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师没有看到过郑家子,但小皇帝凭借直觉,隐隐感到郑朗不是这样的人。
冯元也没有办法辨,确实,前几年郑朗声名很恶劣,甚至在诗社上作出那首长诗,都有许多人是认为他人代作的,后来才知道是错了。
也许这少年人大意了,也许是有其他原因。想到这里,说道:“是与不是,明天自知。”
管他是什么原因,到明天就知道结果了。若是中规中矩的将仁说出来,那么情有可愿。说得多好,冯元没有指望,毕竟岁数太小。若是说得不好,只能说他是为了扬名,刻意招风惹事,以博幸名。
看着皇帝期盼的样子,知道今天皇上再也听不进去他所讲的经义,道:“正好明天臣轮休,臣去听一听,回来告诉陛下。”
“谢过冯卿。”
“是臣的本职,非不敢当也。”
然后合上书本,摇头离去。
……
还有几个郑朗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京城。
崔娴羞羞答答的,不说。
哥仨不傻,明白就是。但小妹又要脸面,怎么办呢?于是在她闺房里正襟危坐,大哥道:“就这么说定了。”
崔娴不言,继续飞小白眼。
忍不住了,拉着老二老三,跑出小院子,然后抱头大笑。笑完后说道:“二弟,三弟,你们猜我现在最盼望的是什么?”
“省试榜中。”老二说道。
“不是,省试要靠运气,好难。不过有一条倒是能看到的。”
“是什么?”
“郑家那位小郎与小妹吵架会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孔孟老庄这些大义翻出来,用作骂人,是不是雅事?”
“哈哈哈。”二舅哥与三舅哥再度一起笑弯了腰。
但想要到东京城去,必须经崔有节同意,三兄弟跑到崔有节面前,支吾道:“爹爹,我们想去一趟京城。”
先捡容易的说。
崔有节瞟了一眼三兄弟,知道他们打什么小算盘,此时郑家子正好去了京城,有可能想入伴,倒也不是坏事,特别是三子与长子,学业一直进步不大,让他感到很苦恼,或者能从郑家子身上学到一点什么。道:“去可以,你们能学习郑家子的刻苦,但不可学习他的浮浪。”
事情传出来,也让他气不得怒不得,想观摩下书法,不是不可以,怎么就能弄出这么大动静呢?
郑朗可以,自己三个儿子绝对不可以学习。
想装逼,想浮夸显摆,那得有学问,否则在京城能让人笑话死。
“喏……爹爹,还有小妹……她也想……去。”大舅哥一边说,一边瞅着父亲的神情,若不对,赶忙改口。
“为什么要带娴儿去?”
“她……她……”
“去可以,切记,若是做出什么败坏我们家门风的事,你们就不要回来了。”
“是。”大舅哥狂喜,没有想到父亲居然这么轻易的答应下来。
非是他们请求,是郑朗上次的不安好心,让崔有节心中起了一个小疙瘩。似乎宫里的老太太不恶,连小皇帝都不恶,而且那次进谏,又给小皇帝留下了一个情份,才气又有了,二十岁未必能高中省试,但省试只是早迟之事。以后必然比自己与好友都有出息。
其实这时如范仲淹所想,崔有节都有些后悔自己郑州一行。
不如让两个小人儿碰一个面,相信自己女儿的相貌与才学,必然会打动郑家的少年。那么这门亲事,也不会有闪失。
到这时候,都有些担心了。
但三弟兄不知,乘着父亲没有改变主意之前,得立即动身,又跑到崔娴闺房,大舅哥搞怪的敲了敲敞开的房门,尖声尖气地说:“请问,崔小娘子在家吗?”
“进来。”
“喏。”
也不是没有做大哥的样子,同样是一种兄长的宠爱。
哗啦,三人冲了进去,大舅哥道:“大喜事,爹爹居然没有任何反对,就同意下来。”
“咦,没有骂你们?”
“没骂。”
“奇怪。”
“我们也感到奇怪。”
“为什么?”
