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赵念奴这门亲事会引起一系列不好的事,赵念奴下场很惨,赵祯命运更悲情。赵念奴看得还轻一点,赵祯可是将他当成最亲密朋友看待的。因为史上这门亲事直到三四年后才举行,因此郑朗也不急。他本身的事务多,也顾不到。却没有想到居然提前了。

所有人都认为他智计百出。

可是坐在哪里想,想了大半天,什么计策也未想出。风儿继续吹得槐花纷纷扬扬地落,可是青色的槐树叶在五月末的阳光下,象一片片翡翠,晶莹剔透,美丽动人。树叶摇动间,郑朗眼前不仅浮动着他离开京城时,赵念奴的清新横样,不由地又拿着赵念奴送的平安符,轻声道:“我如何让你幸福呢?”

第七百零九章 上树

赵祯朝人才济济,星光璀璨,让后世叹为观止。但各人有各自的特色,例如贾昌朝,也不能说他一无是处,性格阴柔,可也想使国家好。若是一棍子将他打死,肯定是不对的。

郑朗看轻范仲淹发生的庆历新政,看重范仲淹的德操,略有些偏差,庆历新政是不能将它一味夸大,可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不改宋朝是死,改说不定还有生的机会。

但有的人很古怪,例如欧阳修。

说他是文坛大家不假,可在官场上说句不好听的,在郑朗心中就是一个地道的神经病。

除了一个范仲淹,所有大臣他都看不起,好朋友蔡京是媚臣,韩琦是小人,更不要说贾昌朝吕夷简等人。然后用他的大嘴巴与笔杆子当棍,拼命地搅,搅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

因此招来许多大臣的憎恨。

比如杨日严。

那件事使欧阳修好几年不能抬头。

仅是杨日严还不能倒欧,隐隐在杨日严倒欧过程后面还站着一个人,陈执中!生性古板安静的陈执中,根本看不起欧阳修的轻浮狂躁。于暗中隐隐地做了推动。

欧阳修不是穿越者,否则他一定会在心里说,俺们做了什么,这是在北宋,贞操观念不严重,并不是后世饿者死小,失节者大的年代,大不了就与晚辈嘿咻几下,值得这么整的么?因此闻听陈执中府上三婢惨死一案,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欧阳修出手,可是赵祯朝后期最强大的武器。

他的文笔无几人能及,写了一篇奏折,这个奏折远胜于赵捘瞧K怠凹壮汲轮粗校灾凑岳矗恍送塾泄瘢兄氯搜裕欢粗星ㄑ樱戌柙赘!�

“执中不学无识,憎爱挟情,除改差缪,取笑中外,家私秽恶,流闻道路,阿意顺旨,专事逢君,此乃诌上傲下愎戾之臣也”

等等。

赵祯看到欧阳修奏折后哭笑不得。

对陈执中赵祯也隐隐有些不满,可一直在用,有赵祯的考虑。这几年首相变动很大,先是文彦博贬出朝堂,郑朗因事务去了南方,接着庞籍判到延州,梁适也贬出朝堂。前后总计三年时间,仅是首相位置上,就出现四次调动,宋朝文臣升升降降很正常,可调动得密集,也就不正常了。会严重影响政策的延伸性。

缺少掌控大局的人,郑朗还在潭州,庞籍在西北,谁能主持这个国家大局。难不成是欧阳修吗?扯蛋也不是这么扯的。陈执中虽有种种不足,包括德操才能吏治等等,可多次为相,经验可以稍稍弥补这些不足。

最后一条赵祯自己无视。虽他喜自虐,因此大臣敢于进谏,可不能所有大臣天天不办正事,专门进谏弹劾,陈执中能处理政务,也比较听自己的话,虽对陈执中不满,心中也有些不舍。

于是做了一个宣判,让欧阳修外知蔡州,贾黯知荆南。理由很简单,奏折是奏折,比如欧阳修弹劾郑朗的奏折严格说是奏折,非是弹劾文书,这个没有什么制约。欧阳修与贾黯弹劾陈执中的已不能算是奏折,而是真正的弹劾文案。

陈执中乃是首相,只有言臣才有真正弹劾首相的权限。欧阳修是翰林学士,贾黯是知制诰,皆不是言臣。

闻听两人补外,赵捦O掠敕墩虻恼沉恕�

赵挼钩拢墩虿煌猓衔⑸栌肥且苑啦黜鞘蛊渥晕髂洌缬诽ㄖ钛猿妓档檬嵌缘模敲闯轮粗锌梢灾镎丁H绮皇牵敝镉贰H衔诽ㄐ√獯笞鳎桓鼍⒌牡瓜啵钪栈岱涟瘛5瓜嗟沟霉獠剩勺詈笤紫嗄苋糜诽ǖ估吹谷ィ晌淌值纳接螅吹H卧紫啵粗卫砉遥�

