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1-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结构,以木为主,极易点燃。一旦着了火,火势一起,想要扑灭,简直是不可能。

    秦明抽出匕首,以最快的速度割破了被褥,然后拿过茶壶,把茶水倒在上面,捂住了口鼻,然后有丢了一块给苏轼,闷声说道:“走!”

    苏轼已然六神无主,连忙跟了出去。只见一开门,一股热浪扑来。秦明定睛一看,这火势是从一楼烧上来的,再一看,原先绑在一楼的那些个蟊贼,都不见了!

    是谁放的火?

    秦明心中闪过一丝疑问,但很明显,现在要想从正门出去是不可能了。火势很快就会蔓延上来,唯今之计,只有从二楼往下跳,才能有一线生机。

    秦明当机立断,下令道:“你们都从我的房间跳下去!”

    皇家军校的学员们。都是经过有素的训练的,这区区一丈半的高度,难不倒他们。只见他们两人一队,纵身一跃。然后将将到地面的时候,顺势一个翻滚。

    苏轼这才明白,为何陆承启对他们充满了信心。因为这些皇家军校的学员,每一个都是按照他设计出来的军师套路训练,为的便是训练出这个时代的特种兵。侦察。反侦察,敌后渗透,迂回穿插,传递情报,斩首行动……他们都有训练,而且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其中便包括如何在敌国的酒楼茶馆中狙杀敌国重要人物,不管得没得手,如何撤离的科目。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形,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倒是苏轼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慌乱中失去了往日的英明神武,像一个无头苍蝇,被别人牵着走。

    三队皇家军校学员们下去之后,秦明喝道:“大才子,你跳!”

    苏轼愣了一下,刚想说什么的时候,秦明急道:“怕什么,他们会接住你的!快点啊,火势要过来了!”

    话没说完,房间的门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响。隐隐还有股桐油的味道。

    秦明大惊失色,失声叫道:“有人想将我们置于死地啊!”

    苏轼还在磨蹭,秦明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抱起苏轼略有肥胖的身子。举重若轻的模样,喝道:“下面接着!”

    苏轼只觉得身体像腾云驾雾一样,吓得都叫不出声来,差点把抱在怀中的尚方剑都丢了出去。下一刻,只觉得有人稳稳当当地接住了他,苏轼的灵魂才算回到了躯体之中。

    紧接着。皇家军校的学员们一个个跳了下来,秦明亲自断后,把苏轼的行囊背好之后,也同样纵身一跃,然后一个打滚,根本没伤着半分毫毛。

    苏轼见秦明把他的行囊背了出来,这才想起,陆承启给他的密旨还在行囊之中。若是到了紧急时刻,单凭这尚方剑,没有圣旨在手的话,他想要调动厢军,还是很困难的。

    秦明把行囊交给苏轼,环顾了一下周围,发现一行十六人,全都到齐之后,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没拿吗?”

    每个皇家军校学员身后,都背着一个行囊,异口同声地说道:“没有!”

    秦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小兔崽子们,这次做得不错,总算没枉费我一番心机。”

    苏轼脱离险境之后,总算恢复了一两分神采。只是惊吓过度的脸庞上,血色还是有点少。怔怔的看着被大火笼罩起来的客栈,喃喃地说道:“是谁想要致我们于死地?”

    秦明冷笑一声,说道:“定然是那幕后黑手了,连桐油都洒了上去,分明是不给活路。还好我们机灵,不然的话,真的就成了烤全羊了!”

    苏轼现如今状态不算很好,睡得迷迷糊糊间,差点被人烧成一团黑炭。又经过了腾云驾雾,脑袋里的聪明才智,似乎还停留在客栈里面,听着秦明的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应好。

    不过,苏轼到底是苏轼,心态调整得很快。不一会,苏轼的思路便慢慢回来了:“秦大郎,你有没有看到别的人走出来?”

    秦明一愣,他只是在想,谁这么想他们死,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此刻,一个皇家军校的学员说道:“苏大才子,我起来的时候,没有发现客栈里面有人呼救,也没有惨叫声。想来没人会睡得那么死,那么大声的叫走水,死人都听得到了。”

    秦明冷笑道:“好大的手笔,搭上一间客栈,都要致我们于死地,这是有多大仇啊?”

