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鳞开(美味)-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的朱和圭只是个小肉团,朱慈烺对此毫不上心。
如今朱慈烺却不敢给朱和圭看他苦心记录的日记,不敢让朱和圭知道他的父亲其实是个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心中没有丝毫仁义诚信概念的小人。最为痛苦的,就是朱慈烺明明是这样的小人,却还是要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小人的处世手段,、偏偏还有君子的价值观,就像是后世那些自己乱穿马路随地吐痰的父母,仍旧教育孩子要看红绿灯、听老师的话,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这样的自我悖离吧。
难怪自己好像更喜欢和圻呢,或许就是因为他敢直面自己内心中的**,却没有任何羞耻感。
朱慈烺心中暗道。
七二七诱敌深入
当年崇祯是皇帝,朱慈烺是皇太子,父尊子卑,根本不可能有今日这样的交流。
到了朱慈烺和朱和圭这边,年纪阅历的差异如同山海,要想坦诚布公地交流也实在有些困难。朱慈烺已经发现朱和圭的性格缺陷许多都是自己介入教育过多而产生的,对此就更加不敢轻易矫正。
皇后段氏也发现了朱慈烺对两个儿子的不同态度,只是并不相信皇帝会废太子。从她的角度来看,反而应该担心皇帝为了保证皇太子的江山稳固,将几个小儿子打发得远远的呢。
“自秦皇以来,像皇爷那般宠爱太子的皇帝恐怕还真的没有。”段氏对前来觐见的几位王妃说道,一则是事情如此,一则也是稳定人心。
因为最近京师有了不好的传闻,说是皇帝很不满皇太子将宫中机密泄露出去。
就是那份皇家资产明晰账册。
皇家的资产其实并不是机密。
按照大明的公司法,营业额超过一定数目的企业都必须要向公众披露财政状况,就如后世的上市公司一样。现在虽然还没有证交所和股票市场,但传统上的商号已经发行了上百年的商业票据,在朱慈烺看来可以算是股票的雏形,当然也有必要建立公示制度。
更何况这种制度在收税查账上有天然优势,非但方便官府查,也方便同行竞争对手举报!
当这些企业在公布财报的时候,皇家作为其股东,理所当然也会出现在上面。只要付出一点劳动,就能很轻松掌握皇家资产的基本数据。关键就在于这份资料是在宫中总结的,是陆素瑶以宫中女官的身份总结给皇太子的,而非以舍人科印君的身份总结出来的朝廷公开文件。
这种情况之下。皇太子拿给黄宗羲,而黄宗羲竟然“不小心”让朋友看到了,这似乎就有些让人不悦了。
尤其是皇帝的铁杆忠臣,十分不高兴。
皇太子本身与这些忠臣就不怎么往来。尤其是锦衣卫和东厂,其身份原本就很敏感,而皇太子还未意识到情报机构对权力的重要性。皇太子更喜欢跟不受重用的翰林们往来。总觉得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知识,学到品味,学到人生道理。
这种倾向如何能够让那些以技艺入仕的皇帝铁杆安心?
难道眼看着百年之后,大明再走回国变前的老路么?
非但技术官僚不乐见,新学出身的官员们不乐见,就是吴淼某弥髡梢膊焕旨
为何?
因为主政派很清楚现在皇帝推行的制度,实在太方便他们发展家族势力了。
照国变之前的科举难度,要出一个进士得祖坟埋得好。然而现在呢?只需要儿子稍微争气一些,将新学读完。总会有个体面的位置等着他。
如果未来的皇帝跟翰林们走得近了,再次回到那种“非进士不授显官,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游戏规则,谁最吃亏?还不是没有科举功名护身的保皇党么!