“小妹,你不知道爹爹的严厉,他对你宠,对我们可不宠,哪儿敢问。”
崔娴却在想原因,想了半天,隐隐想出一点,但没有全部想出来。不过有机会去京城,也是不错的。在心中也想看一看郑家那个少年长得是什么样子,顺便看一看京城的繁华。
四兄妹马上就开始收拾东西,崔娴动作比三位哥哥还要快,也怕父亲反悔。但自始至终,崔有节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叮嘱路上一定要小心,让三兄弟将崔娴保护好,然后给了一些钱。并且让他们去呆上一段时间就要回来,冬天到来,崔家大郎要成亲了。这门亲事也拖了很久,本来想等他省试考中才成亲的,不影响学业,谁知第三次省试,还是名落孙山。
崔有节几乎对长子完全失去了希望,还是将亲事落实得了,人家大闺女在家拖不起!
不过有可能长子成亲后,自己就要离开孟州。在孟州他时间很长了,大约朝廷闻听到儿子的婚姻,给予了一定照顾,暂时没有调任。若是迁得远,以后再想碰面,机会很难。这也是崔有节网开一面的另一个原因。
兄弟四人,带着家中一个老仆,以及崔娴的小丫环环儿,离开了孟州。渡过黄河,到了郑州。过了郑州,再向东京城赶。也不是很急,一路游山玩水。傍晚来临,在郑州与京城中间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吃晚饭的时候,这里离东京城很近,仅不到三十里路,京城的消息传得快,就听到郑朗于大相国寺讲仁的消息。
“讲仁?”几位舅哥一听全傻了眼。
不是不能开讲,那都是饱读诗书的儒生们做的事,就是他们,也不能公开在大相国寺开讲。京城有多少人才豪杰?
这无疑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崔娴噘起了小嘴唇,喃喃道:“真不是一个省心的主!”
“也不一定,说不定能给他说出什么,若没有把握,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大舅哥宽慰道。可说这句话时,连他自己都没有什么底气。
此时郑朗也很后悔,自己只想将这些人打发走,腾出一些时间与空间,可做的这件事,是太草率了。然而外面已经传开,不得不为。这也非是兄妹四人能猜到的。
开讲的时间就在明天。
兄妹四个商议了一下,决定早早入睡,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起来了,雇了两辆马车,用最快的速度往京城赶。环儿坐在车上,看着道路两边景色飞快向后闪去,问道:“小娘子,他能不能成功?”
崔娴气呼呼的答道:“就是成功,也不能这么做!”
第九十六章 讲仁(四)
但就是这一夜,事情又起了新的变化。
刘处听到老太太的关照,忽然灵机一动。这件事本来是后生的失误,只想将诸位拜访的人打发走,又显得不孤傲,招来批评声。但疏忽了后果。老太太既然想开恩,为什么不再求一下。
先找到了晏殊,他是一个爱才的人,自己地位低,没有说服力,但晏殊有了。做了一番说服后,两人又拜访几位大佬,就说了,相国寺乃是国寺。之所以成为国寺,不仅是它离皇宫近,汴梁城还有其他三座名寺,开宝寺、天清寺与太平兴国寺,离皇宫也不远,并且一开始规模相当的。这是因为赵匡胤前去相国寺烧香,相国寺的名僧赞宁拍了一个小小的马屁,道:“现在佛(指皇帝)不拜过去佛。”
于是自此以后,宋代各个皇帝烧香皆不拜。
相国寺也因此走上了兴旺发达的道路,被奉为国寺,并且历代皇帝皆从国库里拨出大批款项,对相国寺进行扩建,规模越来越大。
这是国寺,又是释家重地,郑家子在这里讲儒学,不是很适合,会惹出非议。
不如破例在太学,腾出一间居舍让郑家子宣讲,凡去听讲的必须是学子儒生,也能省去许多非议与麻烦。这也是郑家子的本意。听的人又能听明白,说不定还能来个相互的学术交流,成为文坛佳话。可放在相国寺门前,观者必然如山,示问,寻常老百姓有几人能听明白儒学?
说得似乎很有道理。
可是刘处用意不在于此,这样一来,负面影响将会降到最低。
几个大佬看着他微笑,是不好意思笑出来,否则看到他焦急的样子,都能放声大笑。
说倒底,还是郑朗岁数太小,皆认为对他们位置构成不了危胁。于是笑完后,答应下来。向宫中递了一个奉折,说明事情的经过。对这事儿,老太太心里面也没谱,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刘处大喜,拿着诏令,来到客栈。
还有一件事也要弄明白,究竟开讲什么,否则他能派人强行将郑朗押回郑州。
天色已黄昏,郑朗住的客栈离内城有些远,但在外城有外城的好处,比内城安静,地方也宽阔,客栈的各个小院落里,因为地广,又载了许多树木。半黄的树叶,在晚风下婆娑着摇动着,发出沙沙的声响。
听到刘知州过来,郑朗立即迎了出来。
刘知州将来意一说,郑朗大喜,弯下腰施了一个大礼,说道:“谢过刘少监。”
正在为此事发愁。
“你不用报喜,有没有准备好?”
