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关步这么一说,宋士慧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没错,书是死的,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看,眼前这个人可是个活的,还是多跟金先生套套交情,看看能不能从他嘴里再掏出些书上没有的东西。
  打定了主意之后,宋士慧先是对关步拱手道谢,接着又躬身对金尼阁道:“金先生,小子想要拜在金先生门下,随金先生学习这些西学,望金先生不吝赐教。”
  金尼阁感觉被人打了一下的后脑勺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虽然说自己也是抱着传教的目的才来的大明,早先也希望能见到皇帝,求皇帝准许自己在大明传教。
  但是现在还是算了吧。
  眼前的这个宋,虽然他父亲和他本人都跟自己有着不错的关系,但是现在看来,宋这个人更注意自己的学问,而不是能帮着自己传播主的荣光。
  再加上眼前这些之前还被自己误会为帮会分子的近卫军,更是没有一个好东西。
  远东果然太危险了,不适合自己这样儿的老实人在这里。
  宋士慧见金尼阁没有接话,便再一次躬身道:“金先生,小子想要拜在金先生门下,随金先生学习这些西学,望金先生不吝赐教。”
  金尼阁无奈,装傻是不成的,眼前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只得点头道:“咱们就一起学习吧,正好我也要向你请教一些大明的学问。”
  旁边的关步笑道:“瞧,这样儿多好?”
  说完,关步又对刚刚进来的太医道:“有劳陈太医留在杭州,替金先生调理身体?”
  陈太医点了点头道:“陛下既然点名要此人进京面圣,那老夫自然要把他的身体调理好才是。”
  说完,陈太医又嘿嘿冷笑道:“这些蛮子胡来,此人必然是大病一场之后没有调养过来,原本能活七十岁的身体,如今却是有了早枯之象,只怕今年都过不去。”
  金尼阁闻言却是大惊失色。
  1618年4月,自己招募了20多名传教士来远东的古老中国,1619年7月到了澳门,1620年春天才到南京。
  只是在离开南京,前往杭州和北京的旅途之中,有七名传教士回归了主的怀抱,无法再在人间传播主的福音。
  而这七名教友回归的原因就是倒霉的染上了病之后才回归的。其中还有自己的亲弟弟。
  虽然说靠着带来的药和大明本地医生的那些树皮草根弄的药汤子救好了许多人,可是眼前这个大夫竟然能判断出自己得过一场大病——自己可没有宋他们这些人说起过,这可真是太神奇了。
  惊奇之下,金尼阁也顾不得生气了,恭敬地问道:“老先生,不知道您怎么知道我得过一场大病?”
  陈太医手抚山羊胡子道:“老夫是从你脉像中得知的。”
  金尼阁却是来精神了。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现在是一天不如一天,说不定哪天就会回归到主的怀抱中去。
  可是刚才,这个大夫可是说自己原本是能活七十岁的。
  就算是现在活不到七十了,但是能活到六十九不也是好的?
  打定主意后,金尼阁便对着关步道:“这位大人,请务必让这位大夫替我好好调理一下身体,我还要去面见你们的皇帝,传播主的福音。”
  想了想,金尼阁干脆决定把跟自己同船的那些家伙们也卖了:“随我一起来到大明的,还有几个人的西学水平也很不错,比如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傅泛际。这些人不管是在天文历法还是在矿物、军事和火枪火炮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邓玉华,他还有两个好朋友叫做伽利略和开普勒,邓玉华已经写信给他们,希望他们也来大明。”
  金尼阁打的主意很好,把这些卖掉,既能让眼前的这个禁卫军官和这个特别厉害的医生好好的替自己治病,另一方面也能让跟着自己一块儿病过的邓玉华等“病友”也有得到这种医治的机会。
  至于说伽利略和开普勒,估计也会愿意来大明的——开普勒已经回信说要来了,只是信件还在自己的手中,没有平得及交给邓玉华。
