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说吧,那些军火的数量如果供应给英格兰的英国公府,或者是巴伐利亚的晋王府,估计现在奥斯曼土耳其已经不存在了,然而拥有这么多军火的莫卧儿帝国却只能采取守势。
另外,他们的国家经济已经彻底完蛋了,平民吃不上饭,流亡和起义已经占据了主流,大量的军火被他们的军火倒卖给了那些平民势力。”
对于李科恩说的这些情报,李承彦心里明显也知道,当下只是笑眯眯地问道:“其他的呢?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情报?”
斟酌了半晌之后,李科恩才道:“奥斯曼土耳其那边也乱起来了算不算?”
见李承彦点头,李科恩便接着道:“奥斯曼土耳其那边现在也快撑不住了,同样是因为国内的经济已经彻底完蛋,平民的生活跟莫卧儿差不多。
唯一比莫卧儿强一些的,大概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首相大臣现在正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情况,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杀了两万多人了,军方的情况正在一步步的好转。
但是你知道的,我的兄弟,那些吃不上饭的平民可不管那些官老爷们是不是贪钱了,他们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所以他们也跟着造反了。
而随着大量平民加入了造反的队伍之中,奥斯曼土耳其明显也有撑不住的迹象,尤其是福寿膏的大量流入,连他们的军队现在都在吸食这玩意。
这么说吧,大明现在只要派出少量的军队再配备上大量的军火,横扫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根本就不成问题。”
李承彦点了点头,随即便将话题转向了法兰西和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那边就先不管了,让他们接着乱去,等一两年后再彻底解决掉他们。现在的重心必须要向西班牙和法兰西那边倾斜,你心里应该也清楚,只要解决了法兰西和西班牙,整个欧洲能数得上号的势力就彻底没有了。”
李科恩却摇了摇头道:“恰恰相反,我的兄弟。除了法兰西和西班牙,还有瑞士和波兰,还有该死的俄国佬,他们一直在盯着欧洲,梦想着冲过来咬下一块肉去。而且不止是他们,连奥斯曼土耳其也在盯着欧洲,他们同样也想过来分一杯羹。”
李承彦失声笑道:“奥斯曼土耳其?他们还有多余的精力盯着欧洲?还想来分一杯羹?”
李科恩却是郑重的点了点头:“没错。教会的事情你可以不太清楚,但是我却知道很多红衣大主教都未必知道的秘辛。”
斟酌了一番后,李科恩便接着道:“那些所谓的十字军东征,包括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他们根本就打不过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这在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中已经证明了。至于教会那边就更可笑了,他们甚至派人在奥斯曼土耳其那边搞出来无数次的袭击,不分平民和军队,无差别的自杀式袭击。”
李承彦被李科恩的话弄的有些懵逼。
教廷盘踞欧洲已经多少年了?这么牛逼的存在居然还要派出死士进行无差别的袭击?
李科恩慢慢解释道:“很显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连教廷都不存在,他们才是占据优势的一方,而教会这边显然是弱势的一方。强势的一方显然有资格强不起弱势的一方,所以他们才会允许英格兰的蛮子们过去做生意,才会允许教会在那边传教。现在则是完全反了过来,他们连自己的地盘都保不住了,还会允许教会传教?事实上,现在他们正在驱逐传教士,如果不是为了贸易给他们带过去的利润,只怕他们连东印度公司都会驱逐了。”
李承彦却呵呵冷笑道:“那他们也得有那个胆子才行!”
摆了摆手之后,李承彦才接着道:“行了,不管他们怎么折腾,这次的重点还是法兰西那边。这次你跟着我一起去,好好跟路易十四谈谈,看看能不能争取到更多的订单。”
李科恩正色道:“那大明那边呢?产能跟的上?”
李承彦道:“产能的事情你倒是不用担心,南、北工业集团那边巴不得你多卖一些,他们也好多挣些银子。倒是法兰西和西班牙,这次两边倒卖军火,你多少还是得注意一些,尽量不要再出现上次英格兰那种破事儿。”
李科恩点了点头道:“放心就是了。”
李承彦却又提到了苟雷:“对了,苟雷现在如何了?”
