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

几个言臣也同时进言,若是收留西夏一个部族,无关紧要,那怕是当年的山遇惟亮,他身份虽贵,终是西夏的臣子。没移氏却为皇后,国母,远远超出臣子的范畴。宋朝绝对不能收留此女。

郑朗闭目养神,等他们说完,才说道:“陛下,臣也有一言。诸位言臣之议,也是为国家着想。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乃是儒家以仁为本也。臣曾以为儒家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平,带有杀戳讨伐之意。又,儒家核心乃是内圣外王,所以王也,乃是恩威并用,有仁之道,有霸之道,因为儒家自西汉后多为篡解,故历代以法家充之。而臣以为错矣,儒家之义,就是法家的法。为何有内圣外王之区别,为何有治与平的区分?实际还是以仁为本,以义节之。以恩为本,以威节之。然区分就在轻重之别也,内圣外王,对内重恩而轻威,对内重威而轻恩,毕竟内才是国家的根本所在。治国平天下,国内以治为本,以仁为本,以抚为本,杀戳征讨辅之。而对外乃平也,杀戳征讨,武力震慑为本,辅以仁、抚,此乃平也。不过这终是臣对夫子儒学的看法,包括吴知谏在内,未必能赞成臣的看法。治国也,儒家为本也。吴知谏说以仁为本,以抚为本,包括外国亦须如此。”

说得多好啊,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不能将我的想法强加到你身上。事实这种对外国也需以仁为本的神马狗屁理论,在宋朝许多大臣中颇有市场。

至于古今往来中国养了多少白眼狼,自动疏忽。

继续说道:“不过西夏自李继迁以来,一直背信弃义惯了的,本身又是一个强悍难以征服的国家,想要对他们说一些道理,说什么以仁为本,恐怕难度极高。然臣却想起一事,南方交趾多侵占我国领土,西夏是一头难以驯服,贪得无厌,狡猾无比的野狼,交趾却仅能算是一头可笑的猴子。然在南方交趾野心勃勃,臣担心迟生会生祸乱,故臣以为让吴知谏前去出使交趾,让他们不得骚扰我朝边隆百姓,以及岭南各部族。”

不是要讲道理吗,不需要让你与西夏人讲理,只要你前去交趾,与这些小越南们讲讲道理去。

说完,退回班列。

他脑海忽然浮现出西门豹的故事,怎么办呢,老百姓都相信有河伯一事,那么女巫,你去与河伯交谈吧。

第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荣耀

“你,以权舞私!”吴鼎臣气愤地说。

许多大臣皆皱起眉头,开始时很正常的,何为言臣,专门替各个大臣与各项条政挑刺的,御史还有另外一条权利,可以风闻言事,外面起风了,不好,台风到啦,三两级的微风能说成台风,但没有犯错。

当然,说归说,听归听。

言臣有说的权利,皇帝有听的权利。

言臣责疑朝廷收留没移父女,郑朗也可以答,也可以不答,最好是答,替大臣释疑。何谓朝会,不是前来拜见皇上的定时殿会,朝会真正用意是处理国家疑难问题,群策群力。郑朗回答了,不能算是朝争,连辨论都算不上,只能算是解释诠疑,是正常的程序。

至于吴鼎臣是不是贾昌朝的人,也不能草率地做决定。

吴鼎臣在李京一事上,是拍了贾昌朝的马屁,但随后他的表现,让大家很难对他下一个定论,朝廷准备召夏竦为相,是吴鼎臣率先发言,弹劾夏竦在并州杖杀私仆,复与谏官、御史又论议夏竦与陈执中不合,不可共事。

表现敢言,敢言就是好御史。

仅因为这个原因,就将吴鼎臣发放交趾作为使者,交趾是什么地方?即便吕夷简在世时,也不敢这么做啊。

连赵祯同样不解地看着郑朗。

郑朗不得不走出班列,递上一奏,让太监递给赵祯。

这也是不对的。

朝会上各大臣言事,都有书奏,这是留作存档,但书奏不是用递的形式,而是朗声说出,说完后再次此奏呈上,作为存档,说出是以便大家一起讨论。

赵祯狐疑地看着眼前这篇奏折,不是很长,仅是一小段文字。看完后,冷冷盯着吴鼎臣,脸色迅速恢复平静,说道:“准奏。”

又说道:“散朝。”

大臣一个个莫明其妙,吴鼎臣脸色灰暗,不要说交趾,就连岭南在宋朝京官眼中,也如同地狱。

王尧臣跟上郑朗悄声问:“行知,你在奏折上说了什么?”

