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重工-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个会?什么意思?”冯啸辰有点懵了,啥叫会啊?会前面带的动词难道不应当是开吗,说开会他是懂的,可来个会是什么意思呢?
“来个会,就是大家凑到一起,搞一个什么会,对了,过去工厂里不是有互助会吗,就是这个意思。古代的时候,乡下农民跟县城里的老爷打官司,光靠个人肯定是打不赢的,来个会,凑上几百人,同进同退,县太爷也得掂量一下,不好太偏了。”阮福根解释道。
冯啸辰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道:“你说的,不就是一个协会的意思吗?你是不是想说,把这些投资的乡镇企业联合起来,搞成一个协会,共同出声,这样国企那边就不太好对你们不管不顾了?”
“就是就是,我们乡下人就是说来个会的。”阮福根又擦了一下头上的汗,说道。
“搞成一个协会,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冯啸辰的思维也被阮福根给启发了,不得不说,这个乡镇企业家的想法还是挺靠谱的,个别企业要对抗大型国企,难度很大,但如果是十几家、几十家乡镇企业联合形成一个投资财团,共同承担这一亿两千万的资金,共同占有在董事会中的发言权,那么各家国企就不太好过于傲漫了。用一个后世的词来形容,这就叫抱团取暖,效果应当是很明显的。
想到此,冯啸辰笑着对阮福根说道:“这个办法不错,要不,老阮,你就牵头来搞这个会吧,反正要参加的主要也是你们这些搞化工设备的,恐怕你也都认识。等这个会搞起来,你就当这个会长,我看挺合适的。”
阮福根连连摆手,说道:“不不不,我哪当得了会长,我这个嘴笨,不会说话,也不懂场面上的规矩,当会长肯定是不行的。”
“那你有合适的人选吗?”冯啸辰随口问道。
阮福根道:“你看董岩怎么样?”
冯啸辰摇摇头,道:“董岩恐怕差点意思。你的嘴不笨,董岩才是真正的嘴笨呢。再说,董岩过去是在国企当中层干部的,现在让他代表你们这些乡镇企业去和国企争待遇,我担心他有心理阴影呢。”
“这倒是。”阮福根果断地就把这个想法给否定了,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董岩比他更不合适,他又想了想,眼睛一亮,说道:“倒是有一个人,他过去在政府里做事,后来自己出来办企业,现在搞得挺大的。他门路广,跟方方面面的人都熟,和我们这些搞化工设备的老板也熟悉,如果让他来当会长,我估计大家都会同意。”
“是吗,这个人叫什么,他的厂子是做什么的?”冯啸辰问道。
阮福根道:“他叫包成明,不是办厂子的,而是搞了一个叫什么商业信息公司,叫……”
“辰宇商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冯啸辰替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了。真是那啥了,闹了半天,阮福根说的人居然是冯啸辰的合伙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他的马仔。包成明这些年把他的商业信息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尤其是在民营企业这边,还真隐隐有些意见领袖的味道。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辰宇商业信息什么公司,怎么,冯助理也听说过他吗?”
“嗯嗯,算是有点接触吧。”
“那么,冯助理,你觉得让他当这个会长,合适不合适呢?”
“这……这件事我就不插手,你们如果觉得合适,就推选他吧,反正这个会也是你们自己组织的,我只负责给你们提供这个信息而已。”
“怎么,冯助理和包总……有什么不愉快?”
阮福根多敏感的人啊,听冯啸辰说得如此勉强,马上就想到了一些不能言状的事情。冯啸辰说自己认识包成明,却又声称不插手,这其中就有问题了。如果真的觉得包成明不合适,如董岩那样,冯啸辰应当是可以直言不讳的。反之,如果觉得包成明合适,他也应当有个态度。现在这种表态,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冯啸辰对这个包成明有很大的意见,如果是这样,那么打死他也不会推荐包成明来当这个会长的,就算有其他人推荐,他也要努力阻止,总之,就是绝对不能得罪冯啸辰。
冯啸辰看着阮福根一脸惶恐的样子,也是极其无语。想了一会,他叹了口气,说道:“老阮,咱们认识也这么多年了,相信你也是个可靠的人吧。我跟你说件事,你自己知道就行,连你老婆都不能告诉,更不用说你那个不靠谱的小舅子,你能做到吗?”
