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强退伍兵-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有区别,当学徒工,虽然少但是有工资,至于学多少,全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以及他们和师傅们的关系!没有人专门去教他们手艺!
当然,想当学徒工必须满十八岁,我可不想背录用童工的罪名!”
一听当学徒工还有工资,一些人开始心动了,张梁的舅姥爷开口问道:“那拜师学艺呢?”
“拜师学艺就不一样了,虽然没有工资,但是我会精心教他们手艺!
不过,你们也要有心理准备!你们都见过我小时候学艺的情景。
拜师学艺,我可是真揍!你们别心疼!”
“我看还是拜师学艺!揍不要紧,孩子交给你!不听话,不好好学,使劲揍!我们绝对不心疼!”张梁的二大爷狠狠吸了口烟,坚决的说道。
第76章 张梁收徒
“你们可要想好了?拜师学艺,你们按照老规矩,写好拜师帖,我只保证不打死打残!”张梁笑着说道。
只是他的笑容,在那些侄子、外甥们看来,比恶魔还可怕。
什么叫只保证不打死打残啊?
这是学手艺,还是刀山火海啊?
张梁这话一说出来,很多家长也都变了颜色。
这是真打啊!
现在的孩子,他们平时都舍不得打几下,送过来让张梁打。
他们送孩子来学手艺,只是看到张梁上电视了,感觉很厉害。
又没有其他好出路,这才带着孩子过来试一试!
现在张梁一说,学手艺要做好挨打的准备。
好几个人开始打退堂鼓!
看着几位叔伯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张梁心中暗笑,“你们以为学手艺容易呀,我有今天的手艺,当初受了多少罪,挨了多少打?”
张梁也不着急,慢慢坐在沙发上,喝着茶,等着他们的决定。
想学手艺,没有吃亏受罪的决心,还是不要学的好。
他这里又不是托儿所,帮他们免费看孩子的!
最后还是二大爷说话,“木匠手艺,是我们张家的老祖宗,给我们子孙留下的吃饭的手艺!
我年轻那会儿,想学,可是环境不好,连饭都吃不饱,哪有精力学手艺!
我们这些不孝子孙!
要不是三叔硬逼着梁子学手艺,我们张家传了六代的木匠手艺就失传了!
小伟,别怪爷爷心狠!
今天一夜就把你交给你梁子叔了!就按照他说的,只要不打死打残,一切由你梁子叔说了算!”
“爷……”
小伟的脸都白了,他很想问问爷爷,我到底是不是你亲孙子!
你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行!二大爷,那我就收下小伟了!”张梁点点头。
“二哥说的对!是我们这些子孙不孝!差点让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失传!
梁子,小山也交给你了!”三大爷也跟着做出决定。
“梁子,姑奶奶也把小丰交给你了!”姑奶奶也跟着表态道。
姑奶奶是张梁老爸的亲姑!
张家硕果仅存的一位长辈!
“没问题,姑奶奶!只要小丰是那块材料,我一定给您培养出来!就算没有那个天分,当个木匠,混口饭吃,还是没问题的!”
最终也只有这三位表态,愿意把孩子交给张梁。
其他人有的是舍不得孩子受罪,有的是想着观望观望!
张梁不是收了三个徒弟嘛?
先看看,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不听话,使劲揍!
可惜,他们不知道,今天张梁之所以这么爽快的答应收徒,是因为他们和张家本家这些亲戚一块过来。
张家的手艺是祖传的,张家人都有权利学习。
过了今天,再想拜师,可就难了!
尤其是今天这些人,张梁已经在心里给他们判了死刑!
张梁说的很严重,只保证不打死打残,其实这只是一种方法策略。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老祖宗的智慧无处不在。
其实张梁带兵十几年的经验,想收拾几个十六七岁的小屁孩,那还用的到揍,这么原始的手段。
说打死打残,这不过是试探,看看学手艺的决心有多大;就这样了,真要收下,到时候别说打了,可能骂两句,就敢反出师门。
这样一人家出来的,没几个敢收来当徒弟的!
最多是到了年龄,到厂里去当个学徒工!
“姑奶奶,二大爷、三大爷!等回头找个好日子!咱们举行个拜师仪式!
