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周卫国笑了两声,道,“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虎子,动手!”随即,徐虎一枪打出,首先将宫本茂打死。宫本茂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心脏处的胸口,感受着,伤口传来的疼痛,而后不甘的倒下。
  “宫本!”竹下俊大喊,随即,刘三一把枪顶在了竹下俊的脑袋上,竹下俊见此,苦笑,宫本出卖了周卫国的信息,他被周卫国等人杀死,竹下俊无话可说,至于现在他被枪顶着脑袋,他也无话可说。毕竟,这一切,是他做事不够周全。
  “竹下俊,京都竹下家族少主,日本北辰一刀流现任流主。”周卫国用日语,大声的道,“你们要是想,竹下俊死在你们面前,就继续吧。到时候引发的动荡,也要你们负责哦。”
  “雅鹿!”伊藤净二从没有想过,在如此绝对优势之下,竹下俊竟会束手就擒,生生的成了周卫国要挟他的砝码,可随即,他又发了狠,只要将两人在这里都做掉,就不会有人知道真相!“竹下君,你是大日本帝国的勇士!而周卫国,是我大日本帝国的敌人,害死了十万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为此牺牲,你将仍旧是荣耀的!进攻!”
  在伊藤净二说进攻的同时,周卫国的右手,也做了一个手势。
  ……
  “烟哥,师座命令,攻击。”
  随后,一声枪响。
  伊藤净二不可置信的倒下。他见到周卫国没事,以为是自己家的狙击手没有动手,他从没想过,是周卫国手下的狙击手,击杀了他的狙击手。
  “联队长阁下!”一名日本少佐扶着倒下的伊藤净二,大喊,“进攻!进攻!打!”才喊完,这名少佐也在众人的目光中倒下。
  一时间,日军士兵人人自危。他们的联队长,大队长,都死在了敌人的狙击枪下。一时间,几个中队长也不敢冒头,不敢说什么进攻之类的话。
  竹下俊见此,心里反倒松了口气,若周卫国真的折损在此,他这辈子,是怎么也不会原谅自己的。随后,他走上前去,刘三倒是没有限制他。
  “我叫竹下俊,军衔大佐。”竹下俊用日语对着日军士兵道,“在场,就我军衔最高了。所以,我命令你们,立刻,返回涞阳县城。”
  “大佐阁下,可是周卫国,是我们的敌人。”一名中队长站出来,道,可刚说完话,这名中队长,也是太阳穴中了一枪,慢慢倒下。
  “卫国!住手!”竹下俊对着周卫国大喊。
  周卫国点点头,随即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暂时不攻击。
  “见到了?敌人的狙击手,百发百中。”竹下俊惨笑道,“你们,都是一群傻瓜!立刻,马上,给我滚回涞阳!”
  日军士兵面面相觑,随即,有一名中队长站起来,对着竹下敬礼,而后道,“嗨!”带着自己的中队,开始撤退。
  见此,其他士兵们也都萌生退意。随后,就开始撤走。
  ……
  见到日军士兵退走,竹下俊,一下子跪在了地上,他很迷茫。原剧中,他的迷茫,要晚几年,才会出现。可现在,他已经开始怀疑,这场战斗的正确性。他从来都觉得,他会念军校,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可如今,他站在了中国的领土上,侵略着他好友的国家。为此,已经死了接近二十万的勇士,而中国军民,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卫国,我真的,做错了吗?”竹下俊喃喃道。
  “跟我走吧。竹下。”周卫国蹲下身子,看着竹下无神的双目,“如今出了这件事,你再回涞阳,近卫文一定不会让你好过的。你们国家所谓的圣战,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邀请过,这从来就不是一场正确的战斗。它不过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与野心,所掀起的。”
  “不行啊,卫国,我是军人。”竹下俊眼中闪过痛苦,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
  “竹下,我从不否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要一味的盲从。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而非侵略。”周卫国拍着竹下俊的肩膀,道。
  “我知道了。”竹下俊站起身,虽然眼中仍有痛苦,但他还是扯出了一个笑容,道,“谢谢你,卫国。”
  周卫国不知道竹下俊到底明白了什么,可,不管他明白了什么,日后是敌人也好,朋友也罢,他周卫国,从来不惧。
  “再见,竹下。”周卫国对着竹下挥挥手,随即,带着徐虎和刘三,离开了。
  而竹下俊,看着周卫国离开的身影,随后抱起了地上的宫本茂,也跟着离开。
  ……
  “师座,为什么不杀了他?”徐虎问道。
  “他啊,不过是被日本那群军国主义裹挟着来中国的可怜人。”周卫国回答道。
  “万一,他带人继续攻击咱们怎么办?”
