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475章 最后一个反王
  现在,终于偿到苦果了。
  紧接着的连日南逃中,沈法兴又听到许多坏消息。
  秦军先锋大将王雄诞自淮南同安出兵,渡江攻入江东宣城郡。
  西门君仪自江西出兵,向东攻入东阳,占领金华。
  秦军四路一起攻入江东,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各地就纷纷投降。
  夜晚。
  枢密使、天策上将军徐世绩亲率长江舰队精锐,从海上入松江,直抵太湖。他率部在运河边伏击沈法兴。
  沈法兴部被突袭,大败。
  数万人投降。
  沈法兴的妻妾儿女等也尽落秦军之手,唯沈法兴在亲卫的拼死护卫下,变换衣装,仅百余人逃出。
  江东镇吴郡太守闻人遂安在城中听闻沈法兴到来。
  “使君,机不可失啊。”一名手下劝说他。
  “可沈公待我不薄,当初我仅是一太湖水贼尔。”
  ……
  沈法兴没有直接进吴郡城,他担心闻人遂安,是以先派人了个悄悄的入城找闻人遂安送信,让他亲自来迎接。
  可等来等去,却只等到了闻人遂安的手下将军叶孝辨。
  叶说太守正在城中准备接风洗尘的酒宴。
  沈法兴很狼狈,可作为乱世里走出来的枭雄,他也很谨慎,目光更是老辣。
  几句对话,加上叶的神情,他都看出了问题。
  “拿下!”
  小村庄的一间屋里,沈法兴一声大喝,亲卫牙兵们纷纷拔剑,围住了叶。
  刀剑加身。
  叶笑了笑。
  “你笑什么?”
  叶孝辩笑着道,“本来我想骗你入城,没想到你识破了,那我就不装了。没错,闻人太守已经派人去向北边的徐大帅请降,他派我来诱你入吴城,要将你擒下作为投名状。”
  “乱臣贼子!”沈法兴大骂,这个闻人遂安当年不过太湖的一水寇,后来劫自己的粮草被自己捉拿,本要杀他,后见他也算是条汉子,就招揽到手下,这些年让他一直做到了吴郡太守这个重要的位置,想不到他却在这关键的时候背叛自己。
  “沈公,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啊。如今四海归一那是大势所趋,可你却一直逆天而行,这是自取死路,你总不能自己要死,还要拉着大家一起死吧?我劝沈公一句,放了我,跟我回吴城,然后随闻人太守一起向朝廷投降。”
  沈法兴咬牙切齿。
  叶孝辨昂首继续道,“这外面可都是我的麾下,尽是我的亲信,全是我的部曲家丁,若是我被杀,这里一个人也别想走出去。”
  撕破脸后,便只剩下赤裸裸的威胁了。
  沈法兴不由绝望。
  他清楚的知道叶孝辨所言的真实性,江东藩镇虽然是一个大镇,割据十年,可是江东上下也不是铁板一块,都是由一个个地方豪强势力组成的。
  沈法兴作为江东藩镇之主,却并不能如朝廷中央一样有着绝对的集权,他真正能控制的也就是他的牙兵。
  可就是作为他直属嫡系的牙兵,也并不全听他的。
  就比如吴郡太守闻人遂安,这家伙出身水寇,后来被他收服,也成为了他的嫡系直属,是跟蒋元超等一样的嫡系心腹了。
  但是闻人遂安的部下,却更忠于闻人而不是他沈法兴。
  “哈哈哈!”
  沈法兴突然大笑起来。
  这下叶孝辩也被弄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沈法兴现在根本没有半点反抗的余地了。
  沈法兴走到叶孝辩的面前。
  “我记得,你以前是跟着闻人遂安一起在太湖劫掠的水贼!”
  “是的。”叶点头,他是闻人的老兄弟之一,因此这次闻人才让他来执行这个重要的任务。
  “闻人为何不来?”
  叶孝辩道,“沈公不过百余人,有我来亲足够了,闻人太守北上迎接徐大帅了。”
  “我待你们不薄啊,闻人遂安从一水贼到如今的吴郡太守,你叶孝辩也是吴郡都尉。”沈法兴边说边摇头。
  最后突然拔刀划开了叶的喉咙。
  叶不可思议的捂着喉咙,瞪大眼睛看着沈。
  “哼,就你也想威胁我?”