“正在准备。”说着将他引进房中,房间里有许多字,都是这段时间以来写的,有的写好了,有的没有写好,还有的写得怪模怪样。但刘处进来也没有心思看这些书法作品,让郑朗将正准备整理的书稿拿过来看。
还没有理出来,可大约意思是能看明白。看完了,六神无主,道:“怎么可能?”
“所以后生说过一句,为去圣继绝学。”
“有没有错?”
“没有,可以开玩笑,但这个玩笑后生绝对不可开。”
“为……”
“孔夫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是不是全部百分之百正确?”
“难。”
“这就是了,况且他……所以后生说讲仁。其他不仅是仁,就是其他方面,后人也多有曲解。”
“你……”刘处说不下去,其实郑朗早就说,什么叫为去圣继绝学,往上古找,不要受后人注义蒙骗,从上古找圣人的真正大义,继往开来,可当时大家只觉得他胸怀很大,没有想到眨眼之间,他就“真”找了。
“没有他,就没有儒学的发扬光大。”
“是,可他发扬的是一种虚假的儒学,害了许多后人。比如对契丹,对党项,能不能用他的什么仁,什么义,去感而化之。所以孔夫子说,以直待人。可惜,曲解如斯,现在的儒学还能叫儒学吗?不如叫墨学。也不是他,许多大儒都有错。”
“可你……”
“后生是很小,但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刘少监,万一那一天后生才学超过了你,你会不会高兴?”
“会……”
“你能不能比上夫子?”
“不能。”
“你都有这个心胸,况且夫子。后人不断的超越,将他的圣学发扬光大,这才是夫子梦寐以求的。但是发扬光大,不是将他的圣学曲解。”
“你要做啥!”刘处很蒙,看了这篇讲仁后,绝对比听了他在狱中论道还要蒙,难不成你小子想做一个亚圣?
“后生不做啥,只是还圣人学问一个真相。其实后生一直在说悟道,这个道说它是天下大道夸矣,后生还没有雄心如此,最少是自己的小道,立身正义,树德做人,一生不移。就是小道,后生……好遥远,不读书便罢,一读书才知道自己懂的是这么少。”
刘处知道他这句话发自内心,然后看着这纸,没办法了,摇头,失魂落魄的离开。希望没有漏洞吧。但是它一旦抛出去,在不在相国寺开讲,都无所谓了。那怕在皇宫门口开讲,影响都没有这几张纸上的影响大。
回到家中,妻子走上来问:“官人,怎么啦?”
“别问,有人想替汉唐以来的儒学纠正,替上古儒学正名。”
“你说你那个门生。”
“不说他能说谁?”
“但妾没有听明白,正什么名?”
“按照他的观点,汉唐以及我朝以来的儒学,甚至包括科考所用的五经正义,有可能都是错误的。”
“啊!”刘夫人捂着嘴巴。
“我管不了啦。”老刘说完了,倒上床蒙头就睡。
……
崔家四兄妹就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京城的。
到了相国寺,人不少,可在门口没有停留。崔娴说道:“是不是传言错了?”
