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纵横-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暂时还不清楚,你看有没有办法救救她。”苏兰期待地望着柳天舒。

    蚌埠的情况十分复杂,柳天舒虽然让孙参谋在蚌埠安排了特工人员,但这些人员大多还处在雪藏阶段。上次起用的两个特工,因为传递信息的方式十分巧妙,根本没引起敌人的注意,暂时没有撤回,不过两人随即停止了行动。

 第四百四十七章老师有难

    从张八岭返回王家店,那是一周以后的事。

    这次袭击鬼子军列,虽然十六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战士伤亡高达五百余人,但取得的战果还是十分喜人的,他们不但消灭了押送物资的两个日军中队,还端掉了狼头据点和腾庄据点,再加上阻击部队消灭的敌人,消灭的鬼子竟然超过了六百人,单从敌我伤亡比来说,就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

    更重要的,是这次虽然兴师动众,但十六团从鬼子军列上搬下了足够维持一个师团两场中等规模所需的作战物资,单是重机枪,就到达了六十挺,而歪把子机枪,更是接近两百余挺,至于子弹,用一句堆集如山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当初郭四中看到如此多的战利品时,简直连嘴都合不上,只是叫唤着发大财了发大财了。

    对于轻重机枪手雷子弹之类,柳天舒到也没放在心上,最让他高兴的是从军列上搬下了六门九二步兵炮,加上平板车上的缴获,单是九二步兵炮,他的十六团就多增添了十门。

    他的十六团炮营原来就有一个步兵炮连,拥有四门步兵炮,可惜上次打松下信之那一仗,将所有炮弹全部打光,而且步兵炮也损失了一门。

    现在不但多了十门炮,而且还有上千发炮弹,这让穷怕了的柳天舒,不由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些武器弹药,当然并没有全部运回王家店,有一半被藏在了张八岭。

    这些武器弹药,足够装备三个团,就算他的部队全部换装,也用不了一半。

    回到王家店,柳天舒还没有缓过气,就接到支队电报,说第四支队武器弹药缺乏,让他们支援一点,另外路东的支队也缺枪少弹,让十六团也支援一部分。

    郭四中看到电报,脸上就没有表情,刘副团长听到这话,自然就有些不乐意了。

    “团长,政委,这些武器是我们十六团舍了老命才抢来的,上交一部分给支队,这我没意见,怎么还让我们送武器给四支队啊。”

    四支队在整个新四军中,都是实力很强的部队,他们在皖西北算是一支很强大的力量,就是第五战区的部队,也对他们十分忌惮。

    说句不好听的话,四支队一直比五支队强。

    柳天舒吸了一口烟,想到支队发来的电文中,不但要求十六团支援四支队,而且还列出了武器数量,他自是知道这事没有商量。

    “刘副团长,别说了,都是新四军,都是为了打鬼子,只要这些武器用在打鬼子上,我个人没有意见。政委,既然支队已明确指示,我们还是要服从命令,这事就由政委负责处理,我准备建一个步兵炮营,所以步兵炮我认为最多送一门给支队,再说,这玩意没有炮弹,就是一个累赘,迫击炮到是可以各送四门,其余的,政委辛苦一下,先拟一个清单,然后我们再讨论一下。”柳天舒望着两位说道。

    这次部队缴获了不少迫击炮和掷弹筒,这些可以适当送一些出去,至于子弹和歪把子机枪,这个不妨大方一点,反正这些东西就算打完了,也好想办法。

    “行,这事我来处理。”郭四中看到柳天舒对支队的指示并没有抵触,也就放下心来。

    有了武器弹药,自然扩充部队被列入了议事日程。

    近段时间,按照中央的指示,王家店根据地也开始实行减租减息运动,好在上次鬼子扫荡,那些对鬼子心存幻想的百姓,遭到了鬼子无情的屠杀,让根据地的人民认清了日本鬼子凶残的本色,再加上十六团连续打了几次大胜仗,连鬼子也不敢轻易跑到根据地来撒野,这减租减息运动竟然十分顺利地开展起来。

    根据地的农民这时也被发动起来,积极参加抗日工作,青壮参加队伍的热情也陡然高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十六团招收了一千二百个新战士。

