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重工-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天三顿,就算早餐简单点,一个月也得200多块钱吧?啸辰,你哪来这么多钱?”杜晓迪瞪圆了眼睛,看着冯啸辰质问道。
第三百章 哪来的钱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有海外关系,我奶奶会补贴我一点钱,起码够我吃饭了。”冯啸辰轻松地说道。他和杜晓迪还没有熟到可以把一切秘密都说出来的程度,有关辰宇公司之类的问题,他是不会说的,即便不必怀疑杜晓迪的人品,万一她嘴不严,漏出一些风声,对冯啸辰也是很不利的。有关晏乐琴的情况,是公开的事情,冯啸辰一贯都是用这个理由来为自己的财产做解释的。
杜晓迪点了点头,说道:“嗯,你是跟我说过。对了,啸辰,我一直没顾上问你,你那次在日本的时候,是不是偷偷给了我和师兄的房东多田太太一笔钱,让她每天给我们做好吃的?”
“这也是组织对你们的关心嘛。”冯啸辰敷衍道。
杜晓迪却是认真地说道:“我问过到其他公司培训的那些师傅了,他们都没说有这样的待遇。高师兄当时就跟我说了,肯定是你私人掏的钱。”
冯啸辰没法再抵赖了,他做出轻描淡写的样子,说道:“其实也没多少钱,穷家富路嘛,你们在外面这么辛苦,我看着怎么能够忍心。”
杜晓迪低下头,又伸出筷子挟了一口菜放在自己碗里,然后缓缓地说道:“还有一件事,你也不许瞒我。”
“你说吧。”
“我去日本培训的名额,是不是你私人赞助的?”
“这个……”冯啸辰有些措手不及,他愣了一下,才讪笑着说道:“这怎么可能呢?安司长不是说过了吗,这是一家德国企业赞助的,我只是帮着牵了一下线而已。”
“我不信。”杜晓迪还是低着头,不去看冯啸辰的眼睛,而是用筷子无意识地拨拉着面前的米饭,说道:“机械部一直都没说过这件事,到刘师兄去找你的时候,才有了这么一回事。这么仓促的时间,要去找一家德国企业,还要让人家愿意出钱资助,而且只资助一个名额,这太奇怪了。而你奶奶正好是在德国,你又有外汇,所以,我认定,这笔钱肯定是你个人出的,只是找了一家德国企业做掩护罢了。”
“这不会是你刚刚分析出来的吧?”冯啸辰惊愕道。这件事情里的破绽的确是太多了,旁人要想看出毛病的确不难。关键之处在于,大家很难想象冯啸辰自己能够拿出这么多钱,同时也不敢相信冯啸辰会为了一个只有过一面之缘的工人拿出这笔钱,即便这个工人是个漂亮姑娘。足足2000马克,而且还是外汇,如果拿到手上招摇过市,还愁没有漂亮姑娘上赶着贴上来吗?冯啸辰花了钱,还不肯承认,这种事谁能相信?
杜晓迪道:“其实我也是猜的。一开始我没往这想,后来知道你个人掏钱让多田太太补贴我们的伙食,我就觉得有些奇怪……”
“仅仅是奇怪,不是感动吗?”冯啸辰笑嘻嘻地问道。
“感动还用跟你说啊!”杜晓迪抬起头,羞恼地瞪了冯啸辰一眼,然后又红着脸低下头去,继续说道:“然后我就突然想到了名额赞助这件事,越想越觉得里面有蹊跷。在写信的时候我不方便说,怕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现在你告诉我,是不是这样的?”
“这事吧,说来话长。”冯啸辰知道再隐瞒就是歧视人家的智商了,能够在电焊上表现出天才的人,智商丝毫不会比后世清北人师的高材生们差,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杜晓迪琢磨了这么久的事情,绝对不是他几句话就能够糊弄过去的。
不过,如果要承认这件事,那么更多的事情就解释不清了。拿出2000马克,藏头缩尾地资助一个漂亮女工,动机何在?你说你是学**,人家能信吗?
可我真的是在学**好不好!冯啸辰在心里大声地喊着冤。
“资助那个名额的德国菲洛公司,和我有一些关系,我让他们出点钱,他们也就出了。其实也就是区区2000马克而已,对于一家德国大公司来说,算不上什么。”冯啸辰道。
杜晓迪问道:“你有没有拿什么原则性的事情和他们做交易?”
