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风流-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书涵一向稳重,极少和她们打闹,她以大事相托,苏妙华难得的认真道:“涵儿放心吧,我会打理好的。”

她既留在京城,过年时节,自然要去故旧知交各处走动,因而霍书涵有此一说,她有此回应。

程墨先下车,站在车边,待她从车里出来,扶了她一把,道:“我送你回去吧。”从阿飞手里接过缰绳,翻身上马,伸手接苏妙华上马,一起返身进城,向城里驰去。

苏妙华紧紧搂住他的蜂腰,把脸贴在他宽厚的后背上,低声道:“我好想和你们一起去啊。”不仅仅想吃海鲜,还想和他在一起,永不分离。

皇帝心,海底针,程墨不是没想过刘询会留下他的妻妾,也曾想过不告而别,可一大家子突然离京,除非在海外找个荒岛,过世外桃源的日子,否则总得回来面对。现在还没到举家远行的时候,而且,霍光夫妇不可能离开京城,他们不走,霍书涵便走不了。苏执也一样。条件还不成熟哪。

他放缓马速,握住苏妙华环在他蜂腰上的手,轻声道:“待我回来,带你去郊外住几天。”

郊外有程墨的农庄,是霍书涵今秋购下的,除了一所大院子外,还有几十亩良田,一个桃园,种满桃树。他回京时,不是桃花开遍枝头,便是桃子挂满枝头。

“真的?”苏妙华眼眸亮晶晶的,道:“说话算话。”

程墨傲然道:“当然。你男人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

苏妙华轻笑一声,道:“说好了,多则半年,少则三月,你便回来。”

程墨回应她的,是在马上和她拉勾。

回到府门前,苏妙华下马,目送程墨圈转马头离去,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还在台阶上痴痴望着,他走了,她的魂也跟头丢了。

狗子小心翼翼上前道:“夫人,外面冷,要不要让雪晴姑娘取衣服过来?”

苏妙华一声长叹,转身入内。

程墨出了城,十几辆马车,众多侍卫还等在路边,待他下马上车,车队才前行。

霍书涵端一杯热茶放在程墨面前矮几上,仔细看他,道:“妙华哭了吧?”

程墨心里不好受,很自责,在这君权至上的时代,身为臣子的他,深深地感到无力。他道:“那倒没有。她那么坚强的人,怎么会哭?”

霍书涵仔细看过,见他眼睛如常,遂放心,道:“府里几百口人,没个主子在坐镇确实不像话,有她在,很好。”

她曾想过留下一两人,可留谁好呢?没想到刘询指了苏妙华,过去几个月,她一直陪在程墨身边,这时留下再合适不过了。

霍书涵太理智了。

程墨很快收拾好心情,道:“这一路会很辛苦,极有可能在路上过年,你们可要做好准备。”

顾盼儿笑得妩媚之极,道:“跟你在一起,哪会辛苦?”

赵雨菲深有同感地点头,她这么想,只是不好意思当着姐妹们的面说出来,顾盼儿说出了她的心声。

妻妾们如此情深意重,程墨大为感动,碍于两个女儿在身边,不好伸出魔掌,只是点了点头。

这一晚,歇在弘农郡。弘农郡在东汉中后期曾出过一个大大有名的家族,和四世三公的袁氏并列为全国最顶尖的两个家族,是为弘农杨氏。不过这时杨氏还不显山不露水。

驿丞得知前丞相,当朝列侯,皇帝跟前的红人程墨携家眷到此,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道:“丞相,快快快里面请。”

程墨道:“我们途经此地,打扰了。”

驿丞连称不敢,腾出最好的一座院子,恭恭敬敬把程墨一家请进去,又吩咐厨子赶紧准备晚膳,道:“丞相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程墨看他诚惶诚恐,倒过意不去。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怎会为难一个小小驿丞?他道:“我要歇息,你下去吧。”

驿丞连声答应,哪敢真的下去休息?身着官袍在院外侍候,隐约听院里有人吩咐烧水,估计程墨和家眷要沐浴,他又赶去厨房吩咐准备宵夜。

沿路看看说说,倒也不觉得累,程墨沐浴更衣毕,逗一会儿佳佳和青青,待乳娘把两个女娃儿抱下去,哄她们睡觉,又看顾盼儿和霍书涵下棋。

霍书涵的棋路跟她的人很像,走的是沉稳路线,行一步,算三步,可以说算无遗策,程墨和她下棋,十次倒有七八次输。

顾盼儿曾为花魅,琴棋书画都极精通,棋走的是凌厉一路,她以攻代守,和霍书涵下了个平手。

门外有人低声说话,程墨也没在意,直到小丫头进来禀报,驿丞求见,程墨奇道:“他有什么事?”