摇了摇头之后,李科恩才道:“变本加厉?那个词应该是这么说吧?自从上次摔断了腿好了之后,苟雷先生现在几乎已经完全放飞了自我,下到十三,上到三十,就没有他下不去手的。”
李承彦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这要是搁大明,他现在已经可以进宫了!另外,他没有传出去什么不该传的东西吧?”
“谁让这里是欧洲呢?法律这东西从来都是供人玩弄的,哪里又能比得上大明?”笑眯眯的调侃了几句之后,李科恩才接着道:“苟雷先生虽然那什么了一点儿,但是总还算是有数,不该教给那些蛮子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教出去过。”
点了点头之后,李承彦道:“你也该准备准备了,你的妻儿该往大明安顿了,这里毕竟不是久留之地。”
李科恩感激的点了点头道:“放心吧,不光是我,他们几个人也已经开始行动了。”
……
远在大明的崇祯皇帝觉得欧洲蛮子们挺会玩,尤其是路易十四。
太阳王不太阳王的,崇祯皇帝不知道,也没什么兴趣,反正欧洲那边的蛮子们动不动就是什么狮心王太阳王等等乱七八糟的称呼,真拿到战场上来估计也是屁用没有。
无论啥时候,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永远都是拳头大的说话声音响而且管用,光名头响亮而拳头不够大,估计也就是被人盯着锤到死的命。
关键是路易十四提出来的提议,明显就是联合锅的雏形。
而联合锅是个什么样的锅,估计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比崇祯皇帝更清楚了。
后世有个段子说的好,小国有纷争,联合锅出面,纷争没了。
大国和小国有纷争,联合锅出面,小国没了。
至于五大流氓之间的矛盾,联合锅从来就没有正式出过面——敢出面就是联合锅没了。
还有最佳活力团体电影的架构——纽约五大家族相互扶植街头混混斗殴,到某几个混得好的新兴团伙开始联合起来挑战五大家族的时候,被五大家族联手做掉。
路易十四肯定不是个穿越者,要不然也不至于被区区一个孔代亲王按在地上摩擦,但是这家伙提出来的意见却很超前。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崇祯皇帝没兴趣。
只能说路易十四的智商实在是很感人,毕竟大明讲究的是王道——揍你之前告诉你一声而不是揍不揍的问题。
联合锅这种东西肯定是要出现的,但是出现的前提是三大流氓——大明帝国,晋国外加辽国这三家做大流氓,然后拉着一票大明的藩王们当小流氓,否则这玩意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给现在的大明帝国找麻烦?让大明帝国没办法明着对欧洲下手?
崇祯皇帝干脆将这个提议扔给了朱慈烺。
而朱慈烺也很懂事儿,当即就派人跑去辽东找朱慈燝去了。
以后整个世界的划分很明显,居中的大明帝国肯定是最为强大的,其次则是老大朱慈燝掌控的辽国,还有老三朱慈熠掌握的晋国。
一个妈生出来的亲兄弟都有打起来的可能,这哥三个明显不是一个妈生出来的,以后干起来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哪怕三兄弟好歹能讲究一些,谁又能保证子孙后代不会干起来?
所以这种和平组织的提议在朱慈烺看来倒是真有意思,完全可以将后世子孙们的问题圈在一个框架里面解决,尽可能的减少战场上互怼的可能性。
对于朱慈烺的懂事儿,崇祯皇帝显然也是看在眼里的。
事实上,就算是没有路易十四折腾出来这么一出,崇祯皇帝自己肯定也要搞出来这么个架构的,否则以后打来打去,死伤的都是自己家的。
当然,这种事儿还是扔给朱慈烺先去折腾,毕竟不是一天两天能折腾完的,而自己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第863章 人口大爆炸带来的红利
自崇祯二十六年到崇祯三十年,整整五年的时间,被拉出去剥皮实草的官吏再连带他们的家人,一共不到一千个。
这个数字放在欧洲蛮子那边多到不可思议,但是放在大明帝国就少得可怜。
因为欧洲蛮子国小人少又讲究什么人权和贵族优待一类的,真正送上砍头台的贪腐官员其实没有几个。
而大明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就直接导致了大明的官员数量极多,吏的数量更是多到连吏部都不愿意去统计。
平均一年两百个因为贪腐而被拉去砍头的数量,直接让吏部都开始怀疑这些货是不是真的转了性子——对比起早些年动不动就上万的人头落地,最近几年都少得可怜!