“当然没有!”冯啸辰断然否认,看到杜晓迪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又说道:“好吧,我承认,这家公司里面,有我奶奶的股份,我叫他们出钱,其实是用了我奶奶的钱,这个解释你总相信了吧?”
“唔。”杜晓迪对于这个解释还是有几分相信的,得到了答案之后,她终于抬起头来,看着冯啸辰,用微不可闻的声音问道:“啸辰,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冯啸辰无语了,傻妹纸啊,这种问题能当面问吗?你让我怎么回答呢。迟疑了好一会,他才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吧。大营抢修,你是为国家做事,国家不能给你补偿,我作为当事人,补偿你一下,也是应该的吧?再说,以你的能力,本来也应当有这个机会的。”
“可是,你花了2000马克啊。我听人说了,2000马克差不多要抵我们2000人民币呢,如果是在黑市换,换3000人民币都能换到。”杜晓迪道。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是我奶奶的钱。”冯啸辰道。
杜晓迪正色道:“那就更不应该乱花了,我们做晚辈的人,怎么能够这样乱花长辈的钱呢?”
说到这个程度,冯啸辰想不露富也不成了,再遮掩下去,说不定自己在杜晓迪的心目中就成了一个啃老的纨绔。他说道:“算了,不瞒你说吧,其实我奶奶也不是什么富人,我花的钱并不是她给我的,而是我自己赚的。”
“你自己赚的?”杜晓迪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天天在饭馆里吃饭,随便资助个路人就是2000马克,这么多钱居然是自己赚的?
“啸辰,你不会是贪污了吧?”杜晓迪压低声音问道,同时眼睛里闪出了惊恐和痛心的神情。
“你想哪去了。”冯啸辰叹道,“我过去当知青的时候,有一个跟我关系很好的大姐,叫陈抒涵。我在南江时,和她一起开了一个饭馆,现在这个饭馆已经是南江省会新岭市最知名的私人的饭馆,一个月就有2万多块钱的利润,分到我名下也有1万多。你说说看,2000马克对我来说算得了什么?”
“你说的是真的?”杜晓迪瞪圆了眼睛,感觉自己像是在听天方夜谭一般。
“你自己去打听吧。”冯啸辰道,“我相信你们厂里也有去南江出过差的,最好是那种经常跑南江的采购员,你问问他是不是知道南江的春天酒楼,那家酒楼有一半的股份是我的。你放心,我冯啸辰绝对不是那种贪赃枉法的人,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赚的。”
“原来是这样……”杜晓迪喃喃地说道,冯啸辰的这个解释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但从冯啸辰的语气中,她能够感觉得到这件事应当是真实的。通原锅炉厂的业务遍及全国各地,杜晓迪要找到一个去过南江省的业务员并不难,冯啸辰如果要说谎,是很容易被戳穿的。
然而,得到了答案,却不能让杜晓迪心里轻松下来,反而让她有了一种沉重的感觉。在此前,她就一直觉得自己与冯啸辰不般配,对方是个年轻的处长,自己只是一个工厂里的工人,身份上差异太大了。现在,她又知道了冯啸辰居然是一个隐藏很深的万元户,或者说是十万元户、百万元户,而自己的家庭却是普通的工薪家庭,两个人的落差又大了几分。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上赶着往对方身上贴,会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存着攀附之心呢?
“怎么啦,晓迪,怎么不说话了?”
冯啸辰感觉到了杜晓迪的沉默,不禁奇怪地问道。
“哦,没什么。”杜晓迪讷讷地答道。
“是不是突然觉得我太庸俗了?”冯啸辰半开玩笑地问道。
杜晓迪愣了一下,又赶紧摇头道:“没有没有,我觉得你挺有本事的,又能当处长,又会赚钱,我……”
说起赚钱,冯啸辰想起一事,收敛起笑容对杜晓迪问道:“对了,晓迪,有件事在火车上不好问你,现在没有旁人在场,我想问你一下,你给阮福根的厂子帮忙的时候,有没有做什么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比如说,透露了你们厂里的什么技术秘密之类。”
“这怎么可能!”杜晓迪有些恼怒地否认道,“我怎么会是这种人?”
“真的没有?”
“当然没有!”