    此时,被全部淋上桐油的客栈,已成一片火海。苏轼怔怔地望着一片通红的火势,照亮了半边天,心中念头急转,可半天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现在唯一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有人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身份,而且想要杀死他们。苏轼就想不明白了,他们为何不在酒菜里面下药,非得先是派出一伙蟊贼来杀他们,然后又放火烧楼呢?

    秦明听了苏轼的疑问,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那个学员的脑筋转得快:“难道这幕后黑手是用这手段告诉我们,不要再查下去了?”

    秦明眼前一亮:“对,他就是在说,再查下去的话,下一次就是来真的了!”

    苏轼闻言,没有言语,只是呆呆地看着化作一片瓦砾的客栈,仔细思索着里面的线索。过了好一会,苏轼想到一个很重要的破绽,突然开声问道:“那么喊走水的,又是谁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龙颜震怒

    秦明一愣,说道:“不是监察士他们吗?”

    苏轼也愣了一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对啊,按理说,监察士早就在附近了。可他们为何没有阻止他们放火呢?”

    秦明摇了摇头,苦笑道:“现在别说人,鬼影都没有一个,大才子,你问我,我问谁去?要不我们回梓州城,找到监察司一问便知了。”

    苏轼摇了摇头,说道:“此地疑点还有许多,我没有想通。等火势歇了,我要进去翻看一次,不然我不甘心。”被人算计了两次,还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苏轼到底还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被人这般欺负,这一口气是怎么都咽不下去。

    秦明看了看天色,估摸现在也不过是寅时左右,要等到天亮,还有一个时辰。此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再中了埋伏,说不定真的会全军覆没。秦明也默认了这个结果,起码在这里,还有点火光,黑暗中心里面也算是有个着落。

    火势笼罩了整个客栈之后,慢慢地减弱了。毕竟昨日才下过雨,即便客栈内部很干燥,也浇上了桐油,可一时半会是烧不掉整个客栈的。

    再加上这个客栈的厨房不在客栈里面,而是在客栈外面,一时半会还波及不到。只是火势太大,热浪逼人之下,接近不得而已。

    又过了半个时辰,火势已经渐渐熄灭了。只剩下零星的火苗,还有烧红了的木头。见火势一小,苏轼立即前往厨房。刚进厨房,便闻到一股血腥味。苏轼连忙加快了脚步,推开柴房门一看,三个被剥得赤条条的汉子,倒在了血泊之中。

    秦明一进来,也愣住了。苏轼蹲下来,观察了一番,发现这三人手中都有着厚厚的茧。心中登时明亮了:“秦大郎,我们看到的店小二,不是真的!”

    秦明也明白了过来:“没错,真的店小二。已经被人杀了。这三人,一人是厨子,一人是小二,一人是掌柜的,都被人预先杀死。然后放在柴房之中,专门候着我们送上门来。”

    苏轼一阵后怕,若是这伙蟊贼的武艺再好一点,计谋再狠一点,恐怕倒下的就不止这三人了。

    秦明问道:“现如今怎么办?”

    苏轼白了他一眼,说道:“还能怎么办,报官啊!”

    余下的皇家军校学员也沉默了,此行没有一件事是顺利的,似乎从进入梓州城开始,便有一张专门针对他们的网开始洒了下来。他们就像网中的鱼。想要挣脱,却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众人掩盖起了柴房,稍稍阻挡了一下浓厚的血腥味。而后,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都在等着天亮。

    时间缓缓地流逝着,黎明前的黑暗过去后,天终于在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借着幽幽的亮光,苏轼踏入了被烧成空壳子的客栈,开始搜寻着有用的证据。

    但一场大火过后,任何痕迹都消失了。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个客栈的空壳。弄得满手火灰,却毫无发现的众人,再一次回到厨房,洗漱一遍之后。便启程去梓州城报官了。

    两日后,通过监察司的渠道,远在京兆府,长安城,皇宫之内的陆承启,接到了苏轼他们遇险的报告。这是监察司第一时间呈上去的。列为了最高机密。

    陆承启弄掉火漆之后,摊开暗报一看,登时大怒。苏轼的身份如此保密,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得知了他们的行踪和目的?连朝廷钦差都敢谋杀,难道这些人贩子的胆子,已经大到这等地步了吗?

