时了。花几倍的钱买一套能够耐用50年的设备,既无必要,也不经济。一台设备用上几年就扔掉,换更高科技的设备,这才是一种理性的做法。在这方面,物美价廉这个特点就很重要了。就说你们各位,10年前买的老冰箱是不是还在用呢,有没有抱怨过冰箱质量太好,弄得你们没有了换冰箱的由头?”
一句话让大家又笑起来了。可不是吗,在座各位都算是成功人士,是中国第一拨有钱买冰箱的人。10多年前一台冰箱2000多块钱,买回家去可谓是风光无限。可这几年市场上的冰箱越来越便宜,功能越来越多,外观越来越漂亮,他们这些人中间十个中有八个都不止一次地生出过怨言,盼着家里的冰箱赶紧出点故障,最好是那种根本修不好的故障,这样就可以去换一台更新更炫的冰箱了。
推广到装备工业方面,似乎也有这样的情况。六七十年代建成的那批炼钢电炉、燃气轮机,如今运转还非常良好,但技术却已严重落后了。炼钢电炉已经发展到超高功率,火电设备讲究的是超超临界,新技术更节能高效,谁不喜欢?可如果为了采用新技术而把还能使用的旧装备淘汰掉,又让人有些心疼。早知道技术发展得这么快,当然还不如挑个便宜货先用着,过几年再换新的,至少损失也会小一点吧?
中国的装备工业曾经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经过十几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如今在不少领域已经达到了西方国家八十年中期甚至后期的水平,与西方的差距也就一代左右。可以这样说,不提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就算是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企业里正在使用的设备,也并不比中国目前能够制造的设备更先进。如果中国能够提供廉价而又不算特别落后的设备,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