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只得亲力亲为,故而先造的第一批人之中息壤较多,娘娘的精血却是不够,故而土性极重,色黑,蠢笨无比,不为娘娘所喜。第二批人么,则是精血较多,然则息壤不足,故而其皮肤色白无比。然则失了息壤土性的厚重,虽然也堪称聪明,却是德薄轻浮,亦为娘娘所不喜。唯有我等炎黄贵胄,乃是精血与息壤兼备,既聪明却又稳重,最重德才兼备,乃受娘娘喜爱,故而使我等占据中原宝地。”
  此时别说是段小荣了,就连饱读诗书的温体仁等人都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女娲娘娘造人这事儿,别说在场的这些老油条,便是乡间稚子也都是知道的。
  可是从来就没有人想过依着崇祯皇帝这般解释来想。
  如今按照崇祯皇帝的说法,不仅是完美的解释了人类的起源,还把人种肤色的问题给解释了。
  只是崇祯皇帝的话明显还没说完:“远在上古时期,有树,名建木,其高通天。那些西方蛮子不思自强之道,反而想要通过在建木上搭建高塔以登天,享受极乐生活,因此惹得玉皇上帝大怒,乃命巨灵神毁去了建木,到此世间无存。又因西方蛮子人数众多,玉皇上帝便派文曲星君抹去了蛮子的记忆,乱了他们的语言,故而欧罗巴之地的蛮子皆是忘了天朝语言文字,反而一国一语。只是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故而蛮子们虽然忘了天朝语言后一国一语,却也是极为相近。”
  温体仁等人此时已经不只是怀疑人生了,简直都开始怀疑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玉皇上帝,而天子是不是又真的承天受命而生了——要不然崇祯皇帝怎么知道这许多神界秘辛的?
  若说是崇祯皇帝编出来的,温体仁等都表示不信。
  如此严密的逻辑,如此完整详实的资料,若说是编出来的,肯定不是一时之功——没看那西游释厄传里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么。
  若是真个有玉皇上帝,那十殿阎罗是不是真的?
  那之前崇祯皇帝给阎罗天子下的旨意是不是真的会被执行?陕西的那些家伙们真个就在油锅地狱里受刑不止?
  那陛下所许的带我等登天为官……
  崇祯皇帝看着目瞪口呆的一众文武大臣,心中却是暗爽不已。
  感谢起点穿越者培训中心,感谢梦入神机大佬的《佛本是道》和众多大佬们的洪荒流小说。
  朕是没办法像《我要做皇帝》里边的刘野猪一样自证君权神授了,但是朕能记得住这些说法,能忽悠啊。
  决心把大忽悠事业进行到底的崇祯皇帝接着吩咐道:“还有关于大禹治水一事,也需要记载其中。
  昔者十二祖巫之中的共工祝融等大巫与东皇太一和帝俊等相争。为了打破大妖东皇太一借着先天至宝混沌钟并周天星斗布下的周天星斗大阵而撞断了不周山。
  由此天河倒泄,人间洪水泛滥。失了撑天的不周山与建木,又引发了洪水,这才有了大禹治水。至于定海神针,后来为那泼猴所得,到也没甚么好说的了。
  只是女娲娘娘补天之后,玉皇上帝怜悯人族受此无妄之灾,再加上之前那些白皮蛮子们想要登天之事,玉皇上帝便命元始天尊以无上法力将人间界与诸天神界分离开来。
  自此以后,人间界便与天界失去了最后的联系。至于残留在人间的一截不周山,如今就在大明极西之地,山高数千丈,上面终年冰雪覆盖。
  过了不周山,便是身毒之地,再往西,就是欧罗巴那些蛮子们所在了。
  朕承天受命而生,便是要让这天下复归一统。”


第287章 宁德长公主
  温体仁所料的不错。
  他们这些人前脚出宫,后脚京中的流言就已经开始满天飞了。
  比如国公们可以选择在海外开立公国后递减爵位传袭,每三代降爵一等;
  比如内阁辅臣们也可以在海外买块地盘开立公国,但是由于是买的而不是如同勋贵一般打下来的,所以每两代就要降爵一等;
  比如当今天子是真正的承天受命,乃天帝之子下凡。
  还有崇祯皇帝的某些话,比如谁敢让老百姓不好过,朕就让他也不好过;
  比如伟大的崇祯皇帝指示说,一切挡在大明身前的敌人都是纸老虎,一打就倒。
  一天的时间还没有过去,诸如此类的传言就已经传的满城风京,京城之中尽人皆知。
  外面的风言风语,自然有锦衣卫挑重要的和好玩的向崇祯皇帝汇报,这个倒是不怎么放在崇祯皇帝的心上。
  左右都是自己命人放出去的风声,偶尔关注一下也就是了。
  崇祯皇帝在头疼另外一件事。
  穿越之前的崇祯皇帝倒是有过当爹的经验,但是那是个儿子。
  儿子和女儿能一样么?