    陆承启不敢想象,在大顺一片繁荣的景象下面,居然是如此的暗流涌动。这些人,连钦差都明目张胆的要杀,还假借贼人之手,简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啊!

    不过,越是这样,就越是说明了,陆承启派苏轼出去是对的。此举,确实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些人如此丧心病狂,也证明了幕后黑手,定然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消息又怎么会这么灵通?

    陆承启并不是天才,但智商、情商也还在正常人的范畴之内。事情明显到这个地步,他要是再想不到,就枉做了这么久皇帝了。

    “苏东坡接连遇险,要不要给他再多点保护的人?”这个念头,陆承启一闪而过,很快又否定了。很明显,此刻战场,不仅仅是在梓州路、夔州路那边了,连带着朝廷里,都是战场。

    一边的战场,是苏轼主导;而朝廷里的战场,则是陆承启在后面给予苏轼支持,尽可能稳住局势,同时在长安城中展开排查,一切的可疑人都要监管起来。

    正当陆承启在腹中构思着如何揪出这个幕后黑手的时候,苏轼的奏疏也后脚到了。陆承启拆开一看,发现苏轼的奏疏,尽是报喜不报忧。陆承启也知道,要是苏轼求援的话,那就显得他自己无能了。哪一个臣子,肯在皇帝面前承认自己无能?那不是自断仕途嘛!即便苏轼生性耿直,也不会耿直到这个地步。

    陆承启看完奏疏之后,注意到一件事,那便是梓州路的土地兼并,似乎演变到了一个微妙的时刻。大部分自耕农,在历代子孙分家之后,已经开始养不活一家人了。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地主有田,但缺少劳动力;农民有劳动力,却缺少田地。下一步演变,便是缺少田地的农民,不得不成为佃农,为地主耕田,受到地主的剥削。

    “这件事,是要开始铺垫了……”陆承启喃喃地说道。

    思虑良久,陆承启摊开了一张宣旨,提笔写了一道密旨,唤来小黄门送到监察司,对监察司司长许景淳亲自宣旨,不得有第二人在场。

    小黄门领旨而去之后,陆承启又拿起了桌面上的一封奏折,脸上露出一个苦笑:“嘿,我赚钱的本领不差,花钱的本领,更是空前绝后啊!”

    原来,这是户部呈给他的奏折,林镇中亲笔写道,国库盈余仅剩两百万贯了。陆承启原先也不信,几千万贯钱就这么没了,还撑不到一年时间。可林镇中把花费的林林总总都列进去之后,陆承启看到,出征、治河、造船、军器监、俸禄……哪一项不是庞大的支出?

    “看来,又是时候开蹴鞠福彩了……”此刻,距离八月秋收,还有一段时间。商税一时半会又入不了国库,想要迅速敛财,还是蹴鞠福彩来钱快。

    “用什么借口好呢?对了,治河!”陆承启想到这,微微一笑。黄河永远是下游百姓的痛,经常有家不能回。用治河的名义开办蹴鞠福彩,肯定能迅速集聚巨资。况且,陆承启也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现在真的很需要钱去开挖运河。这笔钱也确实会用在治河之上,他并没有说谎。(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再开蹴鞠联赛

    翌日,《大顺民报》刊登了一条令京兆府彩民都异常兴奋的消息。自打春耕以来,便偃旗息鼓的蹴鞠联赛,又再一次开启了!

    这可是多少人的发财梦啊!运气好的话,中个几十贯,一年的收入就进荷包了。而且当面兑换,不记名,童叟无欺,在这个舆论不发达的年代,靠着口口相传,竟然也创下了蹴鞠联赛开赛半年,就创收过千万贯的记录。

    现如今,蹴鞠联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顺民报》上刊登了,由于联赛开早了两个月,所以采取升降级赛制。也就是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来保证竞争的顶级性和公平性。

    《大顺民报》上指出,上一个赛季,处在甲级联赛的最后两名,掉级到乙级联赛去。而提早两个月开赛,就是要在乙级联赛中,经过每每两场的角逐,积分最高的两支队伍,则进入甲级联赛。

    分级比赛的待遇区别,在于夺冠的待遇不同。乙级联赛夺冠,只有区区一千贯奖金,这不能算多,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可甲级联赛的冠军,却有一万贯的奖金,而且是每个人一万贯!