居然皇上准奏,让王尧臣十分不解。

“言臣蜂拥而上,言没移父女不得收,我心中产生怀疑。”

“是啊,契丹连宁令哥都敢收留,为什么我们大宋不敢收留没移族。”

郑朗没有回答,契丹能收留宁令哥,但宋朝收留没移氏,必然引起争议,苟且偷安的思想已经深入到许多文臣骨脾里,休说现在,看看岳飞是怎么死的?当真仅靠秦桧与赵构二人,就能将岳飞杀害?支持杀死岳飞,与金国求安的文臣不要太多。又道:“我让特务营几个兵士暗中查访一番,监视西夏使者一行的动静,得知一条消息,杨守素曾秘密派手下带了一些礼物,去吴鼎臣家中拜访。此人在吴家说了一番话后离开,去的时候带着数个礼盒,回来之时,两手空空。”

“这个该死的吴鼎臣!”王尧臣恨恨地说。

西夏不是第一回做这样的事了,但吴鼎臣身为言臣,居然不顾国家,收取西夏贿赂,罪加一等,不要说出使交趾,即便贬放岭南,也不为过。难怪皇上会同意郑朗的进谏。

郑朗又说道:“我说的也不仅是做为一严惩的手段,岭南官员,多是有私罪或者渎职贬放去的,多不称职,部分官员与豪酋联手,鱼肉百姓,朝廷政策又过于软弱,使岭南各部族越来越桀骜不驯,欲壑难填,国家重心是北方与西方,对南方忽视,未来南方必有事矣,不但南方会有事,就连这个交趾都会野心勃勃。”

“南方……”王尧臣喃喃一句。

不是害怕交趾,但南方那片土地多瘴气,气候炎热,离京城远,战争成本更高昂,一旦有事,还不知得花费多少钱帛,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三军会在那种恶劣的天气下发生疫病,这也是朝廷一直花钱买安的原因。

“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将许多特务营密探派向南方为何?若是南方没有事,我敢进谏率兵去南方,还不得让言臣口水活活淹死。”

王尧臣摇头。

在赵祯朝,言臣胆子越来越大,敢于言事,确实起到监督作用,但有一个弊端,大多数时候也敢于胡说八道,特别有一些言臣以将宰相掰倒为自己的荣耀。有时候做得越来越过份。

也未必,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对此郑朗能忍受的,想要这些无法无天的文臣实事求是的进谏,真的太难,但有一个基本原则,不得因为个人利益,而出卖国家。

吴鼎臣看不惯夏竦,同样看不惯自己,在倒夏的时候,他居功甚伟,于言臣中有很高的威信,故收到杨守素礼物后,挑唆言臣对自己发难,想到这里,郑朗说道:“我们去驿馆。”

来到驿馆,见到杨守素,郑朗冷声说道:“杨守素,不要在我眼皮下做小动作,做了也没有用,若再做,我立即下令封闭所有私盐通道,你信不信?”

恫吓一番,郑朗还嫌不够。

这次郑朗真的生气了,若杨守素是党项人还好一点,但不是,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中原人,别看现在挺牛的,实际在宋朝时家境贫寒,若不是宋朝举国读书政策,换在汉唐,他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汉奸做到这份上,让郑朗无语了。

索性下令调动两营禁兵,学习李元昊,以保护为名,将驿馆看押起来,让杨守素一行人与京城百姓完全隔绝。

态度越来越强硬,一些言臣不满,最后还是赵祯在都堂上将真相揭开,这些言臣才没有作声。

杨守素更失望。

郑朗的强势背后还意味着一件事,宋朝皇帝对郑朗这种强硬政策的支持。

比起契丹的莽撞,这个宰相心机更深沉,这才是最可怕的。

让他更担心的是没藏讹庞,回信了,速度很快,契丹三军齐发,火烧到眉毛,没藏讹庞没有心思再拖下去。在信中直接责怪他办事拖拉,不就是一个野皇后嘛,得到好处赶忙答应,如今是与契丹作战重要,还是没移氏重要?

眼光短浅的家伙!

