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重工-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位师傅,大家不用紧张,我这次到北化机来呢,主要是来做一些研究的。请各位到这里来,是想了解一些有关分馏塔焊接过程中的问题。我本人是学经济学的,不懂工业技术,我的这位学生小冯同志,接触过一些工业上的事情,所以我就委托他来向大家发问了。”
沈荣儒做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白,然后便把说话权交给了冯啸辰。
“各位师傅,大家刚才已经听沈教授说了,我们是来做一些研究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可能会直接作为内参送到中央领导那里去。所以,请大家一定要严肃地对待这次谈话,不能说假话,否则的话,那就是欺骗中央领导了。”冯啸辰一改此前那温和的神情,沉着脸向众人警告道。他分明看到,坐在对面的那些电焊工脸色也都变了,有好几个人的腿已经在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中间有谁参加那座分馏塔的焊接工作?”冯啸辰问道。坐在一旁的祁瑞仓和丁士宽二人各自摊着一本工作日记,在飞快地记录着。没办法,这二位也是学经济出身,对于工业技术了解不多,如果让他们来问话,肯定是问不下去的,于是他们就只能当当会议记录了。
电焊工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康水明替大家回答道:“冯同志,我们这里每个人都参加了焊接工作,各人完成的工作量不一样,在台账上都有记录。”
“嗯,是这份台账吧?”冯啸辰扬起一份资料,向康水明晃了一下。康水明认得那正是他们班组的工作台账,封面上还有他的签名,便点了点头,表示承认。
“在焊接之前,你们有没有看过工艺文件?”
“看过。”
“是否充分了解文件上的内容?”
“是的。”
二人一问一答,不觉便谈过了十几个问题。冯啸辰翻开从北化机带来的工艺文件,选出其中一段念了一遍,然后问道:“康师傅,工艺文件上说明这些编号的焊接作业需要使用75号焊丝,你们是否清楚?”
康水明心中一凛,下意识地转头去看自己的工友们,众人也都用复杂的目光看着他。他迟疑了一下,慢吞吞地回答道:“当然……是清楚的。”
“75号焊丝和43号焊丝之间的区别,你们了解吗?”
“这个倒是不太了解。”
“那么从操作规程上说,用43号焊丝替代75号焊丝,是不是允许?”
“这当然不允许。”康水明知道这些问题都非常犀利,他的每一个回答都可能是在向一个深坑里前进,但事到如今,他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能一句一句地回答着,不知道对方会在什么时候提出什么致命的问题。
“然而,根据秋间会社的检测,北化机提供的这座分馏塔,指定的这些焊缝都是使用43号焊丝焊接的,违反了工艺要求,你们如何解释呢?”冯啸辰盯着康水明的眼睛问道。
康水明被他盯得有些发毛,他挪开目光,支吾着说道:“这是因为仓库发错了材料,我们去领75号焊丝,结果仓库送来的是43号焊丝,这两种焊丝看起来差不多少,所以我们就弄错了。”
“是吗,大家都没看出区别来?”冯啸辰把目光转向众人,冷笑着问道。
“没有!”
“我们怎么看得出来?”
“这两种焊丝本来就差不多嘛……”
众人纷纷回答道,不过所有的回答都有些犹豫不决,显然是底气不太足。
冯啸辰呵呵笑道:“不会吧,你们各位都是有经验的电焊工,康师傅有30多年的工龄,李师傅也是行业里排得上号的电焊技师,你们就算从外观上看不出焊丝的差异,只要一打着火,焊上一条焊缝,还能分辨不出两种焊丝的不同?”
“这个很难,呃……”
李焊工随口回答了一句,没等说完就卡住了。他突然想起了一事,不由得脸色骤变。与此同时,其他电焊工也都陆续反应过来了,脸上都露出了愕然的神色。
尼玛呀,合着这帮京城来的领导是在这等着我们呢!刚才那个傻乎乎的什么王建国,分明就是人家派出的“托儿”好不好,我们被他的激将法骗了,说自己只要一看电弧光就能分辨得出焊丝的型号。一伙人试了半天,现在说分不清焊丝型号的差异,这不是当面撒谎吗?
