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重工-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任何问题,经得起一切审查。
  “2万块钱,够应付一阵子了。”
  薛暮苍听说冷水矿的钱到账之后,喜滋滋地对冯啸辰说道。
  冯啸辰却没有薛暮苍那样乐观,他掰着手指头给薛暮苍算道:“咱们如果招500个学生,一个学生平均只能摊到40块钱的经费,这些钱别说雇老师,就是日常的实践操作都不够。像这样的技工师范学校,应当是由国家财政来支持的,一年没个几百万的经费,根本做不出什么效果。”
  “小冯,你太理想化了。”薛暮苍以他的老资格对冯啸辰教育道,“办这所技术师范学校,是咱们重装办自己生出来的事情。如果要申请国家财政的经费,那就要层层报批,最终肯定还批不下来。劳动总局那边就有自己的技工师范,咱们再开一个摊子,国家肯定不会批准的。所以,要做事情,只能是自己去化缘,像你能够从冷水矿弄到2万块钱,就非常不错了。”
  “看来,还是好人有好报啊,当初帮冷水矿出主意的时候,我还真没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向他们伸手化缘呢。”冯啸辰感慨道。
  薛暮苍道:“咱们在机关里,想用点钱麻烦得很,就算能够申报下来,花钱的项目也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很多支出都不允许报销。企业里用钱就方便多了,所以部委机关经常要到下面的企业去化化缘,你慢慢就习惯了。”
  “我只怕是习惯不了。”冯啸辰笑着摆手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学校办起来,再有找企业化缘的事情,还是老薛你自己去办吧。”
  “这可不行,事情是你和老吴生出来的,你们得管到底。”薛暮苍说道。
  薛暮苍说归这样说,其实心里还是有一些盘算的。有关建立技工师范学校的事情,重装办与一些企业联系过,征求过他们的意见,这些企业对此事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声称希望学校早日办起来,他们愿意安排工人到学校来接受正规的培训。只要培训做起来,学校就可以要求各企业支付培训费用了,这种费用其实也算是一种化缘。对于大型装备企业来说,几万块钱的支出不算什么问题,而这些钱对于一所学校就比较可观了。
  “小冯,关于这所学校的办学,你有什么考虑?”
  与冯啸辰走在铺满银杏叶的厂区主干道上,薛暮苍认真地问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薛暮苍已经认识到冯啸辰思维的开放性,他相信冯啸辰能够给他一些很好的启发。
  “高标准。”冯啸辰毫不犹豫地说道,“普通的技工培训,让劳动部门去做就行了。咱们重装办搞的是重大装备,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一定是瞄准高级技工的,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必须达到技师的水平。即使说毕业的时候达不到,几年之后也应当能够达到。”
  “我也是这样想的。”薛暮苍道,“弄一些待业青年来,教上几年,给安排一个工作,这种事情我老薛可不乐意干,那就真的成了孩子王了。你和老吴提出来的这个概念挺好,叫作技工师范,咱们不是培养普通的学徒,而是培养能够当师傅的高级工人。不过,这样一来,咱们的办学压力也就大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嘛。”冯啸辰嘻嘻笑着说了一句当时很流行的话。
  薛暮苍道:“话是这样说,我老薛也喜欢做点有难度的事情,要不这辈子光修修房子,发发洗澡票之类的,以后退休了都没啥可向别人吹牛的。不过,这件事情上你可得帮我,你如果不帮忙,我恐怕还真做不好。”
  冯啸辰笑道:“老薛你这是什么话?你的岁数是我的两倍还多,居然让我帮你。罗主任已经说过了,我只是帮你筹备,后面的事情我肯定插不上手的,只能是你自己去招兵买马,培养自己的班底。”
  薛暮苍道:“我也不需要你帮我做别的事情,只需要你给我出一个主意就行。”
  “什么主意?”冯啸辰问道。
  “怎么弄钱。”薛暮苍认真地说道。


第一百九十四章 赚钱能手
  不同的人对于冯啸辰的看法各有不同,罗翔飞觉得冯啸辰眼界开阔,擅长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吴仕灿觉得冯啸辰技术水平高,有前瞻性思维;而薛暮苍则是从冯啸辰在冷水矿以及后来建议经委创办经纬咨询公司的事情里,看出冯啸辰有赚钱的本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要办什么事情,钱是至关重要的东西。薛暮苍可以找企业化缘,弄点钱来维持学校的经营,但一来是化缘不可长久,每次伸着手去要钱,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二来则是化缘的钱数量总是有限的,小打小闹无所谓,真的想像冯啸辰说的那样,瞄准高标准来办一所学校,这点钱就不够用了。
  薛暮苍早就盯上了冯啸辰,打算从他这里讨一个计策,让技工师范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他甚至想到,如果技工师范能够赚到钱,未来重装办这边要办点什么事情,也可以从技工师范要钱,这样他在重装办的地位也就会变得更重要了。别以为国家机关就不需要钱,最起码,逢年过节发福利的时候,哪个单位有钱,就能够多发一些,职工也会称赞自己的领导有本事。罗翔飞想要在重装办一言九鼎,除了工作上的魄力之外,能不能给大家谋福利也是重要的一项。
  听到薛暮苍这样说,冯啸辰哑然失笑,自己在老薛的心目中居然成了一个最会弄钱的人,这算是光荣还是耻辱呢?