    这丰厚的奖励,让许多人都心动了。但《大顺民报》刊登了,参赛队伍,需要经过太医院的身体检查,确保健康之后才能报名。且报名要以俱乐部的名义报名,私人的名义是不行的。报名的时候,要填写一份合同,确保遵守蹴鞠规则,尊重裁判判罚,不做有违蹴鞠道德精神的事,服从管理等等。官府有感上一个赛季蹴鞠联赛的混乱,所以专门成立了一个蹴鞠部,隶属刑部,进行管理。为何是隶属刑部?报纸上解释说了,蹴鞠福彩的管理,还是在户部。但是对蹴鞠联赛的管理,却要落在刑部身上了。术业有专攻,对于维持秩序,还是刑部来得专业一些。刑部也会培养专业的裁判。以及维持秩序的人员。这都出于陆承启的考虑,户部和刑部相互掣肘,免得蹴鞠联赛弄得像后世的某协一样,堂堂十几亿人的大国,就找不出十一个能踢球的。

    银河蹴鞠场外。很多人听着识字秀才念《大顺民报》的内容,不解之下,立时问道:“什么叫俱乐部,合同又是什么东西?”

    那秀才不悦地说道:“能让我读完吗?”

    这个年头,读书人是很受人尊敬的,那人谄笑道:“秀才,你先读,我听着。”

    秀才又读到:“……现规定,甲级蹴鞠联赛俱乐部有三十支,乙级蹴鞠联赛俱乐部有二十支。每个俱乐部。需要提交两套比赛服饰以上。报名规则,先报先得,报完即止。如果审核,蹴鞠队人数不够,则会被撤销名额,由后面补上。每支蹴鞠队,需要有正式蹴鞠队员十一名,预备队员九名,最多也只能有十名。教练一人,教练组若干人。俱乐部要组成蹴鞠队。则必须要和每一个蹴鞠队员签约,工钱不能少于每年二十贯,也可以随着市场价而浮动。教练组也要给工钱,实行雇佣制。球员受伤。由俱乐部出钱医治。若残废,俱乐部负责此球员以后一生的生活……”

    上一赛季还没有过去很久,许多人都记忆犹新。这些专业名词,只要喜爱蹴鞠的人,都明白。可新的名词,如俱乐部。蹴鞠道德精神什么的,就不明白了。还好在正文后面,附带了解释。所谓俱乐部,其实也就是担保人,或者叫掌柜的。这个时代,人们信奉的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所以设立俱乐部的目的,一个是确认你们不是为了踢球而放弃了原先的产业,换而言之,就是俱乐部掌柜的必须有产业,才能承认你俱乐部的合法地位,需要向商业部申报。第二个呢,就是避免了不是大老板,而撑起一支蹴鞠队,到最后弄成破产。第三呢,自然是提高了门槛,避免阿猫阿狗什么的,都来组个俱乐部玩玩。长安城别的不多,富二代官二代等纨绔子弟还是多如牛毛的。

    有了这种门槛限制,蹴鞠联赛突然间变得规范多了。这也是陆承启根据后世足球联赛,所制定出来的。没有好的制度,再好的事物都会被人玩坏。历史已经不止一次证明了这个道理,世界上不可直视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听完所有的规则,原先一些人蠢蠢欲动的心突然熄灭了。门槛的提高,想通过玩蹴鞠赚钱,变得遥不可及。许多人现在已经找到了组一支蹴鞠队赚钱的门路,只要物色好有潜力的球员,打出成绩之后,就能拿到球衣的广告。

    可这一旨规定,硬生生破灭了他们的希望。不仅组建俱乐部门槛就把许多人拦在门外,他们算了一笔账,要是组成一支二十人的蹴鞠队,至少要自个先掏四百贯的腰包。更何况,还要请教练,还要管饭等等,没有千贯身家的人,这怎么玩?

    再说了,广告费能有多少?球衣广告的话,不过是每场二十贯。顶天了不过百贯。可你要保证,你能踢出成绩来啊!要是踢不出成绩,一切都白搭了。

    先前,蹴鞠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