“怎么,不说了?刚才在外面的时候,你们不是很能干的吗?”冯啸辰把眼睛一立,气势汹汹地喝问道。
“太不像话了!”王根基也狐假虎威地一拍桌子,转头对沈荣儒道:“沈教授,您看到了吧,这些工人就是这样欺上瞒下的,他们明知焊丝型号不同,却故意不说出来,这就是有意拆国家的墙角,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王处长……”祁瑞仓听不下去了,咱们不带这样上纲上线的好不好?
“祁同学!”冯啸辰大声地打断了祁瑞仓的话,说道:“我知道你心肠软,但你不用替他们说情,这一次的损失如此重大,任何人说情都没用。沈教授,这种明目张胆欺骗国家、欺骗领导、欺骗中央的行为,您一定要向中央进行汇报,要严厉地惩处!”
“我明白,我会这样做的……”沈荣儒哭笑不得。他当然知道冯啸辰和王根基都是在演戏,看着眼前这群工人吓得脸如土色的样子,他也有些于心不忍。但他明白,这个时候只要稍稍松一下口,对方就会反应过来,届时冯啸辰他们布的局就满盘皆输了。
唉,谁让我招了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关门弟子呢,那就陪他疯一回好了,真是晚节不保啊。
沈荣儒在心里哀叹道。
他们这样一番做作,还真起了作用,电焊工们一下子都慌神了,哪里还有余暇去分析冯啸辰话里的漏洞。欺骗国家、欺骗领导、欺骗中央,这些大帽子可是会砸死人的,大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而且这一回的事情还真的和他们无关,他们有什么必要去背这个黑锅呢?
侯彩云首先就扛不住了,她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声地说道:“领导,不是这样的,我们都是被厂长骗的!”
“彩云!”康水明喊了一声,想制止徒弟的曝料。
侯彩云既然已经开了口,就断没有再否认的可能。她对康水明说道:“师傅,咱们也帮边广连他们瞒着了,到时候他们没事,咱们都坐牢去了。”
说罢,她又转向冯啸辰,像是怕被别人抢了话头一般,一口气都不歇地说道:
“领导,那个43号焊丝,分明就是生产处让我们用的,厂里压根就没有75号焊丝。我们在烧电焊的时候都知道用的是43号焊丝,根本不是仓库弄错了。”
“是这样吗,康师傅?”
听到侯彩云揭开了内幕,冯啸辰心里踏实了。他收起刚才那凶恶的嘴脸,对康水明淡淡地问道。
康水明像是被抽掉了元气一般,颓然地点点头,道:“彩云说的都是真的,从一开始,生产处就是通知我们用43号焊丝。我们看过日本拿过来的原始工艺文件,上面说的是75号焊丝。我们还问过生产处是不是弄错了,生产处说,两种焊丝差不多,厂里积压了不少43号焊丝,赶紧用完了才好重新采购。”
“可是你们向调查组递交的情况说明上并不是这样写的。”冯啸辰道。
康水明道:“那都是边厂长让我那样写的,他说让华菊仙一个人担责任就好了,如果说是生产处的责任,对厂里的影响太大。我也是出于为厂子考虑的想法,所以才欺骗了各位领导。这都是我的错,和他们几个没有关系。”
“康师傅,你也是为我们好,这怎么能怪你呢?”侯彩云辩解道。
郭建新道:“领导,这事不能怨康师傅,那都是程元定和边广连他们的事。你们是不知道,这个程元定非常霸道,在厂里搞一言堂,说一不二。他让康师傅这样编,康师傅哪敢不照着做?如果不照着他的话做,他明天就会让康师傅到三产公司去坐冷板凳的。”
“就是,程元定可厉害了!”
“我们现在说了实话,回头肯定会被他报复!”
“领导,你们一定要把程元定撤掉,要不我们就没有活路了!”