“我发誓,我如果说出去,天打雷劈!”阮福根又祭出了他的誓言。
冯啸辰点点头,道:“包成明那个辰宇商业信息公司,名字里的辰字,就是我冯啸辰的辰字,你懂了吗?”
“啊!”
阮福根这回是真的觉得自己被雷劈过了。
第五百五十九章 引咎辞职
听到这个惊天的秘密之后,阮福根再看冯啸辰的眼神里就已经充满各种小星星了。原本他只知道冯啸辰是一个有前途的官员,现在才知道,人家玩商业比自己玩的要溜得多。包成明的辰宇商业信息公司只是名气大,实力如何,阮福根这个搞实业的小老板是看不出来的,但他知道南江省另有一家冠以辰宇名号的企业,名叫辰宇工程机械公司,那可是民营企业里的明星。
论产值,辰宇工程机械公司排不到很前的位置,可许多人都知道,这家企业居然有港岛大亨章九成的股份,在这个年代里,能够拉到章九成的风投,这是什么一种什么能耐?阮福根最早听朋友聊天说起此事的时候,一半是怀疑,一半是佩服,不知道那家企业到底有什么来头。现在结合冯啸辰的话一回味,他才明白,原来这家企业是眼前这位冯助理搞出来的,冯助理出手,摆平一个章九成又算个啥呢?
想想看,这就是差距啊。他阮福根在会安算是一个能人,在省里、京城,都能号称有几个认识的,可认识归认识,他在人家面前得装孙子好不好?可冯助理跑到港岛去都能够拉到投资,自己的境界跟人家一比,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想明白了这些,阮福根便有了知耻而后勇的觉悟。他立马表示自己准备出资2000万,同时向冯啸辰扬言要亲自出马,去联系海东这边其他做化工设备的乡镇企业,组织大家联合出资,参与极限制造基地的建设。在筹资的规模方面,冯啸辰给他吃了颗定心丸,那就是多少都无妨,如果少了,大不了再去找其他地方的企业,如果多了就更好了,极限制造基地还有二期三期,有钱就提前建起来,哪还有怕钱烧手的道理?
与阮福根谈妥了这件事之后,冯啸辰在海东又走马观花地转了几个地方,找了一些当地的乡镇企业家座谈,推销极限制造基地的股权。这些企业家有的看出了基地的价值,欣然表示有意加盟,有些则因为种种原因,婉言拒绝,这都是在冯啸辰的预料之中的。
转完一圈,冯啸辰回到海东省会建陆,准备乘飞机回京。在机场门外,他意外地遇到了一位熟人,那就是石化设计院的新晋院长来永嘉。
“来院长,你到海东来了?不会是来考察滨港石化工地的吧?”冯啸辰一边与来永嘉握着手,一边笑呵呵地问道。他拖着箱子是准备去坐飞机的,而来永嘉同样拖着箱子,却是刚从飞机上下来。装备公司委托石化设计院设计的60万吨乙烯正是建在海东省的滨港县,因此项目名称便称为滨港石化。虽然正式的设计尚未完成,但滨港石化那边的工地已经开始了前期的清理、平整工作,冯啸辰这一趟因为时间比较紧,也没顾得上去看一看。
来永嘉笑着答道:“是啊,我就是要到滨港那边去的。”
“啥时候回京城?”冯啸辰随口问道。
“不回了。”来永嘉应道。
“不回了?”冯啸辰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来永嘉笑了起来,说道:“你可别误会,我是说暂时不会回去了,怎么也得呆到大乙烯建成吧?”
“大乙烯建成?”冯啸辰咂摸了一下来永嘉的话,惊愕地问道:“来院长,你是说,你调动工作了,不当院长,改成过来管大乙烯了?”
“确切地说,是我引咎辞职了。”来永嘉还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丝毫不像一个引咎的官员,“组织上考虑到我过去在乐城乙烯有过管理工地的经验,就任命我为滨港石化建设项目的总指挥,啥时候项目完工,我这个总指挥就啥时候滚蛋。”
冯啸辰满脸黑线:“引咎辞职,出什么事情了?”