  “弄钱的办法……很多啊。”冯啸辰耸耸肩膀说道。80年代初的中国,还真是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关键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子,还有就是有没有一定的关系。薛暮苍绝对是有胆子也有路子的人,他想赚点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
  “我就知道找你小冯没错。”薛暮苍笑道,“你说弄钱的办法很多,我却是一个都想不到,你随便给我出上十个八个主意的,也算是对咱们重装办做了贡献,怎么样?”
  “首先,办学就可以收学费。咱们算是在职培训,面向大企业提供高级技工的培训,收取一定费用是完全合理的。”冯啸辰说道。
  “这个肯定,不过也就是一点点人头费而已,不够干什么的。”薛暮苍道。冯啸辰说的这点,是早在他谋划之中的,算不上什么创意。
  “我们还可以出教材。吴处长现在正在联络一些专家编写专业教材,我考虑,咱们不要弄成油印本,而是直接做成书,没有书号也无所谓,反正是内部资料,让各企业出钱购买就是了。”冯啸辰又说道。
  薛暮苍摇摇头道:“这个意思就不大了,一本书也就是几毛钱的事情,卖出1000本,也就是几百块,再扣掉印刷费、纸张费,能赚几个钱?”
  冯啸辰瞪圆了眼睛道:“干嘛卖几毛钱?数控机床实用教程,10块钱一本,爱要不要。我就不信那些企业花几万、几十万进口了数控机床,会舍不得花10块钱买一本操作手册。”
  “这……合适吗?”薛暮苍有些犹豫了。10块钱一本的书,说出去简直是惊世骇俗,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骂他黑心了。但冯啸辰说的也有道理,你买一台机床能花几万块钱,我给你印一本教程,收10块钱怎么就不行了?嫌贵,那就自己翻译机床手册去吧,那些手册写得诘屈聱牙,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根本就看不明白,导致机床使用中出现种种问题,随便弄坏一个配件,也得花上几百块钱去买了。
  冯啸辰耐心地说道:“老薛,你要知道,知识本身是有价值的。老吴现在去找那些高校的工科教授帮着翻译国外资料,编写适合于一般工人看的教材,也是需要花钱的。老吴说他可以卖卖面子,让那些教授义务帮忙。现在咱们没钱,也只能这样,但未来有钱了,不得给他们发点稿费?编一本数控机床教程,给个三千五千的,我看不算多,你不把一本书卖出10块钱,哪有钱给人家发稿费?”
  “言之有理!”薛暮苍给冯啸辰点了个赞。刚才那会,他已经在心里模拟了一下卖书的场景,觉得这些书即便是定价比市面上的一般图书高出10倍以上,作为企业来说,还是会愿意购买的。就以经委来说,资料室里有不少从国外买来的专业资料以及学术期刊,价格都比国内的图书贵上百倍不止,但不同样也要买吗?普通的技工手册自然是很便宜的,在市场上随便就可以买到,他这里要编的都是高级技工手册,这种资料在国内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还愁各家企业不愿意花钱?