  沈法兴冷哼,他江东名门出身,骨子里其实一直瞧不起闻人遂安这些草莽出身的人。事到如今,水穷水尽,沈法兴的高傲,不允许他被两个草寇威胁。
  鲜血喷溅了沈法兴一身,可他却没有半点躲避的意思。
  手中的刀在叶孝辩的衣襟上轻轻擦拭着上面的鲜血。
  叶孝辨倒下了,死不瞑目。
  他本来以为吃定了沈法兴,可料不到沈法兴到这时还有鱼死网破的狠心。
  看了眼倒在地上的叶,沈法兴朝他吐了口口水。
  “主公,叶孝辩的人已经围过来了。”衙前都指挥使报告了一个坏消息。
  “杀出去!”
  沈法兴冷冷的说了一句。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其它选择了。
  既然不甘心降,那就杀吧,杀个痛快。
  牙兵们纷纷点头,这些都是被沈法兴喂饱的狼,也是最忠心可靠的人,可惜他们数量太少了。
  “杀!”
  牙将最先冲出去。
  一番激烈的厮杀后,沈法兴终于冲杀出来了,可一回头,只剩下了几个人而已,连最忠心的悍勇牙将也都倒在了殿后的路上。
  一路奔逃,后面的追兵却穷追不舍。
  前面便是运河,波光潾潾,却难以逾越。
  最要命的是,沈法兴看到运河上游,再有数条大船乘风而来,而那船头上高高飘扬的红旗,让沈法兴的心跌落到了谷底。
  后有骑兵穷追不舍,前面运河拦截,河上还有朝廷的水师战舰杀到。
  “天亡我也!”
  沈法兴站在运河边上,对着河中水面上自己的倒影哈哈大笑。
  只是笑声有些凄凉。
  他沈法兴,隋末以来最后一个反王,终究还是走到了穷途末路。
  “就是死,我也不会去洛阳跪拜罗成,捧他的臭脚!”
  沈法兴说完,在运河边拔剑自刎。
  “主公!”
  几名最后的牙兵看着沈法兴自尽而亡,尸体跌入运河之中,大叫一声。
  他们互相瞧了一眼,然后也都提起手中刀自杀而死,继续追随效忠沈法兴去了。


第1476章 太子旅贲
  传檄而定。
  皇太子嘉文渡江,兵进金陵城,招抚檄文传至江东诸郡,各郡文武豪强纷纷归附投降。
  兵不血刃。
  程名振率军入建安郡,接收闽地。
  阚棱渡江,接收丹阳、毗陵二郡。王雄诞兵出江西,接收东阳、遂安二郡。西门君仪兵出淮西过江,接收宣城、新安二郡。
  大将军徐世绩率水师入吴郡,伏击沈法兴,将他杀的穷途末落最后大运河畔自刎落水而死。
  沈法兴尸体被水师捞得献给徐世绩,徐世绩顺利进入吴郡城,紧接着是顺势而下余杭、会稽、永嘉三郡。
  江东十一郡,皆定。
  自太子在广陵派先锋阚棱发起渡江做战,到徐世绩的水师战舰自海上进入永嘉港,前后不过十一日。
  十一日时间,朝廷便灭亡割据十年的江东藩。
  秦军所到,各地皆降,无人顽抗,甚至各地的豪强们还组织百姓,牵羊担酒,迎接王师。
  而秦军南征军也在太子的命令下,对各地百姓秋毫无犯,军纪严明。
  大运河畔的京口、无锡、吴县、钱唐诸运河城市,还有沿海的余杭、会稽、宁波、永嘉、建安诸港城,不但没有关城闭市,甚至还更加热闹了。
  原来江东藩的那些官员们,摇身一变,全都举着红旗,争相改做大秦人。
  对于这些投附之人,作为南征统帅的太子嘉文,倒是表示很欢迎,对他们好言宽勉。
  太子从广陵到金陵,再南下余杭,一路上对各地的官员豪强们都是好言安抚,甚至给予不少赏赐。
  太子身边人放出风声说太子想要从各家选一些年轻才俊在身边,于是各家纷纷心领神会,争相将子弟送到太子身边。
  每到一地,就有无数地方豪强把子弟送来。
  太子择其中擅文者入东宫门下修文馆为生员,学习书法、官话、收集江东图书,校理图书、订正谬误。以勇武强健者,选入旅贲讲武堂。
  旅贲讲武堂为东宫太子亲率的东宫卫队下的军官培训班,旅贲,原本是东宫十率下左右司御率的军号别称,左右司御率军号旅贲,而左右卫率军号超乘。现如今朝廷的军队分为南衙北衙和内衙,北衙十二军,南衙十二卫,而内衙也有十二府,其中内衙十二府里,有四府为东宫太子名下,便是超乘和旅贲四府,各统领一军一万二千人。
