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风流-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墨道:“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我会送他们去大吴,给他们土地,教他们耕种,若不老实,一概杀了。难道我还不敢杀几个俘虏吗?”

于欢翻译。

“我们老实,我们听话。”

听到可以活下去,他们都有些激动,机灵的人先出声,反应慢的迟出声,乱嘈嘈一片,于欢也听不清他们说什么。

有少女在帐蓬里偷窥程墨,见他丰神俊朗,如来自天阙的神祗,主宰他们的性命,不由看得痴了。

程墨转身对吴安道:“从现在开始,集市取消,所有人不准随意走动。”

让你们串联,让你们四处散播小道消息,还反了你们了。

吴安也觉得不能对他们太放纵了,连连点头道:“下官领命。”

程墨回到帅帐,马荣、罗信、李坷在帐门口相候,他们也听说,俘虏居然对军士动手,要不是有栅栏,只怕军士会受伤呢。

李坷苦着一张脸道:“丞相,这些人野性难训,只怕到了地方,也是祸害啊。”

程墨吩咐下去,逐一对俘虏登记,把他们打散择地安置,还没登记好呢,就出了这档子事。李坷一想到答应带五万凶神恶煞的匈奴人回去,脸就绿了,在这儿暴动有军士镇压,若带回去暴动,待报了上去,走完程序,军队飞驰来援,一郡百姓还有多少人活下来?他是百姓们的罪人啊。

程墨见他反悔,也不生气,道:“不用怕,我教你一个方法,三户百姓安置一户俘虏,保管他们不敢动弹,还得夹着尾巴做人。”

李坷只是摇头。

第652章另作安排

吴安手拿花名册,每叫出一个俘虏的名字,便有一个军士走过去,把这个俘虏一家领到空地扎帐蓬。

牧民们不再按照部落居住,而是被要求和别的部落杂居。此次被掳的部落有三四十个之多,有的部落有一两万人,有的只有几千人,最小的只有几百人,现在他们都被按照划分好的地段重新扎帐蓬。

经过刚才的杀人立威,虽然只杀一人,但那老头是一个大部落极有威望的头人,乔洁带兵突袭时,他见落败,便换上破旧的羊皮袄,化装成孤苦无依的老牧民,到这儿后,和活下来的万余族人生活在一起,很快混得风生水起。

这些天,这个老头一直在撺掇别的部落,希望他们同时暴起,杀死守卫的吴军,抢走下风处的马、牛、羊,然后四散逃命。

下风处的牛羊等牲畜太多了,风向又不停改变,老人只闻到少许气味,便觉察到这是机会,只要抓住这个机会,族人们便能得自由,看守他们的是步兵,只要能抢到马,步兵顶什么用?到时候就能逃出去了。

有几个部落的头人战死,剩下年岁最大的老人被他蛊惑,答应他了,今天得知壶衍缇的消息,又有几个原本犹豫不决的部落加入,其余的部落想到壶衍缇会来救他们,也充满希望,顿时被他发动起来。

可是程墨一到,只说两个字,便把这个奸滑的老头杀了,这样的举止让他们害怕,再也生不起反抗之心。

俘虏们收拾家什,由一个个军士引领到安排的地方,重新扎下营帐,有不服安排的,都被吴安杀了,这时只能镇压,要不然麻烦不小。

俘虏人数虽多,但整片营区安静得很,相反,程墨的帅帐倒是不时传出说话声,也可以说是争吵声。

李坷和罗信吵起来了。

眼看李坷反悔,程墨只好祸水东引,道:“罗大人昨天曾说只要诏书到来,定然接走俘虏,某接到陛下密诏,朝中诸位大人正在商量如何安置这些俘虏,毕竟有三十万之众,要妥善安排,实在大费周章,只要商量好了,诏书也就下了。

如今李大人不肯接受俘虏,这五万之从,某难以安排,某现在写一封奏折,跟陛下说,你的郡多安置五万人,如何?”

报复,这是赤果果的报复。罗信一张紫膛脸黑得发紫,道:“丞相,万万不可,多五万人,下官如何安排得来?”