  冯啸辰这个主意,在后世的人看来就不算什么了。后世有一些书商,专门给商业公司、政府部门编书,比如把各种与公司经营相关的法规编成一个册子,卖个几百块钱,对于公司来说并不觉得贵。因为平时为了查了一个法条,法务人员要忙上大半天,甚至要专门跑图书馆之类的地方,浪费的人工也不止这么点钱了。现在有人帮着整理出来,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花上几百块钱算得了什么呢?
  “还有什么好主意,一块说出来吧,省得我以后没完没了地找你。”薛暮苍大言不惭地怂恿道。
  “其他的主意,那就只能是搞点三产了。”冯啸辰挠着头皮道,“既然是技工师范,肯定得有实习工厂。工厂就能够造一些东西出来,这都是可以卖钱的。而劳动力就是那些学生,你连工资都可以不用开,这样一算,不管造点什么东西,都是稳赚不赔的啊。”
  薛暮苍摇头道:“这不行,这不是你小冯的特点。我总不能去接点什么机轴、齿轮、法兰盘之类的小东西来做吧?这东西没什么利润,赚的全是手工钱。我的学生可都是高级技工,让他们成天做这样的东西,哪能算是实习呢?”
  “那你想让他们做啥?”冯啸辰反问道。
  薛暮苍道:“我如果知道,还用问你吗?我的意思是说,我要招的学生,都是能够在钢管上绣花的高级技工,你让他们去车个法兰盘,那就是浪费了。”
  “钢管上绣花?”冯啸辰心念一动,笑着问道:“老薛,你确信这些人能够做到?”
  “如果做不到,那能算什么高级技工?”薛暮苍不屑地回答道,“我过去就干过这样的事情,用直径150毫米的钢管做茶叶筒,用铣床在钢管面上刻花鸟图案,好多领导都找我要呢。”
  “那就有办法了。”冯啸辰道,“你就让他们在钢管上绣花,我保证帮你卖出去。一根钢管卖个几百美元的,怎么样?”
  薛暮苍斥道:“你开什么玩笑,我跟你说正经的呢。”
  冯啸辰正色道:“我说的是最正经的话,信不信由你。”
  薛暮苍了解冯啸辰的性格,知道他虽然平时喜欢开点玩笑,但要认真的时候还是挺认真的。听冯啸辰说得如此笃定,薛暮苍问道:“你说一根钢管能卖几百美元,是什么意思?”
  冯啸辰道:“国外有一些搞艺术的人,专门做工业艺术品。你说的在钢管上绣花的事情,就是他们做的事情之一,当然,人家不是简单地绣个花,而是有些讲究的,比如绣什么花,如何保证与钢管的质地保持艺术风格上的一致。
  好一点的艺术品,别说几百美元,在拍卖会上卖出几千美元、几万美元的,都不奇怪。你既然是培养高级技工,那就给他们出最难的题目,让他们把学到的本事用到这上面,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全部弄到国外或者港岛去拍卖,绝对能够让一根钢管卖出几百美元的高价。”
  “你有这个把握?”薛暮苍眼睛一亮。关于工艺品的价格,他是了解一些的,中国的出口商品中间就有相当规模的工艺品,像什么丝绸、木雕、剪纸之类,他没想到用钢铁也能做出工艺品来。要知道,工艺品的制作对于工人的技术要求是极高的,让自己的学生用学到的技术去造工艺品,既能够起到练兵的作用,又能够换到高额的利润,何乐而不为?