进谏重要,处理政务才是国家最终目标,这个轻重要把握住。

真相是不是这样,谁也猜不透范镇的内心世界。

因此知谏院与御史台发生第三次严重的对掐。两大言臣机构掐来掐去,反而将陈执中这个当事人遗忘。

听到朝廷处分欧阳修与贾黯,孙捰窒肫鹫拢傻溃骸扒约找岳矗恍┱讼褪浚追滓ィ冷谥熘荩滔逯荩饪碇僦荩友簟4私灾谒蚕б玻治排费粜拗讨荩主鲋D细檀又停缧薇参藜福窦嵊肟ふ撸撬且虿荒芊钊ㄒ蛞挥谢杭笔拢菹潞未友茫未又收雇菹挛鹗剐薜热ブ埃粑鹨恚宰愿ㄖ!�

赵祯同意。

这是赵祯性格决定的,虽然欧阳修倒来倒去,倒得所有人测目而视,同样也倒得一些牛鬼蛇神不敢胆大妄为。这是为政的唯妙唯肖之处。

但欧阳修这件事再度提醒赵挕�

还是正事要紧,陈执中一日不倒,国家一日不得太平,不与范镇争辨了,只论陈执中,上奏数道奏章,看到赵祯还是无动于衷,使出刹手锏,陛下,不同意罢黜陈执中,请将俺也补外吧,以避陈执中。

听到这件事,郑朗忽然想到后世,明朝,东林党。

皇上,你庭杖俺吧,打得越厉害越好,俺马上就能扬名天下。外放大州比挨庭杖可轻松得多……

中间是有许多清直大臣,可无形中在走向一条更戾气的道路。

赵挼却蟪家黄鹣啾疲造跬督盗耍龀轮粗信匈裰荨�

倒陈大戏落幕,以文彦博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宣微南院使,富弼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然而赵祯让言臣弄得心中戚戚,特别是文彦博,几年前是带着争议下去的,为了文彦博,包拯与王举正同样掐得死去活来。想了想,喊来小黄门,到外面看士大夫的反应。

小黄门回来禀报:“陛下,士大夫皆相庆朝廷得人。”

“那就好,那就好。”赵祯抚胸道。心中也纳闷,这些大臣难道这么容易忘事,这么快就忘记文彦博是如何贬出朝堂的?但他还是不放心,正好欧阳修奏事殿上,赵祯将此事语与欧阳修,说道:“古之求相者,或得于梦卜,今朕用二相,人情如此,岂不贤于梦卜哉?”

别的大臣能放心,唯独就怕欧阳修反对,憎恨欧阳修的人有多,可因为他的文章风满天下,和者同样有之,一旦欧阳修带头闹事,反对文彦博,马上宋朝就会出现最尴尬的一幕,无人可为首相!

还好,欧阳修顿首称贺。

以张昇代赵捨分胸U話虽好,可让赵捳厶诘谜造鹾牧耍也荒艿闭嬉桓鲇忠桓鍪紫嗟氐瓜氯ァK餍越坟┗涣巳搜 �

又以庞籍代富弼判并州,庞籍入京叙职时,入对,上下齐心皆夸二相之美,赵祯心中也有些自得,就问庞籍:“朕用二相何如?”

庞籍说:“二臣皆朝廷高选,陛下拨之,甚副天下望。”

赵祯又道:“诚如卿言,文彦博犹多私心重也,略有不足,倒是富弼,万口一词,皆曰贤相也。”

庞籍摇头苦笑,答道:“文彦博与臣在两府相处时久,臣知其所为,实无所私,只是恶之者抵毁之语。况且前者被谤,今当更加小心谨慎。至于富弼曾为枢密副使,却未执大政,故朝中士大夫未与之有怨,所以交口称赞,翼其进用而己,是有所图也。如果富弼以陛下爵禄树私德,则非忠臣,何足称贤。若一以公议概之,则向之誉而倾化为毁者,陛下宜所察。且陛下既知二臣之贤而用之,则当信之坚,任之久,然后可以责其成功。若是一人言进之,示几又以一人言颖之,臣恐太平之功未易卒至。”

这几句话包含着许多道理,只是庞籍多牵涉其中,不好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说得有些隐晦。

