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赵研东他们三个就觉得喷皇帝跟到了建奴的地盘之后守住气节并不冲突,所以心里还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大明了接着喷崇祯那个狗皇帝。
  读同样圣贤书的马锦荣和许湘晖等人则是不这么想。
  在被扔出了海州卫之后,义合则聚,不合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等“先贤的教导”一时间就浮上了心头。
  你崇祯皇帝这个昏君拿吾等读书人不当一回事儿,那吾等也不会拿你当成自己的君主!
  虽然现在这想法离自己这些人最初的想法差了十万八千里,差的有点儿远。
  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心中不知道第几次暗骂了辽东的鬼天气之后,许湘晖才开口道:“走罢,接着向盛京去吧。”
  扬扬洒洒的雪花开始从天空之中漂落下来,刚刚把头发剃掉的许湘晖几人无奈之下只得紧了紧脑袋上面的帽子,免得还没有到盛京城下就先被这见了鬼的天气给冻死了。
  但是只是紧紧帽子,并不能带来多少的温度,毕竟辽东的天气比大明的天气还要冷的多,就算是身上穿着的衣服能勉强御寒,头皮依然是凉嗖嗖的。
  就在几人快要被冻死的时候,一队巡逻的建奴发现了他们,然后就把许湘晖几人围了起来。
  为首的建奴很好奇的望着这几个穿的不是很厚,勉强能御寒,头上袋着帽子,一副汉人书生打扮的家伙。
  因为这种人现在在辽东很少见。
  真正有本事的,基本上都已经参加了大汗的科举,正式为大金国效力了,而没有本事的,自然也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城里面,尽量不要外出,省得被野外的兽类给吃掉。
  毕竟辽东这块地儿,除了兽吃人,人也是会吃人的。
  虽然许湘晖几人现在万分的痛恨大明的崇祯皇帝,也恨不得自己生而为建奴,可是从小就学会的大明官话,还是帮了他们的大忙。
  因为在目前已知的地界里边,不管是向南还是向北,不管是辽东还是朝鲜,大明官话才是真正的通用语言。
  大明百姓生下来就会说的大明官话,就像是后世的鹰酱式英语一样,是全世界通用的。
  哪怕是现在的大明官话仅游行于大明影响力辐射的地盘,并不包括西方那一片。
  很明显,辽东,建奴,这些都是大明官话辐射到的范围之内,很说大明官话的建奴比不会说大明官话的建奴要多的多,而且好混的多。
  眼前这个小队长一类的家伙就是一个会大明官话的,所以从某些层面上来讲,这家伙在建奴那边也算得上是前途无量了。
  反复打量了这几个书生几回之后,这个小队长才开口道:“你们是什么人?从哪儿来?”
  许湘晖向着小队长拱了拱手,神色恭敬的道:“回军爷,我等乃是明国书生,听闻大汗正在广纳贤才,故而前来投奔,还望军爷能替我等引荐?”
  小队长笑了,笑的很是阳光灿烂:“你看本大爷像个傻子么?”
  许湘晖很是纳闷,好奇地问道:“我等诚心投奔,不知军爷为何这般说法?莫非怀疑我等诚意?”
  说完之后,许湘晖便揭掉了自己头上的帽子,指了指自己被剃光的头发,接着道:“军爷请看,我等为了表示诚意,已经先行将发给剃了。”
  然而巡逻的小队长根本就不在乎请湘晖的态度,而是干脆的用满语下令喝道:“杀光他们!”
  接到命令的巡逻小队很完美的执行了自己家小队长的指令,许湘晖几人根本就没有反应和逃跑的时间,就被巡逻小队很干脆的杀光了。
  小队子呸了一声后才冷笑道:“他娘的,剃了发表示诚意?老子会信?不就是玩什么苦肉计来做内应么?当老子没看过兵书?”
  眼见许湘晖几人已经死的透透的了,小队长干脆又接着吩咐道:“把脑袋砍了,拿回去请功!咱们这次杀了蛮子的探子,也算是立了大功了!”
  砍死许湘晖等人的巡逻队觉得自己家老大的决定真是太英明了——这种见了鬼的天气,几个书生自己剃了头然后跑来说要投降大金国?