“也不是很大的事。石化设计院派人去日本池谷制作所学习乙烯装置设计技术,有两位派去的技术人员逾期未归。”来永嘉淡淡地说道。
“逾期未归!”冯啸辰咧了咧嘴,作为体制内的人,他太了解啥叫逾期未归了,这不就是非法外逃吗?这些年,各单位出国的机会多了,政策上则管得没那么严了,于是,各单位所谓“逾期未归”的事情就时有发生了。那些公派出国考察或者学习的人员,到了该回国的时候,找各种理由拖延,甚至直接玩起了失踪,这就是逾期未归的真实含义。
“一个叫葛涛,挺有才华的一个年轻人,院里打算重点培养的。被日本人看中了,直接给了高薪,还答应帮他办什么绿卡还是什么卡的,怕单位不放,索性就不和单位联系了。还有一个女孩子,搞结构研究的,从中国出发的时候名叫杨倩霁,等到要回来的时候,改名叫酒井倩霁了……”来永嘉面带着讥讽之色说道。
“酒井倩霁……这是嫁了个姓酒井的日本人啊。”
“可不是吗?连姓都改了。不过这样也好,省得让老杨家丢人。你想想,杨家将,那可是满门忠烈……”
“呃,来院长,这个扯远了吧?”冯啸辰赶紧踩了一脚刹车,否则这老爷子还不定想飚到哪去呢,一个姓杨的女技术员,碍着杨家将啥事了?
“来院长,就为了这么点事,你也犯不着引咎辞职吧?再说,带队的不是康院长吗,怎么说也是他这个直接领导的责任更大呀。”冯啸辰提醒道。
来永嘉道:“没错,这事一出来,总公司那边是打算处分老康的,其实处分也不重,就是一个行政警告,过一段就撤销了。不过我说了,大乙烯攻关还需要老康牵头,给他处分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对工作不利。我是院长,出了这种事情,是我院长的工作没有做好,干脆我承担责任,引咎辞职,把我发配到海东去建工厂好了。”
“哈哈,来院长,你这是找借口逃跑吧?”冯啸辰听出了一点味道,笑着揭发道。
来永嘉也笑了,说道:“的确有点这个意思。其实,我真的不擅长当设计院的院长,去年的事情,也是临危受命,义不容辞。这小半年时间,石化院的风气改变了不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后勤、行政那边的职工也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为一线服务的意识。这边大乙烯的设计马上就要完成,我再呆在石化院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我今年55了,干不了几年,临退休之前,想亲手把咱们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60万吨乙烯建起来,这也算是给我的职业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就这样,我给总公司写了辞职报告,甘愿到海东来住工棚,总公司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那我以后又得称您为来总了。”冯啸辰道,“来总,大乙烯工程的建设周期长,难度大,您可得多保重身体。”
“谢谢冯助理,我这把老骨头,应当还能拼一拼的。”来永嘉满腔豪情地说道。
冯啸辰回到京城之后的第二天,家里来了贵客,那就是从非洲回国来休假的冯飞夫妇。两年前,冯飞夫妇就曾经回来过一次,那时候国内的亲友们就已经感受到他们俩气质上的变化了。这一回再看,冯啸辰觉得冯飞又实现了一次蜕变,相比上一次,少了几分飞扬跋扈的神气,倒多了一些上位者的淡定沉稳。至于婶子曹靖敏,早就不再是过去那个工厂女工的模样,而是在竭力地模仿着上流女性的言谈举止,虽然她在非洲所接触到的上流女性也实在上流不到哪去。
“晓迪,这是婶子给你的礼物,还喜欢吧?啸辰,这是给你的。克林娜,第一次见面,送你一条项链,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们德国人的眼光……”
一见面,曹靖敏就像个散财童子一样,给每个人都送了礼物,男的是一枚硕大的金戒指,女的则是一条金项链,戒指和项链上镶嵌的,都是一枚颇有点规模的钻石。
“非洲太落后了,工业比咱们都差得远,更不用说和西方相比了。不过,就是黄金和钻石比较便宜,这些钻石都是直接在矿山买的,价钱连市场上的一半都不到呢。”曹靖敏一边发着东西,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这也就是在冯家,曹靖敏才能把这话说得如此脱俗。要知道,时下国内钻戒还是极其稀罕的东西,能够见过这东西的人都不多,更遑论买得起的。但冯家的情况就不同了,去年年底,冯啸辰给冯林涛发了200万的分红,冯飞两口子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国,并且给冯啸辰、冯凌宇两兄弟送钻戒和钻石项链,与这件事也是有点关系的。
“你婶子闲着没事,自己也捣估了一点生意,现在也算是个小资本家了。现在看起来,全家也就是我和林涛还是靠工资吃饭的,属于无产阶级。”冯飞笑眯眯地看着曹靖敏做人情,同时说着不靠谱的客气话。
冯啸辰笑道:“是吗,婶子现在做什么生意呢?要不咱们合作一下?”