“那就好。”冯啸辰点点头,然后伸手从兜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到杜晓迪的面前,说道:“如果你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情,那么,这些就是你应得的报酬,你收下吧。”
“这是什么?”杜晓迪有些诧异地接过信封,只看了一眼,就吓得把信封扔回了桌上,“怎么有这么多钱,哪来的?”
冯啸辰笑着说道:“你不是说我会赚钱吗?这些钱是你自己赚的。这是阮厂长付给你这些天的报酬,一共是两千块钱。”
第三百零一章 想办法拿个文凭
这厚厚的一叠钱,的确是阮福根付给杜晓迪的报酬。整整两扎大团结,抵得上杜晓迪三年的工资,但阮福根拿出这些钱的时候,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一点都不觉得心疼。
杜晓迪帮阮福根解了燃眉之急,这当然是阮福根愿意掏出重金的理由之一。另外一个理由,那就是杜晓迪那令人惊艳的技术,彻底折服了阮福根,让他觉得自己如果给的钱太少,简直就是污辱了一个天才焊工。
这些钱,在会安的时候阮福根就已经拿出来了,但却被杜晓迪坚决地拒绝了。这也就是老阮弄巧成拙了,如果他只是给杜晓迪一百、两百的劳务费,杜晓迪没准也就收了。他一出手就是两千,让杜晓迪怎么敢拿?
阮福根把杜晓迪送到建陆火车站,一路上都在琢磨着如何让杜晓迪把钱收下。及至遇到冯啸辰,他才算是找着机会了,直接把钱给了冯啸辰,让冯啸辰想办法劝说杜晓迪接受。阮福根知道,冯啸辰不是那种拘泥的人,否则就不会千里迢迢跑来解救董岩了。冯啸辰明确向阮福根表示过,董岩利用业余时间给阮福根帮忙,收取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然董岩能收,杜晓迪当然也能收。
果然,在他向冯啸辰提出这个要求时,冯啸辰二话不说就把钱收下来。不过,冯啸辰并没有急于把钱交给杜晓迪,而是直到现在,确认杜晓迪在阮福根那里只是帮忙做了电焊,没有出卖什么国家利益,这才把钱掏出来,交给了杜晓迪。
“这是你的劳动所得,为什么不能收下?”冯啸辰笑嘻嘻地问道。
“这么多钱,我怎么能收?”杜晓迪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同时左顾右盼,生怕被什么人听见。还好,惠明餐厅的老板齐林华颇有一些眼色,见冯啸辰带了一位姑娘来吃饭,便非常自觉地与他们保持了足够的距离,还把其他的客人也安排在离他们比较远的地方,给这两个年轻人留出了说悄悄话的空间。
“阮厂长是个私人老板,他觉得你的劳动对他有价值,愿意给你这么多钱,这是合情合理的,你有什么理由不收?”
“我只干了五天时间,就算一天按10块钱算,有50块钱也就够了,可是这里有2000块钱呢。”
“你觉得以你的技术,一天只值10块钱吗?”
“当然,10块钱都算多了,我一个月的工资才60多块钱呢,合一天也就是2块钱。”
“这个……”冯啸辰不知道说啥好了。可不是吗,就算是李青山这样的八级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120块钱,算上奖金、加班费之类,一个月能到200块钱就不错了,这样摊到每个工作日,也就是6、7块钱的样子。就算是私营企业里给钱给得多,翻上两番,也就是20几块钱一天吧。杜晓迪给阮福根帮了5天的忙,阮福根给100块钱,杜晓迪就已经能够高兴得跳起来了,可现在一给就是2000,让杜晓迪怎么敢收呢?