  “这件事,我来联系一下。”冯啸辰道。他对工艺品市场的情况不太熟悉,本身也缺乏艺术细胞,不知道怎么把一根钢管变成艺术品。不过,他相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后世什么798之类的地方,多的是这种艺术家。
  当前中国的艺术家还不太了解西方当代或者所谓“后现代”的艺术形式,不过这并不要紧,只要给他们一点提示,再安排他们到西方去参观几次,相信他们就能很快实现转型的。毕竟艺术家是思维最为活跃的人群。
  想到此,他不禁有些好笑,自己最初走进这片厂区的时候,就想到了后世的创意园区,没想到绕了一圈,还真把这个思路给套用进来了。如果未来这个厂区成为全国及至全世界著名的工业艺术制作中心,走在这条银杏大道上的都是披着长头发、说话神神叨叨的艺术家们,那场景简直是太有喜感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返回南江
  给薛暮苍出了几个好点子之后,冯啸辰就不再管技工师范的事情了。吴仕灿和薛暮苍都是很懂技术的人,而且一个偏理论,一个偏实践,可谓是珠联璧合。
  吴仕灿已经联系上了一些大学里的工科教授。这些教授听说是为重大装备项目培训高级技工,热情都非常高,有的表示自己可以帮助编写教材,有的表示自己愿意到学校去义务授课。这些人的实践经验不见得很丰富,但他们对于国外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等了解得很多,而这恰恰是企业里的工人们所最缺乏的。
  负责教实践操作的老师也有了着落,这当然主要是源于薛暮苍的强大人脉关系。他给许多自己熟悉的企业打了电话,请他们派出一流的技工到技工师范来任教,每个人呆上一两个月的时间,这对各企业来说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更何况,这些人到了技工师范,除了给学生上课之外,自己也会有机会与其他的牛人交流,学到一些新的技术,对于提高各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是有好处的。
  招生方面,就更为顺利了。重装办向各装备企业发了函,通知技工师范成立的事情,请各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安排报名。技工师范招生的门槛是四级工、年龄在40岁以下、有一定的文化,同时还有一些软性的要求,比如勤奋好学、有上进心、政治品德良好等等。通知函上声称,通过技工师范的培训,学员基本能够达到六级工水平,具备指导其他技工的能力。许多企业都为缺乏高等级技术而苦恼,看到这样的机会,自然也就趋之若鹜了。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技工师范的学制分为几档,最短的一档是半年期,属于短训,主要是针对某一项技术进行学习;最长的则是两年期,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培养。对于后一种学制的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本专业的操作之外,还要学习数学、化学、金属材料学、制图、热处理等一系列知识,能够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的工人,在日后将可以成为宗师般的高级技师。
  冯啸辰请冯舒怡帮他在德国找到了一些工业艺术品的资料,包括大量的实物图片和工业艺术方面的理论文献,然后便带着这些东西走访了在京的几家艺术单位。果然如他所预计的那样,许多新锐的艺术家对于这种带有浓烈西方色彩的艺术形式极其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入驻技工师范,与工人们一道进行创作上的探索。
  冯啸辰对愿意参与的艺术家们来者不拒。他与这些人签了一个十年期的合作协议,要求艺术家们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创作出既能让工人们练习最前沿的生产工艺,又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协议中规定,艺术家们对创作的产品具有属名权,但处置权和收益权是属于技工师范的。如果这些艺术品销售出去了,艺术家可以获得收益的10%作为酬劳。冯啸辰还承诺,未来收益增加之后,技工师范可以帮助安排这些艺术家到西方去考察学习,费用由技工师范承担。
  在喇叭裤都被当成奇装异服的年代里,新锐艺术家的地位比大街上的老鼠好不到哪去。男艺术家们别说在后脑勺上扎一条马尾巴辫子,就是头发稍微长一点,开会的时候都会遭到领导的白眼。碰上一个拿他们当宝贝的冯啸辰,这些人简直就是翻身农奴见到金珠玛米的感觉,哪里还会计较什么分成比例啥的。人家能够管吃管喝,还安排人把他们的艺术构思转化成实物,这就已经很够意思了,钱什么的,都是浮云……
  当然,艺术家们与技工师范的蜜月期只持续了短短两年就结束了,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开放,这些艺术家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这才发现当年与冯啸辰签的卖身契是多么吃亏,于是纷纷毁约跳槽。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技术师范最终被命名为“国家重大装备办公室高级技工师范学校”,简称叫重装技师。校名前面虽然缀着“国家”二字,但却不是用来修饰“学校”的。归根结底,这只是某个国家机关部门下属的技校而已,类似于这样的技校,在全国岂止是数以百计,当然也就不会引起什么特别的关注了。
  第一届学员入学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