富弼好是好,可他没有做首相,一旦做了首相,要做事,就必然得罪人。要么就鼓励陛下你用爵禄来收买大臣。

不是大臣不好,朝中好大臣不少,可得坚持住。动不动就罢废了,看看这几年,首相副相换了多少人,天大的本领,也不能短短一年,或者几个月就将国家大治。

即便郑朗治理两广,花了七千万缗,朝廷竭尽全力去支持,人才,物力,要什么有什么,接近三年时间了,至今还是一个半成品。为怕误事,与政策的延续,郑朗强谏朝廷留下周沆田瑜等干吏,还不知得那一年,才能真正看到成效。

对于欧阳修等人的做法,庞籍更加反对,昔日自己也曾做过言臣,多对事不对人,然而现在呢,整换了性质,专门对人发起攻击。但与郑朗一样,面对这个群体,庞籍不想得罪。

庞籍还有两条未想到。

文彦博初为首相,不知轻重,才能有了,固能尽心尽责,然而倒台后再度为相,心态不一样了。至于富弼虽贤,可是此时的富弼,还没有能力总控朝局。这说得有些玄乎,也就是富弼有担任副相之能了,做副相不错,可做首相能力欠缺了一些。

二人为首相,也不比陈执中好到哪里。

半斤对八两,彼此彼此。

真正能担任首相的,赵祯心中有些忌惮,能询问却不想用,正坐在赵祯对面。

赵祯听了沉默大半天,说道:“卿之言,善也。”

庞籍还没有想到另外一件事。

张贵妃死后,赵祯心情低落,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掌控能力大不如昔,脑袋清醒时很不错,脑袋不清醒时,就容易受到一些大臣的蛊惑。有一个比喻,段誉的六脉神剑。

总的来说,这一结果,皆大欢喜,包括陈执中本人,一度时间里,他闭门思过,关在家中待罪,都不敢自去中书处理政务。早走早好,省得京城里继续被这些大臣反复地喷。

庞籍也离开京城,心中同样庆幸,若不是郑朗指拨,自己同样必落得象陈执中这样的下场。

还有一件很高兴地的事。

李日尊到了京城。

他今年三十多岁,自青年时代起,就多带着将士前去前线杀敌,开疆拓土。本来不需这么急赶路的,闻听自己的老头子在升龙城遭到此打击,身体不行了,重病在床,他担心李德政会出事,国内会有变,于是匆匆忙忙一路北上,骑马急行,六月初便来到京城。

观者如山。

李日尊感到很羞侮,他未想过是自取的羞侮,听着京城百姓的奚落声,心中反而更加仇恨。不过他头脑很清醒,交趾完了,没几十年光景,是休想恢复了。

于是忍辱负重,不但脸上没有什么表露,反而在驿馆对接待的宋朝官员小心地奉诚着。

然后他就发现一件事……

笨拙。

许多宋朝官员根本不象那个南方的宰相,表现笨拙,反应迟钝,甚至不分内外,对交趾百姓的下场表示同情之心。但大臣们表态不作数的,关健的是宋朝的皇上。于是他出了驿馆,暗中打听了一下赵祯为人。各种消息迅速反馈回来,让他隐约产生一些莫明的幻想。

赵祯接待。

依然表现出一位仁君的风范,并没因为他是战俘而轻视,和颜悦色安慰。马上女儿也要出嫁了,索性破例,再度封李日尊为交趾郡王,这也是宋王朝对李德政的封赏。

李日尊心中幻想更浓重了,他做了一件事,当着宋朝君臣的面,号淘大哭。

赵祯有些傻眼,问:“李卿,为何要哭?”

“陛下,臣等有罪,蒙陛下恩赐,饶恕臣等犯下的重罪,可是,可是……”

“说,可是什么?”

“天朝大军南下,将三城物资洗掠一空,连庙宇殿堂寺院都拆了,城中也未留下一点粮食布帛。”

赵祯心中想乐,此次郑朗掳得太狠了,硬是让越李三座最大的城池变成三座鬼城。无奈,两广花费太大,可这一战花费也不小,浪费的物资武器,以及抚恤赏赐,皆是一笔不菲的钱帛。于是郑朗纵兵大掠,得到大量物资粮帛,作价近七百万缗,还有部分香料等未出售,有可能收入会更多。维持这场战争还是不够的,但在这笔收入之下,朝廷纵然津贴也不用多少钱帛了。

于是说道:“李卿,你返回交趾之时,朕会拨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给你带回大罗城,秋后再让两广调拨五十万石粮食,援助你们交趾百姓。”

从节度使再度封为郡王,重新给了李日尊大义,又返退这么多物资钱帛,不可谓不仁义。

然而李日尊心中幻想更厉害了,他说道:“谢过陛下,可是,可是……”

接着继续号淘大哭。

“还有什么要求?”赵祯脸色终于阴冷下来。

李日尊伏在地上,未抬头,并没有看到赵祯脸色的转变,一边哭一边说道:“可是陛下,天朝大军惩戒倒也罢了,然后卷走无数军民,如今交趾十万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陛下能否饶恕他们,将他们从两广释放回去?”