然而再怀疑也没有什么鸟用,不仅仅是吏部怀疑官员们转了性子,锦衣卫的大头子林幻羽都开始怀疑人生,一度以为锦衣卫是不是在自己手上没落了?
与王国兴提督对外的锦衣卫不同,林幻羽提督的锦衣卫部分是对内的,除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之外,侦辑官员们贪腐一类的事情也是归属林幻羽所部的。
整整五年的时间,都没有抓出来多少个贪污腐败的蛀虫,平均一年才两百来年,这岂不是说锦衣卫无能?
但是锦衣卫这个机构又很神奇,看似牛逼到极致但是又没有自己的思想,几乎都是在看皇帝的意思来办事儿。
就像是大名鼎鼎的纪纲一样,如果没有朱老四的纵容和暗示,早期的纪纲敢那么嚣张?只怕早就跟马顺一样的下场了!
也就是说,如果崇祯皇帝不指使锦衣卫去做一些栽赃陷害的事情,锦衣卫更多的时候就跟透明人一样,除了默默记录下所见所闻之外,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栽赃陷害。
这就让林幻羽很头疼了,因为抓不出人来,锦衣卫就没有存在感,而没有存在感的锦衣卫还是那个可以止小儿夜啼的锦衣卫么……
崇祯皇帝不头疼,甚至早就对现在这个局面有所预料。
贪腐是为了什么?
不可能是单纯的为了残害百姓,毕竟这个世界上脑子不正常的人肯定有,但是能读书再混到官员并且通过吏部考核外放的,基本上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当官是为了升官发财!
大明早期到天启年间贪腐不断,是因为官员们的俸禄实在是低到令人发指,维持自己一家老小的生活都已经捉襟见肘了,更别提还要雇佣一大堆的吏员和仆从了。
再加上想要升官就得不断的送些冰炭教敬一类的,不贪怎么有银子往上送?不送还想升官发财?
后世之所以贪腐不断,是因为贪腐的代价太小,不能诛连九族,连死刑都不太好判,要不然就是一堆没脑子的出来唧唧歪歪的扯什么人权民主之类的话题。
崇祯年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首先是官员的俸禄被崇祯皇帝提高了一大截,而吏员的支出也纳入了国库拨款,都是定数的,基本上不再需要官员们自己出钱。
再加上这个年代除了崇祯皇帝是主,剩下的全是民,所以也没有人扯什么人权和冥煮滋油一类的问题,贪腐的杀了也就杀了。
其次还有官员的升迁已经不再由上官的保举而决定,而是吏部根据每三年一次的京察来决定,所以连往上送冰炭孝敬一类的事情都显得没必要了。
最重要的还是申明亭的存在,因为贪腐而死的官员们死了之后不仅仅自己遗臭万年,甚至于还要连累三族跟着一起倒霉,那这个贪腐的成本未免太大了些。
贪腐的成本过高导致官场上很少有人愿意冒着杀头之后遗臭万年的风险去贪污,所以锦衣卫就有些无所事事的感觉了。
真正让崇祯皇帝在意的还是人口暴增。
总有些人以为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个正常的曲线,但是实际上,在和平年代和百姓愿意生孩子的时候,人口增长不是曲线而是直线上升的火箭。
比如后世种花家开国初期,因为政府鼓励生育而且民间愿意多生孩子,从开国时的五亿人口到十亿人口,用时仅仅三十年——期间打过好几场战争还经历过天灾。
而大明显然不用经历饥荒,天灾也随着崇祯十七年的过去而慢慢减少,再加上民间强烈的生育欲望,以及禁止溺毙新生儿的规定,人口数量已经从崇祯三年时的两亿左右暴增到五亿。
任谁也没有想到人口的增长会这么快,包括中极殿的推演都没有预测到这种速度的人口大爆炸。
后世有句老话说的好,再大的困难一旦除以十三亿这个基数,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同样的,再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这个基数,都会变成天大的问题。
这句话放在大明也是一样的,两亿跟五亿之间的差距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人口暴增给大明带来的好处是极为明显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显然有他本身的道理,而没有了外患和那些滚着叽歪患者,大明显然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来办自己想办的事情。
