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重工-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啸辰倒也不用担心他们爽约,毕竟仙户钢铁所的钢材质量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卖出去的钢材数以千万吨计,任何一家客户只要意识到存在质量问题,做点检测就能够发现。如果平冈树男和内田悠敢于忽悠冯啸辰,冯啸辰找个场合放放风,就能掀起一场波澜了。
  “冯先生,我公司会立即对钢材数据进行纠正,避免再出现类似的差错。这一次的事情,还请贵国的知情人员不要向外界透露,拜托了!”平冈树男第100次地向冯啸辰鞠着躬央求道。
  “放心吧,平冈副总裁,中国人是讲信用的,我们答应的事情,就绝对不会违反。”冯啸辰承诺道。
  平冈树男又表示了一番感谢,这才与内田悠一道告辞离开。临走前,他多嘴多舌地又问了一句:“冯先生,请问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的吗?”
  “嗯,的确是有一件小事。”冯啸辰道,说着,他用手指了指堆在地上的那堆宣传材料,说道:“既然咱们双方已经达成了谅解,那么这些材料就用不上了,麻烦平冈先生找人把它们运走处理掉吧。此外,印刷这些材料的费用,一共是175美元,是我个人掏腰包垫付的。既然材料不能发放,这些费用就没法报销了。我是一名公职人员,要个人承担这些费用,的确有些困难。”
  “给冯先生添麻烦了!”平冈树男强忍着与冯啸辰决斗的冲动,躬身说道:“我会请人把这些材料运走销毁的,冯先生花费的费用,我也会让人给你送来……”
  花钱印对手的黑材料,用以要挟对手,最后还要对手负责报销这些费用,这简直就是欺负人欺负到家了。但平冈树男没有办法,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这种欺负,而且打心底里产生出一种要对冯啸辰臣服的念头。这也是日本的民族性吧,谁对他们下手最狠,他们就对谁最崇拜……
  新闻发布会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分馏塔事故最终被证明是由于一位日本临时工的失职所致,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内田悠和冯啸辰都信了。
  豪格公司对于这个结果采取了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池谷制作所能够保证化工厂未来不会发生同类事件,他们也就懒得去深究了。田雄哲也根据钢材的真实成分设计了新的焊接工艺,让工人们把存在隐患的那些设备都进行了加固,这件事就算是平息下去了。
  冯啸辰和杜晓迪完成了他们各自的任务,一起乘机离开墨西哥返回中国。直到这个时候,毕建新、梁辰等人才知道杜晓迪嫁的人居然就是冯啸辰,纷纷感慨他们俩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这些花絮自不必细说。倒是王瑞东见识了冯家伉俪的本事,意识到自己虽然傍着姐夫有点财富,但在人家面前不过就是一个乡下土鳖,对冯啸辰的膜拜之意又多了几分。


第五百一十七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
  “你是说,仙户制钢所的钢材存在着质量问题,他们一直都不知道?”
  在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头发花白的罗翔飞坐在大转椅上,略带着几分吃惊地向前来汇报墨西哥之行的冯啸辰问道。
  此时的罗翔飞,已经是年近七旬。按照干部任职的年龄要求,他已经被免去了在重装办的行政职务,但却仍然保留着装备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圈子里的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上级机关之所以不免掉罗翔飞这个总经理职务,纯粹是因为冯啸辰年龄尚轻,无法坐上这个位置,罗翔飞相当于是在帮冯啸辰占着这个“坑”,为冯啸辰保驾护航。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国家已经彻底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不再如前几年那样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来作为过渡。在市场化的条件下,重装办作为一个行政部门,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于直接管理全国的装备研发工作,而是逐渐转化为一个单纯的政策指导机构,把具体的装备研发组织职能移交给了装备工业公司。
  装备工业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运用经济手段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体机构。在罗翔飞的支持下,冯啸辰大力推进公司的创收,把原来的重装技师学校、装备工业基金、国家工业实验室等都变成了营利单位。在组织向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装备产品时,装备工业公司获得了外贸部的授权,成为少有的几家拥有装备出口权的机构,并利用这种地位当起了装备总承包商,在每一套装备出口中收取不菲的佣金。
  不过,每一家在出口成套装备中作为分包商的企业,对装备工业公司这个总承包商都是心服口服的,因为人家能够从国外找到订单,而且能够谈下一个非常诱人的价格。即使在装备工业公司抽取了佣金之后,各家分包商实际得到的利润还是比在国内承包工程要丰厚得多,这样的合作,谁又会有怨言呢?
