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月14日,德国举行巴黎入城仪式,基本上宣告了法国的败亡。
  消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讶不已,除去已经知道消息的高层。
  法国的陆军,被称为世界第一,结果,从德国开始进攻到德国攻入巴黎,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坚持住。巴黎是哪儿?那是法国的首都!一国之首都被打下来了,那意义代表着什么,自然是十分明确的。
  “哦,我们伟大的法兰西,居然真的要向邪恶的德意志低头了吗?”人群中,一个男子喃喃自语。
  “不会的!我们不会低头!”有人激动的大喊,“我们会抗争到底!”
  可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枪声,以及一堆人的哀嚎与鲜血。
  人群一阵寂静。
  随后,就是暴动!
  “我们法兰西一定会抵抗到底的!”远处,又有人大声喊着,“我们会继续抗争!全世界都会和我们一起抗争!”
  当然,等待他的,依旧是子弹。
  贝当神色复杂,作为内阁副总理,作为曾经的元帅,看着德军对法国子民的屠杀,他还是出声了,“博克将军,请命令你们的士兵停手吧!”
  “为何停手?我们德意志帝国的勇士们已经打下了巴黎,那你们这里的所有人,就都是我们的战利品,不是吗?”一名德军的将军淡淡的开口,冷冷的看着贝当,在他看来,贝当是败军之将,根本不值得他尊重,更何况,贝当一直在寻求和平调解,是法兰西主和派的领袖,虽然有贝当的存在,对于安抚法国民众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博克是看不起贝当的,觉得他的骨头已经软了,人已经老了,“而且这群人,到现在还在叫嚣,你听听。”
  “枪声多么美妙。”
  “他们的哀嚎多么美妙。”
  贝当双全紧握,可他知道,他无法做什么。
  “好了,放轻松,进城吧。”
  ……
  6月16日,贝当奉命组阁,请求西班牙政府充当中间人。
  6月17日,贝当命令法军停火,使得法德谈判中,法国处在了极为不利的地位。
  6月18日,戴高乐在丘吉尔的同意下在英国广播电台(BBC)发出抵抗号召。在第二天报纸进行了转载,并由播音员重新诵读。这个与政府唱反调的将军受到贝当政府的降级和停职处理,并于8月份被缺席审判,宣判为死刑。
  6月22日,法德停战协定被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法德(当时法国是战胜国)“停战车厢”里正式签字,法国(此时的法国却成了战败国)被迫接受苛刻屈辱的停战条件。
  自此,法国分为两部分,包括巴黎在内的3/5的国土归德军占领,占领军的费用由法国负担。南部和西部为自由区;法国的空军、陆军裁到10万人;最重要的是,贝当政府必须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与德国“合作”。
  ……
  英国,戴高乐看着手中的报纸,脸色阴沉,眼神中,带着哀伤,他的祖国,法兰西,战败了。那些卖国贼们,把法兰西一分为二!然后那些卖国贼如今还当着领袖!
  在戴高乐看来,这一切,都是贝当的错!


第680章 远征第一军(一)
  如果不是贝当主和,他们法兰西不会败的这么快,并且这么被动。
  “哦,亲爱的戴高乐。”丘吉尔走了过来,看着戴高乐,“请不要悲伤!我们大英帝国会与法兰西同在!”
  戴高乐抬起头,是啊,如果不去抗争,那法兰西就真的完蛋了。
  “我丘吉尔,会支持你,我们大英帝国会支持你,我们大英帝国的所有民众都会支持你!还有你们法兰西西部与南部的民众也会支持你!”丘吉尔大声的鼓舞着他眼前的人,“世界上所有持有正义之心的民众都会支持你!”
  “放心,我会的!我会带着我们法兰西共和国再一次站起来的!”
  ……
  欧洲的一系列变化,让中国看的目瞪口呆。
  “法国真的战败了!”刘远拿着情报的手都有些不可置信,那是老牌的强国啊,“而且,在一战的车厢里签的合约!我的天,这也太戏剧化了吧?”