  很显然,儿子是不能和女儿比的。没听说过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么。
  至于儿子,儿子算什么?军大衣么?
  年前出生的大明长公主朱靖雪如今已经快满百天了,崇祯皇帝开始头疼这乖女儿的封号了。
  宗人府那边送来的封号,崇祯皇帝都不太满意。
  坤兴,长平,长安,长宁,新安,太平,这几个是根据崇祯皇帝的要求用的吉祥字。
  还有金州,辽南,平辽三个根据大明的传统依着封地而起的封号。
  但是崇祯皇帝看了半天也没有满意的,尤其是长平公主和太平公主这两个封号。
  平,平你妹啊平,朕的闺女必须是天使面孔魔鬼身材,迷死那些扑街。所以这两个封号划掉划掉。
  坤兴公主是个什么鬼?大概原本的封号就是这个?这个不行,不吉利,划掉。
  新安?长安?长宁?
  也没有喜欢的。
  犯了选择困难症的崇祯皇帝干脆把宗人府递上来的奏章扔到了一边——老子不选了,老子自己起一个。
  然而历史小白的崇祯皇帝对于起名这事儿也不咋样——前世儿子的名字还是自己的老爹给取的。
  想了半天没想出来个满意名字的崇祯皇帝干脆对着周皇后说道:“干脆,就封为靖公主。”
  周皇后白了崇祯皇帝一眼道:“陛下当真是个有学问的呢。千年以降,何曾有过单字封号的公主?倒是那些藩王亲王甚么的有过秦王赵王呢。”
  崇祯皇帝有些抓瞎了。
  大明的公主封号,多是些长,平,宁,永,福,寿,安,康之类的字眼。
  剩下的还有些以地名为封号的,诸如临安公主,宁国公主,汝宁公主之类的。
  但是崇祯皇帝明显对于这种封号有些看不上眼——没一个配得上朕的乖女儿的。
  但是周皇后说的倒也对,单字的公主封号也有些说不过去,还是两个字的好听一些。
  但是长平和坤兴这两个封号是肯定不能用的。
  一个是建奴给的,一个是原本的封号。
  想了半天,崇祯皇帝才开口道:“这样罢,就封为宁德公主。”
  周皇后想了半晌,最后只得赞同道:“也好,就依陛下。”
  别人起的封号,自己家的这位皇帝看不上。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还是单字的靖公主,怎么样儿看都有些不伦不类的意思。
  如今好不容易起了一个看起来正常一些的宁德公主,干脆就依了皇帝算了,要不然再让他给想出来个其他更不合常理的封号咋办?
  崇祯皇帝见周皇后也没有异议了,便对一直等着自己吩咐的宗人令瑞王朱常浩吩咐道:“就定宁德公主吧,有劳瑞王叔了。”
  朱常浩躬身应是,随后便向崇祯皇帝告退,回宗人府去了。
  崇祯皇帝却是从周皇后怀中接过来大明长公主朱靖雪,笑道:“瞧瞧,父皇替你想了个封号,乖女儿可满意么?”
  还不满百天的大明长公主此时除了吃就是睡,偶尔才会在白天的时候瞪着眼睛玩一会儿,如今已经是晚上了,又怎么可能会理会崇祯皇帝?
  见心头肉一般的大女儿不理会自己,只顾着自己睡觉,崇祯皇帝笑了笑,又将长公主递给了周皇后,笑道:“最近可曾抱着靖雪去皇嫂那里?”
