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入地眼-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豫亲王回盛京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陪都,所以只能算是亲王东巡,所以没有详实的记载。”图尔占回答。
    “多铎是奉诏返京,可多铎回的却是盛京,这道诏书又是谁下的呢?”薛心柔一脸矛盾。
    叶九卿眼睛抽动一下,似笑非笑摸摸下巴,意味深长说:“有点意思。”
    看到叶九卿狡黠的笑容,我知道他一定是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你想到什么?”
    “知秋,你文史读的多,清初的时候,可有关于多铎返回盛京的记载?”叶九卿一脸认真问。
    叶知秋低头沉思良久,表情越来越诧异:“爸,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蹊跷,多铎从顺治元年入关征战到顺治六年三月,因病亡故,期间多铎从来没有返回过盛京。”
    “那就奇怪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多铎会出现在盛京呢,当时他是一军之帅,除非有皇命诏返,否则绝对不可能擅离职守,既然清史中没有关于都铎回盛京的记载,那又是谁向多铎下达的诏命?”薛心柔一脸诧异。
    叶九卿双手背负在身后,来回走了几圈,抬头看向十王亭正中的大政殿,意味深长的淡淡一笑。
    “看起来在大清皇室之中,有人是知晓大清龙脉宝藏的”
    

第716章 瞒天过海
    “爸,您到底发现了什么?”叶知秋一脸茫然问。
    “你们还没看出来吗,给多铎下诏的是另有其人。”叶九卿指着镶白旗亭中的石碑说。“多铎这一次返回盛京,恐怕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叶叔,这怎么可能,多铎奉命出征,除非是皇命否则他不可能擅离职守。”薛心柔说。
    “当然是皇命,但是下达诏书的并非就是皇帝了。”叶九卿淡淡一笑回答。
    “叶叔,这皇命不是皇帝下达,谁还有这么大的权力啊?”田鸡疑惑不解。
    “难不成”图尔占在旁边一怔,目光下意识看向大政殿。“难不成让豫亲王返回盛京的是他?!”
    “对啊,顺治当时还是一个孩子,虽然名义上他是皇帝,可军机大权并没在顺治手中,顺治不可能向多铎下诏回京。”白近眉头缓缓舒展开。“能下达诏书的只可能是摄政王。”
    “多尔衮!”叶知秋瞪大眼睛。
    图尔占点点头,抬手指着大政殿对我们说,顺治元年,顺治帝在大政殿拜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大将军敕印,令他统大军南下,入关与李自成和南明王朝开始了争夺天下,多尔衮幸不辱命,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顺治帝从盛京到达北平,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赐穿貂蟒朝衣,命礼部为多尔衮建碑纪绩,从此,在待遇上,多尔衮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图尔占说。
    “顺治二年,多尔衮以为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铃印,十分不便,于是,即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叶知秋接过图尔占的话往下说。“也就是说,给谁下诏,诏书的内容是什么,完全都由多尔衮说了算。”
    “让多铎回盛京是多尔衮下的诏书,那就奇怪了,多尔衮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还是有些疑惑。
    “这事细细推敲的话,的确有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清军入主中原的统领者是多尔衮,占领北平之后,多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以此来稳定汉人民心,在很大程度上平复了汉民的恐慌,也正是此举为大清问鼎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叶知秋来回走了几步若有所思说。“多铎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擅作主张搞出扬州十日啊。”
    “除非”叶九卿抹了一把嘴。“为什么扬州城破三日之后才开始屠城,除非这三天时间多铎也不知道如何抉择,他在等命令。”
    “下达屠城的人是多尔衮!”田鸡这才反应过来。
    “可这和多尔衮稳定汉人民心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啊。”叶知秋说。
    “这不是关键。”叶九卿摇摇头说。“大清龙脉宝藏的传闻由来已久,可你们若不是阴差阳错认识白叔,也不会知道有辽东王,更不会知道,关于白家先祖被大清皇族供奉为神的事。”
    叶九卿说到这里,走到站在一旁的图尔占面前,然后指着白近问:“你可知道,白家为何能世袭罔替成为辽东王?”