  是啊,很戏剧化,也是出气。一战之后,就属法国对德国压的最狠,德国不报复你报复谁?否则,德国也不会特地选在那节火车厢内签约,这纯粹是报复与羞辱。
  周卫国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也不得不说几句,“一战之后,法国的百姓们都不想再次经历战争了,包括执政高层,所以他们才会花了重金建了马奇诺防线,但不论是他们,还是英国,甚至是美国,都不会想到,德国会绕过这条防线直奔法国腹地。”
  “这条防线被他们寄予了厚望,所以,当德国人绕过它的时候,很多人是崩溃的,包括法国高层。”周卫国顿了顿,“所以法国人中出现了不少的主和派,然后,主和派的领袖贝当组阁了,贝当害怕德国人继续打,就命令军队停火了,结果呢,你看看,这都签的什么条件。”
  “所以,战争二字,容不得任何软弱,一旦在战场上露出怯意,那就是敌人下狠手的时候。”
  刘远点点头,被周卫国这么一解释,忽然觉得,“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至理名言,千古以来一直被验证。”
  周卫国眯起了眼镜,是啊,即便身处和平,也不能忘记战争,忘记他现在的和平,是多少先辈以鲜血换得,“所以强国强军,是有他的道理的,因为只要有人不忘记,那这个国家也就不会真正的灭亡。”
  刘远叹气,“其实何其相似,清政府自以为天朝上国,重视所谓的马上取天下,不重视武备,结果呢?”这几天,北平的一些珍贵遗留文物开始慢慢被收集起来,但其数量,也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件事,是刘远负责的。“这几天我看到了乾隆时期的《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里面记载了各式各样的火炮。还收集到一本野史,说是在崇祯一朝的时候,有一本《军器图说》刊印成册,罗列了各种火器,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等,只不过到乾隆四库全书时候被全部焚烧殆尽了。而这本书里记载的自生火铳,就是一种燧发枪!几百年啊!这群人竟然将先人的心血焚烧殆尽!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换来了帝国主义的敲关叩门!”
  越说,刘远越激动。
  周卫国能怎么说呢,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人最多的是用来做炮竹,他不敢告诉刘远,事实上,在顺治朝的时候,虽有火器,但是制造极少,而且,多用于观赏。虽说民间可以持枪,但也需要备案,只有在深山附近,防备野兽才能用。结果,民间火器有些泛滥了,然后乾隆下令收缴,这一收缴,就收上来各式枪支4万多!事实上,如果不是清朝统治者们畏惧火器如虎,或者清朝统治者们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中国火器的发展是不会这么缓慢的,甚至于被西方领先这么多年,“好了,哥!”
  周卫国还是打断了刘远的激动,“不管谁知道这段历史,都会激动与惋惜,但那已经过去了,现在,中国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再谴责当时的那群人也没有用,我们只能往前发展往前看!”
  刘远点头,也意识到自己是有些激动的,可那段历史,任何一个汉家儿郎知道,恐怕都会心痛不已,更何况,是他们这种极度爱国的人。
  刘远叹口气,不再去想,内心依旧还是有些酸涩。有些东西,越了解,内心就越沉重。
  6月28日,英国丘吉尔政府承认戴高乐为自由法国的领袖。
  周卫国拿着电报,欧洲果然还是很乱,不过,一切都还是遵照着历史前进。周卫国想了想,或许是自己对欧洲那边的影响太小的缘故?
  周卫国叹口气,很多东西,并不是想当然。法国也对日绥靖了,关闭了滇越铁路。
  当然,这其实在周卫国的预料之中,毕竟,法国现在已经败亡了。不对日绥靖都不可能。在历史上,英国也对日绥靖,关闭了滇缅公路,直接给了中国一个大棒。那样的情况下,国内很多人都有亲日思想,可老蒋就是站定了位置,依旧是跟在英美的身后。不过,这一世英国与中国结盟,英国不太可能对日绥靖,不过,中国拒绝了英国的出兵请求,也不知道英国会不会对日绥靖。
  “欧战战场的变化真是……”刘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亏得现在咱们和英国结盟了,不至于让英国关闭了滇缅公路,根据情报,最近日本人都很,趾高气昂。”
  “趾高气昂?为什么?”周卫国疑惑,难道是因为德国的事情?