    到了七月,军部的命令到了,十六团扩编为新四军第七支队,支队长柳天舒,政委郭四中,政治部主任苏兰。刘副团长升任为参谋长兼副支队长。

    第七支队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另外支队直属侦察大队、警卫营、后勤部、野战医院、新兵团等。

    因为第七支队并没有被国民政府认可,自然也不存在编制问题,只是部队一下子扩大成了支队,新兵自然占了较大比例。

    既然上级已同意组建第七支队,下面的干部自然也需要进行调整,经过柳天舒、郭政委,刘参谋长和新到的苏部长研究后,决定由童贵杰任一团团长,华春阳任政委,下辖三个营,龙志水担任一营长,教导员盛明,二营长桂学兵,教导员周湖,三营长严七木,教导员杨博文。每个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团直属一个迫击炮连。

    一营在张八岭原本就发展到了六个连的规模,这次扩编,童贵杰从张八岭的民兵中挑远了三百人,加上新招收的战士,很快就完成了部队的补充调整。

    二团的团长由谢屏才担任,政委蒋先华,参谋长兼副团长秦永河。独立一营调入二团。

    一营长高伟衡,教导员韩成。二营长凌一宣,教导员国思年,三营长唐伟华,教导员贾朝东,同样每个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团部直属一个炮迫击炮连。

    三团的团长由欧标飞担任,政委沈小从。一营长侯乙放,教导员王石柱,二营长康水东,教导员傅兵,三营长童武,教导员孙光。

    康水东的四营直接编入三团,同时原定编为独立二营的投诚伪军,也全部编入了三团。

    同时,支队直属的炮团下面的步兵炮营和迫击炮营,也迅速完成了人员补充。

    那些新招收的青壮,凡是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全都进新兵团进行训练。

    一时之间,整个根据地开始了热火朝天的紧张训练。

    根据地大了,地方党政建设自然也要跟上,好在这有郭四中政委负责,他已被任命为皖东根据地党委书记兼第七支队政委。同时政治部主任苏兰,也在地方政府那边挂了职务。

    苏兰到王家店,这让柳天舒感到十分高兴,两人自从离开北平以后,只在延安相聚了一些日子。两人到了皖东后,柳天舒到十六团任职,而苏兰则留在第五支队司令部,后来第五支队主力离开王家店前往路东,她自然跟着主力到了路东。

    这次上级决定成立第七支队,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最后派她到第七支队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

    这天,柳天舒从炮团回来,刚进屋坐下,苏兰就走了进来。

    “苏主任来了,稀客稀客,快请坐。”柳天舒一见苏兰,就打趣道。

    “好你个柳天舒,难不成要我称呼你柳司令心里才舒服啊。”苏兰闻声笑道。

    雷勇走过来为两人泡了茶退了出去。

    “苏兰,你可是很少到我这里来,怎么样,到这里还习惯吧?”柳天舒将茶杯挪到苏兰面前,关切地问道。

    “这里不错,同志们都很热情。”苏兰笑了一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才说道,“天舒,你还记得杜老师吗?”

    “杜老师?当然记得,她怎么啦?”柳天舒听到苏兰提到杜老师,不由惊奇地问道。

    苏兰所说的杜老师,是当初在燕京大学时的老师,名叫杜尚娟。那个时候,因为柳天舒的成绩很是不错,而且又十分低调,杜尚娟对他十分关照。

    当时杜尚娟还不到三十岁,现在应该也只是三十一二的样子。

    “我得到消息,她在蚌埠被抓了。”苏兰声音低沉地说道。

    “什么?”柳天舒惊得叫出声来,在他的印象中,杜尚娟老师是一个美丽温柔的女教师,一双大眼睛更让她多了一分知识女性的聪慧。

    自己离开北平后,再也没有听到过她的消息,谁知一听到,却是被人抓起来的不幸。

    “苏兰,你快说说,这倒底是怎么回事?”柳天舒焦急地问道。

    随后,苏兰低声把情况说了一遍。原来,抗战爆发后,杜尚娟老师随着学校先期撤离北平的人南下到了南京,后来又去了重庆,一年前回到了南京又到了蚌埠,好像她没有再当教师,而是成了一家报社的记者。