  周皇后笑道:“常去呢。皇嫂对靖雪可是喜欢的紧,若是哪天过了午时还没有去,皇嫂便会到妾身的宫里来看靖雪呢。”
  崇祯皇帝讪讪地一笑,向着周皇后拱手道:“这倒是朕的不是了。白天总是在忙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冷落了你们娘俩儿了。”
  周皇后却笑道:“只求陛下不要有了新人就忘了旧人才好。”
  周皇后说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
  周国丈虽然两个儿子被宰了一个,女儿也变得不再亲近自己,但是自己的心思也总算是明白了一些——那些跟自己称兄道弟的家伙们就没有一个靠的住的,自己一家子富贵的关键,还是在崇祯皇帝身上。
  都说是嫁出去的女儿等于是泼出去的水,古人诚不我欺也——现在自己这个女儿明显是靠不住了,一心向着皇帝。
  看起来想要保住一家的富贵,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左思右想之下,周奎周国丈觉得还是得从这女色上着手——弄一批美人进宫,既讨好了皇帝,必要时也可以帮助自己的女儿固宠,岂非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儿?
  周皇后在收到自己的老爹送来的美人后,倒也没有拒绝。
  毕竟这也是一个修复父女关系的好机会。加上自己是后宫之主,收下几个美人来伺候皇帝的权力还是有的。
  等到崇祯皇帝知道的时候,美人们进了宫,再退回去可就不太好看了——无可奈何之下,崇祯皇帝也只得笑纳了。
  因此才有了周皇后说要崇祯皇帝别有了新人就忘了旧人的说法。
  崇祯皇帝无奈地笑道:“朕的心里可满满的都是皇后,难道皇后还不知道么?”
  只是崇祯皇帝的这番话也没能得到周皇后的原谅——当夜没能成功的赖在周皇后宫里,反而被赶了出去。
  按照周皇后的说法,崇祯皇帝是皇帝,后宫之中便要雨露均沾,不可独宠一人。
  至于崇祯皇帝今天晚上去宠哪一位妃子或者哪位美人,那是崇祯皇帝自己的事儿,周皇后表示不在意。
  所以至今为止都没能吃功的混到一口奶吃的崇祯皇帝暗气不已。
  这帮子的小美人都是你爹弄进来的,你也自己点了头的,到现在又嫌这嫌那的不开心,搞的朕连奶水是啥味儿的都没有尝到,当真是可恨。
  只是已经被周皇后给赶了出来,崇祯皇帝倒也不再多想,干脆向着田贵妃所在的承乾宫而去。
  崇祯皇帝刚刚到了承乾宫外,便听到了宫中传出来的阵阵琴声,明显便是田贵妃在抚琴。
  身为历史小白,同样也是音乐小白的程序猿皇帝对于田贵妃弹奏的是什么音乐根本就没有听出来,只是本能的觉得好听。
  为了不打扰到正在抚琴的田贵妃,崇祯皇帝便止住了宫女太监们的大礼参拜,抬腿向着承乾宫而去。
  等崇祯皇帝进了大殿之中,田贵妃的琴音也刚好落下。
  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好丈夫,对每个老婆都一般疼爱的崇祯皇帝赶忙拍手夸赞道:“好,爱妃当真是抚的一手好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也。”
  田贵妃却是又惊又喜的慌忙拜道:“恭迎陛下,女儿不知陛下光临,有失远迎。”
  贵妃将皇帝当爹,乃是原本明末时期后宫之中的一道奇景。
  崇祯皇帝一听到女儿这个词,心中暗骂一声麻卖批后佯怒道:“自称妾身就是了,称什么女儿,乱七八糟的。以后若是再犯,朕定不轻饶于你!”
  原本大明朝的后妃们跟之前其他王朝的后妃一样,都是自称妾身的,但是到了周皇后这儿就变了。
  周国丈在周皇后成为信王妃正妃之后,便偷偷的给周皇后出了个馊主意,要求信王侧妃们学着民间被买卖的丫鬟一般自降一辈,在信王而前要“自称女儿”。
  原本没有被穿越的信王殿下对于这个倒也没有什么,左右不过是个称呼罢了。
  但是穿越者程序猿出身的崇祯皇帝不习惯——尤其是看多了1024一类的学习论坛,再看过东瀛的一些鬼父片子之后……
  太羞耻了,这个绝对不能忍。
  所以在崇祯皇帝跟周皇后分说了不许后宫之中出现这般称呼后,后宫之中的后妃们便已经自称为妾身了——比如后进宫的完颜玉卓。
  只是田贵妃此时自称为女儿,却是有意戏弄崇祯皇帝。
  在某次不可描述的事情正在进行之时,田贵妃忍不住自称了一句女儿,结果看过某些鬼父题材的崇祯皇帝……
  见崇祯皇帝佯怒,田贵妃便笑道:“陛下饶命,妾身知错了,求陛下开恩哩。”
  崇祯皇帝笑着指了指田贵妃,却又挥手命宫中伺候着的宫女们退了出去。
  等到殿中的宫女们都退下了之后,崇祯皇帝才望着宫女们的身影,若有所思地问道:“爱妃宫中有宫女几何?”