他绝对相信,只要程墨上一封奏折,皇帝定然答应,五万人他就消化不了,再多五万人,那是会死人的节奏啊,再说这些俘虏还不是善茬,动不动就闹事,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如果真是这样,他只好辞官不做了。

罗信不敢对丞相不敬,只好把火发在李坷身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

程墨大爽,看了一会儿,才笑道:“你们先回去吧,待诏书下达再来接俘虏。”

马荣和李坷深感意外,罗信却急了,道:“丞相,万万不可啊。”

他性子耿直,不善言辞,这件事不能答应,一脸焦急,满肚子的话却说不出来,只是干瞪眼。

程墨正色道:“我会上奏折请陛下把俘虏分散到全国安置,你们放心吧。”

朝中那些老封建不是担心俘虏造反吗?那就把他们全都打散,一郡安置几十户,这样他们如何还能翻得起浪花?这是程墨从俘虏区回来的路上想到的法子,只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和匈奴勾结的谣言也就不攻自攻了。

“真的?”罗信大喜,昨天他落了程墨面子,早就料到程墨会报复,刚才以为报复来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他还动了辞官的念头呢,没想到程墨心胸宽广,只是吓他一吓,便把此事揭过去。

李坷也满脸不可思议,他刚才还和罗信吵得面红耳赤呢。

接到霍书涵的家书,程墨怎么还会让他们把人接走?那样不是坐实通敌的罪名吗?他不过想试试李坷是不是一个有底线的人,若一味迎合上司,没有底线,这官也就做到尽头了,幸好李坷的表现没有让程墨失望。

还是马荣反应快,脸上堆笑,道:“丞相做主就好。”

你奶奶的,你这墙头草。罗信和李坷一齐鄙视。

程墨道:“路途不近,你们这就回去吧。”

他直接把三人赶走,然后坐下写奏折,不仅详细说明把俘虏安置的办法,还附上俘虏的花名册,以及壶衍缇的处境。

现在壶衍缇跟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跑,要追击他很不容易,不过可以议和啊,先把他稳住,再让他称臣纳贡,只要他去京城觐见,路途遥远,会发生什么不测之事,实属正常。

这封奏折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过了两天,霍书涵第二、三封家书相差两个时辰送到,只说一件事,朝中呼吁霍光重新出山的呼声极高。霍书涵身份特殊,不会说明若霍光重新出山有什么后果,只是点到即止,程墨却出了一身冷汗。

霍光是什么人,那是废立皇帝的主,若他重新出山,随便找个理由废掉刘询轻而易举。据霍书涵说,现在他还没有表态,似乎在观望。

以程墨对霍光的了解,他可能在观望,也可能有所顾忌,不是顾忌刘询,而是对史家手中那支笔很忌惮,史家凭笔直书,自然会把他废立皇帝之事载入史册。俗话说事不过三,他已立了两个皇帝,废了一个皇帝,若再废第二个,立第三个,将把自己置于何地?

商朝权臣伊尹把汤王太甲软禁3年,自己代理朝政,直到3年后太甲承认错误,才被放出来。伊尹没有废立商王,因软禁商王而被记入史册,霍光这样拿废立当儿戏,后人会怎么评论他?除非他想自己当皇帝,可是程墨曾试探过他,他并没有这样的野心。

程墨觉得,或者他在武帝身边长大,由武帝亲自教导,有一份孺慕之情,不想夺武帝子孙后代的帝位。

程墨想了很久,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这样处理的益处,同时提出,此事一了,自己将挂冠离去,不再在朝为官。

程墨写的第三封信是给霍书涵的,让她和赵雨菲、顾盼儿放心,他会处理这好这些俘虏,安然度过这次的危难。

第653章一人一脚

程墨崛起的太快了,不过短短两三年,从一个伯爵旁支一步登天,封列侯,为卫尉,最后更成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他风光时,朝臣们只会阿谀奉承,听不到非议的声音,可谁不眼红?不知多少人在等待机会置他于死地呢。

现在俘虏一事闹得这么大,顽固的老臣们想说服霍光出山,武祖子孙,那些凤子龙孙也想趁机拉刘询下马。谁都知道,程墨升得这么快,是因为有一个强硬的后台,当今皇帝刘询。

刘询是武帝和卫皇后的嫡曾孙不假,可戾太子刘据被逼自杀,子孙尽皆下狱,刘询在襁褓中也入狱,他是自古至今唯一一个坐过牢的皇帝。

这样一个人,众藩王如何能服?很多人都垂涎他的皇位,只是忌惮霍光,刘询又一向谨慎,没有把柄落在他们手里,现在霍光退隐,很多朝臣对程墨的所作所为不满,这时不发动,让霍光废了他,更待何时?