  皇帝对太子是用心栽培的,如今不断给太子培养班底,甚至真正把这四府亲军交给太子来统领。
  东宫修文馆、讲武堂,也都成为太子培养将来文武班底的地方,现在太子愿意从江东选拔地方豪强们的子弟入这两处,地方豪强们当然是高兴不已,至于这些子弟送到了太子身边,也就成了人质一部份,他们是不在意的,现在大家可都是争抢着送人过去呢,犹豫下可就错过机会了,毕竟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能到东宫去。
  曾经东宫十率,现在为超乘、旅贲这两军四府,拥有四万八千兵额,虽说也是与其它三衙兵马府营错落分置,可毕竟这都是直接隶属于东宫的军队。
  在余杭呆了没多久,太子又乘船出海南下。
  在海上经过些天的航行后,抵达了闽地建安郡,并随后前往巡视了流球郡。
  在流球岛上,太子亲自接见了许多归顺的平地岛夷,又派人去招安了一些在山里抵抗的高山岛夷,给他们封赏,开出了不少很优厚的条件,劝他们归附朝廷,不要继续顽抗。
  在见到太子,并得到太子的亲自承诺后,倒也有不少山夷最终选择了放弃对抗,接受归附入籍,当然,太子也兑现承诺,对他们传统的领地给予了划界承认等,新编的乡里村,亭长以下,也都是由他们自己推选德高望重者担任。
  大秦还组织人手修路,开放与他们的交易等,减免他们的税赋。
  虽然更远的深山里,许多山夷依然顽抗,可太子的安抚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返回到闽地,太子前去巡视了南安(泉州)龙溪(漳州)等地,又去看了东海舰队这两年建设起的厦门港和金门港,对于建安这个八山一水一分地的偏僻之地,如何火热的航海贸易,很满意。
  “孤已经上奏天子,请求将江东道一分为二,流球与建安二郡分出来,建安郡析分出西北面的建安郡,东北的福清郡,中部的南平郡,还有东南的南安与厦门郡。”
  此五郡与流球郡合为一道,名为福建道,福清与建安中各取一字。
  而福建北面的十道,则把永嘉、余杭、会稽、东阳、遂安、吴郡、毗陵、丹阳八郡置为江东道。
  而原属于江东道的宣城郡、新安郡,划归给江北的淮南道。
  这么一番划分之后。
  江东道算是被彻底肢解。
  南面的建安划出去,这块地方虽然说比较山多水恶,可是这地方大啊,一个郡足够江东其它数郡之地,更别说再搭上一个流球郡后,实际上这个新的福建道地盘不比现在江东道小了。
  更别说,划走了建安不算,又把江东道另一个大郡宣城郡给划走了,还搭走了一个新安郡。
  对江东唯一的补偿,就是把之前京口、句容等金陵郡东面的江南那一大块淮南道的飞地,重新又划到了江东名下。
  但西面挖去两个郡,南面又挖掉一个大郡,江东道确实实力大损。
  为了弥补福建道比较弱的局面,太子又大笔一划,把江西道临川郡东面的几个县划给了福建道的建安郡,新增邵武、泰宁、郡宁三县。
  淮南道、江东道、江西道、福建道,重新划定。
  随后便是由太子以大元帅之令任命江东与福建两道的三使司官员,以及郡县乡各级官员。
  随着的还有南征军中挑选了数万人分驻于两道诸郡,从此转为驻地军府。
  原来江东藩的兵马,军官入朝参与铨选侯官,士兵解甲归田,授田分地。地方的官吏,官员们也一样入京铨选侯官,吏员则通过考核后或留用或解除。
  不过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太子都做到了一点,就是对他们的财产给予保护,就算拥有的田地超出朝廷限额,也只是让他们与朝廷置换,或是由朝廷出钱征收。
  给予了很大的自由。
  太子处置事务,表现很好。
  虽然知情者,也深知这是有李靖、徐世绩、秦琼这些大佬们的帮助缘故,但太子统兵在外,确实很稳当,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对于好的建议是从谏如流。
