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则是饶有意味的嗯了一声,然后才开口问道:“郭爱卿的意思是?”
  郭允厚躬身道:“启奏陛下,大军出征莫卧儿,等到得胜而归,最早也得是崇祯十四年秋的事儿了。而这两百万两银子在国库,便可以多修一些铁路,多让工部修缮一些河道桥梁。等大军归来之后,户部又有崇祯十四年的春税做底子,可以再足额拨付给五军都督府,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朱纯臣重重的哼了一声道:“朝堂上下谁不知道你郭老抠是属貔貅的!这银子到了你的手里还能出得来?”
  虽然早就打着占用之后就不再归还的主意,郭允厚闻言,依旧是老脸一红——像皇帝陛下那般不要脸的行为,微臣做不到啊!
  只感觉有些哭笑不得的崇祯皇帝早就观察到了郭允厚的神情,当下只得无奈地笑道:“郭爱卿还是不要打这笔银子的主意了。这笔银子就算是多出来的,也要用来采购军械弹药等物资,其实最后还是会流向国库,何必急在这一时?再者说了,莫卧儿不同于缅甸和暹罗等小国,其国占地面积不小,国内兵力也不算是太弱,总要多准备一些才好。”
  听到崇祯皇帝这般说法,朱纯臣和张之极当下便躬身道:“陛下英明!”
  朱纯臣和张之极至于莫卧儿的了解,其实并不比崇祯皇帝少,甚至于要远远多于崇祯皇帝。
  在崇祯皇帝的印象里,莫卧儿那就是左手抠屎右手抓饭人三哥啊,除了被鹰酱宰就是被毛子坑。
  尤其是战忽局的菊座那句著名的因果律——他这个船啊,不沉就是好的;他这个飞机啊,不摔就是好的……
  对于这种导弹都能玩布朗运动的神奇国度来讲,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怎么放在心上——现在怼死他也好,省得以后麻烦。
  至于现在的什么莫卧儿,那还算个事儿?就算是他们最强的时候,大明想要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也不算什么难事儿好吧?
  但是对于朱纯臣和张之极来说,可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通过锦衣卫的情报还有五军都督府的情报来看,莫卧儿国的国土面积约为大明的近半之数,人口比大明的一半还要多一些,实在是当之无愧的劲敌。
  老实说,哪怕是五军都督府一直在谋划着怎么干死莫卧儿国,实际上也没打算这么早就跟莫卧儿硬怼上。
  毕竟,先怼死比较好怼的,留下莫卧儿到最后再怼,才应该最符合大明利益。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想不到那个叫克伦威尔的家伙会那么作死,直接就喊出了“世界的统治者”这么一句作大死的话,既坑死了他自己,也顺手把五军都督府给坑了,导致现在不得不提前就怼莫卧儿。
  既然要硬怼,那么除了足够的兵力之外,后勤和补给就成了重中之重了。
  大明的军队现在还没有放弃刀剑和弓箭,军中依然在大量装备,可是火铳和火炮这种好东西岂能少得了?
  尤其是跟着崇祯皇帝炮轰沈阳之后,对于这种大炮洗地的感觉,就像是逛青楼之后的那一哆嗦一样,萦绕在朱纯臣和张之极的心头,怎么样儿也挥之不去。
  没说的,火炮必须得大量准备,然后去莫卧儿那里用炮弹洗地,然后再用火铳开路前进,最后让将士们举着刀剑唱着歌儿踏上莫卧儿的国土,擒其王于御前,简直是再完美不过了!
  只是这么一来,火炮跟火铳的弹药消耗就成了大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运输的问题——洪承畴那个蠢货,到现在也没把铁路修完!
  由于京城到乌思藏和朵甘思的铁路没有完全修建完毕,想要通过铁路来运输弹药的计划就只能搁浅了。
  现在最靠谱的线路应该是将弹药运送到海边,通过海运到缅甸,然后再由缅甸开始进攻莫卧儿。
  这样一来,民夫这一块儿就省下了大量的人物还有物力,而且运输的弹药更多更快。
  朱纯臣连海上运输的人选都挑好了——毛文龙所部的北海舰队该拉出来遛遛了!