第七百一十章 亲事(一)

李日尊来到宋朝,听到许多,看到许多,特别是京城的繁华,让他意识到以前交趾的确是井底之蛙。先是震惊,然后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真相,宋朝是大,大得都出忽他的想像。

但宋朝大是大,可不是一头大虎,而是一只笨拙的大象,非是大型食肉动物,却是一头大型食草动物。这让他看到亮光。

先是讨要一部分赏赐。

宋朝皇帝答应了,有了这部分赏赐,交趾马上就能将眼下的难关度过去。然后讨要战俘与掳走的百姓,许多兵士实际未死,而是俘虏了。如果成功,再讨要另一样东西,失去的领土!

赵祯脸色阴沉,郑朗也没有想到李日尊胆子这么大,但他说过一些安排,那就是战争的三部曲。

战前说得含含糊糊,知道具体的仅是周沆、张亢等少数几名文武大臣,这些人是不会说的。可大多数大臣包括赵祯,皆知道中间有鬼,非是一场真正的自卫反击。赵祯未追问,不能追,一追郑朗以后会很麻烦。大臣们质疑,可没有明显的证据,难得的大捷,只好不能作声。

至于战中说得很详细。

然后就是战后,郑朗战争三部曲,广为传扬。很理性的战争态度,不亢不卑,不好战也不软弱,在民间颇有市场。因此这个战后,赵祯看了后十分重视,铭记于心。

这一战的战后很多,交趾残忍,使许多蛮部最终倒向宋朝,例如侬宗旦,凭祥洞各部,不比较认为宋朝那种优柔态度相待是理所当然,一比较才知道宋朝有多仁义。那么未来几年后,若是周程苏缄三人治理得当,三关以北就能真正掌控起来。南方的继续羁糜,要的是地理位置,想治理现在不行,最少三十年过后,整个两广变得强大而富裕,才能治理到三关以南。足够了,第一线羁縻,可攻可守,交趾若再不诡,使第一线糜烂,但会赢来时间,军队源源不断到达三关一寨,那么后方变得很安全。攻更方便,最南端仅离升龙城一百来里路。若物资准备充分,就是步兵也可以在不到三天时间抵达富良江北岸。

实际只要谅山等羁縻州在宋朝掌控之中,交趾想有敌意都没有这个胆量。

只有一个办法,挑起诸州内乱,不过此次忠于交趾的部族,兵士多毙或俘,这些部族力量大损,暂时十几年内形成不了危害,过了十几年,两广一定会更强大。即便有内乱,对两广危害不大。

其次是百姓的勇气,这一战百姓在中间扮演了重要角色,经过这一战洗炼之后,若再有战事到来,百姓不会畏惧了,这个不但对付交趾的,也防止生蛮的入侵,特别是自杞诸部。

第三便是汉蛮联手,人生三大铁,嫖友,狱友,战友。若让郑朗想,战友最铁,同过生死,什么事还有生命更珍贵?这次联手御敌,会加强汉蛮之间的联系,比自己使用一百种法门效果都会更好。

第四便是去除交趾的危害,瘴疠的危害渐渐下降,蛮人渐渐归化,百姓对两广还有什么可畏惧的,至少长江以南的百姓不会再将岭南当成地狱。两广人口差得太多,一是汉化,二便是大量汉户的迁移。同治回回屠杀汉人,郑朗可是记忆犹新,造成这一原因,有生活习惯因素,有伊斯兰教的激进因素,朝廷的麻木,那次动乱导致两千万汉人被杀,当然,回回后来继续成为民族英雄,至于惨死的两千万汉人,杀得好,杀得妙。但当真汉人是刍狗?所以必须还得迁移汉户过去,让汉户在未来有自保的本钱。有了自保,再加上种种融合政策,悲剧便不会再发生。

第五便是纵横捭阖,别看交趾如今几乎瓦解,可不能小视,一百年前交趾力量同样很小,眨眼就壮大起来。要联合交趾西部诸蛮,以及暗中对援占城、真腊等国。让交趾不能再壮大。

第六便是这次掳掠人口的问题,不是惨忍,也不是考虑到为了筹款,而是考虑到交趾。必须掳走一批百姓,至于参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