  “那就,在战场上,杀了他。”周卫国坚定的道。


第72章 会议
  涞阳县城日军指挥部。
  “雅鹿!雅鹿!他竹下俊,是要通敌叛国吗?”近卫文摔着东西,怒道,一旦竹下俊回到涞阳县城,虽说他的军衔比竹下高,可他根本拿竹下俊没有办法。如果,竹下俊和周卫国死在了月湖山,那他还可以说是被中国人杀死的,推得一干二净。
  可如今呢,他手下的大将,伊藤净二死了!之前是渡边淳炎死了!他真是气的不行。
  “雅鹿!周卫国!竹下俊!”近卫文大怒,“来人,立刻将此事禀告司令部!竹下俊通敌叛国,害死我大日本帝国勇士!”
  “嗨!”
  ……
  竹下俊抱着宫本茂,一路回到涞阳。两只手已经酸疼的不是自己的了,可,他没有放下宫本。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着,该怎么做。他知道,这次事件之后,他一定会受到处罚,虽说,性命安全不担心,但是,回国的可能性很大。回国之后,利用家族的力量,应可以查到一些东西。
  ……
  1938年7月5日,清风寨附近,杨庄。
  “好汉爷,你们清风寨,现在真的是正规军了?”一名壮实的年轻人,看着李武带人招兵,问。
  “那当然!俺们师长,可是抗日英雄周卫国!中将师长!今年才25岁!”李武道,“那可是,年轻了不得的后生!俺李武,现在是独立师第二旅一团的团长,看,这我蒋委员长,给俺发的委任书!”李武还拿出了委任书。
  “真的有军饷可以拿?”那年轻人又问。
  “当然!”李武随即让人打开了一个箱子,道,“看,这可都是招兵的时候现给的!你报名了,就先发你三个大洋的安家费。你可以拿回去给你家里,然后再跟俺上清风寨!”
  “就不怕俺跑了?”
  “哈哈哈,在清风寨附近,你敢跑吗?”李武笑着,道,“瞧你那怂样!”
  “嘿嘿,那俺报名!”那名壮实的年轻人憨厚地笑道。
  “来,名字,年纪!”
  “俺叫杨大力!今年22岁!”
  “好嘞,给你。”李武见他旁边的人已经将杨大力名字登记好,就给了杨大力3个大洋。
  杨大力开心的接过,随即道,“那俺先回去把钱给俺娘!一会儿再来找你!”
  旁边几个年轻人,见真的有钱拿,纷纷叫着,“俺也报名!俺也报名!”