  这种事儿怎么看怎么诡异。
  大金国现在正准备全力应付蛮明大军来征的事儿,还要分出兵力来讨伐那些个背叛了大金国的蛮子,比如各个部落和朝鲜,现在来投降?
  尤其是在大金国的国势江河日下的时候来投降?你们是不是拿俺们八旗老爷们当傻子耍呢?
  大金强盛的时候你们没来,现在来了?
  当大爷没看过兵书?
  错了,大爷不仅看过《三国演义》,还好生的多看了几遍,这种诈降的小伎俩,骗不过八旗的大爷!
  许湘晖等人死的很冤,实在是太冤了,哪怕没有剃发,冒充崇祯皇帝派到辽东的使者,也不至于死的这么快。
  黄台吉会杀了他们,但是下面的这些个建奴未必有胆子杀他们,起码也会把他们送到自己所在旗的贝勒那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儿,莫名其妙的就被一队巡逻的建奴士卒给杀了。
  不仅杀了,人头还会被带回去邀功请赏。
  赵研东三人自然不知道许湘晖和马锦荣等人已经死了,而且死的是如此的莫名其妙,因为自己三人现在的状况也不怎么好。
  身上自然还是有些铜板的,镇守海州卫的大头兵们现在看不上这几文钱,所以对于赵研东和许湘晖等人搜身并不多么严格。
  然而这有什么鸟用?
  有这些铜板,在大明的话自然是吃喝不愁,甚至于在朝鲜或者倭国,或者南洋诸国都是吃喝不愁的。
  大明的铜板现在是硬通货,不管大明自己在用,周边的那些个小国们也是拿着这玩意当成自己的货币在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一开始就打算搞银行却始终没有废弃掉银子和铜板的原因——这玩意打经济战绝对有的搞,只是朕一时还没有想明白怎么打。
  所以崇祯皇帝一直在研究,没研究明白之前,这些个玩意是不可能彻底废弃的,除非崇祯皇帝弄明白了怎么用铜板来打经济战。
  然而在小白崇祯皇帝的思维里面,貌似只有无限制的多印钞票才是经济战,铜板怎么玩实在是让人很头疼。
  但是经济战什么的,明显离着赵研东三人现在关注的重点问题有点儿远。
  现在三人最关心的是怎么活下来。
  毕竟身上有铜板并没有什么鸟用,在辽东倒是能花,建奴们也承认这玩意的价值。
  但是三个人可是为了表明自己死不降奴的士子气节,根本就没有剃头发。
  不剃头发,在辽东自然就不能进到城里一类的地方去买粮食,买不到粮食,不能吃不能喝的铜板在身上有个毛用?
  不过,好在沈阳城外的山不少,山下的住户也不少,总是有些人来来回·回的,哪怕是几天都见不到一个。
  饮冰卧雪好几天的赵研东三人现在死的心都有了。
  从他们所占山头通行的,向来都是三五成群,没有落单的——自己三人什么水平自己难道还不知道么?
  三个人劫一个普通的百姓没有问题,同样面对三五个的时候就不太好解决了。
  如果碰上了那些个拿着刀子的猎户,估计自己三个人要被人反劫了才是真的。
  更大的可能性是被人抓去请赏。
  呼啸而过的北风卷起了一堆雪花,让三个趴在一个小土包后面书生身上都披上了一层白色,感觉则是更冷了一些。
  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赵研东开口道:“咱们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今儿个要是还没有落单的,咱们就换个地方,或者先找个汉人的庄子去买些吃食?”
  被冻的脸色铁青的孙甲打着哆嗦道:“别胡来,找汉人庄子这事儿不靠谱,咱们还是换个地方吧,找个人烟比较多一些的地方。”
  同样没好到哪儿去的陈讳嘘了一声,压低了声音道:“瞧那边儿,有两个人,看样子带的东西不少,说不定有些吃食和银两?”
  听到陈讳的话,赵研东和孙甲都来了精神,向着陈讳所指的方向望了过去。
  这一望,孙甲的心就更凉了:“你傻了吧,那两个人带的东西倒是不少,可是后面那个家伙高高壮壮的,咱们三个上去,不是送菜是什么?”
  赵研东苦笑道:“送菜也得送!后面的家伙高高壮壮的是没错,可是毕竟没有带着刀剑什么的,咱们三个还有刀呢!再不下去,咱们这段时间找到的那点儿吃食,可就真没有了,到时候怎么办?等死?”