  装备工业基金和工业实验室获得的利润就更让人没话说了,这两个单位都是出技术的地方,它们研发出来的技术除了向国内装备企业转让,还经常能够卖给国外企业,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装备企业。卖技术的收入远远超过了为研发这些技术而进行的投入,差额的部分自然就成了装备公司的利润。分管这两个部门的是装备工业公司的技术总监吴仕灿,他从来没有想过技术居然能够如此赚钱,对于冯啸辰能够把技术卖出高价这一点,吴仕灿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听到罗翔飞的询问,冯啸辰纠正道:“也不能说是质量问题,只是数据造假罢了。把低标号的钢材当成高标号销售,以赚取超额利润。”
  “你是说,这是一种故意的行为?”
  “是的,他们的高层对此事是完全知情的。”
  “这怎么可能呢,我去考察过仙户制钢所,也与他们一些管理人员交谈过,他们给我的印象是做事非常严谨,比咱们国内企业要严谨得多。”
  “只是表面严谨罢了。”冯啸辰道,“其实,不仅仅是仙户制钢所一家的情况,日本的许多大企业都存在着这种数据造假行为,只是没有人去揭露而已。我向您汇报这件事,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国家能够关注到这一点,对于从日本,不,对于从海外进口的所有重要产品,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检,千万不能有迷信外国货的心态。”
  “这可不容易啊。”罗翔飞笑道,“现在全社会崇洋都崇得厉害,包括我家那个姑娘,买电器都要买进口的,说是人家的质量好,国内的不行。”
  冯啸辰咧了咧嘴,说道:“电器方面嘛……至少到目前为止,倒的确是进口的质量更好,咱们的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有些欠缺。我主要想说的是工业品,比如钢材、塑料、碳纤维这些东西,咱们的进口量很大,国外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的确比国产的要强,但咱们要警惕他们虚报数据,以次充好,让咱们花金子的价钱买了白菜。”
  “这倒是。”罗翔飞没有再开玩笑,他认真地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要把仙户制钢所的事情通报全国,让大家以此为鉴。”
  “这个倒不必了。”冯啸辰道,“我们与仙户制钢所达成了协议,我们为他们保密,他们向我们转让一批特种钢材的冶炼技术,这笔交易还是很划算的。仙户制钢所还承诺,未来向中国出口的钢材绝对不会出现数据造假问题,此前出口的钢材如果因为性能达不到要求而出现问题,他们会全额赔偿。”
  “那就是说,咱们要替他们保密?”