  关步却是暗自记下了这几个名字。
  说别的方面倒是无所谓,但是既然有军事和火铳火炮方面的人才,那回去后就得汇报一下了。
  上行下效,崇祯皇帝对于火器特别重视,连带着整个皇家学院和整个大明的军事体系,都开始重视起了火器。
  尤其是崇祯皇帝的那一句“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的名言在不经意之间流传开来之后,大明的上上下下就更关注火炮方面的事儿了。
  关步正色道:“金尼阁先生可以放心,陈太医便是在我大明,也是排得上号的好大夫。说起来,陛下倒是真个对尔等不薄,特意让太医院的太医来替你诊治身体,这可是不常有的优待。”
  宋士慧也敲边鼓道:“金先生,在大明,一般只有特别重要的大臣们得病,陛下才有可能派出御医去诊治,否则都是要自己找医生的。如今有御医来替金先生调理身体,足见陛下对金先生等人的重视了。”
  金尼阁闻言才开心不已。
  既然有这等好事儿,说不定自己以后还能求见皇帝,让他准许传播主的荣光,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万一要是能说服皇帝,让他接受教皇的加冕,那自己就很有希望成为红衣大主教了——便是教皇这个位置,只怕也有机会坐上那么一坐了。
  关步眼看金尼阁放下心来,便又向陈太医使了个眼色,这才抬腿出了屋子。
  等过了一会儿,陈太医也出来之后,关步便开口道:“此人的身体必须要好好调理,务必要让他能活着到京城面圣,否则的话,陛下那里可不好交待。”
  陈太医嗯了一声后说道:“老夫醒得。”
  崇祯皇帝的性子,整个太医院就没有不知道的。
  如今的太医院虽然说不上换了一茬,但是原本亲近东林党的那些人都已经被清理掉了,剩下的都是些原本醉心于医术,不通钻营而受到排挤的大夫。
  尤其是原来的太医陈仁忠的事儿,着实吓坏了不少人。
  既然这金尼阁的身体大病之后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但是还远没有到油尽灯枯的地步,自己替他续个三五年的命还是有把握的。
  有这三五年的时间,足够他进京面圣了。
  至于之后的事情,还是看他自己的命到底如何罢。
  既然已经交待清楚,关步便又回到了屋子里面,对着金尼阁道:“金先生,太医说你现在也不适合翻译这七千本西书,需要好好静养。而且这七千本西书,也是陛下点名要的,所以本千户这就要带走了,还希望金先生不要怪罪。”


第283章 小人李鸿基
  除了一开始的不愉快之外,双方其实是有着共同的目标的——都想要金尼阁多活些时间,也都想多弄一些西方的书籍来大明。
  除了金尼阁一心想要传教之外。
  作为锦衣卫之中那部分“没名堂”的人,而且还是千户之职,关步知道的信息不少。
  比如很多夷人是被各地的锦衣卫给打了闷棍才带去皇家学院的。
  比如很多夷人暗中在绘制大明的地形图和各种数据,一边传道,一边干着和自己这些锦衣卫一样的活计。
  但是这些都没有关系。
  金尼阁活的时间越久,他能在皇家学院吐出来的东西也就越多。
  至于其他的,除了呵呵两个字,关步想不出来。
  所以在这种如野鸡遇色狼一般的暂时性一拍即合勾搭成奸恋奸情热的友好气氛下,双方便达成了一致性的合作。
  金尼阁表示不就是些书么,你尽管带走,若是你们皇帝真的喜欢,我会去信给伽利略和开普勒,让他们再搜集一批书籍带过来。
  关步则表示,金先生心怀大明,果然是大大滴忠良,不愧于陛下派御医前来诊治的天恩高厚。
  关步扔下陈太医和对中医起了兴趣的金尼阁,还有那个叫宋士慧的家伙,自己则带着七千本西书和一群手下,走驿站的渠道跑路回京了。
  就在徐光启对这七千本西书翘首以盼的时候,大明的其他藩王也在盼着朱聿键和朱倬纮以及朱存枢这三个渣渣什么时候能倒大霉。
  太坑人了,有史以来就没见过像这三个家伙一样坑人的。
  这三个孙子为了向崇祯那个小皇帝表忠心,一个个的也不顾自己是太爷爷辈或者叔叔辈的,各自大手一挥,就在封地里划了一块儿给崇祯皇帝那没出世的孩子当见面礼!
  现在好了,根据崇祯皇帝所谓的等同置换原则,人家这小丫头片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南四卫之地作为汤沐之地。
  至于说南四卫现在还在建奴那边,这也算事儿?