  孙甲知道赵研东所说的是事实,因为自己三人这几天里从老鼠洞和松鼠洞里找到的那点儿粮食已经快见底了——而这,已经是几人顿顿稀汤节省下来的结果了。
  更坑的是,连个锅都没有的三人,现在完全是原始社会用石器生存的那一套,如果不是心中的信念还在支撑着三个人继续下去,只怕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早就饿死了。
  杨七七好笑的看着眼前这三个出来劫道的家伙。
  如果不是这三个家伙明显是大明书生的打扮,自己一只手就能捏死他们。
  但是这三个渣渣们开口的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这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杨七七莫名的感觉到了一丝亲切——在辽东这个鬼地方能听到乡音,不容易啊。
  笑了笑,杨七七吩咐道:“大牛,拿下他们!”
  跟在杨七七后面的精壮汉子把身上大包小包的东西放下,撇了撇嘴道:“三个穷酸还学人劫道?当自己是王伦了这是?”
  不怪这个精壮汉子瞧不起赵研东三人,实在是三人的战斗力太弱鸡了一些——狠起心来刺向汉子的解手刀很轻易的就到了汉子的手里。
  失去了解手刀的赵研东三人反而露出了如释重负般的表情,笑道:“爷爷技不如人,狗建奴,是爷们儿的就给爷爷一个痛快!”
  杨七七的脸更黑了——自己在沈阳城里,除了有数的那几个建奴之外,剩下的谁不得称呼自己一声七爷?如今有人要当自己的爷爷?
  暗骂了一声晦气之后,杨七七才戏谑的开口道:“建奴?你们三个是哪儿来的毛贼?还一副大明书生的打扮?”
  上下打量了三人一番之后,杨七七的心中更是好奇:“看你们三个倒也真个是读书人,怎么跑辽东来了?”
  赵研东只是冷冷的望着杨七七,却并不开口说话。
  毕竟有句老话说的好,虎死威犹在,万不可丢了名教弟子的脸面!
  或者说驴死不倒架也行。
  但是杨七七不信这个邪——堂堂锦衣卫派到辽东的大爷,连皇帝面前都挂了名号的,会问不出三个菜鸡的话儿?
  今儿个爷有事儿,正好让你们三个菜鸡给遇到,是你们的命!


第489章 康麻子为啥当的建奴皇帝?
  辽东发生的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崇祯皇帝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是在赵研东三人被杨七七发现了之后,崇祯皇帝就对这几个活着到了辽东的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虽然杨七七的奏报里面写的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仍然能够让崇祯皇帝摸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无非就是许湘晖和马锦荣打算投降建奴,但是后来却被人把脑袋砍去请功领赏了。
  至于赵研东这三个大喷子,虽然说也是为了喷而喷,可是跟许湘晖那些人不同的是,这三个大喷子从来就没想过降奴的事儿,甚至于打算在辽东占山为王。
  杨七七自然没有暴露自己锦衣卫的身份,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了一分风险,可是这三个家伙却是实打实的受了杨七七的捐助,已经开始拉队伍了。
  如此一来,辽东很多身份敏感的家伙就开始投奔这三个渣渣,然后拉更多的人马,开始整训。
  至于整训完了之后怎么办,杨七七还没有想好,这三个渣渣同样没有想好。
  毕竟指望三个读书读傻了的家伙能干成什么大事儿,也太过难为人了点儿,杨七七也不过是打算借着三个人的名号干些见不得光的事儿罢了。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堂堂一国之君,要是每天都关注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那也太掉价了。
  崇祯皇帝最关心的永远都是自己手里的刀子和钱袋子。
  刀子是用来砍人抢地盘的,钱袋子则是让自己有小弟马仔去操刀子砍人。
  反正大明朝就这个鸟样儿了,起码这十几年或者以后的几十年都不怎么消停,天灾不断。
  不断就不断吧,朕手里有了钱,还怕区区一个天灾?这不是搞笑么,天灾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老百姓吃不上饭了。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衍生品,只要解决了吃饭问题,剩下的基本上也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
  比如现在自己手里的刀子,叫南海舰队也好,叫郑芝龙也罢,怼死了最新的爪哇王梅加瓦,顺手把爪哇的蛮子们带回来去修铁路,这就是好事儿。
  有蛮子们去修铁路,那些个危险的地段就不用死大明的百姓,自己也就不用跟杨二陛下一样担心修个运河把自己给修死了。
  至于粮食,爪哇那地方是南洋,一年三熟四熟的都是正常,换成见到土地就想种点儿什么东西的大明百姓去耕种,用屁股想一想都知道收成会比蛮子们耕种的时候要强出许多倍去。
  而自己手里的钱袋子在真正的开收了商税和海关的关税之后,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诱百姓了。
  百姓不是不愿意去爪哇么?朕给钱去不去?给地去不去?给牛去不去?