    “从清太祖开始,八旗敬白家为王,皇室皆同不可造次,若有僭越以欺君罔上论处。”图尔占脱口而出。
    “我是问你,不管是大清皇室还是八旗,为什么要敬白家为王?”叶九卿若有所思问。
    “”图尔占一愣,好像他从来没有思索过这个问题。“这,这是祖制啊,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八旗子弟必须遵守啊。”
    叶九卿似乎早知道图尔占会这样回答,淡淡一笑走回到我们身边说:“看见了吗,白家先祖的事其实就连八旗子弟也不知道。”
    “先祖被供奉为神的原因,只有大清皇室知晓,白家向来谨慎,也没有向外透露过先祖的真相。”白近在旁边解释。
    “我看未必,大清皇族知道白家先祖,仅仅是知道白家先祖和大清龙脉宝藏的下落有关。”叶九卿看着白近一本正经说。“你就没发现,其实皇室里的人并不知道,大清之所以能问鼎中原,全是因为白家先祖的原因吗?”
    “这个”白近低头想了片刻。“这个还真没有听皇族中人提及过,不过也能理解,大清问鼎中原,如果把功绩算在白家先祖身上,未免有些匪夷所思,因此才秘而不宣。”
    “如果是你所说的这样,那为什么提到大清龙脉宝藏,所有人想到的都是里面的金银珠宝,包括大清皇族在内,从来没有谁提及过白家先祖呢?”叶九卿没有等白近回答,用手指了指头。“问题出在这里,没有人记得大清龙脉宝藏的真相。”
    “爸,这不足为奇啊,大清龙脉宝藏其实是用来停泊月宫九龙舫的船坞,一旦修建完成后,所有参与者的记忆都会被清除,当然没有谁记得里面的真相。”
    “是吗?”叶九卿嘴角又露出狡黠的笑意。“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扬州发现的青铜宫顶多就是一处遗迹,最大的发现莫过于里面的九鼎,那为什么后来会屠城呢?”
    我顿时大吃一惊,从来没有思索过这个问题,清太祖先是发动辽东之屠,然后把京城从赫图阿拉迁到盛京,并且下令封禁东北,此举显而易见是为了在辽东修建大清龙脉宝藏。
    清太祖不希望这个秘密被泄露出去,当时知晓大清龙脉宝藏的应该寥寥无几,清太祖是其中之一,剩下的应该就是直接参与修建宝藏的人。
    很可能就连当时的八旗旗主都不知晓大清龙脉宝藏的真相,按理说这个秘密只会在大清历代君王之间传承,但很明显,大清皇族根本不知晓龙脉宝藏的所在。
    而且白家先祖是利用清太祖为其修建最后一处船坞,完工之后所有人关于大清龙脉宝藏的记忆都会被清除,包括清太祖在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龙气之地的安全。
    清太祖在盛京驾崩,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关于大清龙脉宝藏的事就应该彻底的中断。
    “多铎在扬州发现青铜宫,即便看见里面的九鼎和棺椁,还有那些纹饰,多铎应该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才对。”薛心柔听我说完也反应过来。
    “从扬州城破到屠城,中间有三天时间,想必是多铎把青铜宫的发现禀告给多尔衮,而接到的回令便是屠城!”宫爵嘴慢慢张开,大吃一惊说。“多,多尔衮认出了青铜宫中纹饰的含义,知道事关重大,所以才会不惜一切灭口。”
    “大清龙脉宝藏的线索随着清太祖驾崩就中断,为什么多尔衮会知道呢?”白近一筹莫展。
    “还记得上次我金盆洗手,你回来的时候,我把暗室下面的钥匙交给你吗?”叶九卿淡淡一笑问我。
    “记得,怎么了?”我问。
    “什么东西都讲究传承,你说我当时是在交代后事,对,你说的没错,我的的确确是想交代清楚,总不至于摸爬滚打一辈子,攒下了的基业不知道交给谁吧,我一个凡夫俗子都这样,何况是坐天下的皇帝。”
    “爸,什么暗室的钥匙啊?”叶知秋很好奇。
    “他说的不是钥匙”我听明白叶九卿的弦外之音,清太祖得到白家先祖指点,快速的崛起并且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供奉白家先祖为神。
    神提出来的要求,清太祖当然不会违背,何况这也关系着大清江山的稳固,因此不遗余力按照神的吩咐秘密修建龙脉宝藏。