这些人中,以武帝第四子广陵王刘胥的儿子刘通最为心热。

武帝六子,长子戾太子刘据;次子刘怀王刘闳,三子燕剌王刘旦都早夭,没有子嗣,五子昌邑王刘髆已逝,儿子便是先被霍光扶立为帝,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后被废的刘贺;最小的儿子是昭帝刘弗陵。

如今武帝一脉,只剩刘询和刘通了。

刘通早就觊觎帝位,昭帝在位时,他曾买通朝臣向霍光进言,昭帝无子,不如过继他为子,被霍光以昭帝年轻,子嗣之事不急为由拒绝了。没想到昭帝二十一岁便驾崩,霍光在刘贺和刘通之间,选中刘贺。

待到刘贺被废,刘通觉得应该轮到自己了,武帝的后人只有自己一个啦,舍他其谁?没想到好死不死,霍光立了刘询。

刘询被迎进未央宫,登基为帝时,刘通在府中破口大骂,问候遍霍光祖上十八代女性,吓得他的管家魂飞魄散,严厉警告府中上下人等,此事不得漏露,谁敢说出去,立即绞杀。

刘通以为,刘询也会像刘贺一样,当二十几天皇帝,然后被扫地出门,没想到刘询诸事小心,在皇帝岗位上一干就是两年,还没有下岗的迹象,他气得不行,扎小人诅咒刘询。

还别说,扎了几次小人后,应验了,他安插在京城的人传回消息,程墨惹下大风波,很多朝臣求霍光重新出山,剪除程墨。

霍光是什么人,那是先后扶立两位皇帝的权臣,只要他出声,刘询皇位定然不保。刘通开心大笑,决定马上赶赴京城,许以好处,哪怕分霍光一半天下,也要登上皇位。

藩王没有奉诏不能进京,他不能摆藩王仪仗,也不愿摆藩王仪仗,那样一路都有地方官相迎,太慢了。他带上几十个侍卫,一路飞驰,朝京城进发。

很多朝臣每天散朝后去大将军府求见,霍光一概不见,他们便在府门前的空地静坐,好几天都是如此。慑于霍光的威严,他们不敢高谈阔论,却没闲着,交好的人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小声谈论着。

今天同样如此。

远处,几匹马飞驰而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在意,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如他们一般的朝臣大多坐车,很少骑马,更不可能急驰,在他们想来,一定是霍光的子孙回府。

几人到了近前,纷纷跳下马,当先一个二十一二岁的青年,长相俊朗,英气勃勃,二话不说,对坐在毡毯上的朝臣抬腿就踹。那朝臣五十多岁了,头发胡子几乎全白,满脸褶子如老树皮,正和旁边的老臣说话,全然没有防备,青年只一踹,便把朝臣踹晕过去了。

“什么人?”

“哪里来的?”

“你是谁?”

青年身披蓝色大氅,仆从簇拥,肯定出身世家,朝臣们都不敢说有辱青年家族的话,只是想问清他的身份。

青年没说话,再次抬腿,朝和朝臣凑在一起说话的另一位朝臣踹去,这位朝臣的年龄和先前那位差不多,不过眉毛又黑又浓,看着更加威严。

浓眉毛的朝臣惨叫一起,扑倒在地,不知死活。

在大将军府门前静坐的朝臣有三四十人,他们自带毡毯,又有仆从小厮带了各种吃食饮水在远处侍候。他们是不会委屈自己的,与其说他们在请求,不如说是在论道。

眼见青年眨眼间踹翻二人,不少人已变了颜色,有嘴快的已喝道:“谁家小子在这里胡来?这里可是大将军府,岂容你撒野?”

这人有急智,不敢斥骂青年,便用霍光压他。

青年充耳不闻,第三腿踹去,又有一人惨叫一声倒地。

一个国字脸的朝臣惊讶地道:“你是安国公家的十二郎?”

青年正是张清。他虽有官职在身,却比在场诸人的官职都低,这人记住张清,除了他是程墨的死党外,还因为他是安国公嫡子。

这个朝臣见过张清,因为他要供暖局提前为他家铺设管道,他托人求到张清那里。

张清充耳不闻,继续踹。

朝臣们都大叫起来,道:“张十二郎,你这是做什么?”

也有人道:“还不快快住手?”