  “不,好像是因为他们要换武器了。”刘远无奈,“德国之前不是把步枪的设计图卖给了日本吗?”
  周卫国点头,表示理解,“让他们趾高气昂去呗,什么时候日本人的坦克、飞机,能赶上咱们,那就才是真的赶上了咱们,一把步枪而已。以前日本人的飞机坦克能逞威,不过是因为咱们国力太弱。现在想要凭一把步枪逞威,有些可笑了。”


第681章 远征第一军(二)
  “可这也说明,鬼子又给底层那些士兵洗脑了。”刘远皱眉,“总觉得鬼子又在酝酿些什么。”
  “让他酝酿吧,有什么阴谋,我自以力破之。”周卫国淡然的道,“只要鬼子没有给百姓们难堪就好,等时间一到,该走的,必须要走。”
  刘远也点点头,以独立师的实力,倒是真的不怕。
  说句实话,周卫国并不怕鬼子这一年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来,真研究出来了,那你再到量产,再到服役,一年的时间够吗?而且,真以为他会给鬼子一年的时间?
  战场形势变得这么快,鬼子再过几个月就会忘东南亚走,到时候作为盟国,中国应该怎么做?难道不该出兵帮助盟国吗?
  即便国内安稳,东南亚那边,也不会安稳。
  ……
  日本,东京都,皇宫。
  微风徐徐,昭和天皇漫步在皇宫内,最近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没有什么大战,没有什么大情报。欧洲那边变化很快,但是对日本来说,都是喜讯。法国关闭了滇越铁路,对他们日本来说,是个好消息。
  虽然英国与中国结盟了,但中国拒绝了英国的出兵请求,虽然这并不影响中国的实力,但这也足以让英国对中国不喜了,到时候,谁知道英国会站在谁的那边呢?
  昭和天皇皱着眉,真正忧心的地方,中国的兵力,有些取之不竭的意思。
  “陛下在担忧什么?”近卫文麿看着皱眉的昭和天皇,问道。
  “中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近卫文麿失笑,“因为中国拒绝了英国?”
  昭和天皇点点头,“一直以来,中国的人口都比我们大日本帝国要多的多,唐朝的时候,天可汗李世民,真正做到了万邦来朝!那个时候,我们日本,还要派出遣唐使去唐朝学习!还要派出我们的女人,去与他们的英才借种!哪怕到了现在,中国在如此落后的情况下,人口还是有4亿!5倍于我们大日本帝国啊!”
  近卫文麿听了昭和天皇的话,笑了笑,“陛下,还记得我们刚开始与支那打仗的时候吗?他们人哪次不比我们多呢?”
  昭和天皇点点头,“的确,可那个时候,帝国的装备领先于他们。”
  “装备?”然后,昭和天皇就抓住了重点。
  “不错。现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人多就可以的。”近卫文麿开口,“自人类有兵器以来,经过了石器、青铜器、铁器这样的冷兵器时代,那个时候,人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近代,热武器的发展,将对战的距离拉大了。这个时候,在装备同等的条件下,人数才是决定性因素,若是装备不对等,人数只能弥补装备的差距。”
  昭和天皇有所明悟,“的确如此,难怪近卫君你要朕大力发展军备研究了。”
  “陛下,如今德意志势如破竹,在欧洲,无人能挡,帝国既要与他结盟,就必然也要是在一个区域内没有敌人才行,但是现在,帝国有着头号大敌,便是中国人。我们在中国战场表现不佳,日后与德意志结盟也会处于被动。”
  昭和天皇继续点头,听着近卫文麿的分析。
  “如今,决定一国之强弱的,已经不仅仅是人数了。军备的先进与否,才是决定性因素。事实上,独立师之所以能屡次击败皇军,就在于军备上。而欧洲战场的情况,也是因为德意志开始了疯狂的军备竞赛!”