  “为什么不呢,人家付了封口费的。”
  “这总不太合适吧?这不是助纣为虐吗?”罗翔飞有些接受不了冯啸辰的价值观,哪有收了人家封口费就替人家保密的道理。
  冯啸辰笑道:“罗总,你想想看,仙户是不是造假,关咱们啥事。只要他们向中国出口的钢材不造假,我们的利益就不会受到损失。至于说他们出口到其他国家去的钢材会不会有问题,那也是那些国家的质检部门该关心的事。说句诛心的话,仙户一年出口上百万吨钢材,你觉得那些西方国家都检查不出问题吗?人家不说出来,肯定是有人家的道理的。”
  “……”罗翔飞无语了。他虽然觉得冯啸辰的道理属于歪门邪道,但又不得不承认,冯啸辰这样做的确是有利于国家的。在这件事情上保持沉默,损失的只是一点点良心上的不安,但换到的却是国内梦寐以求的技术专利,换成罗翔飞自己,恐怕也难免会心动。
  “那么,小冯,你觉得仙户在这一次事件之后,还会继续造假吗?”罗翔飞又问道。
  “当然会。”冯啸辰毫不犹豫地答道,“有利可图的事情,资本家怎么会拒绝呢?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秘密,估计是不敢对咱们造假了。但对其他国家,他们没有这个担忧,所以肯定还会继续造假的,直到撑不住为止。”
  “真是难以想象。”罗翔飞摇着头感慨道。
  冯啸辰选择不揭露仙户造假的秘密,除了有以此为筹码换取专利技术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想法。日本企业造假的事情,此时已经开始,未来还会愈演愈烈,最后形成一个全社会造假的氛围。在这个时候揭穿日本人的行为,对日本的打击不够大,而且此时中国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日本人一旦被打击下去,代之而起的只能是韩国或者其他新兴国家,中国从中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如果让日本人继续这样造假下去,等到新世纪,中国有了足够的实力,再来揭露日本人的行为,让“日本制造”陷入崩溃,“中国制造”就能取而代之,成为市场的赢家。
  让子弹再飞一会,冯啸辰有这个耐心。
  不过,这一点冯啸辰是不会向罗翔飞说起的,穿越者的预见,还是不要随便乱说为好。
  “如果你不打算公开此事,那么在公司内部,也就不要说起这件事了。老吴和老薛两个人是比较有原则性的,你可以适当向他们透露一二,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提起注意。至于其他人,就不必说了,你可以换一个理由来解释日方向我方转让技术的原因。”罗翔飞吩咐道。
  “明白!”冯啸辰答应道,“我就说日本人先向我们的工人泼了脏水,被我们反驳之后,不得不拿出一些技术来赔礼道歉,这个理由,我相信大多数同志是会相信的。”
  “哈哈,真有你的,说瞎话连草稿都不用打。”罗翔飞半褒半贬地开了句玩笑,然后又认真地问道:“对了,小冯,你这次换回来的技术,打算怎么处理?是让江城钢铁厂直接和仙户制钢所洽谈吗?”
  “当然不是。”冯啸辰理直气壮地说道,“这个机会,算是晓迪创造出来的,属于咱们装备公司的财富,怎么能白白送给江钢?我早想好了,这些技术的转让事宜,可以请江钢和其他几家企业与我们一起去谈,谈回来的知识产权是属于装备公司的,江钢充其量有优先使用权,专利使用费那是一分钱也不能少的。”
  “你不会是说,这些专利费应当交给小杜吧?”罗翔飞没好气地问道。对于冯啸辰给公司赚钱的本领,他一向是很欣赏的,但实在接受不了这种红果果的语言,这哪像个国家干部说出来的话?
  “这倒不必了。”冯啸辰嘻嘻笑道,“就算是小杜为咱们装备公司做的贡献好了。他们的实验室每年都从装备公司承接好几个大型课题,为咱们做点贡献也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专利费,是要投入到后续研究中去的,咱们光是引进了专利,消化吸收还是一项大工程呢。对于这些技术,咱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说到后面的时候,他已经严肃起来了。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搞工业真是一件烧钱的事情,冯啸辰现在是深深地体会到了。
  前一世的冯啸辰不是没见过大钱,国家搞大飞机,一投就是1000多亿,搞集成电路,又是1000多亿。在那个时候,几十亿的金额对于国家来说只是一笔“小钱”,甚至有哪个城市搞个什么产业振兴计划,投入都是论百亿计算的。
  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没有这么富裕了。整个国家的GDP也就是2万多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3500亿,要像洒胡椒面一样洒在国防、教育、卫生、支农、扶贫、治安、行政等方面,最终落到科技上的投入还不到200亿元。而这200亿,也不是能够全部拿来做实验搞研究的,而是要支付整个科研系统的人头费、行政支出,可想而知,实际用来研发某项技术的钱还能剩下多少。
  财政拿不出钱,于是只能鼓励各单位“创收”,学校开各种培训班赚钱,医院把科室承包出去赚钱,科研院所没啥赚钱的手段,就拿一幢办公楼出来租给外面的公司,收点租金改善一下职工的生活。后世有些批评家站在道德高处,指责当年的各级部门把各种民生事业都搞成了“产业化”。毫无疑问,这种指责的理由是非常高大上的,可惜缺乏了一点历史常识。1992年的中国,如果不搞产业化经营,恐怕学校里的老师、医院里的医生都已经下海谋生去了,哪还能留下什么人才。
  装备工业公司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作为承担重大装备研发任务的机构,装备工业公司要组织全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各种技术攻关,这些攻关无不需要海量的投入。而装备工业的研发,动辄就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周期才能看到成效,谁能够负担得起这样的长期投入?