我就正式收他们入门!”好在还有三个徒弟可收,张梁笑道。
“小舅姥爷,我也要拜师学手艺!爸,我要跟着小舅姥爷学手艺,我不怕吃亏!我皮厚,不怕挨揍!”
喊张梁小舅姥爷的是张梁亲大爷家大姐的孙子。
张梁的大姐,比张梁的老爸还大一岁。
“行!好孩子,舅姥爷收下你了!”
“小舅,这……这不乱了辈分吗?”张梁的大外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刚才他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没说话。
儿子要是拜小舅当师傅,那不是和他一个辈分了吗?
“没事,当初我五姐夫还跟着我爷爷学手艺呢!这算是隔辈收徒!”张梁笑道。
见张梁收下四个徒弟,其他人也都不好意思继续待下去了。
说了会话,就纷纷起身告辞。
只留下决定拜师的四家。
“哈哈,今天是个好日子,梁子也开门收徒了!
小姑,二哥、三哥,光子,你们都别走了!我炒几个菜,咱们庆祝一下!”张梁的老爸开心的说道。
老爸不喜欢学木匠,不代表他不希望张家的木匠手艺发扬光大。
“好!咱们张家的手艺又有了新的继承人,是该好好庆祝庆祝!小伟,去,回家找你奶,把我藏着的那两瓶好酒拿过来!”二大爷高兴的说道。
张梁老爸忙活着去炒菜。
张梁则陪着姑奶奶、二大爷三大爷们聊天。
“姑奶奶,您老最近身体怎么样啊?”
“我身体好着呢!能吃能喝的!”
“那就好!您身体好,就是儿孙们的福气!”
“梁子,你那个电视什么时候播啊?”二大爷问道。
“快了,说是过了阳历年就播!到时候我提前给您说!”
“好!好!我们张家也出了个明星!”
“什么明星啊!就是人家电视台想拍介绍传统手艺的节目,杨芮的二婶把我介绍过去,当背景的!”张梁谦虚道。
“那也不错!凡是都有个开始,你这才刚开始!以后日子长着呢!”
“嗯,我知道!”张梁点点头。
陪着长辈们说了一会话,老爸那边动作很快,六个菜炒好了。
酒菜上桌,一家人坐下来,推杯换盏,说着家常话。
说到先祖的荣光,一桌人骄傲的拍案叫好。
说到后辈的不孝,差点让先祖手艺失传,又忍不住摇头叹息。
展望未来,一个个都希望儿孙们能在张梁的带领下,把先祖的手艺发扬光大。
一场酒宴,喝到十点多。
期间把收徒的日期敲定下来,定在元旦那一天。
取新年新气象,万物更新的寓意。
最后二大爷、三大爷、老爸都喝多了。
第77章 丁字结合榫
“丁字结合榫,分为圆材丁字结合榫和方形材丁字结合榫,方材丁字结合榫又分为大格肩和小格肩。”
张梁拿着角尺和铅笔,在木料上画线,五姐夫则在一旁给王宇飞等人讲解着。
两个人配合的非常不错。
张梁现在对请五姐夫出山这个决定,暗暗给自己点赞。
这个决定简直太英明了!
五姐夫的精气神一天一个样,人就是这样,不怕苦、难,就怕没有盼头,没有希望。
也是五姐对他照顾的好,虽然经历了二十年的醉生梦死,但是身体并没有大毛病,恢复了精气神,身体也在快速的恢复中。
“梁子,现在画的就是方材丁字结合榫中的大格肩榫。
格肩又有带夹皮和不带夹皮两种做法。
格肩部分和长方形的阳榫连在一起,为不带夹皮的格肩榫,它也叫实肩。
格肩部分和阳榫之间还凿剔开口,为带夹皮的格肩榫,它也叫虚肩。”
五姐夫讲解的时候,张梁已经麻利的画好了线,拿起手锯,开始加工榫头。
先顶着木料的断面锯出两道豁口,然后又横着把其中一块不要的废材锯掉。
翻过来,在另外一面,斜着下锯,锯掉两个小三角……
“张老师,什么叫夹皮?”郑明刚举手问道。
“夹皮?”
五姐夫笑着看了郑明刚一眼,自己刚才好像说的很清楚了吧?