  大明的藩王们就没有一个想过大明还能怼不过区区建奴这种事儿。
  当然,几块地盘罢了,比南四卫再大一些,这些藩王也不至于放在眼里。
  但是这事儿不是这么办的。
  就像是故宋之时开始的吃螃蟹一样,早先吃的肯定吃的满嘴流黄流膏,现在吃螃蟹,满膏满黄的可就少了。
  这三个混账东西不跟大家伙儿通个气,自己先表了忠心,换来的就是三人在身毒之地随便圈地盘。
  那剩下自己这些人怎么办?
  而且借着长公主出生的由头再给崇祯皇帝送礼,明显也比不上已经占了先机的三人啊。
  背地里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怨念深重的藩王们开始画圈圈扎小人了。
  但是画圈圈扎小人并没有什么卵用。
  朱聿键和朱倬纮以及朱存枢三人已经开始巡视自己的“军营”了。
  虽然没有武器发下来,但是一应的训练器械比如石锁什么的则都是配发齐全了的。
  如今这三个藩王招募的流民现在已经开始进入训练状态,只等着招募的人数差不多,训练的也差不多之后就向着身毒进军。
  朱聿键拉着朱倬纮和朱存枢在自己的大营之中走来走去,不断地看着这些“士卒”们训练,各种往日里看来枯燥无比的训练,在如今看来竟然是如此的赏心悦目。
  一个身高八尽的昂藏大汉引起了朱聿键的注意。
  同样的训练,此人耍的石锁,比之其他人的都要大上一号,而且看起来颇有些余力。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冲锋猛将啊。
  早就有意栽培一些自己心腹的朱聿键每日里在营中晃悠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想找出其中比较出彩的人物加以培养?
  今天总算是出现了一个,那还能不好好拢络一番?
  朱聿键当下便对跟在身旁的护卫统领张建英道:“看到那条大汉了么?派人喊他过来,寡人有话问他。”
  投桃报李,崇祯皇帝因为朱聿键之前想要带兵勤王,还有后来事事配合自己,早就寻了个由头让朱聿键袭了爵,如今朱聿键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自称寡人了。
  等到这大汉来到朱聿键身前行了参拜大礼之后,朱聿键就笑道:“快快平身。”
  这大汉谢了恩,这才站了起来。
  看着这威风凛凛的大汉,朱聿键笑道:“好一条汉子!不知你姓甚名谁?”
  那汉子拱手道:“启奏殿下,小人姓李,名鸿基,小字黄来儿。”
  一听是个有名有姓的,朱聿键却是倍感意外。
  若是穷苦人家,什么李狗蛋李老实的名字满天飞,倒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像这种能取了名字,又有小字的,多半家中都是有些底子的。
  只是不知道此人如何投到了自己的军中?
  崇祯皇帝一登基,军饷就再没有拖欠过,就算是投军,不也应该是投官军的?
  朱聿键当下便好奇的道:“若说是投军,怎的没去投了官军,反而来了寡人这里?”
  李鸿基闻言,言辞闪烁道:“回殿下,小人在书中看到‘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句话,原本便想着投军搏一个功名出身。只是听闻殿下要开国海外在此募兵,又想着殿下开国,正是用人之时,便先来投了殿下。”
  对于李鸿基的这种说法,朱聿键表示不信。
  别说什么因为看着自己开国,想要先行投靠了好早日出人头地这种屁话。
  依着李鸿基这般的条件,若是在崇祯皇帝登基以前投军,倒是不好说,但是如今崇祯皇帝雄心勃勃的想要一统八荒六合,摆明了军中也是用人之时,此人若是投了军,出头的机会照样有的是。
  此事必有蹊跷!
  但是朱聿键却不打算揭破李鸿基的这般说法,只是接着问道:“寡人看你耍的石锁比之其他人用的都要大一些,可见你是有些力气的。但是军中之事,不是光有力气就行的,你,可会使些枪棒?”
