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重工-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王瑞东等人,于是又转过头去,向王瑞东打着招呼。
“我还以为你们都不认识我了呢。”
王瑞东看着毕建新、梁辰等人,不无郁闷地嘟囔道。
“哈哈,瑞东,你就别委屈了,杜师傅可是咱们阮总都恭敬的人,在阮总那里,你这个当小舅子的还真不见得比杜师傅更受重视呢。”梁辰嘻嘻哈哈地与王瑞东打着趣,随后又问道:“对了,瑞东,你怎么会和杜师傅一起来的?她怎么会到咱们工地上来了?”
“这事嘛……咱们进去说吧。”王瑞东左右顾盼了一番,然后指指众人的住处,对梁辰说道。
梁辰于是明白这其中有不便于当众议论的话题,他叫了个人,让他去安排其他几个新来的工人的住处,然后与王瑞东、杜晓迪、毕建新一行进了自己住的房间。
“杜师傅是冯助理派来的。”
众人分别坐下之后,王瑞东郑重其事地介绍道。
“冯助理?”梁辰瞪圆了眼睛,“怎么,这事都惊动冯助理了?”
“那是当然!”王瑞东带着几分理所应当的态度说道,“咱们负责的海外工程出了事情,我姐夫能不告诉冯助理吗?别看我姐夫现在也算是个企业家,碰上这种和小鬼子打交道的事情,他可不灵。那天你给我姐夫打过电话之后,他就把这个情况向冯助理做了汇报,冯助理就专门安排了杜师傅到墨西哥来,说是来帮咱们诊断一下问题,看看到底是不是咱们的责任。”
王瑞东说的冯助理,正是几年前把他收拾得满地找牙的冯啸辰。不过,经历过那件事之后,王瑞东对冯啸辰再没有什么怨念,而是充满了佩服,或者说是敬畏。
冯啸辰从社科院毕业之后,便进入了新成立的装备工业公司,担任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一职,而总经理正是重装办副主任罗翔飞。冯啸辰最初担任总经理助理的时候,是按副处级待遇任职的,两年后晋升为正处级,但头衔依然是助理。这几年,罗翔飞因为年龄的缘故,已经越来越少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冯啸辰这个助理便成了罗翔飞的代言人,实际负责着公司的日常事务。
公司里的大多数人都清楚,罗翔飞是打算最终把公司完全交给冯啸辰负责的,只是碍于目前冯啸辰的年龄和资历都不够,直接担任总经理未免有些惊世骇俗,所以让他挂个助理的头衔,干着总经理该干的事情。罗翔飞如今已经是奔七十岁的人了,按道理来说,早就该退休回家,但经委还是让他留在岗位上,说穿了就是替冯啸辰当个幌子。能够在体制内得到如此关照的,冯啸辰恐怕是少有的几个了。
吴仕灿、薛暮苍、王根基等几位重装办的干部,如今也都在装备公司里担任重要处室的领导,在公司里颇有一些影响力。这几位对冯啸辰都极为欣赏,打心眼里拥戴冯啸辰成为公司领导人,这样一来,其他的干部职工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在公司里还有一个传言,说冯啸辰是受到“上头”点名要求重用的干部,所以各级领导才会一路绿灯地给他保驾护航。这个传言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其真实性十分可疑,不过,公司里大多数人都是相信这个传言的,这也算是一种政治智慧了。
冯啸辰倒是也不负众望,在装备公司这几年,他延续了此前在重装办时候的工作作风,能力上则更胜了一筹。在他的主持下,全国装备系统的大化肥技术攻关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几家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大化肥厂已经投产,国产化率超过了90%;大型火电设备、大型冶金设备和大型露天矿关键设备的技术引进与吸收也临近尾声,国内企业已经达到了相当于国际80年代中期的技术水平,剩下的事情就是再努努力,以求与国外企业取得平起平坐的资格。