比如各种各样的工程。
不是所有的工程都是危险而且致命的,蛮子劳工也不是永远用之不竭的,那些相对安全相对轻松的工程都被大明百姓们内部消化了。
至于种地这种事情,因为种地得到的收入没有做工挣到的钱多,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放弃种地,转而跟着各个工程去做工。
朝廷上面也乐得见到这种局面。
大量的百姓跑去做工之后,接着就是空出来大量的土地以供分配,并没有出现崇祯皇帝当初设想的没有人种地等等情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住了某种平衡。
除了一定程度上的物价上涨。
因为种地的人少了,粮食虽然还是那么多,但是因为需要购买粮食的人更多了,所以粮食的价格不可避免的开始上扬。
粮价的上涨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工坊的用工成本增加,随即又将之转嫁到了商品销售环节上面。
物价上涨其实无所谓,中极殿方面早就已经推演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大明并不存在什么市场经济,所以一切都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唯一让崇祯皇帝和朝堂大佬们头疼的还是教育。
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吧,崇祯五年到崇祯三十年之间,社学的教材更换了十次,县学、州学的教材更换了十次,大学的教材更换了三次。
原因很简单,大明皇家学院的那些大佬们结合着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理定律之类的玩意,全部冠上了“崇祯定理”、“崇祯定律”一类的名头,然后写入了教材。
几乎每年都在推陈出新的定理定律让礼部的大佬们一把一把的薅头发。
这些定理定律既然出现了,以往的教材就得改,但是怎么改?该让什么年龄段的接受什么内容?
摸着石头过河,付出的代价就是教材三两年就要重修一次。
年纪轻轻的倪元璐已经头发斑白,礼部加上皇家学院和京城大学的那些教授们,几乎都是痛,并快乐着。
崇祯皇帝则是一边拒绝着各种定理定律前面冠上崇祯两个字,一面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类哲学导师王境泽先生的真香定律。
再然后,礼部开始为了社学而头疼。
不是担心社学的修建经费,在这个问题上户部难得的和崇祯皇帝达成了一致,从来就没有卡过预算。
真正让人头疼的还是教员。
京城大学毕业的那些学生基本上都被其他的各所大学瓜分,根本就抽不出多余的人手来分配到州学和县学。
而且原本的那些秀才、举人显然已经没办法再在社学里面执教,因为他们教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教材的内容,更跟不上考试的内容。
最终的结果就是学堂有了,生源有了,教员不足了。
穿越过来的平头哥别的不太在乎,甚至于大明会不会有一天被自己的子孙后代败掉都不太在乎,反正现在的底子已经给他们打下了,就算是败了,肉也是烂在锅里了。
崇祯皇帝在乎的是教育,就像是后世说的那样,再穷不能穷教育,崇祯皇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看重。
自崇祯五年开始至今,除去国库源源不断的拨款之外,崇祯皇帝的内帑已经往教育方面补贴了近万万两白银,换算成后世的财政,几乎就是几百个亿扔在了教育上面。
而大明的百姓也很认同这一点。
百姓们没有傻子,谁要真认为百姓们傻,那才是真正的傻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简单直白的劝学名言,早几百年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原堂口。
谁傻啊,现在的大明从军是第一选择没错,可是从军已经不仅仅要求是身家清白没有案底那么简单,早在崇祯二十年的时候就已经要求从军者必须是从县学毕业。
这简直就是开天辟地头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