  郑芝龙所部的南海舰队没说的,现在还在西昆仑那里死磕着昆仑奴,南居益所部的东海舰队眼下正在缅甸那里封锁海路,也只有毛文龙所部的北海舰队还算是比较空闲了。
  哪怕是北海舰队的战斗力弱了一些,既比不过东海舰队也比不过南海舰队,可是用来运输弹药总是没问题的。
  甚至于,这些由原本东江镇的士卒改编而来的舰队士卒,本来登陆充当陆军来使用就没问题,一举而两得!
  本身就有着重度火力不足综合症的崇祯皇帝,在听完了朱纯臣和张之极的计划之后,更是感兴趣了——火炮洗了莫卧儿的地?想想都带劲啊!
  但是看了看温体仁和郭允厚,崇祯皇帝又有些心虚。
  自己想去现场看看炮火洗地那是肯定的,可是温体仁这家伙会不会再率着百官来劝谏一番?
  这种事儿跟处理那些贪腐官员们不一样。
  处理那些垃圾的时候,崇祯皇帝心里根本就不虚,谁劝也没有用,说剥皮实草就肯定会把那些贪官做成稻草人,绝对没有半分含糊。
  而带兵亲征莫卧儿,温体仁这些文官大佬们劝谏则是本职工作之一,自己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把人给砍了吧?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试探着道:“先让南京军府和黔国公那边派兵支援李承彦和曹变蛟他们,务必守住缅甸,不得有失。成国公和英国公回头挑选好了卫所之后,再报与朕知,朕打算亲率京营与卿等同往。”
  果然不出崇祯皇帝所料,温体仁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自陛下远征鞑靼归来之后,我大明各地可谓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陛下远征之时,我大明各地却是多有天灾。依臣之愚见,此乃真龙天子不居于国中之所致。”
  ……
  满脸问号的崇祯皇帝很想知道温体仁是怎么得出来的这么个结论?
  真龙天子不居于国?朕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明的疆土,不就是在国中?难道朕出过国?朕怎么不知道?
  这不是扯蛋么!
  不想让朕去,你丫就直接说,用不着藏着掖着的!


第640章 还是拆了好!
  当然,不去打莫卧儿是不可能的,哪怕是翻墙跳出宫去,哪怕是打扮成个小太监偷摸的跑出宫出,该去的还是得去。
  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估计没办法乘福船先到缅甸然后再去搞事情,最多最多也就是从云南入缅甸,然后再去搞死莫卧儿。
  没办法,温体仁这些文官系统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跑去砍人不成反被砍,放在后世就叫做装逼不成反被草。
  与之差不多的就是行军路上的风险。
  福船是很牛逼,但是也没有牛逼到无视任何海上风浪的程度,搞不好真有翻船的可能——假设自己恰好在那一条船上,这事儿就乐呵大了。
  之前去搞死建奴的时候,温体仁没有劝,后来去搞死鞑靼人的时候,温体仁还是没有劝。
  等到现在要搞死莫卧儿了,温体仁偏偏跳出来表示皇帝不应该御驾亲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道:“温爱卿的担心,朕也知晓。这样儿吧,朕由京城至云南,再由云南入缅甸与大军汇合,如此便不会走海路,也少了许多的风险。”
  不待温体仁再提出反对意见,崇祯皇帝便将目光投向了许显线:“说说看,莫卧儿那边都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儿。”
  许显纯当即便躬身应是,然后才开口道:“沙·贾汗,莫卧儿帝国的王。沙·贾汗在波斯语中,意为世界的统治者。
  天启二年,沙·贾汗领兵,意图起兵谋反夺其父之王位,兵败后流落在外达七年之久,崇祯元年,其父死,沙·贾汗登基称王。
  崇祯九年,沙·贾汗派兵攻下艾哈迈德纳格尔,迫使戈尔孔达和比杰伊布尔地区统治者称臣纳贡。
  崇祯十一年,派重兵迫使波斯坎大哈总督阿里·马尔丹汗投降。
  同时,崇祯四年,沙·贾汗一夜白头,据悉是因为其妻子穆塔兹·马哈尔死于他们的第十四个孩子出生,沙·贾汗伤心过度所致。
  同年,泰姬·玛哈拉开始动工修建,以大理石与宝石为主体,每日动用两万余役夫劳作,至今尚未完工。
  据悉,沙·贾汗为了修建泰姬·玛哈拉,还曾经下令处死设计主持营建之人的妻子,皆因要此人感受与自己相同的丧妻之痛。”
  说完这些后,许显纯便停了下来,没有接着说下去。
  朱纯臣却立即开口道:“启奏陛下,沙·贾汗此人狂悖无礼,失德嗜杀,不当为人主,臣请灭其国,焚其祖庙,绝其苗裔!”