驿丞来送宵夜。

程墨问诸女,见她们都不想吃,回绝道:“多谢他的好意,让他费心了,宵夜就不用送来了。”

小丫头去回话,不一会儿又进来,道:“阿郎,驿丞说,想求阿郎一幅墨宝。”

当朝红人曾在本驿站歇息,这是天大的荣耀,是多么值得夸耀的事,驿丞鼓起勇气,想求程墨留一幅字,他也好籍此和程墨攀上关系,想像拿出程墨的墨宝时,世人那副羡慕嫉妒恨的表情,他便觉得飘飘然。

第681章弘农杨氏

程墨懒洋洋坐在顾盼儿身边,一只手搁在她软弹弹的大腿上,看两女杀得难解难分,突然听说驿丞要求墨宝,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道:“没空。”

顾盼儿下完一子,握住程墨作怪的大手,笑道:“难得有人求墨宝,五郎就答应他嘛。”

她调笑戏谑的成分太明显了,程墨点了点她的鼻尖,道:“怎么,嫉妒了?”

程墨穿到这儿后,一有时间便练字练弓箭骑射,他在书法上颇有天赋,几年下来,一手墨笔字写得似模似样,不说成书法大家,但也拿得出手。不过相比霍书涵这等自幼延请名师,得名师悉心教导的大家闺秀,他的字就有些不够看了。

顾盼儿出身青/楼,自幼练字,她的字写得很不错,只是缺少霍书涵的大气,一眼便看出自闺阁之手。

霍书涵也笑了,道:“人家求的是五郎的名气,你真当求字?”

哪怕程墨的字写得像狗爬,只要署上他的大名,也价值千金。

夫妻说笑,小丫头出去回话,驿丞失望而去。

程墨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待霍书涵和顾盼儿一局棋罢,道:“歇了吧。”

这一晚,他歇在顾盼儿房里。

出来游玩,当然不会赶时间,也没有时间观念,几人都有睡到自然醒的觉悟。程墨搂着顾盼儿的娇躯睡得正香,突然顾盼儿推了推他,道:“外头好象有人。”

顾盼儿觉浅,有一点动静便醒,她感觉好象来了外人,但春儿并没有过来禀报,情况很诡异,她心惊,于是醒了。

程墨弄清情况,道:“没事,阿飞安排人手巡逻呢。”

黑子陷在沙漠回不来,侍卫副队长阿飞带领众侍卫在外头轮值呢,只要有人对他不利,侍卫们定会示警。

顾盼儿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扬声喊春儿:“出了什么事?”

一大早驿丞便带一个老头过来,说是叫杨昌,求见程墨。可几位主子都酣睡未醒,榆树做为程墨的小厮,客气在请他们下午再来,驿丞央求在这里等,杨昌老头也不懂事,赖在这里不走。两人在院子里吹冷风,弄得众婢女大为不满,她们在廊下候着,生怕这两个不靠谱的男人闯进内室去。

春儿的眉尖皱得紧紧的,站在屏风前悄声禀报,道:“阿郎,驿丞忒不是东西,您看,是不是罢免他的官儿?”

驿丞也是官,是小官。

程墨道:“别乱说。你去问问,杨昌是谁,为何驿丞请他一块儿来。”

不一会儿,春儿禀道:“他说他的兄长叫杨敞,在京中为官,现为御史大夫。”

杨敞,字子明,弘农杨氏的一世祖,现为御史大夫,后官至丞相,弘农杨氏成为全国两大望族之一,自他始。他的玄孙杨震官至太尉,八世孙杨奉的子孙多为高官,三国时的杨修,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都是杨敞的后代子孙。

杨昌是杨敞的胞弟,字子朝,在家乡颇有声望,和驿丞杜绍是棋友。昨晚杜绍求字被拒后,思来想去,弘农郡中只有杨氏望族,杨老太公杨胤的长子杨敞在朝中为官,和程墨勉强有些同朝为官的情谊,刚好杨敞的胞弟杨昌在弘农主持家中中馈,于是他连夜去找杨昌。

杨昌听说程墨来到弘农郡,奇道:“程丞相来这里做什么?”