“皇太子需要从能臣干吏处学习治国理政之道,不该整日与清谈之人混杂一起。”
这种呼声甚至上了报纸,成为一股批判皇太子的风潮。
社会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有作用力就会有反作用力,皇太子身边的翰林们也不是吃素的。自然会反抗起来。他们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在打笔仗方面有天然优势。而且保皇党也不敢公开说这是为了自家利益。
一时间,京师开始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队,加入这两派纷争之中。
如果是在国变之前,此刻肯定奏章满天飞,吵得不可开交。下一步便是在京察时候攻击异己,流放失败的一党。
现在还好,纷争只局限于报纸,朝中还比较克制。
翰林党很清楚,真要闹到朝堂上。皇帝龙颜大怒,百官针对他们这些清流,他们可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反而是许多藩王都希望闹到皇帝面前,这样或许能够为日益把紧的宗室法寻求一个突破口。
“以往各藩都在封地,不能走动,如今同在京师,天家人也该互相走动才是。”晋王妃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的藩王说道:“皇太子跟堂兄弟们多多交往,才是祖宗广建藩屏的道理。”
段氏却并不反对儿子与翰林们往来。她更喜欢翰林院的清流,比那些终日言利的官僚更让人觉得舒服。
“诸藩子弟也未必有空。”段氏冷冷道:“对了,如今诸位家里子弟该服兵役的都服了吧?”
无论你们说破天,《宗室法》都不能废!
段氏心中暗道。
诸位王妃顿时沉寂下来,打着哈哈准备撤退。
《宗室法》规定得再严苛,终究日子还是那样过。而且无非就是限制土地和特权,跟着皇家宝和店投资,工商之利远胜于土地获利,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就是《宗室法》里对宗族子弟要求太高。
如果不能好好读书,就得去参军当兵了。
晋王妃笑道:“您侄儿都已经服役回来了,整个人都精壮不少。”
晋王妃的次子朱心坎最终还是熬过了五年的军旅生涯,以下士身份退役,安然回到家中——惟独左臂到了阴雨天会隐隐作痛,乃是当初为了逃避兵役自残落下的病根。
段氏知道这是皇家的典范,道:“如此甚好,他那个郡王的爵位算是铁打的了,圣上也不会忘记他为家国出了力。”
听到这里,诸位王妃已经心里跟明镜似的,再略坐片刻就等着回家了。
段氏送走了这些亲戚,自己略坐了一会,突然发问道:“东厂和锦衣卫那边有什么消息?”
当即有侍女上前道:“回娘娘,皇爷今日午间将锦衣卫都指挥使徐惇和提督东厂太监丁奥传进书房,过了一刻钟才放出来。那两人灰头土脸,想来是受到了训斥。”
宫中文件流露出来,锦衣卫和东厂肯定是要管的。东厂是针对国内情报安全,这事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锦衣卫是上直亲军,只要涉及天家的事都得管。
只是这次他们瞎积极了。
《皇明祖训》里写得很清楚:皇太子即便真的违法犯罪,有司也不能介入,只能是皇帝将之召回,亲自问询。
朱慈烺这回也把话说得很清楚了,有司即便要调查,也该去调查黄宗羲和他那个朋友,跟皇太子完全没有关系。更简单来说,有这样一份资料并不算犯罪,但刻意传播,这就有些居心叵测了。
“他们打算如何利用皇太子?如何利用这份账目?都有些谁人参与?彼此之间有何关联?是否有纲领?这些事才是你们该去查的!”朱慈烺对徐惇和丁奥连珠似的发问,显然并不高兴。
徐惇这回明白了,皇帝陛下似乎是想甄别一个群体出来啊,这种口吻显然是制造党争大案时候才会有的。
“查出来之后监控起来,不要用刑,不要过激。”朱慈烺下了定论。
这些人会团结起来是肯定的,但朱慈烺不相信皇太子会有意识地组建自己的班底——除非他也是转世来的。不过掌握这些人却有个最大的好处,有的放矢地推进生产关系改革,或是分化,或是折服,避免对抗引起的社会资源浪费。
或许这种想法过于温和,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但大明终究是条巨轮,要想转向需要时间和耐心。