“这件事,也要区分情况吧。”冯啸辰只好耐下心来给杜晓迪做工作了,“按照正常的情况,阮厂长的确不应该给你这么多钱。但这一回不同,因为你给他救了急,正如你告诉我的,阮厂长跑遍了整个海东省,到最后甚至给浦江锅炉厂的孙厂长下跪了,也没找到能够帮助他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你挺身而出,帮他解决了问题,他出多少钱都是心甘情愿的。”
“可这也太多了……”杜晓迪道,她话虽这样说,眼睛却是盯着那个信封,怎么也挪不开。在她的心里,也是在做着激烈的斗争,一方面觉得拿这么多钱不合适,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拿到这些钱,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了。
杜晓迪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她父亲原来是厂里的工人,因为受伤致残,已经办了病退,她是顶父亲的班进厂当工人的。一家人靠着父亲的退休金、她的工资以及母亲做家属工的收入生活,只是说算不上拮据,要说有多宽裕就谈不上了。这几年,各家各户流行买电视机,她家也在存钱准备买一台,为此父亲把烟酒都戒了,嘴上说是出于健康考虑,其实就是为了省钱。
除了眼前的经济压力之外,杜晓迪作为老大,还知道家里的隐忧。弟弟妹妹都在读中学,未来如果能够考上大学,必然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再往后,她自己和弟弟、妹妹都面临着成家的问题,这也是需要花钱的。父母嘴里不说,心里如何忧虑,她是非常清楚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能够一下子带回去2000块钱,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钱能够让父母一下子就有了底气,不再需要节衣缩食去存钱了。父亲可以偶尔喝点小酒,母亲可以添一件心仪的衣服,弟弟、妹妹也都是小伙子、大姑娘了,也该打扮打扮,有了钱,这些愿望都可以实现……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杜晓迪心里不敢承认的,那就是这些钱能够让她刚才涌起的失落感得到缓解,她突然觉得自己与冯啸辰之间的差距缩小了一些。
不错,你在新岭和别人合作开了一个酒楼,一个月能够赚到上万块钱。可是我杜晓迪也不需要眼红你,你看,我也能赚到钱,虽然比你赚得少,但也能够丰衣足食了。
想啥呢,我为什么要跟他比这个呢?杜晓迪在心里对自己骂道,我和他有什么关系!
冯啸辰可不知道杜晓迪这一刻的心思,他只是把信封向杜晓迪那边推了推,说道:“晓迪,你就收着吧,不偷不抢,你是凭自己的本事挣到这些钱的,拿着是你的光荣。你在日本培训过,应当知道在日本的一个高级技工是什么样的收入。我们国家还很穷,不可能给你这么高的工资,但通过私人老板给你这样的高级工人一些补贴,也是应当的。”
有了冯啸辰这些花言巧语,加上杜晓迪自己也没那么坚定的信念,她最终还是半推半就地收下了这笔钱。两个人吃过饭,离开餐厅顺着大街走回冯啸辰住的那个四合院。杜晓迪心里充满了喜悦,早忘了什么男女大防的事情,她与冯啸辰肩并肩地走在了一起,只觉得眼睛里看到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啸辰,我一直想问你呢,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杜晓迪问道。
“华青……”冯啸辰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说罢才想起这只是自己前一世的学历,不由得尴尬地笑笑,说道:“跟你开玩笑呢,我也就是个初中学历而已。”
“你骗我。”杜晓迪不满地说道,“你这么大的本事,怎么可能是初中毕业?”
“你没听说过自学成才这种事情吗?”冯啸辰道。
杜晓迪扭头看看冯啸辰,见他脸上没有戏谑之色,这才认真起来,问道:“你真的是初中毕业?”
“这还能有假?我初中毕业就去当知青了,运动之后才返城,当了几个月临时工就被我们罗主任看中,调到京城来了。你算算看,我哪有时间上大学?”
“你真是太了不起了。”杜晓迪用不无崇拜的口吻说道,“你才初中毕业的文凭,就能够懂这么多东西。我记得你说日语,对了,你说你还会德语。大营抢修那次,我听你和机械部的那位司长讨论抢修方案,那几个工程师都很服你呢。”
“这不算什么。”冯啸辰难得地谦虚了一句,又反问道:“晓迪,你呢,你是什么学历?”
“我也是初中毕业。”杜晓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本来打算上高中的,结果我爸出了工伤,残疾了,我只好顶我爸的班进了厂。”
“嗯嗯,也是苦孩子啊。”冯啸辰发着悲天悯人的感慨。
“啸辰,你有没有想过要去读个大学?”杜晓迪怯怯地问道。
“读大学?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读什么大学?”冯啸辰反问道。
“你怎么就大了?”杜晓迪没好气地斥道,“你不是说你才22岁吗?22岁上大学的多了。我听我们厂里的干部说,现在中央要求年轻化、知识化,以后没有文凭就不能当干部了。你现在这么年轻,怎么不去想办法拿个文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