  田贵妃想了想才道:“宫女大概有四五十个罢?内侍也有二三十个。”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便接着道:“朕方才来时,便见到外面有许多的宫女和太监在伺候着。只要这许多人并没有什么事情做,实在是浪费。”
  闻弦歌而知雅意,田贵妃道:“陛下可是有意放出宫女?”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朕正有此意。离家多年,他们又何曾能回乡去看一看?朕心中也有些不忍,不如放归一批罢了。”
  田贵妃见殿中已经没有了宫女太监,便是连平日里跟在崇祯皇帝身后寸步不离的方正化也已经退了出去,便反对道:“陛下不可。宫人之中,颇有一些是菜户,若是放归其中之一,则剩下的必然形单影只,心中岂不凄苦?若是将两者一同放归,则宫女可嫁人,然则内侍如何娶妻?心中悲苦之下,若是生出了乱子,反而有损陛下的一番美意。”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心中却是盘算开了。
  田贵妃说的这事儿没错,宫中的菜户肯定是有的,而且还不少。但是不放归一批,怎么显得自己仁德?
  田贵妃见崇祯皇帝不言语,知道崇祯皇帝还是打着放归一批的主意,咬咬牙又开口道:“陛下可知为何明知选为宫女之后就再也难以出宫,却仍有这些多女子应选?”
  崇祯皇帝好奇的道:“莫不是为了能吃上饱饭?”
  田贵妃道:“何止吃上饭。哪怕是最低级的宫女,一年所得粮食,也能养活十数口人。陛下就此发派出宫,岂不是断了她们的生计?她们家中的亲人又当如何?还有那些内侍太监,原本就有许多是自行净身的,能入宫中本就不易,如今陛下将他们发派出宫,可曾想过他们的生计?”
  崇祯皇帝这才暂时性的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忘了在哪本历史参考资料上面看过了,说是宫女太监不好当,想要进宫,少不得花银子托关系。
  据江湖传言,老魏就是赌钱赌输了,这才手起刀落,净身进宫的。
  原本还以为是扯蛋,如今从田贵妃嘴里听到这一点,看起来倒是真的了。
  但是还是刚才那句话,为了多收买一些人心,不放归一批是不可能的。只要安排的好了,相信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等到了第二天的大朝会一散场,崇祯皇帝就匆匆忙忙的回后宫去了。
  这一次,崇祯皇帝诏见的却是没有任何一个文武大臣,相反,只有魏忠贤,曹化淳等人。
  看着躬身站在身前的几个太监,崇祯皇帝暗自感慨一番大家都不容易之后开口道:“朕闻,民间有自我阉割了以求进宫的?宫中还有许多对食的菜户?”
  魏忠贤几人顿时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这位爷又想搞什么妖蛾子。


第288章 你们这是要咱家去死
  魏忠贤和曹化淳几人都被崇祯皇帝的突然问话搞的有些懵。
  最后还是原本的大明朝著名太监,阉党头子九千岁躬身答道:“启奏陛下,民间确实有许多人如同奴婢一般自我净身了入宫为奴。至于对食的菜户们倒也是有的,而且为数不少。许多入了宫的太监,除去一些有钱的能在宫外有个家室,如同常人一般娶妻纳妾,剩下的便都是和那些孤寂的宫女们一起搭伙吃饭,因此便称之为对食。”
  太监娶妻这事儿,崇祯皇帝倒是知道螨清完蛋了之后,有个叫小德张的死太监带着妻妾数人居住在天津租界之中。只是不曾想,这大明的太监们也玩娶妻这套?
  魏忠贤见崇祯皇帝一副好奇的神色,便接着道:“原本自太祖高皇帝治后宫极严,若是有宫内太监娶妻者,一概剥皮。只是自英宗皇帝天顺七年,协守大同东路都知监右监丞阮和娶妻纳婢,上命宥之之后,此等禁令便管的松了,太监娶妻之事便多了起来。”
  英宗,又是英宗那个混账东西。
  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这货被文臣系统组团给坑成了傻缺一般,不光把大明军队的精锐给败了个精光,便是连着英国公张辅也折在了土木堡下。
  但是这个混账被俘之后还能被礼送回来,被囚禁了八年还能再次登上皇位,倒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
  所谓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