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重工-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怎么能一样呢?”于蕊也插进话来,“公司是企业,重装办是机关,两者的区别大着呢。就算要派你去企业工作,也是应当先把你派遣到重装办,拿个行政编制,然后再到企业去任职,哪有直接就派往企业的道理?”
  我们平常说的“体制内单位”,其实是包含着三种类型的,分别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对应的编制也称为行政编、事业编和企业编。从行政到事业,或者从事业到企业,都是很容易的,相当于一种发配。而要反过来,从企业到事业,或者从事业到行政,就难比登天了。
  行政编意味着你是一名干部,也就是后世说的公务员,在本体系内熬资历提拔,最终能够成为封疆大吏。事业编相当于技术人员,比如教师、医生等等,混得再好,也就是在本单位、本系统内当个教授,或者当个领导,在权力方面的空间是很有限的。而企业编就更苦逼了,完全就是出大力、流大汗的命,过上几年,等到国企大量破产、改制的时候,企业人员连手上的铁饭碗都会锈掉,实在算是体制内地位最低的一层了。
  王振斌、于蕊都是在体制内厮混多年的,对于这个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在他们想来,就算是重装办要另挂一块牌子,搞一个工业公司来执行一些经济管理的职能,冯啸辰应当去的也是重装办那边,而不是一步到位地直接进入公司。以重装办干部的身份到公司去工作,可谓是进而攻、退可守。干出成绩了,能够在体制内得到提升,干不出成绩,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回机关去看报喝茶,过上旱涝保收的生活。而反过来,如果是直接到公司去,未来想往行政机关调动就困难了。
  “我觉得你们那个罗主任也太薄情了,你为他鞍前马后干了多少工作,他怎么也不帮你一把?就算不能把你弄到经委那个好一点的司局去任职,直接把你招回重装办总是可以的吧?哪有让你去公司的道理。”于蕊愤愤然地说道。
  王振斌则道:“小冯,我觉得这件事还可挽回,你的能力,大家都是知道的。你的导师沈老师也有很多关系,让他出个面,给你找个别的部委,没有任何难度。像小谢去的财政部,就是一个好单位。我们计委也不错,你如果想来计委,我去找人帮你推荐一下,应当也是不成问题的。”
  冯啸辰笑了,老大哥和老大姐的美意,他是明白的。别说是站在1987年的时空,就算是到了后世,到有实权的大部委去工作,也是许多高学历人才的首选,而到企业去就只能算是退而求其次了。在时下,各部委都缺乏高学历的人才,一个硕士在任何一家部委里都属于香饽饽,是大家争着要的。冯啸辰但凡想去哪个部委工作,根本用不着去找什么关系,投个简历就行了。
  可是,冯啸辰毕竟不是一个寻常人,他有自己的企业,早已跻身于时下的顶级富豪之列,无须为五斗米折腰了。作为一名穿越众,他的理想也不是追求在人前有何种风光,而是想扎扎实实地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够为这个不同的时空做出一些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去企业与去机关,又有何区别呢?
  事实上,让冯啸辰到企业工作,也是罗翔飞与张克艰商量过的结果,并且征求过了冯啸辰的意见。冯啸辰挂在他父母名下的那几家企业,是他的硬伤。机关干部与商业公司有过多瓜葛,是非常犯忌讳的,更不用说他实际上就是这些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冯啸辰职位低的时候还无所谓,如果他能够得到提拔,走上更高的岗位,那么领导干部经商问题,就会成为他的致命弱点。
  而到企业去工作,这方面的要求就没那么严格了,只要冯啸辰不损公肥私,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拿他办私人企业的事情来发难。
  此外,冯啸辰行事不拘一格,有时候难免会说一些出格的话,甚至办一些出格的事。这种工作作风,在机关里也是颇为忌讳的,而到企业里,就属于“有开拓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正因为有这样考虑,罗翔飞便提出让冯啸辰到企业去工作,不要介入官场,专心致志地做那些促进产业发展的正事。至于说到企业编制会不会限制他的发展,这其实也是事在人为的事情。他真的做出了成绩,能够提拔到部委来独当一面的时候,还会受到什么编制的约束吗?