  听了近卫文麿的话,昭和天皇皱了皱眉,想说还有他们皇军的勇猛,可一想,近卫文麿说的的确没错,他们兵源素质高一些,装备又好,所以在前期是压着中国的军队打的,然后也导致了他们中某些人说出了三个月亡华的大话。不过,当时以他们日本的实力……
  昭和天皇叹口气,总觉得往事如烟。
  “陛下,现在一切都在好转,只要欧洲一乱,那么东南亚就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天下!”近卫文麿道,“那个时候,数不尽的资源财富,都会运往我们打日本帝国!我们也就有了新式装备的材料!”
  “哟西。”被近卫文麿一鼓舞,昭和天皇也绝对未来可期,“近卫君,下个月,你准备好了吗?”
  “嗨!”近卫文麿点点头,“在下一定会为帝国寻找光明的未来!让帝国永世昌盛!”
  “近卫君,拜托了!”昭和天皇认认真真的对着近卫文麿鞠了一躬。
  “嗨!”近卫文麿回礼,“最近看到一封情报,机密程度甲级,是关于一名独立师探子的情报。”
  “独立师探子?”
  “嗨!陛下是否还记得赤西石原?”
  “赤西石原?”昭和天皇皱眉,“新年的时候,因为喝酒出了心脏方面问题然后死亡的那个旅团长?”
  “嗨!”近卫文麿点头,“前些日子,特高课一名勇士在现在的第78旅团附近失踪,然后特高课派人查探,结果查探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不得了的东西?”
  “嗨!当时赤西石原有一名警卫大队的大队长,名字叫高桥佐佐木,后来,特高课的勇士们将之前偷拍到的周卫国的照片给第78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藤原山的秘密指认,发现两者十分相似,由此推断,当时的高桥佐佐木,是周卫国假扮。”
  “纳尼?”
  “在高桥佐佐木失踪,不,离开后,山东境内的各个秘密基地就遭到了破坏。根据当时的情况,是只有将官级别的军官手中是有山东境内所有秘密基地的位置图的。再调查发现,赤西石原死后,这份文件,消失了。”
  “你的意思是,赤西石原的死,也是周卫国做的?”
  “嗨!最可怕的是,没有人怀疑他。他走之后还留下了一个棋子,接任他警卫大队大队长的位置,叫做竹下宁。”
  “竹下?”
  “嗨!”
  昭和天皇的眉头皱的更加厉害了,“你的意思是说,独立师一直在冒用我们大日本帝国贵族的名头?”
  “嗨!还有一份情报,南京,汪兆铭被刺杀,据说是近卫石涧去南京玩儿了。”近卫文麿笑了笑,“我怎么不记得,石涧有去中国呢?”


第682章 鸡肋之说
  昭和天皇也笑了,“这周卫国,真是机灵的很啊,冒用我们贵族的名头,混的风生水起,若不是此次查探出来……”
  “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啊。”后半句话,昭和天皇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阴沉,这是他愤怒的表现。
  “嗨!”近卫文麿随即又道,“陛下不必愤怒,支那对于我们大日本帝国来说,已经如同鸡肋。”
  “鸡肋?”
  “嗨!古支那的东汉末年有一英雄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十分形象,后来这个杨修怎么样了?”昭和天皇点头,问道。
  “因为动摇军心,被曹操杀了。”近卫文麿道,“陛下,虽然此次这句话是在下说出的,可在下没有动摇军心的意思。”
  昭和天皇拍了拍近卫文麿的肩膀,“近卫君,我还不知道你吗?为了帝国的利益,你连首相的位置都可以让出来。而且,你分析的很对,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等到英国无法招架德意志的时候,我百万雄军,不如挥师南下!去取那富裕的东南亚!那里,才是遍地黄金之所!”
  “陛下英明!”
  “所以,坚持之前的政策原则吧,对支那军队,依旧诱降为主,当然,独立师除外,暂时来看,我们还是不与他们动武。”
  “在下明白。”
  ……
  南京,方胜利正处理着一些文件。
  “叩叩叩。”敲门声响起,方胜利抬起头,“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