    大批的金银珠宝被运往龙脉宝藏之中,而知道这个秘密的却只有清太祖和白家先祖,可清太祖病入膏肓时,这么大一份基业总要传承下去,可我猜白家先祖应该叮嘱过,关于大清龙脉宝藏的秘密,不能泄露给任何人,包括子嗣后代。
    神能帮大清夺天下,同样也能毁掉大清江山,清太祖肯定不敢质疑神的决定,可人终究是自私的,在临死之前清太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其中一位后人。
    “既然清太祖希望这个秘密传承下去,那他告之的人应该就是后来继位的君王。”田鸡说。
    “不,这关系大清命脉,清太祖只会把如此重要的秘密告诉一个他最为信任的人。”我摇摇头说。“而且还是能远离权力争夺,能全心全意保护大清命脉的人。”
    “多尔衮!”叶知秋震惊无比对我们说。“清太祖晚年时,明确指示,他所亲统两黄旗,赐一旗给多尔衮,史学家认为这是清太祖明确立多尔衮作继承人的公开宣示,可最后继位的却不是多尔衮。”
    “他不是明确立多尔衮为继承人,而是立多尔衮成为守护大清命脉秘密的人。”我转身看着白近笑了笑。“看起来,清太祖这招瞒天过海挺管用的,白家先祖并没有觉察到,大清龙脉宝藏的秘密其实还有人知晓。”
    “可知道这些对我们也没什么用啊。”田鸡叹息一声说。
    “怎么没有用。”叶九卿站在镶白旗亭环顾四周。“多尔衮既然知晓大清龙脉宝藏,在扬州发现青铜宫,不但命多铎屠城灭口,还让其带着所有在青铜宫中找到的东西返回盛京,这其中一定有原因”
    

第717章 龙蟠虎踞
    “这都是几百年前的事,即便有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啊。”田鸡说。
    “什么原因并不重要。”外面的风雪渐渐停了下来,我走出镶白旗亭,站在原地环顾四周。“多尔衮是唯一知道大清龙脉宝藏秘密的人,多铎发现青铜宫后,多尔衮就下诏命他带着在青铜宫中发现的东西返回盛京,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多铎不远千里返回这里呢?”
    “肯定不是为了见先祖。”白近在旁边深思熟虑说。“如果推断是正确的,那么清太祖在这件事上刻意隐瞒了白家先祖,他把秘密告之给多尔衮的时候,一定也会叮嘱不能在白家先祖面前泄露。”
    “多铎在青铜宫发现了九鼎以及棺椁,多尔衮从青铜宫的纹饰中应该能推测出,发现的这一切都和神有关。”叶知秋想了想说。“你们说,会不会多尔衮知道事关重大,所以命多铎将发现的一切秘密运回关外盛京藏匿。”
    “那就更说不通了,当时天下大势已定,大清问鼎中原,如果多尔衮想要藏匿这些东西的话,中原疆域辽阔,随便找处地方也能隐藏,何必要千里迢迢运回盛京呢,何况当时白家先祖还在关外,多尔衮就不怕被白家先祖发现?”叶九卿摇摇头说。
    “知秋说的其实有道理,多尔衮应该是想藏匿这些东西,至于为什么不远千里运回盛京,只说明一件事。”我停顿一下声音沉稳说。“在多尔衮心中,没有比盛京最安全的地方,而且所发现的九鼎和棺椁,都与关系大清命脉的神有关,多尔衮不敢将这些藏匿于中原。”
    “也没瞧出盛京有什么安全的,八旗军都从龙入关,盛京在当时只作为陪都存在,主力都在中原了,这盛京守备空虚。”田鸡挠挠头疑惑不解说。“若是我怎么也不把东西藏在这儿啊。”
    “时间也不对啊,清太祖驾崩的时候,多尔衮才九岁,他即便知道这个关系大清江山社稷的秘密,就算有心藏匿,也应该选择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可为什么多尔衮会让多铎返回盛京皇宫呢?”薛心柔说。
    “清太祖能把大清龙脉宝藏的秘密偷偷传承下去,想必在他告诉多尔衮之间,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留下线索或者其他东西。”叶九卿摸摸下巴神情冷静说。“封禁东北迁都盛京,所有人没皇命不得擅自进入赫图阿拉,清太祖若是要留下线索,必定不能也没有时间留在赫图阿拉。”
    “盛京,迁都后的盛京是最好留下线索的地方!”我领悟出叶九卿话语中的深意。
    “白家先祖让清太祖封禁东北,目的是为了修建大清龙脉宝藏的秘密不被外泄,至于清太祖要迁都何处,白家先祖根本不在意,因此盛京是清太祖所选。”叶九卿点点头继续说。“如果清太祖想要把龙脉宝藏的秘密传承下去,应该很早之前就开始计划和准备,都城的选择或许也在其中,清太祖为什么要把都城选在盛京呢?”