不过五姐夫还是拿起一根张梁刚刚加工好的榫头,指着大家讲解,“看到了吗?外边这个三角就是夹皮!格肩,说的也是它!
里面中间这个长方形的榫头,叫做阳榫!夹皮和阳榫连在一起,就是实肩!
如果像现在这样,中间被锯出一道缝,把夹皮和榫头分开,就是虚肩!”
“明白了吗?”说完五姐夫专门又问了一遍。
“明白了!”
如果这都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
“那好,我来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什么是格肩榫?”四姐夫笑着给大家出了一个考题。
“张老师,丁字结合榫就是格肩榫吧?”郑明刚举手回答道。
“呵呵!很好,丁字结合榫是格肩榫,对,但是不够准确!只能说格肩榫是丁字结合榫的一种!
丁字结合榫还有一种不带格肩的做法,工匠们把它形象的叫做‘齐肩帮’!又叫‘齐碰头’。
一般只有比较粗糙的家具才不格肩,而用‘齐肩膀’。明清家具中只有侧面和背面会用‘齐肩膀’。”
“这人是谁啊?挺牛逼的样子?”直播间里刚进来的【宁去去】问道。
“这是五姐夫,老兵专门请来当老师的!”最近长期驻留在直播间的【6的一匹】帮着解答道。
“五姐夫很厉害,讲解的非常到位!”【会飞的鱼】也在直播间。
“是啊!就连我这不懂木匠的都能听的懂!”【浦东涛涛】也在直播间现身。
刚才大家都在安静的看张梁干活,听五姐夫讲解。
这会一个人说话,一连串的‘邓闲’们都纷纷冒泡。
“可惜,五姐夫的手残疾了,不然一定也是位木匠大师!”【6的一匹】感慨道。
经过两天的直播教学,五姐夫在直播间也有了一定的名气。
“五姐夫的手怎么了?”【宁去去】最近有事没看直播,不清楚情况。
“听老兵说,是被电锯伤了,一只手整个都没了!”【会飞的鱼】打出连串的伤心表情。
“啊?!怪不得那天老兵发那么大火!”【宁去去】恍然大悟道。
“老兵是不想五姐夫的悲剧在他们身上重演!”【一般说来啊】也冒泡发表意见。
“老兵大气啊,这是直播教学!”【樵少唯一】送上十个赞。
“那是,我就喜欢老兵这实在劲,为了教战友木匠,还专门请来老师!”刚才陈哥也在窥屏,这会忍不住出来发表意见。
“如果我们国家的传统手艺人,都像老兵这样,不藏私,不留一手,那么我们的传统手艺也就不会走向灭绝了!”【6的一匹】一连送上100个赞。
“不一样的!”杨芮的小表哥【领头羊】正闲着无事,干脆接过麦,当起来场控主持给大家解说。
【领头羊】是做古董生意的,对传统工艺了解的相对比较多。
“在以前,交通资讯都不发达,一个老木匠也就能辐射方圆十里木工活。
木匠收徒往往都是乡里乡亲,徒弟出师后,就会和师傅一起分食这“十里蛋糕”。
因此有些老木匠会“留一手”,以威震这“十里蛋糕”的主动权,不然真的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今天直播间里气氛很和谐,大家都非常享受的看着张梁干活。
以前看的都是无声直播,现在换成有声的了,有五姐夫在旁边给解说,大家看的更加过瘾。
各种小礼物,也刷个不停。
这会没事,抱着手机计算礼物的晓晓,忍不住在直播间里爆料,“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哥准备收徒了!
是真正的,按照老规矩收徒的那种!”
“哇!晓晓美女说话了!”
“666666”
“666666”+1
“666666”+10010
“老兵威武!”【烟灰缸里的思念】送上一百个赞。
“晓晓美女,强烈要求直播老兵收徒全过程!”【6的一匹】送上十个办卡。
“晓晓美女,强烈要求直播老兵收徒全过程!”+1,会飞的鱼也夫唱妇随送上十个办卡。
“同求!”【不吃草的老牛】送上十个办卡。
“同求+1”【浦东涛涛】送上十个办卡。
“我也要拜师,师傅请收下我吧!”