体制内的干部评价有许多规则,但成绩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评价依据。许多地方官不惜代价地追求GDP,说到底就是为了给自己刷政绩,以便获得上级的肯定。装备工业公司是为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而成立的,装备技术的进步,就是公司领导的政绩。冯啸辰主持了这些重大项目的研发,成绩斐然,自然也就赢得了上上下下的认同。
与日本厂商进行劳务合作、向海外派出工人这件事,是几年前重装办牵头促成的,冯啸辰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在内田悠等人试图分化瓦解国内企业报价联盟的时候,冯啸辰亲赴海东,收拾了准备与日商私下媾和的全福公司,让王瑞东挨了姐夫阮福根的一顿胖揍。在此之后,涉及到这方面的事情,阮福根都要专门向冯啸辰汇报请示,哪怕是有些事情并不那么重要,他也是抱着宁可多说、绝不隐瞒的态度。
这一回,墨西哥佩罗工地发生分馏塔倒塌事件,而负责分馏塔焊接的,正是全福公司派出的电焊工人。阮福根接到梁辰打来的国际长途之后,一点都没耽搁,便拨通了京城的电话,向冯啸辰一五一十进行了报告。冯啸辰反复问了各种细节,心中生起了几分疑虑,他吩咐阮福根要保持与外派工人的联系,同时表示要派个人到墨西哥去看个究竟。
此时正值全福公司要派人前往墨西哥接替一批工人回国轮休之际,阮福根派了小舅子王瑞东到京城,与冯啸辰安排的人同时出发。王瑞东在京城见到的,就是一身工装的杜晓迪。王瑞东此前并没有见过杜晓迪,但有关杜晓迪的大名,他却是听姐夫念叨过无数次的,对于那个小小年纪就能够折服毕建新这种老焊工的小姑娘一直颇为好奇。此时见了杜晓迪,他先入为主地认为杜晓迪还在通原锅炉厂工作,还好生奇怪冯啸辰怎么会如此神通广大,居然从松江省找了个电焊专家来给他们帮忙。
杜晓迪没有去纠正王瑞东的错觉,她觉得,以通原锅炉厂电焊工的身份到墨西哥去了解情况,或许会有更多的便利。此时的杜晓迪,已经攻读完了博士学位,成为工业大学的一名副教授,研究方向便是电焊技术。在全世界的电焊科研专家中,她还算不上是最顶尖的那批,但却绝对是技术最好的那个。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她具有其他学者所不具备的技术敏感,在若干次学术交流活动中,许多学术大牛都被她的操作技术所折服,当然,她的美貌也在学术圈里传为美谈。
四年前,杜晓迪硕士毕业之后,便与冯啸辰结了婚,次年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这几年,杜晓迪忙着读博士、搞科研,冯啸辰则天南地北地出差,忙碌着协商装备生产的事情,两口子聚少离多,连见女儿的时间都没多少。幸好冯啸辰的父母冯立和何雪珍都在单位上办了退休手续,来到京城,担负起了照顾孙女的工作。
这一次,冯啸辰接到阮福根的报告,当即就意识到日本人有甩锅的可能。当年的国人对于日本人还是颇有一些崇拜与好感的,总觉得日本人守规矩、有礼貌,而冯啸辰却清楚,日本人谦恭的后面,藏着各种各样的猥琐,而其中甩锅更是他们的自带属性,但凡有能够让队友替自己挡枪的机会,日本人是绝对不会放过的。现在由中国工人负责焊接的分馏塔倒掉了,内田悠不把这盆脏水泼到中国人头上,简直都对不起他那列祖列宗。
念及此处,冯啸辰便决定要派人去墨西哥看个究竟,绝不能傻呵呵地给日本人当了背锅侠。
第五百零八章 去现场看看
以冯啸辰的本意,倒还真没想过要让杜晓迪亲自出马,他只是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问杜晓迪能不能在工业大学找几个懂行的人去趟墨西哥,帮着诊断一下事故的发生与中国工人的焊接操作有没有关系。杜晓迪听说这回事,当即表示自己可以前往,这种焊接处断裂导致重大事故的案例,对于科研是有很大启发的,她对此很有兴趣。