第四百零二章 雪崩了
一个人开了头,其他的人也都跟上了,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事到如今,如果不能把程元定扳倒,他们就完蛋了。
这两天,电焊工们一直都在纠结于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的问题。说假话,万一被上级领导识破,自己就要担天大的责任。说真话,等到调查组走了,程元定肯定饶不了他们。在刚才那会,他们还慑于程元定的淫威,不敢说真话。谁曾想,眼前这帮上级领导腹黑得很,三绕两绕就把大家给绕晕了,让他们不得不说出实话以求自保。
捅出了焊丝的真相,他们也就算是把程元定、边广连等人给出卖了。到这个时候,如果不把程元定的劣迹抖出来,让上级领导把程元定撤掉,以后还有他们的好日子过吗?
“我说一件事,厂里分房,有资格的都是程元定的亲信,有些是喜欢对他吹牛拍马的,有些是经常给他送礼的,我们这些普通工人哪怕家里再困难,都轮不上。”
“程元定就是一个土匪,机修车间的张师傅,就是因为跟他顶了一句嘴,就被他打发去看大门了,一个月少了30多块钱的工资。”
“边广连也不是个好东西,他就是程元定的走狗……”
得罪群众的后果是很可怕的,别看你在台上得势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什么,可一旦你有了点事情,那就是墙倒众人推的节奏。平日里对你唯唯诺诺的那些人,心里都给你记着小黑账呢,陈元帅说过啥来着?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调查一个焊丝的问题,牵出来这么多有关程元定的腐败问题,这可是连冯啸辰都始料未及的。沈荣儒、王根基、祁瑞仓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画风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快。沈荣儒是个老夫子,学问做得不错,基层斗争的经验却有些欠缺,在这个时候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冯啸辰反应极快,他当即安排道:
“各位师傅,大家先静一静。大家反映的情况,非常重要,但这样乱哄哄地说,不利于我们记录。这样吧,王处长,你去联系一下二机厂的厂办,让他们腾几个房间出来,让师傅们分别休息。老祁、老丁,你们准备一下,咱们分头进行调查,要让每位师傅都有反映情况的机会,务必要把他们反映的情况一件不漏地记录下来。”
冯啸辰最初安排把电焊工们带到二机厂来问话,是想利用一个陌生环境增加他们的焦虑感,从而诱使他们说错话,泄露出实情。现在看来,他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如果是在北化机,要这样大张旗鼓地调查程元定的问题,还真是不太方便。
电焊工们被分开安置在几个房间里,还有调查组的人在旁边守着,防备他们互相交流。徐晓娟等人也被紧急召唤过来了,听说康水明他们要举报程元定的问题,大家都压抑不住地欢喜,马上让二机厂协助安排了房间,开始逐个地进行问话。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发生了很短的时间里的,大家被冯啸辰唬住了,出于自保,说出了实情,又牵扯进了程元定。如果给电焊工们更多一点时间,再让他们有一个充分沟通的机会,他们或许就会做出其他的选择。冯啸辰及时地把众人分开,不让他们再有沟通的机会,大家的集体智慧就无法形成了,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去做事。
每个人都在想,自己刚才已经开口了,其他人也都说了一些话,这个时候再隐瞒恐怕也来不及。再说了,即便自己不说,别人难道不会说吗?别人说了,自己不说,岂不显得态度不好,京城来的领导会不会对自己有看法?
这就是所谓的囚徒悖论,大家如果进行串谋,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但因为失去了串谋的机会,所以大家只能明哲保身了。
在二机厂进行的讯问一直持续到了深夜,电焊工们都被安排在二机厂的招待所里住下,不能回家,甚至也不能与家人联系。次日上午,察觉出情况不妙的边广连去向程元定汇报此事,没等他们商量出个所以然,一个新的调查组已经风尘仆仆地从京城赶过来了。这一回,带队的是经委和化工部的两名纪检负责人,一到北化机,便把程元定、边广连二人控制起来了。
雪崩了!
攻守同盟这种事情,需要有一个坚强的核心,而这个核心一旦崩溃了,整个同盟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此前,大家都照着程元定、边广连他们的交代,统一口径来应付调查组,现在知道谎言已经被戳穿,程元定他们凶多吉少,还有谁会乐意替他们背锅呢?