“拜师+1”
“拜师+2”
“拜师+10086”
直播间再次开启刷屏模式。
“没问题!看在你们打赏这么多礼物的份上,到时候一定给大家直播我哥的收徒仪式!”
“66666”
“66666”
“晓晓美女,威武!”
“晓晓美女,霸气!”
“晓晓美女,千秋万代!”
晓晓的话,又引起一阵刷屏,一阵礼物乱飞。
一时间直播间里众‘邓闲’的精力都放到了张梁收徒上,连张梁干活和四姐夫的讲解都没人关注了。
有没有人关注,张梁都一样的干活,四姐夫照样给王宇飞他们讲解榫卯连接的知识。
“方材丁字结合榫和平肩榫一样,也有“透榫”和“半榫”之别,透榫的榫头穿透榫眼,断面木纹外露。
半榫的榫头不穿头榫眼,断面木纹不露。
透榫比较牢固,但是不如半榫整洁美观。”
“张老师,那什么时候用透榫,什么时候用半榫,这个有什么讲究吗?”依然是郑明刚举手发问。
第78章 拔步床的秘密
五姐夫赞许的看了郑明刚一眼,他也发现了郑明刚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
当老师的没有说不喜欢学生提问的。
“透榫刚才我也说了,他的特点就是木纹的断面会外露,看上去不够美观,因此在使用上,我们一般会把透榫放到家具的侧面和背面!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刚才也提到了,那就是透榫相对于半榫牢固性要好!
像椅子腿足上的横枨,这些承受力度比较大的位置,我们会选择使用透榫!”五姐夫耐心的给他们讲解着。
五姐夫和王宇飞等人,一问一答间,把丁字结合榫讲了个透透澈澈,不光讲了方材丁字结合榫,还引申讲了圆材丁字结合榫。
张梁手锤敲击凿子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响,像是在给他伴奏。
仿佛山泉敲击岩石,发出的清脆声音,再次淹没了直播间里的喧嚣,直播间陷入平静。
生怕打字的声音会影响到张梁干活,打搅了五姐夫教学。
大都安静的看着张梁工作。
一时间,略显空荡的家具厂,陷入一片和谐的氛围。
这时从门口进了一群人,领头的是李广振。
一进院门,仿佛也被家具厂和谐的氛围所感染,站住脚步,静静的看着院里配合默契的张梁和五姐夫。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张梁终于完成了所有方材丁字结合榫的开凿,放下手里的凿子和手锤,站起身来。
“哟!李镇长!”张梁装作刚刚发现李广振,笑着打招呼,“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不叫我一声?”
其实李广振一进来,张梁就发现他们了,这么一大群人,想看不到都难。
只不过,当时正好还差几个榫卯没有开凿完,李广振不叫他,张梁也乐的装没看到。
“呵呵!刚到没多长时间,看你专注的工作,就没打搅你!”
“欢迎李镇长来指导工作!”张梁笑着上前和李广振握手。
“你这个小张,就是太客气了!我就是路过,进来看看,顺便讨杯茶喝!”
“茶有!李镇长还有诸位领导,快屋里请!晓晓赶紧给诸位领导泡茶!用你嫂子带来的茶!”张梁热情的招呼大家进屋。
这时一名四十多岁,长的颇有一些富贵气息的中年男子,突然快步走向拔步床。
“漂亮!太漂亮了!”中年男子操着一口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赞叹道。
“……”
张梁看向李广振,询问对方的身份。
“哈哈!小张,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俞总!是来咱们镇考察投资蔬菜深加工项目的!”李广振笑着给张梁介绍。
蔬菜深加工项目最近几年很火,原本都集中在寿光那边,随着寿光市场的饱和,投资商渐渐的把目光转向了鸢都其他县市。
“俞总,您好!您好!欢迎俞总到我们三十里铺子来投资!”
怎么说也是来自己家乡投资的,总要给人家的面子,张梁热情的问好。
“你好!”俞总冲张梁轻轻的点了点头,又把目光转向了拔步床。
“秒!简直太妙了!”嘴里不住的赞叹道。
对于俞总的轻视,张梁没有往心里去,毕竟人家在不住的赞叹自己的作品。
对于一名木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