  李鸿基闻言,知道自己已经混过去一关了,只要安心在唐王殿下的营中好好打混,不愁以前的旧账再被翻出来。
  打定主意的李鸿基当下便躬身道:“回殿下,小人在小时候曾经给人放羊,练就了一手飞石的功夫,虽不登大雅之堂,却也是二十步内指哪儿打哪儿。至于枪棒功夫,小人亦是随着庙里的武僧练过一些,只是不怎么精通罢了。”
  朱聿键闻言,更是高兴。
  小时候给人放过羊,那家中的条件必然不怎么样儿,名字起的好,估计也是家中依着族谱排辈而取的。
  读过一些书,又能使得一手话本里说的飞石功夫——水浒传里不说有个叫甚么没羽箭张清的就是擅用飞石,曾连打梁山十五员战将,还排名第十六位,上应天捷星么。
  眼前这人也是能使的一手好飞石,这可是打小练就的本事,要看天赋的。
  至于说枪棒上的功夫,这玩意好说,别说是眼前的李鸿基说他自己练过一些,哪怕是没练过,难道还找不到人教他?
  军中十八般兵器,总有适合他的,不会枪棒又有什么打紧的了?
  朱聿键当下便暗道一声当真是太祖高皇帝眷顾,让自己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已经起意对这李鸿基大力培养的朱聿键当下便笑道:“既然会使些枪棒,便使来给寡人看可好?”
  当然,朱聿键虽然是询问的口气,却明显不是这李鸿基可以拒绝的。
  跟在朱聿键身边的张建英当下便对旁边的护卫使了个眼色,当即便有人寻了一根长枪递到了李鸿基的手中。
  李鸿基接了枪,先是退后了几步,才倒坚着枪尖向着朱聿键施了一礼。
  一杆长枪在手,李鸿基身上气势更盛。
  进攻的扎、刺、点、舞花,防守的拦、拿、扑,一套军中常见的杨家枪法耍下来,却是让朱聿键看的目瞪口呆。
  朱聿键只觉得李鸿基这一手枪法够好看,但是到底上了站阵上如何,心里却是没有底气的。
  朱聿键当下便对身旁的张建英使了个眼色,让张建英派人上去试试这李鸿基的成色。
  张建英会意,便低声吩咐一旁的护卫道:“去试他一试。”
  护卫领命,喝了一声:“小心了!”,便抽出腰间的长刀便向着李鸿基扑了过去。
  早就看到侍卫扑过来的李鸿基早有防范,却也有意在朱聿键面前显露一番自己的本事。
  李鸿基心中主意既定,有意卖弄之下,也不求立即打败这护卫,只是一套杨家枪法完整的使了出来。
  直到一套枪法使完,只剩下最后一招回马枪的时候,李鸿基才转身,扭腰,枪尖向着那护卫的手中长刀挑了过去。
  这一挑,却是与寻常人向上挑不向,而是更类似于向下拦。
  正是李鸿基顾忌着朱聿键在场,若是给挑飞之后惊吓到了唐王殿下,只怕自己出人头地没什么指望,倒霉却是妥妥的事儿了。
  当啷一声,那护卫手中的长刀倒真个被李鸿基给斜斜的打掉了地上,却是由于那护卫力气不足李鸿基之故。
  朱聿键见了,更是高兴。
  等到李鸿基与那护卫一同过来向朱聿键请罪之时,自觉捡到了好宝贝的朱聿键哪里还会怪罪,当下便连声道:“好!都有赏!”
  早就在旁边艳羡不已的朱倬纮干脆拉着朱聿键道:“王叔祖不如将此人送给我罢?我愿拿黄金百两来换。”
  朱聿键笑道:“百两?千两万两也休想!有此等猛将,寡人无忧矣。”
  心中高兴之下,朱聿键当下便对李鸿基道:“这些日子你先在军中好生操练着,若是得空了,便好生跟着建英学一学如何领兵打仗。等来日到了身毒,自然少不得你的好处。”
  待李鸿基与张建英都应了之后,朱聿键也不往下看了,干脆领着朱倬纮和朱存枢二人往着自己的中军大帐而去。
  等到几人都落了座,帐中也只剩下了朱倬纮和朱存枢,还有自小就跟在自己身边的张建英之后,朱聿键的脸色才拉了下来。
  瞪了一眼朱倬纮,朱聿键怒道:“脑子呢?你莫不是给忘在封地了?”
  朱倬纮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这朱聿键怎么突然之间就生了这么大的气,当下便拱手道:“王叔祖勿恼,起码你得告诉我错在哪儿了罢?”
  朱聿键气咻咻的道:“还有脸问!本王问你,刚才那李鸿基的一身本事如何?”
  朱倬纮依旧是一副艳羡的神色道:“当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