  冯啸辰在装备公司里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他擅长赚钱。用吴仕灿他们开玩笑的话说,冯啸辰几乎是钻进钱眼里去了。以往重装办向科研单位下达研发课题,基本上是扔下钱就不管了,根本不会考虑什么成本收益之类的。自从冯啸辰倡议建立装备工业基金之后,科研在重装办以及后来的装备工业公司就成为一项需要计算利润的活动。冯啸辰要求技术处在发出每个课题的时候,都要强调课题研究必须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要形成专利技术。他还特别要求研究人员在突破一个理论难点之后,不得擅自发表学术论文,必须先将研究形成的专利提交申请之后,才能公开结论。
  早些年,中国有很多科研成果都曾经犯过这类错误,那就是研究人员缺乏经济意识,有一点新发现就赶紧写文章发表,西方企业受这些文章的启发,开发出了实用技术,并申请专利。等中国人要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不是技术的所有者,不得不向国外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归结于中国的科研人员智商不够,低智商的人是不可能搞出创新成果的。中国的科研人员之所以不重视科研专利,在于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经济联系。科研人员不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也不知道科研人员在搞什么研究。好不容易有一项成果能够在企业中得到应用,相关的科研人员非但拿不到报酬,还要承担去企业指导技术应用的工作,等于凭空添了一番麻烦。
  既然如此,那么科研人员又有什么必要在乎什么专利不专利,赶紧把自己的成果发表出去,混几篇高级别的文章以便评个教授,这才是最实惠的事情。
  冯啸辰是懂得这些问题的,他从社科院毕业进入装备公司之后,便力推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他有前一世的经验,能够指出科研的方向,让相关科研人员向这些方向努力,而所有的成果,又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一经突破,就能很快形成生产力,转化为利润。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操作,装备工业公司这些年才能够不受资金的约束,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这一回,冯啸辰抓住仙户制钢所的把柄,逼迫仙户制钢所和池谷制作所向中国转让一部分核心技术,技术的受让方自然是由冯啸辰说了算的。他的考虑,就是由装备工业公司来受让这些技术,然后再二次转让给江城钢铁厂以及几家承担乙烯设备制造任务的企业,从中获得一笔利润。
  这几家企业向装备工业公司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其实也不是从它们自己的腰包里掏出来的,而是国家用于建设大型乙烯装置的投资。这些钱由国家财政拨付给装备工业公司,装备工业公司再以设备分包费的名目支付给各家企业,随后,公司又要以专利使用费的名义再收回一部分。
  这样来来回回地倒腾,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涉及到责权利方面的关系,总得弄得清清楚楚才行。如果像以往那样,大家觉得钱是国家的,放在谁的兜里也无所谓,最终就无法调动各家企业的积极性。所谓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亲兄弟、明算账”,国家承认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允许国有企业拥有利润,但这些利润必须由它们自己去挣,别指望从国家身上白拿好处。
  这样一种管理方法,像罗翔飞这样的老人是很不能适应的,即便是吴仕灿、王根基等年龄稍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