程墨来弘农做什么,岂是杜绍敢问的?杜绍想了半天,道:“说是路过此地。和程丞相同行的,还有女眷,想必是他的家眷,或者携家眷出游也未可知。”

杨昌读书不如兄长,人情练达不输乃兄,要不然也不会被指派打理家族事务了。他想了想,道:“家兄并无书信说及此事,再者,程丞相立下大功,陛下还没有封赏,他却突然离京,必有缘故。”

他先提笔写一封信给杨敞,让心腹家仆天亮即出城送信,务必等到回信,不计马力,连夜赶回来,然后把所知朝中形势推演一遍,估计程墨另有公干,才会离京,而年关在即,乔洁大军也将凯旋,想必程墨不会离京太久,才决定一同前来求见。

和他们想像的不同,程墨一行人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睡懒觉。杨昌向榆树搭讪,却什么也问不出来,不由心里打鼓,好在杨敞以往的家书并没有怦击程墨,让他心里稍安。

程墨拥被而坐,身在弘农,杨昌在院子里求见,由不得他不把杨敞和后世鼎鼎大名的弘农杨氏联系在一起。

杨敞为人正派,能力出众,两人曾有几面之缘,程墨对他印象还是不错的。

程墨决定见见杨昌,看他要做什么。

杨昌和杜绍被请进来,已近午时,桌上摆几样小菜,一锅白粥,看样子程墨刚洗漱毕,这是要吃早饭了。

张昌五十出头,和杨敞有几分相似,都是浓眉大眼,身材高大。

两人行礼毕,程墨招呼他们:“吃早饭了没有?一块吃点?”

杜绍紧张得要死,大冷的天,额头渗出细汗,见程墨这样平易近人,顿时不知说什么好。

杨昌没想到程墨如此年轻,长相这么俊朗,他早想好几条应对之策,见程墨平易近人,他也爽朗地道:“丞相相邀,老朽可就不客气了。”

他要是畏首畏尾,程墨还要怀疑弘农杨氏另有其人,毕竟在弘农,姓杨的家族不止这一支,现在他这么爽朗大方,让程墨大有好感,同时也觉得应该是这一支没错。

“来来来,一块儿吃。哎呀,起得有点迟,还真饿了。”程墨招呼两人坐下,自己坐下拿起筷子开吃。

杨昌告了罪,跟着坐下,看得杜绍一怔一怔的。

“丞相发话,我等岂敢不遵?快,坐下。”杨昌边说边朝杜绍使眼色。

杜绍会意,这要是传出去,说曾和程丞相同桌吃饭,得惊掉多少下巴?再没有比这个更风光的了。不得不说,杨家有人在朝为官,见识就是高啊,这得多少世才修来和程丞相一块儿吃饭?这样的机会,竟让他们遇上了。

第682章驿丞遇贵人

感谢水墨唐枫打赏。

杜绍半边屁股沾在椅上,拿碗筷的手不停地抖,根本停不下来。他觉得在做梦,一定是祖坟冒青烟了,要不然怎么能和程丞相坐同桌吃饭呢?哪怕吃的只是最简单不过的白粥小菜。

早饭一般都吃这个,可这样的吃食端上程墨的饭桌,顿时不一样,简单的白粥也身价倍增。

程墨停筷含笑道:“杜驿丞,碗漏了。”

“啊……”杜绍发现手上湿湿的,一声惊呼,放下碗筷赶紧起身请罪。他光顾激动,没端好碗,碗拿歪了,粥倒了出来,全滴在手上。

杨昌大口吃粥,很快一碗粥就见底了,刚要道谢放下碗筷,刚好杜绍出丑,赶紧起身行礼,道:“杜驿丞见丞相声威赫赫,难免心下惴惴,以致举止失仪,还请丞相勿怪。”

杜绍怕得厉害,程墨不用惩治他,只要心里不喜,他的前途就毁了,驿丞定然做不成。

程墨并无一丝愠色,含笑虚扶起杜绍,对杨昌道:“我跟杜驿丞开玩笑呢,赶紧吃吧,粥快凉了。”

杜绍感动得快哭了,三两口把剩下的大半碗粥倒进嘴里,用手背抹嘴,道:“丞相大度,下官感激不尽。”

杨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今天的事写信告诉兄长,程墨实是难得的好丞相哪。

程墨怎会自降身价跟小小的驿丞计较?两人的官职相差十万八千里,杜绍在他面前举止失常,也在情理之中,倒是杨昌,以一介士绅,在他面前神色如常,实所难能。

碗筷剩粥撤下后,程墨道:“昨晚杜驿丞要求一幅墨宝,我并不以书法见长,因而没有同意。杨老先生和杜驿丞到来,可还是为了墨宝?”