  关于这些事,冯啸辰也不便向同学们说起,倒是导师沈荣儒洞若观火,明白罗翔飞这个安排背后的苦心,还专门找冯啸辰谈了一次,暗示他说有高层的领导对他也颇有兴趣,他尽管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本事,等到要叙功晋升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来为他扫清障碍的。
  首都机场,祁瑞仓推着自己硕大的行李箱,在同学们的目送下走向安检通道。临告别时,他握着每一位同学的手,自信满满地说道:
  “我会回来的,历史将会证明我是正确的。”
  “历史将会证明我们是正确的。”冯啸辰与祁瑞仓握手时,笑呵呵地替他做出一点小小的纠正。
  “哈哈,这是不可能的。我和你们,只能有一方是正确的。而我坚信,正确的一定是我,未来的中国一定是市场化的中国。”祁瑞仓坚持道。
  “未来的中国,一会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中国。”冯啸辰继续纠正道。
  “嗯哼,那就让历史来检验吧!”
  “历史会做出检验的!”
  波音747腾空而起,载着一代人探索强国之路的理想,飞向远方……
  (第一卷 完) 


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馏塔
  1992年夏,墨西哥东南部的佩罗市。
  这是一座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太平洋的海风带来丰沛的雨水,孕育出宽阔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海浪长年累月地冲刷着海滩,留下大片洁白如银的天然浴场,让来自于全球的观光客流连忘返。
  城市北部,距离海滨大约一两公里的地方,有一片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规模颇为壮观。站在工地之中,举目望去,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塔、罐等巨型容器,还有密密麻麻的各类管线,往来如织,透出浓浓的工业之美。在工地的大门外,支着一块巨幅标牌,上面写着工程的名称:
  豪格化工有限公司佩罗工厂。
  此时此刻,化工厂工地静寂无声,所有的工程机械都已经停下,往日里那些炫目的电焊火花也无从寻觅。在一座横卧在地上的大型分馏塔旁边,站着一群不同肤色的人员。虽然正是阳光明媚,这些人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到什么温馨、闲逸的神情,代之以令人压抑的凝重。
  “内田先生,请你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业主方代表厄斯金用手指着眼前那座倒伏下来的分馏塔,冷冷地向面前那位西服革履、满脸谦恭之色的日本人问道。
  这是一座高达20多米的分馏塔,重量达到了100多吨。它原本应当是矗立在钢制底座上的,但昨晚的一场大风,却让它的底座齐根折断,塔体一下子倾倒,砸坏了旁边的一组管线,还造成了两名巡夜工人的轻伤。其实,大家还得庆幸这场事故是发生在夜间,周围没有什么施工人员,如果是在白天发生这样的事故,伤亡情况恐怕就不会如此轻微了。
  被厄斯金质问的那位,正是日本池谷制作所的销售总监内田悠。而这座化工厂,也正是由池谷制作所负责建设的。内田悠此前正在美国参加一个会议,得到消息,便连夜赶过来了。看到事故现场的情况,内田悠也是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昨天晚上的风并不算特别大,池谷制作所原来的设计是能够抵御飓风袭击的,如果在这样一场寻常的大风中就出现设备坍塌的事故,这家工厂也就没必要再建下去了。
  “这是一个意外。”
  内田悠向厄斯金鞠了一个90度的躬,满含歉意地说道。
  “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意外,但贵公司怎么解释这种意外呢?”厄斯金没好气地说道,“现在只是建设阶段,出现这种情况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是已经开始生产了,一座分馏塔这样倒掉,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你考虑过没有?”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投产之前,我们一定会进行严格的检验,绝对不会留下存在问题的设备。”内田悠汗流浃背地回答道。