    前不久,南京伪国民政府下面七十六号的特工盯上了在蚌埠的杜尚娟,两天前,特务突然包围了杜尚娟在蚌埠的住处。

    “杜老师是我们的人?”柳天舒听到杜尚娟落到了汪伪特务手里,顿时紧张地问道。

    “应该不是,我们的同志估计,她应该是重庆方面的人。”苏兰沉重地说道。

    “重庆方面?军统还是中统?”重庆方面活动在敌后的情报人员,大多是军统的人,不过也有少部分是中统的人。

    “这个暂时还不清楚,你看有没有办法救救她。”苏兰期待地望着柳天舒。

    蚌埠的情况十分复杂,柳天舒虽然让孙参谋在蚌埠安排了特工人员,但这些人员大多还处在雪藏阶段。上次起用的两个特工,因为传递信息的方式十分巧妙,根本没引起敌人的注意,暂时没有撤回,不过两人随即停止了行动。

 第四百四十八章又到宁远城下

    好在第七支队成立后,按照上面的安排,支队政治部与周围几个县城的地下组织有了联系。

    “这样,苏兰,你联系蚌埠地下组织,严密注意杜老师的事,先把情况了解清楚,我们再想办法。”柳天舒想了想说道。

    不管怎么说,杜尚娟曾经是自己的老师,而且从苏兰介绍的情况来看,她应该是因为参加了抗日活动,才落到汪伪特务机关的手里。

    “好,我这就去安排。”苏兰出去后,柳天舒点了一支烟,想了好一会儿,就向郭四中的房间走去。

    郭四中听了柳天舒的介绍,沉默了一下说道:“天舒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政委,我想亲自去一趟蚌埠。”柳天舒低声说道。

    “什么?你亲自去蚌埠,这绝对不行,你是支队长,没有上级的指示,你不能离开根据地。这事没得商量。”听到柳天舒想亲自到蚌埠,郭四中惊叫着说道。

    “政委,你可知道,我在燕京上大学的时候,杜老师对我就像亲姐姐,这次她落到敌人手里,说什么我也要救她。”柳天舒的眼光穿过院子,望着北边的天空。

    “救人我不反对,但你不能去,我们可以安排人去救。”郭四中毫不让步。

    柳天舒也知道自己离开根据地,到敌人重兵盘踞的城市去,这是严重违反纪律的。毕竟自己现在也算是较高级别的干部。

    现在的第七支队,已与第五支队平级,也就是说,柳天舒这个支队长,当然也有叫司令的,已是与罗司令平起平坐的人物了。

    当然,柳天舒对罗司令这位经历了长征的尸山血海的红军将领,自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政委,那这样行吗?我不进蚌埠城,带着人在城外亲自指挥,这总可以了吧。反正现在根据地的一切比较顺利,鬼子短时间绝不会前来扫荡,我最多去一周就回来。”柳天舒不死心地说道。

    自己进城当然有危险,一旦鬼子知道自己进了蚌埠城,那还不来个拉网式的大搜捕?不过自己不进城,那危险性就小多了,虽然仍然是敌占区,但腾挪的空间那么大,自己又是带着小股部队行动,就算鬼子知道自己在城外,要想抓住自己,也是千难万难。

    “你真的保证不进城?”郭四中一看柳天舒是铁了心要救杜尚娟,就望着他道。

    “我柳天舒说话算话。”柳天舒沉声说道。

    “那这样吧,你把一团带去。如果上面问起,我知道如何回答。”郭四中想了想道。

    第七支队成立后,还没有过大的行动,柳天舒作为支队长,亲自带着一个主力团到敌战区去活动,也是说得过去的事。

    再说,宁远县城上次被十六团放弃,这事郭四中到现在心里还有些难过。

    如果第七支队能在宁远县城周围站住脚跟,对发展壮大根据地,也是一件大好事。

    宁远城离蚌埠不到两百里路,其间柳天舒抽空跑到了蚌埠城外,也可以说是情况突变什么的。

    “好,政委,这样,我带二团侦察大队一个连,外加炮团一个九二步兵炮连和一个迫击炮连组在北进部队,悄然向宁远方向运动,如果条件适合,我保证拿下宁远县城。”柳天舒想了想,觉得郭四中政委说得不错。