杨昌道:“丞相快人快语。丞相声威如日中天,我等皆仰望久矣,没想到今日贵人踏足弘农,实是弘农之喜,杜驿丞与老朽以棋相交,老朽因而先知消息。家兄在朝为御史大夫,想必丞相听过家兄杨子明的名字,老朽慕丞相之名,厚颜以家兄的名义,求见丞相,还请丞相勿怪。”

谁没有亲朋好友呢,杨昌求见时,就报过杨敞的名号了。他说自己倾慕程墨,才以杨敞在京为官的名义求见,并不是为杜绍求字画而来。

程墨道:“杨御史人品极好,是一位慈祥长者。”

这是对杨敞极高的评价,可见两人政见并无不同。杨昌一颗心放回肚子里,长揖道:“老朽代家兄谢丞相厚爱。”

程墨年轻,却居高位,杨敞现在只是御史大夫,官职跟程墨相比,还差一大截,程墨若是恼了,要找杨敞的麻烦,不过一句话的事儿。

杨昌没有等到杨敞的回信便赶来求见,很唐突,也担着极大的风险。他听杜绍说程墨只是路经此地,若等杨敞回信,只怕会错过求见程墨的机会,这才匆匆赶来。

京官多如牛毛,以杨敞的官职,到程墨府上求见,程墨见不见他还两说呢。现在程墨路过弘农,杨昌以士绅的身份求见,程墨不好不见,这么一来,于杨敞的仕途多有助益。

有同吃早餐的交情,待程墨回京,杨敞就可以反过来,以胞弟杨昌曾蒙程墨接见的缘由,和程墨攀交情了。不得不说,杨昌是人精,精着呢。

程墨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思?他肯见杨昌,更多的是想求证此杨可是彼杨,杨昌这一支,可是日后和袁氏并列为两大世家的弘农杨氏?

说起来,杨敞为弘农杨氏一世祖,在现代名声不显,反而杨美人出身弘农杨氏,与唐明皇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要不然程墨也不会对杨敞的出身毫不知情了。

程墨点了点头,对杜绍道:“你若有治世之才,或是道德文章无与伦比,我倒是可以举推荐你。”

杜绍为驿丞,算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再也不能参加科举了,程墨这么说,已是看在杨昌的面子上,为他谋一个出身之阶。

刘询废举察制,行科举制,程墨身为特权人物,要举荐个把人还是办得到的。

今年秋天院试刚刚举行,明年二月将举行乡试,明年秋天将在京城举行会试、殿试。第一届科举时间周期为一年,是考虑到交通条件,从居住地到省城、京城,路程很长,骑马坐车,都要走很多天。

杜绍听程墨亲口说不会为他写字,很是失望,沮丧得不行,可接着程墨又说可以举荐他,这对很多世家子弟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有程墨一封举荐信,什么官当不得?

杜绍以为自己听错了,期期艾艾道:“丞相说什么?”

杨昌笑眯了眼,长揖道:“谢过丞相,杜幼兰欢喜得傻了。好教丞相得知,杜幼兰于算术上极有天赋,再复杂的数目,只要说一遍,他便能算得清清楚楚。”

“哦?”

程墨命人取来纸笔,写了几组数字,考较杜绍。程墨刚说完数字,杜绍便把答案报上来。杨昌在旁边拨算盘珠子,比他慢得多。几组数字都算得分毫不差。

程墨当即写一封信,举荐他到大司农吴渊那儿,具体做什么,由吴渊安排。

由一个小小驿丞一跃成为京官,真是天上掉馅饼。杜绍欢喜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长揖到地,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在家里为程墨立长生牌位。

杨昌没想到程墨真写举荐信。这一份“墨宝”千金难买,可比一幅书法值钱多了。他跟着没口子地道谢。

这么一耽搁,日已过午,程墨道:“我们该走了,再迟就得在这里多住一天啦。”

杜绍真心诚意道:“丞相恩德,下官无以为报,还请丞相多住两天,让下官好生招待。”

杨昌也道:“弘农有几处风景不错的地方,丞相若不嫌弃,请多住两天,游玩一番。”

程墨笑着拒绝了,弘农确有几处地方景色不错,只是诸女一心想看海,哪有心情慢慢游玩?她们恨不得飞翅赶到东海郡呢。

杨昌和杜绍十分遗憾,站在一旁,看奴仆抬箱笼上车。

程墨走出驿站,只见门外有一大群人,大多是白胡子老爷爷,有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柱着拐杖上前道:“请问哪位是程丞相?”

第683章热情得吓人

感谢西风清扬投月票。

老人头发稀稀疏疏,脸上布满老人斑,牙齿没了,说话漏风,没有八十岁,也将近八十岁了。

小厮没听清他说什么,道:“老人家,你有什么事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