“人还没有来。”大舅哥说道。
“不是未来,若是他……在此讲学,会引起轰动,你看人很多,可皆是香客与到瓦市的百姓,并没有人在外面停留等候,也没有衙役与禁兵提前维护秩序。”
瓦市又叫瓦舍、瓦子,指在城市空旷地区交易形成的集市。除了交集外,还有一些看棚,看棚里有艺术表演节目,不收门票,到关健时候用小盘子讨要赏钱。宫中的老太太就做过这样的事。
因为相国寺是国寺,本身世俗味很浓厚,占地又大,去上香的香客多,于是也形成了一个瓦市,并且是京城最大的瓦市之一,每天交易逛荡的人多达万人。
就是郑朗不来开讲,相国寺也是东京城最热闹繁华的所在之一。
小妹不提罢,一提三兄弟觉得很古怪。大舅哥对二舅哥说道:“二弟,你去问一问。”
揪着一个人,二舅哥问了一下,才知道郑朗开讲的地点改了,改到了太学,只有学子儒生才能进去听讲。本来早上来了许多老百姓准备看热闹的,听闻后,全部散了。
崔娴一听说道:“去太学。”
“但你进不去。”
“大哥,三哥,你们是举子,我进不去,你们可以进去,我就坐在车上,在外面等你。”
“好。”四兄妹又折返回去,重新离开朱雀门,太学就在朱雀门东南御街边上,与贡院挨着一起。但来到太学后,四人哭笑不得,就是这样做,京城有多少举子儒生?
全部要进去,太学的守门士卒一看人多,不敢再放了。这些学子儒生胆子大,都敢向老太太发出怦击,哪里害怕一个小小的太学,一个个挥舞着手,正在抗议,还有的举子风流倜傥,带着美妓,于是美妓也随声附和,手中摇着花手帕,娇声娇气的抗议。
太学里的几个官员看着这混乱的场面,不知如何是好,正用手抹汗呢。
第九十七章 讲仁(五)
因为来得晚,崔家兄妹两辆车子只能停在几百米外,还没有完,后面陆续的有车有人跟连着过来,横街之处眼看停不下,渐渐向御街方向转移。
崔娴说道:“大哥,三哥,你们立即挤到前面去。”
“为何?”
“这等架势,官府与太学必然还要放人进去,但人多,不会全放,挤到前面才有机会。”
“小妹,言之有理。二弟,你将小妹照顾好了。”
“大哥,三弟,你们放心吧,有我在,保证小妹安全无事。”老二学业无成,大多数在家里替崔有节打点着家产,有时候做一些粗事,因此身体长得壮实,不停的拍着厚实的胸脯,还举起了大拳头。
“只是让你看着小妹,不是让你打架的。”大舅哥有些小头痛,但有小妹在,想来二弟会无事。不过这都是谁保护谁啊?
弟兄俩下了车,拼命往前挤。
看着大哥与三弟在人群中挣扎,崔娴气得皱起眉头,自家爹爹替自己订的什么亲!看看不生事的,再生事,还不知能折腾出多大风波!
太学官员表示压力大,只好向开封府求救,老程同志带着一批衙役与禁兵急忙奔过来支援。
来到此处后,看了看,额头上也有汗。先分开了人群,进了太学看了看,呆在某一个课室是不成了,这么多人,就是放在早朝的长春殿(明年改为垂拱殿)也未必容纳得下。
“这些学子都疯啦?”程琳摇头道。
一是稀奇,二是有的学子还是很仰慕郑朗的,那叫正气,三是好奇,稀奇的是年龄,好奇的是学问,看看十二岁就想悟道的郑朗,能说出什么仁。
程琳哪里顾他们感受,只求不能出事情,这才是他的职责。
不过心中抚了一口气,还好放在太学,若放在大相国寺门口,自己还不知道该担着多大的担子。
正如崔娴所料想的,不放肯定不行了。人太多,放那么几十个进去,皆不服。转了转,指着里面一块空地说道:“不如让郑家小郎在这里讲吧。”
这一变,就能容纳更多的人。至少一千几百学子不成问题的,紧一紧,能放上两三千人进来。外面的压力会松些。太学官员也无法可想,郑家子前来讲儒学,是老太太与几位宰相都恩准的,自己这些小芝麻官敢不同意么?
商议后,程琳来到外面,说道:“诸位莫挤,改了地点,可以多放你们进来,但诸位当中非举子者莫入。还有,不准带任何女眷进去。”
都成了什么?本来就挤,还带着一些美妓前来,难道是来看耍猴的?
有的人不服,不服也不行,开始放人了。大舅与三舅哥此时也挤到前面,都不用他们挤,后面人就将他们挤入太学中。进了太学,哥俩对看了一眼,松了一口气。好不容易进来了。跟着衙役与官兵的指引,往前走。人太多,不可能让这些人随便乱逛的。那么整个太学都乱了。
……
郑朗终于到了。
“好多人。”坐在车上,四儿紧张的看着周围说道。
郑朗不语,心中有些感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幸好刘知州出了一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