作为一家化工设备企业的销售总监,他甚至比厄斯金更知道设备坍塌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化工厂的中间产品往往都有剧毒、易燃、易爆等特点,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一座分馏塔倒掉,并砸断了一些输送中间产品的管道,其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上了飞机,明天就能够抵达佩罗,具体的事故原因,将会在他们进行检测之后得出。在此之前,我们将停止全部建设工作,并对已经安装完成的设备进行检查,保证不发生类似事件。”内田悠一边说着一边鞠躬,略有些谢顶的脑门一上一下地晃动着,不一会工夫就已经把厄斯金给晃晕了。
  “好吧,那我们就等待你们的检查结果,因为耽误进度而导致的损失,要由贵方全部承担。”厄斯金毫不客气地说道。
  “会的,我们一定会承担所有的损失。”内田悠保证道。
  正如内田悠说的那样,来自于日本本土的技术人员在第二天就赶到了,他们带来了全套的检测设备,还有原始的设计图纸。因为事关重大,这些人一到现场,就展开了紧张的工作,有的检测底座断裂处的情况,有的向负责安装工作的技术员和工人进行调查,还有人开始搜集当地地震、气象方面的有关资料,想从中找出一些足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因素。
  “请问你的姓名。”
  在一间临时办公室里,池谷制作所技术部的副主任田雄哲也黑着脸,向面前的一位工人问道。那工人与田雄哲也一样,也是黑头发、黄皮肤,穿着秋间会社的黄色卡基布工装,但一张嘴,却是满口的中国海东口音。他说的是汉语,田雄哲也不得不通过翻译来与他交流。
  “我叫毕建新,是中国海东省会安化工机械厂的电焊工。”那工人回答道。
  “前天晚上倒塌的那座分馏塔的底座,是你焊接的吗?”
  “是的,是我和另外几位师傅一起焊的。”
  “那么,你们在焊接的时候,有没有严格地按照工艺规范操作,是否出现了违反工艺规范的情况?”
  “你可以去查工作台账,看看我老毕是不是那种会违反工艺规范的人。”毕建新的脸也沉下去了,对方分明是在质疑他的工作态度,这由不得他不恼火。
  几年前,日本化工设备协会的会员企业因为苦于国内劳动力价格过高,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组团前往中国商谈业务外包的事宜。在重装办的组织下,中国企业形成了一个联盟,与日方就外包价格问题进行了反复磋商,最终获得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价格,中日之间的业务外包合作由此展开。
  这几年,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双方合作的规模却在不断扩大。其原因自然是由于日元持续升值,导致日本国内的用工成本不断升高,日本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靠中国熟练工人来帮助他们完成海外项目的建设任务。在这些合作过程中,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纪律性也让一向追求严谨的日本人感到佩服,从而使得这项合作不断地深化。
  毕建新是会安化工机械厂的王牌电焊工,他是被全福机械公司的阮福根借出来,与全福公司的几十名工人一道被派往墨西哥工地的。派往海外工作当然是更为辛苦的,阮福根给所有派遣出去的职工都发了三倍的薪金,这也是工人们对于这项任务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前天倒掉的这座分馏塔,是在日本国内制作完成,通过海运送到佩罗来的。毕建新和另外几名工人的任务,就是把这座分馏塔竖立起来,再把分馏塔下面的接脚焊接在事先建好的底座上。这样的工作,他们已经干过很多回了,这一次自然也是轻车熟路,干得毫无压力。
  可谁曾想,刚刚立起来的分馏塔,却被一阵风给吹倒了,这不能不让人震惊。毕建新乍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生怕是因为自己的操作有误,导致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他专门到调度部门去查看了那一天的生产记录,虽然记录本上的日语他认不出几个,但至于也确定了自己的操作是没有失误的,完全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有了这样的底气,他自然就能够和田雄哲也叫板了。