第五百六十章 种菜种成百万富翁
“听你二叔瞎扯啥呢!”
曹靖敏一边给冯飞递了个白眼,一边笑吟吟地回答道。不过,看她那意思,倒不像是怪冯飞多嘴多舌,而是觉得有个机会能够显摆一下自己的成就,是件愉快的事情。
“婶子就是闲着没事,在房前屋后种了点菜,自己吃不了,拿出去卖,这算个啥资本家啊。”曹靖敏谦虚道,顺便说一下,这年头,资本家已经成为一个褒义词了,说谁是资本家,绝对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冯啸辰却是有些惊讶:“不会吧,婶子卖点菜就能够买得起这么多钻戒了,婶子种的不会都金元宝吧?”
曹靖敏道:“也不是什么名贵的菜,就是咱们这边的大白菜、辣椒、西红柿什么的,都是些家常菜。嗯,主要是种的量比较大,也算是薄利多销吧。”
“多大的量?”
“400多亩吧……”
“400多亩!”
众人全都惊呆了,何雪珍咂着舌头,说道:“靖敏,你也太能干了,居然在非洲种了400多亩菜,对了,你肯定不是自己一个人种吧,肯定是雇了人帮忙的,对不对?”
曹靖敏道:“雇了40多个非洲人,这些人干活可真不行,让他们去摘点菜,踩坏的比摘出来的都多。不过也没办法,这么多活,我也干不过来啊。”
曹靖敏最早是为了照顾冯飞的生活而到非洲去的,去了之后最不适应的地方,就是非洲当地的蔬菜品种太少,而且价格很高,也不太新鲜,这对于来自于强大的“种菜民族”的冯飞夫妇来说是极大的煎熬,尤其是吃不上新鲜辣椒,更是让他们无法忍受。
无奈何,曹靖敏只能写信回厂里,让厂里的老姐妹给她寄了一大包蔬菜种子过去,开始自己种菜。东翔机械厂地处深山,周围的商业不发达,所以厂里的职工一向都有种菜的传统,曹靖敏在厂里的时候也是种惯了菜的,在非洲虽然水土气候等条件都有所不同,但她稍加摸索,也就找到了门径。
这一种可就停不下来了。曹靖敏现在是全职太太,没有具体工作,平常也没什么娱乐活动,种菜就成了她主要的兴趣爱好。可他们两口子能吃多少菜?每一次收获的蔬菜,都远远超出了他们自家的需求。一开始,冯飞会把蔬菜拿去送给那些非洲的军方同僚,受赠者则时不时会送点小东西当成回礼。后来大家都吃出味道来了,向冯飞讨菜的同僚越来越多,并有很多人明确表示愿意以市场价格购买。
冯飞把这个情况向曹靖敏一说,曹靖敏倒是来了精神,欣然同意有偿供菜。非洲这地方的蔬菜很贵,两棵大白菜,在国内也就是几毛钱的样子,在这里能卖到相当于人民币几元钱的价格,而曹靖敏付出的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汗水而已。这样好的事情,她如何会不愿意做呢?
于是,事情就一步步走向戏剧化了。一开始是买菜的人太多,曹靖敏种不出这么多菜,不得不找了几个帮工,开了更多的荒地。等到菜的供应量多了,曹靖敏又已经尝到了甜头,动了赚钱的心思,便雇人拉着菜到市里去兜售。一来二去,曹靖敏的蔬菜农场便扩展到了400多亩地,固定的工人就有40多人,另外还有一些短期的帮工。一年下来,扣除工资、化肥、用电之类的花销,农场的利润居然达到了300多万,这让冯飞两口子都吓了一大跳,同时也欢欣鼓舞起来。
在此之前,两口子虽然有工资和不菲的出国补贴,但距离百万富翁这个位置还是远得很的。他们的存款,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