但杨守素敢怒不敢言,这大半年来,为了清洗,没藏讹庞已经杀死许多大臣。他沮丧地与宋朝搭成协议,并且连一个纸面的文件也没有,都是口头约定。

将这一行人送走,有些贪生怕死的文臣心中还是担心的。不知道西夏缓过这一口气,如何报复宋朝。

郑朗也没有再做解释。

不是怕他们报复,而是怕他们不敢报复。

这一战只要自己从中布置好了,夏辽之间会持续好几年,打到那地步,西夏什么家底子也打空了。只要他们敢报复,师出有名,郑朗不介意提前将西夏拿下。

继续将重心放在黄河上。

赵祯下诏,命天章阁待制施昌言都大管勾澶州修河事,王德基同都大管勾,张谔与张士程同管勾修叠河口。

这四个都不是最佳人选,但郑朗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故没有作声。

诏书下,言臣弹刻王德基失职,今年黄河水势浩大,中书自五月份就下令,着沿河各州府严加警戒,还是出现这样前古未有的大决堤,渎职如此,王德基有何资格同管勾澶州河事?

又再下一诏,命郭承佑为澶州修河部署知澶州,又让燕度同知澶州兼管勾修河事,翰林学士宋祁、入内都知张永和往商胡埽视决河及计算工料。

人选仍然不理想,除了燕度外,其他三人对水利皆不善长。

郑朗还是没有作声,似乎又恢复到初任首相那种低调的时光。

赵祯感到奇怪,问:“郑卿,为何你不发一言?”

“陛下,臣还没有想好良策,故不言。”这些天郑朗认真的将所记得的知识一一梳理,黄河此次决口,正式改为两道,一为东流,一为北流,不能两流全部保留,要么取其北流,要么取其东流,从宋仁宗起争执,一直争到宋神宗、哲宗,直到北宋结束,还没有出现良策。同意北流的有欧阳修、范纯仁、苏辙、范百禄等重臣,东流的有贾昌朝、富弼、文彦博、王安石等人。东流占着主流,一度让王安石将北流完全截断,看似成功了,实际最后失败。议论北流的同样失败。

没有任何借鉴资料,除非采取自己献的第一策,但那样,需要动用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最少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建功。朝廷那有这么多财力可以动用?要么学习杨广,不顾百姓死活?

散后,郑朗对叶清臣说道:“道卿兄,我们去黄河看一看。”

博采众长,叶清臣对水利十分精通,看看叶清臣有没有好的办法。两人一道来到黄河边,到了八月,河水始平,又加上澶州北方数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水库的容纳,黄河水早低了下去。河水轻轻拍打着堤岸,仿佛一首催眠曲。浪花声十分轻柔,只是河水浑浊,就象大团泥浆水一样,向东流去。

郑朗走下堤岸,将手放入河水中,随后拿出,连手上都似乎沾有一层浊意。

扭头问:“道卿兄,你有何治理黄河之策?”

叶清臣手一摊,说道:“行知,你都没有良策,让我有何良策。治河之道,一是使用你的办法,束水冲少,下游迅泄。朝廷没有这个经费,以我看,这恐怕还是治标之策。要么上游地区禁耕禁牧,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郑朗在想,叶清臣也在想,他同样想不出来,最后与郑朗一样,索性闭嘴不说。郑朗叹了一口气:“这个首相不好做啊。”

叶清臣啼笑皆非。

两人返回京城,郑朗得到一条消息,没移皆山带着家人,刚刚抵达京城。

“哦。”郑朗淡淡应了一声。

引起他的好奇,不仅引起他的好奇,许多人都感到好奇,没移氏究竟生得什么样的姿色,能让一代枭雄神魂颠倒?没移皆山一到京城,就引起围观,但是让观者失望,没移皆山父子都骑着马,没移氏坐在一辆马车里,始终没有露面。

赵祯却来到中书,让几位宰相坐下,问道:“朕能不能诏见西夏那个皇后?”

第六百二十二章 死马

郑朗想笑,估计赵祯与自己心理差不多,对这个没移氏感到好奇,不过他心中略有点担心,怕自己被美色所迷,故跑到中书来找抽了。

郑朗没有说话,但有人说话。

陈执中、庞籍与文彦博头顶上皆飘着三丈高的火焰,庞籍沉声问道:“陛下,有何理由召见此女?”

继续将人家当成西夏的皇后,就得尊重,不能召见。若不将她当成皇后,一个普通的女子,为什么召见入宫?特别是这种青春年少的女子。只有一个可能,皇上准备纳此女为妃嫔。

纳没移氏为妃子?

估计明天皇宫大门能让言臣强行拆掉,甚至都会波连到郑朗。

陈执中说道:“陛下,近来言臣对宫内十分不满,认为修媛狐媚陛下,国家这些年大半辰光皆是多事之秋,乃是危国之象,陛下不小心发奋图强,守住祖宗家业,为何对女色如此留恋?”