杜晓迪主动请缨,冯啸辰当然没有二话。这个年代里,国人对于欧美国家颇为向往,但对拉美、非洲之类的地方,多少都有些畏惧感,觉得这些地方可能是又脏又乱。冯啸辰是两世为人,自然不会有这种感觉,他觉得墨西哥也就是一个寻常的地方,杜晓迪想去就去吧,开开眼界也是好事。
就这样,杜晓迪与王瑞东汇合之后,搭乘航班,经转美国来到了墨西哥佩罗市。为了不让日方产生疑惑,她专门让王瑞东给她找了一件全福公司的工作服换上,然后便以全福公司电焊工的身份,走进了工地。
“冯助理的意思是,要先搞清楚分馏塔倒塌的原因。如果责任在于我们的焊接操作不当,那么该咱们负的责任,咱们也不必推卸,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就是了。但如果责任不在我方,也不能容许日本人往我们身上泼脏水,这不仅仅是涉及到你们几位师傅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全福公司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制造’的声誉问题,这种原则问题是不能妥协的。”
杜晓迪向众人说道。提到冯啸辰时,她用了和众人要样的称呼,管他叫“冯助理”。这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这几年来,杜晓迪参加过许多次装备工业公司的工作,当着其他人的面,她也都是这样称呼冯啸辰的。
“责任这方面,我说不准。”毕建新道,“照常理来说,这个分馏塔底座的焊接,也不算是什么很复杂的电焊,我老毕干了一辈子,不可能在这样的地方出错。分馏塔倒掉之后,我去查过记录,也到现场去看过,没发现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不过,我也知道我眼界浅,现在杜师傅来了就好了,你的技术,我老毕一向是服气的,明天我陪你去现场看看,没准你能发现点什么问题呢。”
“毕师傅客气了。”杜晓迪笑着说道,“您称我一句小杜就好了。什么师傅不师傅的,我可不敢在您面前这样说,要不我师傅非得打断我的腿不可。”
“哈哈,小杜还和以前一样,技术好,人又谦虚,真是不错。”毕建新从善如流地改了口,并以长辈的口吻又夸了杜晓迪一句。
“谢谢毕师傅夸奖。”杜晓迪客气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现场那边,我肯定要去的,不过,光是看看恐怕还不够,最好能够动手焊几个点试试,看看到底是咱们的操作有误,还是日本人定的工艺规范有误。”
“这个倒是容易。”梁辰道,“岩崎直弘刚给我们下了工作单,让我们安排几个人去清理现场,修复那些被砸坏的结构。到时候杜师傅就和大家一起去,现场要用到电焊、气割这些,你可以随便试,反正也是损坏的东西,日本人不会在乎我们怎么做的。”
“那可太好了,我还担心日本人不允许我们接触那些结构呢。”杜晓迪说道。
王瑞东在一旁插话道:“辰子,你刚才说日本人让咱们清理现场,难道是已经有事故结论了吗?”
梁辰摇摇头,道:“这个倒没听说。我看那个叫什么田雄的日本人这几天一直在工地上转悠,眼睛都熬红了,估计应当是还没什么结论吧。”
“没有结论,他们就清理现场,万一像杜师傅说的那样,他们往我们身上泼脏水,我们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王瑞东提醒道。
“可是,清理了现场,他们也同样没有证据说是咱们的责任啊。”梁辰是当施工员的,对于取证之类的事情多少有些经验,他反驳道:“他们要说是咱们的责任,同样是需要拿出证据来的。现在他们让咱们清理现场,相当于毁灭了证据,打官司咱们都不用怕他们的。”
“也有道理哦。”王瑞东有些纳闷了,“难道说,他们就不打算找咱们的麻烦了?”