事情的真相很快就被查清了,这根本不是一起临时工无意犯错导致的事故,而是在厂长程元定的默许下,故意违背工艺规范要求而造成的人为事故。
程元定从一开始就对分包项目这件事存有怨言。日方提供的工艺文件有很多要求,如果照着这些要求去做,北化机会增加很多麻烦。程元定等人没有想过,其实重装办力促国内企业分包日方的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规范以及工艺要求,以便全面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日方这些工艺文件里的要求,看似繁琐,但环环相扣,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不发生偏离。如果严格执行文件中的要求,即便真的出现保管员发错焊丝的事情,这个错误也会在随后的几个环节被发现并且得到纠正,根本不存在错误焊丝被一线操作人员误用的情况。
程元定做了几十年的企业管理,习惯了“人治”的方式,对于从国外引进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次分包秋间会社的设备,面对秋间会社提出的一系列质量保证要求,程元定嗤之以鼻,非但不放在心上,甚至还存着几分故意对着干的心态。
有关分馏塔焊接需要使用75号焊丝的事情,程元定是知道的。这原本是一件小事,并不需要程元定这个级别的领导去关心。但在一次开会的时候,采购处的处长发了一句牢骚,说原来采购了一批43号焊丝,放在库房里还没有用完,现在又要采购75号焊丝,实在是太麻烦了。程元定当即就回了一句,说既然还有43号焊丝,那就用43号焊丝好了,反正这两种焊丝其实差别也不大。
这也就是懂行的领导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程元定在北化机工作了30多年,也是从车间主任、生产处长这些岗位做起的,对于电焊真有一些了解。他知道这两种焊丝有些差异,但在一些主要指标上差别并不大。早些年,国内的物质供应紧张,有时候某些特殊型号的焊丝采购不到,而生产任务又比较紧,厂里用相近型号的焊丝进行替代也是常有的事情。程元定正是带着这样的观念,下达了用43号焊丝替代75号的命令。
用一种材料替代另一种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并不罕见。工业生产是讲究经济性要求的,比如说,一个零件可以用A钢材,也可以用B钢材。从理论上说,B钢材比A钢材更合适,但采购起来很困难,会导致成本上升一倍,这个时候,用A钢材来替代B钢材,就是许多企业的理性选择,对于用户方来说,也是愿意接受的。
在与国际市场联系比较少的年代里,中国很多工业产品很难找到最合适的材料或者配件,往往会用一些其他材料和配件来替代,与国外产品相比,性能上自然就会逊色几分。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许多产品的配件可以进行全球采购,厂家自然愿意选择那些更为适合的进口配件,结果就换来一个“某某配件不得不依赖进口”的指责。其实这种指责是没有根据的,某些配件来自于进口不假,但说是“依赖进口”,就言过其实了。如果无法进口,或者国外根本就没有这样东西,那么企业也完全可以使用国内的替代品。
这就如同你喜欢吃进口的车厘子,但要说你“不得不依赖于进口车厘子”,那就是扯淡了,咱们国产的樱桃味道也不错,谁说非得吃进口的不可?
但焊丝的这件事情,与上述所说的不同。75号焊丝并不是什么稀缺材料,秋间会社在工艺文件中要求使用75号焊丝而非43号焊丝,也是有其道理的,那就是75号焊丝的耐酸蚀性能更优。在这种情况下,北化机违背工艺文件要求,用43号焊丝进行替代,就毫无道理了,只能被认定为一起人为造成的质量事故。
这样一起事故,从上到下涉及到的责任人是很多的,技术处、生产处、质检处、容器车间,都有责任。为了洗清自己,大家自然要把责任往厂长那里推,声称自己曾经提出过质疑,是程元定、边广连他们搞一言堂、瞎指挥,这才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与电焊工们的心态一样,涉事的中层干部们为了避免程元定对他们秋后算账,纷纷翻出自己的黑账本,把程元定这些年干过的坏事说了个底儿掉,只盼着上级领导能够严惩程元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第四百零三章 他已经不在这个办公室了
“总算是不辱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