  ……
  周卫国在房间内,摸着萧雅已经显怀的肚子,笑着看着萧雅。
  昨日与竹下俊一战,战胜竹下俊的任务,竟已完成。当然,周卫国知道,这并不是说他就一定比竹下俊厉害了,只不过,他让竹下俊的心乱了。
  “卫国,你喜欢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萧雅笑着问。
  “都好。”周卫国作为后世人,自然觉得都好,“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其实我更喜欢女孩儿。”
  “那你觉得,要取什么名字呢?咱们给孩子取个名字吧。”萧雅温柔的道。
  “好。”
  ……
  聚义厅。
  李卫民看着手中的资料,而后,又不断的查找着地图。如今清风寨的发展资金很是充足,之前周卫国拿鬼子尸体要赎金,虽然分了一部分给张自忠的第59军与庞炳勋的第40军,而剩下的整整一千万银元,周卫国早装进了系统仓库。如今,李卫民也终于来到清风寨,周卫国就将钱全部拿了出来,交给李卫民。虽然李卫民现在是独立师的参谋长,但,更像是一个后勤部长。
  “手中有炼钢厂的建造图纸,可不知道要建在哪儿啊。”李卫民发着愁,他手中的图纸,正是周卫国完成日军尸体赎金任务的时候奖励的。
  “啊?这可必须建在隐蔽的地方!”朱子明在一旁,认真的道,“我想想,咱们清风寨附近。”随后摸着自己的脑袋,不断思考。他可一直以为,现在的发展资金,都是李卫民从宿迁带过来的。毕竟,李卫民没有告诉他资金的来路,而他,也没有问。现在清风寨已经是正规军了,所以,以前积累的金银财宝,也被朱子明分给了清风寨的众人。原清风寨的兄弟稍微多一些,而从宿迁过来的8000新兵,也一人分得了10个银元。如此一举,直接安抚了那些人。
  至于像珠宝、古董这些,他倒是听了周卫国的建议,没有去动。
  “在咱们清风寨的后山与北仓山之间,有一个十分隐蔽的小峡谷。如果不是当地人,根本不知道,很多人会以为后山与北仓山其实是一座山。”朱子明一拍脑门,道。
  “隐蔽是隐蔽了,可炼钢什么的,交通若是不方便,也很不方便的。”李卫民又苦恼的道。
  “嘶,这就很麻烦了。”朱子明一模光脑袋,无奈的道。
  一旁,周卫国倒是没怎么说话,对于发展的事情,他一向是甩手给李卫民的,包括之前在宿迁的驻扎,后勤所有都是李卫民管的,但是,现在发展遇到了难题,他作为最高领导,不能不去解决,随即,他问朱子明,“大哥,我记得,后山与北仓山之间的那个小峡谷,边上是不是咱们方水力发电机的地方。”
  “没错。”朱子明回答道。
  “我记得,咱们放发电机的那条溪水,应该是大黄河的分支之一,而且,水面较宽,水深也可以,应该是可以走船的。”周卫国分析道,“如果可以走船,那就不存在什么交通问题,反倒方便了许多。”
  “对啊!”朱子明又一拍脑袋,赞同地笑道。
  “行,那钢铁厂就定那儿了。”李卫民随即道,“咱们还要弄个服装厂,毕竟咱们要开始在这边发展,就要带动这边的经济。现在日本人要打武汉,涞阳这边,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咱们会又一段时间的发展期。咱们弄个服装厂,招些当地的妇女,进来做工,一个是增加百姓的收入,二是顺便保护他们。”
  周卫国点点头,“可以。”
  “至于机器,卫国,这还得拜托你家的商行,想办法弄些缝纫机啊,织布机啊,这些相关的机器什么的。”李卫民道,“然后服装厂的地点,最好就放在咱们清风寨附近的某个村庄里,毕竟这些妇女,也还是要做家务的。当然,这个村庄,咱们可以稍微偏一些,但却要在附近村庄的中心。”
  周卫国点点头,这些机器,系统里倒是都有,而且价格上,因为不是军火,所以相对来说,并不贵,至于地点,“就杨庄吧,那里离咱们寨子最近,处于咱们这块区域相对中心的位置。”
  “好。然后,最重要的,是咱们的兵工厂。”李卫民道,“有了钢铁厂,咱们的兵工厂就有了原料。现在,咱们装备的基本都是德式的装备,枪支还好,弹药的话,其实用完就没有了。虽然,卫国家的商行,基本都能及时供应我们的弹药。但咱们不能老是靠着商行来供应,咱们必须要又自己的兵工厂。”
  “这点我同意。”
  “我也同意。”
  “至于地点,一,当然要隐蔽,二,离咱们的钢铁厂又不能太远。”
  “就放在北仓山吧。”周卫国道,“现在天气热,咱们让兄弟们,把靠峡谷一侧的北仓山整一整,这样,靠钢铁厂近,又比钢铁厂高,保证安全。又在山上,足够隐蔽。”
  “好。”
  “同意!”