    “关于清太祖迁都的事,坊间倒是有不少传闻。”白近在旁边说。
    “说来听听,指不定里面能有用得着的东西。”叶九卿说。
    白近看了看图尔占,作为在盛京留守了三百多年的守陵人,没有比他们更了解盛京的历史,图尔占告诉我们,清太祖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四年之后清太祖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清太祖坚持自己的主张。
    “从辽阳迁都到盛京,中间只有短短四年时间,清太祖为什么如此仓促迁都?”薛心柔问。
    “如果按照我们之前的猜测,清太祖想要把龙脉宝藏的秘密传承下去,迁都就变的好理解了,辽阳距离赫图阿拉很近,清太祖是担心自己的打算被白家先祖觉察,所以选择远离赫图阿拉的盛京。”白近说。
    “如果真是这样,可见清太祖对白家先祖极其敬畏,他好像在担心或者已经觉察到,大清龙脉宝藏的秘密,白家先祖没打算让皇族传承下去。”宫爵说。
    “太祖爷为什么迁都,一直没给出确切的说法,不过坊间倒是流传,迁都盛京是因为太祖深信风水堪舆之术。”图尔占说。
    “风水堪舆?”我们茫然的相互对视。
    图尔占点点头继续对我们说,在辽阳的时候,清太祖请风水大师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
    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太祖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
    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所以又称沈阳。
    “还有这个说法?”田鸡愁眉不展说。“当时清太祖一心琢磨如何把大清龙脉宝藏传承下去,哪儿有心思管什么风水堪舆啊。”
    “这话还真不能这样说。”白近摇摇头。“你们也知道,我曾经请凌霄辽东探察过龙脉,他老人家到过盛京,对这里的风水赞不绝口。”
    “凌霄说过什么?”我漫不经心问。
    “不知山穷落平处,穴在坪中贵无敌。”白近不假思索回答。“他老人家说,盛京就是这种风水格局的真实写照,盛京被称为关外第一城,是东北众城之首,是北龙长白山千里来龙余脉,属于平原结穴,为虎眼穴。”
    叶九卿一听来了兴致,他对风水堪舆也有了解:“这里居然是虎眼穴,没想到清太祖还真会挑地方。”
    “爸,什么是虎眼穴?”叶知秋好奇问。
    “所谓虎眼穴,就是虎目圆瞪,虎视眈眈,其特点为霸气冲天,多杀伐之气,此地自古以来,但凡虎眼穴附近的人大多勇猛刚烈,强悍好战,豪爽义气。”
    叶九卿提及风水口若悬河,说这种风水迹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初露端倪,盛京当时为燕国的辽东郡,此地多出侠义豪杰之士,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古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对,凌霄是这样对我说的。”
    白近在旁边不住点头,一边回想一边告诉我们,凌霄时对他说,盛京风水这一霸道特征经千百年孕育繁衍,在满清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且达到顶峰。
    盛京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若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此地不可。
    而盛京皇宫的位置,山停水聚,半阴半阳,方成太极,为群龙汇首之聚阳风水宝地。
    “盛京风水好不好另当别论,不过我认为田鸡说的没错,清太祖当时恐怕只想着如何传承宝藏秘密,至于风水未必会去考虑。”我看看四周红墙黄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