  崇祯皇帝的眼皮子都没有动一下,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道:“准。”
  温体仁和郭允厚顿时有些傻眼。
  许显纯和朱纯臣这两个家伙插科打诨的胡扯一通,明显就把崇祯皇帝御驾亲征这事儿给遮掩过去了……
  既然事情已成定局,温体仁和郭允厚干脆也不再劝,只是告退之后便去准备了。
  大军出征,尤其是皇帝亲征,涉及到的事情是方方面面的,比如粮草,比如弹药补给,比如物资的运输等等。
  光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加在一起,都足够内阁跟户部外加工部的人上火犯愁了。
  对视了一眼之后,郭允厚突然开口道:“还请温阁老随下官去寻铁道部洪尚书?”
  温体仁则是万分意外:“郭部堂是打算通过铁路来运输物资?那你直接去寻洪尚书也就是了,又何必拉上老夫?”
  郭允厚有些讪然:“这不是崇祯十四年的铁路修建计划上,下官卡过几次铁道部的预算么……”
  温体仁顿时了然——郭允厚习惯性的卡预算,现在求到人家洪承畴那儿,自然担心会被洪承畴卡住车皮不批……
  ……
  温体仁和郭允厚自去寻找洪承畴,朱纯臣却躬身道:“陛下,那个什么泰姬·玛哈拉陵?”
  崇祯皇帝斜视了朱纯臣一眼,冷哼一声道:“凡是不符合我大明规矩的,都是违律建筑,拆了便是。”
  崇祯皇帝知道朱纯臣为什么会突然之间问到这么一茬。
  刚才许显纯说了,这泰姬陵是用大理石和宝石为主体,朱纯臣这个老不要脸的肯定就是盯上了从家的宝石,所以才有此一问。
  而站在崇祯皇帝的角度来说,这种建筑肯定是拆了比留下要好的多——留下这种风格浓郁的建筑,让后人去追寻发掘些什么?
  还是拆了好!
  朱纯臣和张之极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各自也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想法。
  符合大明规矩的?整个莫卧儿里能不能找出来一间合规矩的建筑都是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陛下这么说是因为什么呢?
  那就是摆明了陛下的态度啊,宁肯要大明的草,也不要莫卧儿的苗啊!
  这回好办了,强拆,必须一路拆过去,把所有看到看不到的建筑全部推平之后再说,至于其中的珍宝什么的,该给国库的给国库,该给内帑的给内帑。
  剩下一部分,远征大军的腰包也可以搭趟顺风车,鼓上那么一鼓了。
  ……
  沐天波简直快要笑抽了,整个人看起来都有几分不正常的样子:“该着本公爷发达啊!这些蛮子作死到这种地步,简直是世所罕闻!”
  望着前面一众卫所指挥使,沐天波在一阵狂笑之后才开口道:“上次远征吕宋和爪哇,没咱们什么事儿!
  再上次远征燕然的鞑靼蛮子,还是没咱们什么事儿!再上上次,天子灭建奴的时候,依旧没咱们什么事儿!
  你们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是本公觉得丢人!丢人丢大了!
  这回没什么好说的,魏国公已经点了本公的将,咱们云南的卫所也是最先入缅甸的一支军队!
  本公有些丑话先说在前头,谁要是敢拉稀摆带,不用请军法,本公就先把他的人头给拧下来当逑踢!
  此此入缅的要求很简单,南京军府已经发公文过来了,第一,不许扰民,第二,不许扰民,第三,还是不许扰民!
  本公爷知道你们这些混账东西的臭毛病,南京军府那边也知道!不光是你们,剩下的卫所也都一样,都不拿蛮子当人看!
  但是这次不同!缅甸王他隆已经在京城向陛下请求内附,而陛下也同意了他隆的内附请求!这意味着什么,你们都知道!
  所以,把你们的那些臭毛病都收起来!把那些缅甸人当成我大明百姓一样来对待,要是谁敢阳奉阴违,搞出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休怪军法无情!”
  见众人神色一凛,沐天波又转换了语气道:“当然,那些什么东印度的蛮子,还有莫卧儿的那些个蛮子,随便!杀了那些个蛮子,除了军功之外,他们身上要是有什么好东西,自然也少了不你们的!打仗这种事情,就是升官发财!”