  “那么,这样一来,咱们就要招足够的人,不仅仅是兵源,还有后勤人员,还有咱们的工人。”李卫民道,“我不知道,涞阳地区,百姓的情况如何。”
  “这个,李参谋长放心,咱们山东啊,现在应该有大约3000多万人,就涞阳地区,百姓应该也有100万人(1931年涞阳约有80多万人)左右,鬼子来了之后,虽然经常杀害咱们的百姓,但是,八九十万人,还是有的。”朱子明道。
  李卫民点点头,“既然这样,还有一点,就是矿产的问题,或者说,原材料的问题。”
  “铁矿的话,昌邑应该是有的。”朱子明道,“只是,不好运输,又或许咱们这附近有铁矿,但是没有被发掘。”
  周卫国有些无奈了,原料的问题,倒是不太好解决,毕竟,没有原料,就什么都没有,“这样吧,咱们呢,先想办法把厂子建起来,原料的话,咱们先用钱买,然后同时派人勘察涞阳地区的矿产。如果最后实在没有,那咱们就一直买原料,直到,咱们力量足够,将鬼子赶出去,把矿产地区抢到手,也是一样的。”
  “没错。昌邑离咱们这么近,都有铁矿,咱们涞阳,应该也有!”朱子明道。
  “好,那我总结一下,今天会议的结果,第一点,钢铁厂建于后山与北仓山小峡谷中;第二点,服装厂建于咱们寨子附近的杨庄中;第三点,兵工厂建于北仓山;第四点,就是原料问题,要先找人勘察矿产。”李卫民道。
  众人点点头。
  “好,那就发布任务,各旅各团,在平时训练之余,每天每旅轮换,进行钢铁厂、兵工厂、服装厂的建设任务。”李卫民道。
  “可以。”周卫国点点头,“各旅长都听见了啊,回去之后,务必告诫战士们,这也是训练任务,毕竟,他们只需要帮忙搬运东西就可以了,然后适当的出一出力气,混混水泥,让战士们也重视起来。”
  “好。”朱子明先应了。
  随后谢炜炜与方胜利也点点头。
  周卫国看了看李卫民,觉得轻松了许多,而且,对清风寨的未来,更加的看好。等清风寨的发展任务完成,就会奖励一条青霉素的生产线,那才是抢钱的利器啊!


第73章 冲突
  1938年7月5日,天津日本华北方面军指挥部。
  杉山元看着近卫文发回来的电报,脸色简直一沉到底。
  竹下俊,竹下家族的少主,他倒是没有办法去动,不过,这件事确实过分,随即做出指示,除了他的军籍,日后,永不录用。
  ……
  涞阳县城,竹下俊看着军部的回令,也终于是笑了,喃喃道,“卫国,你我,终于可以做朋友了。”
  ……
  周卫国站在清风寨山顶,望向西南,那边,是武汉的方向。武汉会战啊,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此战之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而徐州会战中的兰封会战,却是武汉会战的序幕。中国军队12个师的豫东兵团在薛岳指挥下在河南省兰封地区对日军孤军深入的土肥原贤二部(第14师团)2万人的进攻作战。嫡系将领临阵脱逃,最后迫不得已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意图以此阻滞日军进攻。由于在这次会战中,国民党将领龙慕韩作战不力被处决,成为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的蒋介石中央嫡系将领。
  哪怕如此,花园口黄河决堤,却不可逆转。花园口决口后,奔腾的黄河水迅速下泄。此时正值雨季黄河上游,河水暴涨,花园口决口处被迅速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洪水汇合一起,如脱僵野马,奔泻而下的黄河水,卷起滔天巨浪,历时4天4夜,由西向东奔泄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淮阳等地,又经颍河、西淝河,注入蚌埠上游的淮河,淹没了淮河的堤岸,冲断了蚌埠附近的淮河铁路大桥。蚌埠向北经曹老集至宿县,也都成了一片汪洋。日军被黄水阻隔后。整个黄泛区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流经豫、皖、苏3省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给这一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万余家,淹没耕地800余万亩,安徽、江苏耕地被淹没1100余万亩,倾家荡产者达480万人。89余万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且造成了此后连年灾害的黄泛区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后果……黄河改道,国民政府《豫省灾况纪实》如此勾勒出黄泛区灾难图:黄泛区居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备,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