  这些玩意朕有的是!
  然后大明的百姓们惊奇的发现在崇祯八年刚刚过去,崇祯九年刚刚到来的时候,地主士绅们把地租给降了——真真正正的给降了!
  原本地租收到五成的,都已经可以说是良心了,现在干脆降到了四成,某些地方甚至降到了三成!
  比如陕西,先是经过灾荒死了一大批人,然后又被唐王朱聿键和朱存机那些渣渣们忽悠着去了新明岛几十万,整个陕西立即就出现了地多人少的局面。
  地多了,人少了,地也就不值钱了。
  地租再不降,老子就去新明岛或者爪哇!
  这绝对是一个大好的消息。
  唯一算不上好的就是吏部那边儿头疼的要死,房壮丽自己头疼还不够,干脆拉着温体仁一起找崇祯皇帝的麻烦。
  爪哇那破地方在万国堪舆图上面看着不起眼,可是实际上的面积也绝对不小,需要的官员更是多如牛毛。
  起码得需要上千个官员才能保证整个爪哇那边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问题是,就算是把崇祯年间的那些个进士全算上,再加上天启年间的那些还没有外放的蠢货,也不太好凑够需要的人数——毕竟大明是天堂,爪哇那破地方可就真不好说了。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跑到爪哇去捞银子捞政绩的。
  然后刚刚爬到了顺天府尹位置的沈颢沈大公子就被崇祯皇帝给想起来了。
  沈大公子是什么人?
  那是现在新一代的法家扛旗的大佬,虽然还显得稚嫩了一些,可是扔到爪哇是最合适的。
  因为爪哇那边已经没有了蛮子,不需要施凤来这种老油条去调和阴阳,也不需要洪承畴这种心狠手辣的家伙去当恶人。
  反而让沈颢沈大公子去爪哇验证下法家学说,顺便带出来更多的法家学子才是最靠谱的选择。
  毕竟爪哇那里在初期阶段肯定是要实行军事管制的,而法家又是恨不得把方方面面全部给划好条条框框,两者极为契合。
  至于说民间现在隐隐约约开始冒头的黄老学说,崇祯皇帝反而认为不太合适。
  因为黄老学说讲究的是法不禁止即为可行,用在那种军事管制之地并不合适,反而容易闹出乱子来。
  黄老学说更适合用在大明本土。
  其他的学说就算了,哪怕是现在都隐隐约约有些冒头的意思,一时之间也找不出来把哪家扔到爪哇去更合适。
  沈颢在接到了崇祯皇帝把自己派去爪哇担任第一任总督的时候,内心的狂喜是怎么样儿也掩盖不住的。
  法家学子,或者说其他学说的学子最担心的是什么?
  不是吃苦受罪,而是没有机会施展胸中所学和抱负,至于生死,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被打压了上千年的各个学说对于现在这种机会很是看重,除了儒家之外。
  儒家是当了千年的老大,早就膨胀的心里没有点儿逼数了,纵然有些靠谱的出仕为官,更多的还是不靠谱的那些。
  比如自己一屁股屎还总想着关心国事天下事的东林党,还有动不动就喜欢玩武装抗税的复社。
  虽然这两家在崇祯皇帝的打压之下已经唱了凉凉,可是心中偏向这两家的士子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
  在崇祯皇帝看来,这两家除了培养了一大批为喷而喷的职业大喷子外,剩下的作用基本上等于零。
  其实包括整个儒家,除了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和公羊学说的大复仇思想外,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什么太大的亮点。
  当然,儒家再怎么操蛋,也比小说家强。
  就像是膨胀到没有逼数的段小荣一般,一本布木布泰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