账簿的泄露倒是塞翁失马。
隆景十年给京师百姓最大的震动就是皇帝家竟然如此富有,南洋、澳洲、东北、河套和美洲竟然能够带来如此巨大的红利,使得皇家连国内的庄园、耕地都抛弃了。有皇家带头,不管是否看明白了,人们仍旧跟风似地将财产投入教育科研,以及海外殖民地。
至于矿产能源领域,如今朝堂内部正在立法,总体方向是收归国有,只有皇室有资格入股,以及皇室特许的家族——比如勋戚之家,即便如此,他们的股权比例不得高于百分之三十。
隆景十年的十月,兵部收到了西北方面的最新通报。萧陌已经将近卫第一军、第二军、骑兵军三个军共十万余人带到了古城突厥斯坦,有效地保护了僧格和图鲁拜琥的溃退,阻挡住了继续东进的鄂罗斯人和哈萨克人。
萧陌同时也将党守素率领的陇军派往轮台北面的阿拉泰地区,保证整个天山布政使司不至于受到侵略。按照圣上钦定的地图,喀什噶尔是天山省的西部边界,只要敌军不到没到喀什,那么明军仍旧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一旦喀什有事,无论胜败,萧陌都难免被人追究守土之责。
……
“鄂罗斯人野心不小,从他们的势头来看,必然是想攻入突厥斯坦城。职部以为,此地易攻难守……”
萧陌仔细听着参谋长杨威的报告,对于这个年轻的智囊没有丝毫质疑。这也是他对皇帝陛下的信任,绝不相信陛下会看走眼。不过听到“易攻难守”四个字,萧陌有些不以为然,又觉得这个参谋长还是过于稚嫩,只是从军事出发,浑然没有想到丢掉突厥斯坦,让敌军兵临边境带来的舆论压力。
“正是个诱敌深入的好战场。”杨威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让萧陌颇为惊讶。
七二八突厥斯坦之役的序幕
突厥斯坦原本是波斯语,本意就是突厥人居住的地方,最早是八世纪的阿拉伯人喊出来的。突厥斯坦从广义上包括了东起天山、喀喇昆仑山,西滨里海,南接阿富汗、伊朗东部,北连西西伯利亚在内的广大中亚地区。
从狭义上说,便是哈萨克汗国的首都,突厥斯坦城。
这座古城起源于突厥人西迁,同时正是华夏大唐时代,从西域都护府源源不断地吸收着来自东方的技术、文化、商品,然后转而传往西方。从那时期起,突厥斯坦就是中亚最为富庶的城池,汇聚了东西方两种文化风格的繁华之地。
如今的突厥斯坦已经不能与一千年前相比了。虽然时代的车轮朝前走,但因为地理环境的局限,哈萨克汗国并没有在生产力上有显著进步,最多就是铁器的有限推广。而作为贸易都市,如今在他们西边的是鄂图曼人,北边是鄂罗斯人,南边是莫卧儿帝国,西边是大明新近收复的天山,怎么看都没有商业存在的气息。
如此一来,繁华的贸易都市理所当然败落了,但作为突厥人的圣城,这座城市仍旧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如果突厥斯坦被鄂罗斯人和哈萨克人收复,那么就代表着大明对哈萨克的征伐彻底失败,哈萨克汗国和大玉兹再次复国。
所有西北方面的诸将,都面临着人生的污点:战败失地。
是的,没人会在意这块土地也是新近打下来的,他们只会轻松地吹着口哨说:看,萧陌萧东楼号称帝国名将,结果呢?他们把突厥斯坦弄丢了。
杨威站在突厥斯坦城楼上,这是带有泰西风格的一座塔楼。不像大明城楼那般具有美感,留出来箭孔让人觉得压抑。
从这里能够看到城市西北边流淌而来的河流,明军参谋部秉持保密和自大的习惯,将之命名为西凉河。这条河流最宽处只有五丈,最窄处不过一丈,可以涉水而渡。只能有限地增加防御能力。
作为西凉河的发源地,是被明军命名为翠屏山的山脉,当地人叫它“卡拉套”山,位于城池西北面,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因为山脉距离城池距离太远,所以只有战略意义,而没有任何战术影响。
与此类似的还有城池西南方蜿蜒而来的锡尔河,整座突厥斯坦城池就在锡尔河中下游的右岸,与僧格和图鲁拜琥被击败的锡尔河之战的主战场足有上千里之遥。因为距离城市太远。所以锡尔河对于明军的防守也没有太大帮助,不过沿河的农垦区却可以成为明军的粮食供应区域。
萧陌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杨威,当他披着披风站在杨威身后时,忍不住问道:“你在看什么?”