远处候着的小厮们见这边发生变故,纷纷跑了过来,不过都被张清的侍卫拦住,一顿拳打脚踢,打得鼻青脸肿。

张清倒也公平,一人一脚,生死有命,晕也好,没事人儿也好,他都不再踢下去。

有人朝大将军府台阶上跑去,想求门子救命,若张清敢对大将军府的门子动手,等若打霍光的脸,想来张清不会这么傻,可他上了年纪,又养尊处优日久,哪是张清的对手?被扯回来,依然是踹一脚。

很快,朝臣们倒了一地,呻/吟声不断。

门子听到异响,走出来站在台阶上冷眼旁观,既不喝止,也不掺和,就那么看热闹,待热闹看完,转身入内,关上角门。

“你别以为你跟程丞相交好,就可以为所欲为。”一个老臣后背被踹了一脚,不停咳嗽,觉得腰都要断了,好不容易咳完,伸出一指枯瘦的手指,哆哆嗦嗦指着张清,喘了半天,才把话说完整。

第654章惊掉一地下巴

眼见再踹一脚,老臣就要一命呜呼了,不少由小厮扶起来的朝臣惊呼:“道衍兄,少说一句吧。”

这混世小魔王太不讲理了,你跟他废话,要是被他打死,大概只能白死啊。

他们深知,在没有把程墨打下十八层地狱前,不能动张清,也动不了张清。他是程墨的死党,要是动他一根汗毛,他们一身老骨头不够程墨收拾啊,想程墨还只是一个羽林郎时,便敢把章秋活活气死,章家拿他一点办法没有,只能眼睁睁看他飞黄腾达。

他们再咽不下这口气,也只能暂时咽下,很多人扳倒程墨的信念越发坚定,更有人打算,待扳倒程墨后,把张清和安国公府一网打尽。勋贵又如何,难道他们这些世家会怕吗?

其实,就在刚才,他们还在想尽量不要得罪张清背后的家族呢。这会儿思想转变这么快,也是被张清欺负狠了。他们出身世家,少负才名,出仕几十年,临到老了,却被一个毛头小子踹,一辈子的脸面都丢光了,叫他们如何不生气?

张清双手叉腰,板着脸,恶狠狠道:“滚,再不滚,我把你们踹死也是你们活该。”

“什么!”

“你怎么说话呢?”

“就是安国公在此,也不敢对我等如此说话,你这小子,真是无法无天。”

……

众朝臣大惊,纷纷叫嚷起来,不断指责张清,也有人让身边的小厮:“快,去请安国公。”

他们素知安国公为人圆滑,做人处事滴水不漏,断然不会容忍儿子得罪这么多朝臣,定然会把这混世小魔王带回府中严加管教。

小厮飞奔而去。

张清冷冷道:“你们若不离去,踹死不要找我。”

颇有后果自负的意思。

府门前一片嘈杂,能出声的老臣纷纷出声,或是劝阻或是喝止,晕过去的老臣由府中小厮救助,小厮们百忙之中,还不忘骂张清,他们可不管张清是什么人,先骂了再说,不过声音很小,只有自己听见。

小厮清越一直站在张清身后,这时冷声道:“你们跑到大将军府门前闹事,就没想过大将军是程丞相的老丈人吗?虎毒不食子,霍大将军怎么可能害自己的女儿女婿?真是人头猪脑,也不想想为什么霍大将军不见你们。”

老臣们张大了口合不拢,他们不是不知道霍光和程墨的关系,可事到临头,却一个个如睁眼瞎,把这么重要的事忘到脑后了。他们也是绝不会坑自己的女儿女婿的。

府门前的空地上一时寂静无声。

一个二十余岁,做小厮打扮的青年把晕倒的主人白发苍苍的头颅枕在自己腿上,见众多老臣被清越唬住,撇了撇嘴,道:“在绝对权力面前,女儿女婿算什么?要是我,只要能登上九五至尊,就算牺牲个把女儿,也值。”

清越嗤笑道:“要是你?哈哈哈,你就是轮回十世,也只能当奴才,无法登上九五至尊。”

“你!”小厮怒目而视。

老臣们神色都是一凛,身为帝王,确实连女儿都可以牺牲,要不然怎么有和亲一说?堂堂天朝公主,皇帝的嫡亲女儿,不得不以和亲之名,嫁到匈奴那等蛮荒之地,甚至不得不按照匈奴的变态习俗,在丈夫死后,一嫁再嫁,嫁给自己名义上的儿子,**之至。

老臣们一想到这一点,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激动起来,更有人指责清越:“你一个小厮懂什么,在这里大言不惭,难道就不怕得罪霍大将军吗?”

说来说去,都是狐假虎威,拿霍光的权势压人。

清越冷笑:“霍大将军是有情有义之人,哪像你们这些无情无义之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