    随后,支队几位领导召开紧张会议,决定由柳天舒亲自指挥部队挥师北上,郭四中政委和刘参谋长留守根据地,政治部主任苏兰强烈要求跟着柳天舒北上,大家研究之后也同意了。

    二团随即开始集结,不过,在二团、步兵炮连和迫击炮连开始集结的时候,柳天舒和苏兰,在侦察大队一个连和警卫营一个连的保卫下,已悄然北上。

    跟随柳天舒和苏兰北上的,还有侦察大队下面的狙击小队和掷弹小队。

    在北上的路上,苏兰向柳天舒介绍了调查的情况,原来杜尚娟南下之后,就加入了中统组织,并且改名杜娟秀。

    她先是在南京日报社当记者,后来又被报社派驻蚌埠。

    也是活该出事,汪伪特务机关高层有不少人原来就是中统和军统的人,这些人与重庆方面的特工颇有渊源。这不,蚌埠一个与杜娟秀联系的中统情报人员无意中被从南京到蚌埠公干的特务认出,被秘密抓了起来,禁不住严刑拷打,就招出了杜娟秀。

    据苏兰讲,中统在蚌埠的情报网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就是军统方面也受到了殃及。

    部队到了清杨岭后,自然就驻扎下来。

    “支队长,蚌埠方面传来了消息。”看到柳天舒与苏兰坐在屋里说话,孙参谋拿着一份电文走了进来。

    “什么消息?说吧。”柳天舒抬起头来。

    看到这种情况,孙参谋立即说道:“我们的人已查清楚了,杜老师现在被关在蚌埠城的阳光大酒店,目前还没有受什么罪,不过,敌人好像准备把她押往南京。”

    “鬼子的特务机关插手没有?”柳天舒听后问道。

    “鬼子的特务机关还不知道。应该是汪伪特务暂时不想让鬼子知道。”孙参谋说道。

    “命令我们的人严密监视阳光大酒店,有什么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柳天舒听到鬼子的特务机关暂时还没插手,心里松了一口气。

    日军在南方的梅机关十分庞大,而且其势力无孔不入,一旦得知杜尚娟是中统特工,一定会插手此事,而汪伪特务瞒着梅机关的人,应该是怕鬼子知道后抢功。

    要知道七十六号成立已有几个月,但并没有取得多大成绩,丁默邨和李士群都是很要强的人,自然想在鬼子面前好好露一手。

    “支队长,要不我亲自带人去一趟蚌埠。”孙参谋突然说道。

    “你去蚌埠?”柳天舒不由一愣。

    “我觉得我去蚌埠更能把握时机。”孙参谋沉着地说道。

    柳天舒想了想,点了点头道:“也行,这样,你到侦察大队去挑人,组成特别行动小队,务必要把杜老师救回来,有什么事你通过电台与我联系,行动小队可以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留在城外接应。如果你们没有成功,我们就劫火车。”

    想到杜老师,柳天舒咬了咬牙说道,苏兰听到这话,不由两眼微湿。

    自从参加八路军以来,苏兰自认为自己已学会坚强,到了新四军这边后,又在五支队工作了一年,早见惯了生离死别。不说铁石心肠,但一般情况下,已是很难流泪。

    谁知看到柳天舒那副不惜一切代价救杜老师的情形,她不由得流下了泪。

    目送孙参谋带着人快速离开后,柳天舒开始思考着如何拿下宁远。

    上次自己将宁远县城移交给了郝朝扬然后撤出,后来鬼子大军赶来,最后郝朝扬也不得不撤离宁远。根据得到了情报,重新占领了宁远县城的鬼子,不但对柳天舒恨之入骨,而且对郝朝扬也是十分恼怒,竟然派出部队对郝朝扬穷追不舍,最后郝朝扬带着剩下不多的人马,不得不逃到了皖西。

    想到这里,柳天舒觉得自己对不起郝朝扬,如果不是自己让他进了宁远城,恐怕他的部队也不会遭到鬼子的打击而损失惨重。

    现在宁远县周围一带,再也没有一支国民政府的军队,当然,柳天舒的部队除外。

    上次在撤离宁远县城的时候,就让孙参谋设法留下了八个情报人员,这些人自从被留下后,半年没有启用,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