“我们在战略上犯了错,好在敌人犯的错误更大。”杨威回过头,道:“将军,我们不该现在来救突厥斯坦。”
“西域太过于辽阔,战兵人数实在不足。即便是瓦剌人也得珍惜。”萧陌道。
瓦剌人虽然不说汉语,但是相比察合台人、哈萨克人。他们起码长得更接近汉人。对于刚刚有民族概念萌芽的大明军人而言,那些隆准深目枯黄头发的人,绝对是不能沟通的异族,反倒是瓦剌人可以勉强算作同胞。
“让图鲁拜琥和僧格彻底败退,我们再来攻打这里的鄂罗斯人、哈萨克人和哥萨克人,一者在战术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再者也不需要将这里让给瓦剌人。”杨威透过箭孔,能够看到远方西凉河流域的农田,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锡尔河、西凉河流域的耕地足以承负数十万人,若是耐心经营,将是华夏彻底统治西域的重镇。”杨威道:“如此大明可以从这里辐射到远西地区。而不用担心失去根基。”
萧陌承认这个设想更加诱人,但是……
“西域以西,我们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萧陌无奈道。
“缓一缓的话或许会更好,朝鲜军、坦克师,都有可能调派过来。”杨威道:“而且南洋方面我朝也不需要继续保留三个军的兵力,单靠澳洲驻军就足够威慑了。”
“是么?”萧陌挑了挑眉毛:“我听到消息,隆景十五年之前,西北方面不会再大规模增加战力了。”
杨威有些意外:“可靠么?”他给皇帝陛下的建言并非如此,而且他觉得皇帝陛下对他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让他在工作上越来越有成就感。
以当前地缘政治的研究成果,大明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建立世界霸权的千年帝国,关键就在于西域以西的广阔领土控制上。一旦让大明取得了这块前沿阵地,未来千年间,泰西都不可能出现能够挑战大明的国家。
萧陌坚定道:“可靠。”
这是尤督给的暗示,绝对是不会有差错,只是不能告诉别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消息,萧陌更加珍惜瓦剌人的战力,不愿见到毫无意义的损耗。
在最早的北伐战略安排上,西域方面预备增加到五十万大军的规模。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那时候大明还没有开始与西班牙的战争,更没有想过要插手美洲。如今大明见美洲机会难得,要分出战力过去,西域方向也就不得不停下来了。
虽然分走的看似不过十万人规模,但考虑到两边的补给线,所需要动用的民夫、物力,西域方面的扩张只有放慢脚步了。
说到底,还是朝中文官相信美洲能够给大明带回更多的财富,而西域远西之地不过就是一块新的流放地罢了。
这也是新的地缘学说尚未成为主流认识的缘故。
“如此说来,此战将是隆景十五年之前最后一场大战了。”杨威道:“若是不能斩断鄂罗斯人的手臂,怕是日后要攻克整个哈萨克汗国就更困难了。”
如今的鄂罗斯已经结束了与瑞典的战争,仍旧持续着对波兰的战争,希望能够保住吞并的乌克兰。这就导致沙皇在南线很难调集大军,但是碍于情报匮乏,萧陌和杨威都不能保证鄂罗斯是否会发狂,不顾一切地派兵来争夺哈萨克。
到底他们已经将哈萨克小玉兹部收入了囊中,正在觊觎大玉兹和中玉兹,就如进食中的野狼,绝不能容忍别人插手。
“此战真是瞎打瞎撞,咱们连他们的将领是谁都不知道。”萧陌在短暂的冷场之后,低声叹道。
“从瓦剌那边得到的消息来看,敌人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哥萨克人战斗力最强,其次是鄂罗斯的火铳军,哈萨克人只能打打顺风仗。”杨威道:“只要能够牵制鄂罗斯火铳军,集中优势兵力对哥萨克骑兵进行打击,哈萨克人不足为虑。”
“此番我军人数是敌人的两倍之多,若是不能胜得漂亮一些,实在无法向圣上交代啊。”萧陌道出了心中的压力。
从西北军临战收集的一手情报,参谋部已经分析出了鄂罗斯人的基本战术。从装备上来说,他们已经落后明军半个时代,火器配备率远低于明军,而且没有制式装备。军中从斧头到火绳铳、燧发铳都有配备,而且因为鄂罗斯缺铁,许多火铳火炮都是青铜打造,数量也远远不如明军。
至于哥萨克骑兵,仍旧处于冷兵器时代,用散兵线冲锋,除了马比明军的好一些之外,根本已经落后这个时代了。
明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兵员数量,都已经占据了优势,要打赢实在是铁板钉钉的事。
关键就是要赢得漂亮。
图鲁拜琥和僧格被这支敌军打得胆气尽丧,图鲁拜琥甚至因此而一病不起,如果明军能够举重若轻地解决这支人马,自然会对瓦剌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