“是怎么样,还是等看过现场再说吧。”杜晓迪道,“这种清理现场的事情,相信日本人也算不出工时,咱们把进度放慢一点,拖上几天,我抓紧时间取证。等我们掌握了真正的事故原因,日本人想让咱们背黑锅也办不到了。”
“对,咱们听小杜的,进度放慢一点。”毕建新附和道。
梁辰带着杜晓迪以及其他几名新来的工人去见了岩崎直弘。岩崎直弘照着规矩对新工人进行了技术测试,然后给大家颁发了上岗证。杜晓迪的电焊技术在众人之中是最为出色的,赢得了岩崎直弘的赞赏。待听说杜晓迪曾在日本接受过培训,而且懂一些日语的时候,岩崎直弘更是向梁辰抱怨说全福公司太不地道,这么优秀的技工居然捂在手里,不早点派过来。对此,梁辰只能是付诸一笑了。
次日,梁辰带着毕建新、杜晓迪来到了倒塌的分馏塔那里,装模作样地开始做清理工作。田雄哲也他们已经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测,该拍照、取样的地方,都已经做完,留着这个现场也没啥意义了。不管最后的结论如何,安装工作还要继续。倒塌的分馏塔显然不能再用了,需要从日本再发送一座新的分馏塔过来,依然安装在原处,在此前,就必须先把损坏的结构拆除掉,这就是岩崎直弘给梁辰下达的任务。
内田悠在记者会上大放厥词的事情,中国工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平时不会看报,更何况是西班牙语的报纸,所以报纸上说了什么,他们是一无所知的。内田悠在记者们面前把中国工人说得十分不堪,但最终干活的时候,还得依靠这些中国工人。反正记者们也不会跑到工地上来求证,而工人们也没机会主动去和记者们接触。
对于让中国工人去清理现场的事情,日方也没什么忌讳。在田雄哲也、岩崎直弘等人看来,这些中国工人也就是操作技术熟练一点,其他方面的东西肯定是不懂的,现场没啥需要向他们保密的。要知道,连田雄哲也都没找出现场的问题所在,这些工人又能看出个什么名堂呢?
“小杜,你看看,这就是我们焊的地方。”
来到现场,毕建新把杜晓迪带到底座断裂的地方,给她做着介绍。底座的断裂是从一条焊缝开始的,逐渐蔓延到其他地方,最后是大片的焊缝开裂,导致了分馏塔的倾倒。田雄哲也他们从一开始就怀疑电焊操作有误,并非没有道理,但当他们检查了裂口部位的情况之后,就发现这个判断站不住脚了。因为焊接点上并没有出现虚焊、假焊之类的情况,坡口形状、焊接深度以及焊材选择等等,都是按照工艺规范要求做的,工人们并没有任何违反操作要求的地方。
工业上的设计都是有理论支撑的,什么样的重量在什么样的风力条件下会产生多大的压力、拉力,某种型号的钢材能够承受多大的力量,哪种焊料搭配哪种钢材,焊接时采用什么样的工艺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都有成熟的理论计算模型。设计师只要把参数设定好,就能够把各种数据都计算出来。
老牌工业强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这些计算模型的掌握,而这些模型又是他们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用理论与实验堆砌出来的。中国要想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那么对不起,你先把这些课程都补上,然后才有资格去谈论这个话题。要补课,捷径是直接引进技术,把人家用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模型和经验买进来、吃下去,再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经验。但有些技术人家是不会卖的,即使要卖,其价格也让你无法承受,这个时候,你就只能自己去摸索,同样用时间和金钱去砸。
池谷制作所搞了几十年的化工设备,区区一个分馏塔的受力结构分析,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难题。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让带着一帮技术精英的田雄哲也一筹莫展,这也是一件离奇的事情了。
连日本人都弄不明白的问题,毕建新并不觉得杜晓迪能够弄明白。在毕建新想来,杜晓迪也就是来看看现场,确认大家的电焊操作没有失误,那就足够了。至于说为什么照着工艺要求完成的焊接,却会出现这样大面积的开裂,那就不是中国人该关心的事情,还是留着让田雄哲也他们头疼去好了。
杜晓迪多少能够猜出毕建新他们的想法,她对此也不打算解释什么。她拿着毕建新给她的工艺图纸看了看,问道:
“毕师傅,图纸上要求你们使用74号焊丝进行焊接,你们没拿错吧?”
第五百零九章 颜色不对
“这是不可能错的!”毕建新答道。
另一名工人在旁边解释道:“我们每次作业之前,都要去领材料。负责发放材料的是日本人,他们要照着工艺单上的型号给我们发材料,我们双方要共同进行核对。每天完成工作之后,剩余的材料我们都要上交,不能留在自己手上,就是担心第二天会弄错。那几天,我们几个都是在焊这些钢结构,用的都是74号焊条,不可能有出错的机会。”
梁辰也说道:“还有,如果我们用错了焊条,日本人只要化验一下这些焊缝的焊料成分就能够发现。他们到现在也没说是这个原因,很明显是没有问题的。”
“有道理。”杜晓迪点了点头。焊料出错是焊缝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田雄哲也他们来查找事故原因,不可能不查这个项目。如果的确是因为焊料出错,他们自然会去追究这方面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