文彦博说道:“陛下,当初收留没移氏,是想利用她的号召力,使西夏诸族投奔我朝,削弱西夏力量,即便西夏继续于边境看守森严,必须常年驻扎庞大的边军,增加西夏开支,二是不让诸族投奔我朝,必使诸族产生怨气。如果陛下若贪慕美色,传到敌境,便不会产生这个效果,反而使西夏人感到耻辱,上下齐心,西北危矣。这个简单的道理,陛下难道不懂吗?”

庞籍又说道:“陛下,当年天宝年间,唐朝疆域几乎是我朝五倍以上,纵横天下无敌,国家米仓泛滥成灾,扎钱的绳索糜烂,百姓安居乐业,然迷恋美色后,一朝崩溃。我朝国库空空如也,天下百姓嗷嗷待哺,四周皆强敌环绕,灾害连连,不及天宝时盛世十分之一。请陛下三思……”

三人轮流开火,赵祯怂了,嚅嚅改口道:“朕召见没移皆山可以吧?”

然而赵祯刚才一句让几人皆产生了警觉,陈执中说道:“召见没移皆山可以,终是外蕃之人,臣工正对是否收留没移族产生质疑,故陛下必须携起居郎记录,以示无私。”

赵祯看了看郑朗,又看了看三个宰相,心想,我这是干嘛呢。

没法子,只好命起居郎前去垂拱殿旁听监督,复召没移皆山谨见。

赵祯离开,三个宰相一起盯着郑朗。

这个红颜祸水就是你带到宋朝的,若引出什么不好的后果,完全由你负责。

郑朗心说,至于嘛。若论美女,后世自己见得多,最少在画报与影视里看到过,顶尖的那几个明星,什么菲、玲、冰,她们是很美丽,但能美丽到让一个国家元首不顾一切,不顾国家去追求她们的地步?在宋人眼中,娇小的西施也许更受欢迎,但西施与王昭君、貂婵,传说的成份大于真实的成份,相反,以丰腴而闻名的杨玉环倒是一个真实故事。但当真唐朝败坏是杨玉环产生的,或者元昊腐败是没移氏产生的。错。她们在中间是起了一些作用,但作用不大,主体还是李隆基与元昊自己堕落。

美女是祸水,是黄河,然利用得当,同样也能滋养万物。例如张氏,有没有祸害宋朝?除了为她那个伯父嘀咕几句外,正是因为她的出现,滋补着赵祯心田,虽国家灾害连连,却造就宋朝最好的一段辰光。

郑朗一摊手,说道:“陈相公,醇之兄,宽夫兄,我是言臣,还是宰执?”

这事儿宰相只能说一说,主要还是言臣的责任。

三个宰相面面相觑,谁敢将这件事泄露给言臣?郑朗又说道:“其实也不用紧张,我们是臣子,官家是陛下,即便说作用也不会很大,只有一人能将陛下劝住。”

“谁?”

“张修媛。”

“行知,不得乱说。”陈执中喝道。

郑朗没有作声,赵祯即便收了没移妹子,也不会成为元昊,但最好不要碰,毕竟她那个身份有些刺眼。对倾国倾城的相貌郑朗同样很质疑,不过郑朗也害怕万一。

陈执中不悦,认为自己在胡说,其实不是胡说,张妹妹在宫中想上位,想上位必须有大臣支持,庞籍也想上位,想上位宫中必须有一个得力的人替他说好话,不但庞籍,文彦博与张妹妹似乎也有一些不清楚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指那种关系,而是指一种默契的联手。现在一个个都没有见到没移氏,心中担心。没移氏进宫,会发生什么变化?毕竟皇上正是壮年之时。

最少没移氏进宫,最感谢的是自己,而非是庞文二人。自己说了张修媛三字,估计一两天,消息便会传到内宫。

陈执中不知道,所以很不悦。

郑朗没有再说了。

没移皆山父女在许多人瞩目中来到东京城,朝廷也早替他准备好宅第,还给他一个舒国公工部尚书的爵官与职官。不是实差官,然没移皆山在西夏也没有多少实权官职。就包括他的两个儿子,朝廷也给了一些官职。这个结果,比没移皆山预想的要好得多。

没移皆山很低调,带着家人与仆人搬进朝廷赐赏的新宅子后,几乎很少出门,也没有拜访其他的大臣。没移氏出门次数更少,仅出门一次。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