  田雄哲也在与毕建新会谈之前,自然也是看过生产记录的,知道从记录上看,毕建新以及其他几位电焊工的操作并没有什么差错,他所以要这样问,只是抱着一些侥幸心理,希望能够从毕建新那里听到一些不同的情况。
  从田雄哲也的内心来说,他更希望这起事故的原因能够落实到毕建新等中国工人头上,这样日方要承担的信用损失就会小得多了。他没想到,毕建新的反应会如此强烈,丝毫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机会。
  “你确信自己不会出现失误吗?”田雄哲也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毕建新坚决地摇了摇头,说道:“我老毕的技术,不敢说有多高,但最起码焊一个分馏塔底座是没有问题的。你如果不信,可以查一查检测记录,看看我在这个工地上焊的东西,没有出过差错。
  “好吧,我非常抱歉,毕先生,你可以回去了。不过,如果这几天你想到了一些什么别的事情,还请不吝赐教。”田雄哲也站起身,把毕建新送出了房间。
  同样的谈论,也发生在田雄哲也与其他几名中国电焊工之间,这几名电焊工有的性格暴躁,当即就与田雄哲也理论起来,有的则是相对软弱一些,但涉及到是否存在失误的问题时,他们的态度也是非常坚决的,那就是绝不承认自己的操作有什么不对。
  “田雄先生,毕先生和他的中国同事,技术水平都是很不错的,而且工作态度也非常好,像是给他们自己的企业工作一样。我觉得,像这样好的职工,我们还是应当多一些保护,不要轻易地怀疑他们。”
  完成了一轮谈话之后,工地的现场调度岩崎直弘怯怯地向田雄哲也建议道。毕建新这些人,手头上都是有几把刷子的,尤其是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不提出什么额外的要求,这就让岩崎直弘对他们刮目相看了。内田悠和田雄哲也这些人,虽然是从总部来的,而且气势汹汹,但岩崎直弘还是想规劝他们几句。


第五百零五章 这只是一次意外
  不提几位日本人如何商议,毕建新从田雄哲也那里出来,转身就找到了他们这批劳务派遣人员的带队领导梁辰,把这件事向他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辰子,我觉得有点不对啊。”
  毕建新说完事情的经过之后,补充了这样一句。
  “师傅,你说怎么不对了?”梁辰问道,他曾跟着毕建新学过一段时间的电焊,对毕建新一向是执弟子礼的。不过,他的兴趣并不在电焊上,而是更喜欢做些管理、协调方面的工作,所以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优秀的焊工,倒是当上了一名项目经理。
  毕建新道:“那个小鬼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总觉得他是想套我的话,想让我说这次的事故是因为我们的原因而造成的。”
  “有这样的事情?”梁辰皱了皱眉头,随即问道:“师傅,咱们私下里说一下,你觉得这次的事故,到底和咱们有没有关系呢?”
  “我觉得没啥关系。”毕建新道,他并没有把话说得太满,毕竟生产上的事情还是挺复杂的,他虽然自信在操作上没有什么瑕疵,但也不能百分之百地打包票说这件事一定与自己无关,他说道:“这座分馏塔,是前几天我带着唐勇、蔡建忠他们几个焊的。事故发生以后,我专门去查过生产台账,又找唐勇他们问过,应当是没有什么误操作的。那个底座的焊接,也算不上有什么难度,我们几个怎么可能会犯错误呢?”
  “可是,如果不是咱们的责任,又会是什么原因呢?”梁辰问道。
  毕建新摇摇头,道:“这个我就说不清了。照理说,池谷制作所的技术是没说的,他们不可能出现设计上的错误。焊接工艺方面,我感觉也没什么错。我们是严格照着工艺要求进行焊接的,所以也没有问题。可偏偏这座塔就被风吹倒了,这种事情,我过去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梁辰道:“万一就是他们设计出了问题呢?比如说,他们计算上出错了,没想到这个塔有那么重,结果底座承不住了,就倒掉了。”
  毕建新道:“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只要重新算一遍,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还有必要把我们几个都找过去问话吗?”
  “万一他们是想栽赃呢?”梁辰敏锐地问道。
  “栽赃?”毕建新一愣,“辰子,你的意思是说,日本人设计上出了错,想把这个屎盆子扣到我们中国人头上?”
  “完全有可能啊!”梁辰被自己给启发了,他说道:“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