  就跟魏国公府世镇南京一样,黔国公府也是世镇云南的,不说土皇帝其实也差不多。
  但是跟魏国公府一样,黔国公府这个跟老朱家总有些拐弯抹角亲戚关系的世袭国公府也是依靠着老朱家而存在的,自然心里清楚该怎么做人。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也只有听皇帝的话,跟着皇帝混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所以沐天波也生怕手下这些不知道好歹的丘八会搞出些什么事情来。
  南北御林军这两支互相不对付的队伍已经闹出来不少事情了——连京观的大小都要比一比,更不要说原本的京营和新军,还有其他参与过出征的卫所了。
  总之,这些货从来没有把人命当成一回事——他们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更不要提别人的命了。
  万一手下的这个些个杀才们到了缅甸开始犯毛病,把内附的缅甸人给逼的造反,最后朝廷追究,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调云南卫所入缅甸的魏国公,接着就是自己这个云南卫所的扛把子黔国公。
  按照今上的脾气来判断,除爵或者降爵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一通训斥肯定是少不了的。
  所以沐天波才提前跟这些个混账东西打好招乎,别到时候惹出来大麻烦还要让自己背锅。
  ……
  刚刚从京城回到南京,准备从南京到云南再回缅甸国的他隆被魏国公徐弘基给留下了。
  他隆在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是懵逼的。
  万万没想到啊,那些该死的蛮子居然敢干出这么大的事情来,更加万万没有想到的,则是天使居然如此果决,北御林卫居然如此狠辣!
  以五千六百人一卫的兵力去硬怼一万八千人,居然还能战而胜之!
  更加可恨的,同是自己的那个儿子,那个不成器的平达格力!
  这个蠢货的脑子是不是让大象给踢了?本王当初怎么没把他按在马桶里面溺死?
  大明爸爸要怼人,你还顾虑这个顾虑那个的?是不是傻!
  早在大明爸爸晚上要放火的时候,缅甸就应该把火把递过去!
  当北御林卫要出城砍人的时候,就应该把勃固城的兵力分一部分出去帮着递刀子才是!
  不如此,如何证明自己是个忠臣孝子?单纯的凭着没有拖后腿就行了?妈的智障!
  嘿嘿讪笑了几声之后,他隆才向着徐弘基拱手道:“小王恨不得打死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还望魏国公见谅。”
  徐弘基闻言,也不禁是一番唏嘘。
  他隆始终还是心疼这个儿子,现在大明这边还没有说平达格力做的不对呢,他隆就开始想办法替自己的儿子开脱了。
  换到自己身上又何尝不是这样?
  总喊着打死徐文爵那个小王八蛋,可是又何曾舍得下手?
  毕竟,孩子是自己生的啊……
  命人下去准备酒宴之后,徐弘基才道:“殿下太客气了。世子在勃固城的表现很好,便是天子在此,多半也要夸奖一番,何来不成器之说?”
  见他隆的神色总算是平衡了一些,徐弘基才接着道:“另外,天子的诏令已经从京城传了过来。天子会在近日之内轻装简行,由京城至南京,与我等一起前往黔国公府,然后再由云南入缅甸。殿下若是没有其他事情,倒不如留在南京,稍等几日?”
  他隆拱手道:“一切由魏国公做主便是,小王无有不从。”
  他隆现在也不敢急着回缅甸了。
  缅甸的形势再怎么烂,也烂不到哪里去——背靠着大明爸爸,云南那边的大军会先行入缅甸,再加上东海舰队巡弋勃固港外,就算是蛮子们再怎么厉害,只怕也是无计可施。
  而崇祯皇帝从大明跑到缅甸,根本就不可能是为了怼死缅甸的那些蛮子。
  毕竟,光是一个云南的黔国公府就能压的缅甸和暹罗等国家喘不过气来,想要怼死那什么东印度公司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那么,崇祯皇帝跑到缅甸是为了什么,简直就是呼之欲出的事情——必然是盯上了莫卧儿那个庞然大物。
  至于说什么东印度公司或者说他们背后的那个国家,他隆倒是没往那方面想。
  东印度公司跟大明的商号一样,是属于远行的商人,离着本国十万八千里,崇祯皇帝不可能跨海远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