  安抚江东豪强百姓等,也是做的很好,赢得一片称赞之声,都说是圣明贤良仁德太子。


第1477章 藩王、边帅
  十一日平藩战争来的快,结束的也快。
  江东的百姓们对这战争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结束了,都不必担忧害怕,朝廷王师南下进驻各地,更是与百姓秋毫无犯。
  江东沿海的航海贸易不受丝毫影响,甚至马上还更兴盛了,而江东各地百姓们种桑养蚕织布,种棉花纺纱、烧窑制瓷,各种作坊等也是更加热闹,他们接到了更多的订单。
  太子主持的全面普查,百姓们也很配合。
  毕竟沈法兴原来推行的税赋制度基本上是隋朝的制度,是租庸调制,对于百姓来说这种人丁税性质的税制负担更重些,而现在朝廷的两税制将在江东全面推行,他们很清楚这种两税制,对他们有很大的负担减轻。
  至于说工商税,沈法兴时,一面是继承隋朝的租庸调制,一面却又把隋朝没有的工商税也都搞起来了,甚至比大秦的税要高的多,毕竟他以江东一道之地,要养军要养官可花费不少。
  清量田地,清查户口,清查田庄作坊矿山等,全部造册。
  有多少田亩就纳多少两税,田少税少,无田无税。朝廷鼓励田少的百姓,移民到琉球、百济等地方去。
  留下来的,也都会增授田地,保证每人至少十亩地,一户不少于五十亩地。
  对于那些豪强地主们来说,他们也不必怎么担忧,他们的宅第商铺作坊等都不会受到半点侵犯,就算他们的田地超额了,也不会强行没收,只是置换或征收。
  对于他们开办作坊,运营商队,跑船经商等,朝廷甚至十分支持,毕竟江东许多地方也是田地少,尤其是靠近海边还多风暴,耕种不易。
  在许多江东的百姓看来,江东变化很大,也没什么变化。
  换了个皇帝,换了些官员,但日子依然安稳,没有战乱,没有抢劫,大家不用惊慌的背井离乡逃难,不用当流民。
  甚至,他们还减轻了税赋,又能多分田地,若是愿意离开家乡,移民到其它地方去,还能分到更多的田地。
  尤其是对于建安和永嘉等一些山多地方的百姓来说,以前他们就那么几亩田地过日子,靠打渔或是佃工帮衬生活,而现在只要他们愿意离开家乡,他们一家子能分到一二百亩地,直接就能当上地主,这对他们的诱惑力极大。
  建安许多山区里的百姓,纷纷到官府报名,都想出去闯一闯,都想试一试当地主的感觉。
  太子也派人召集各地的豪强大户们谈话,主要是动员许多地方上的大户豪强们,让他们迁移到洛阳、长安等六京大城。
  迁移新征服之地的地方豪强大户,这其实是汉朝就开始的一种策略,是有效统治的一种好办法。
  既能充实京城,增进繁荣,同时又便于监管这些豪强大户,并能让地方更易于朝廷管理。
  愿意入京者,他们都会获得一些好处,比如散予一些散阶,或是为他们死去的父祖们追赠点官职,甚至可以给他们一些名额,让他们的子弟入国子监或是讲武堂等入学。
  这些都是特权。
  去了有好处,如果不去,自然肯定也会有些麻烦的,只要朝廷要追究,随便都能查出一堆的把柄问题来,到时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这些地方豪强们心知肚明。
  他们并不愿意离开家乡,可不离开又不行。
  于是最后跟太子讲价还价,提出愿意把家族大宗迁往京城,而在家乡留下一二小宗分支,以看护祖坟祖宅祖地之类的,对此太子倒也同意了。
  于是他们便喜笑颜开很满意了。
  半年的时间。
  太子正月离京,二月发起渡江战役,十一日平定江东藩,但随后的善后事务,让他在江南呆了足足半年多。
  江南无雪。
  但江南的冬天却十分冻人。
  十二月。
  太子从江东道的首城余杭出发,乘船经南北大运河北上返京。
  原本江东道的首城金陵江宁城,眼下已经正式被皇帝升格为南京金陵府,原南京广陵府被摘了南京之衔。
  这次南京换地,实是因为广陵虽繁华,但广陵在长江之北。朝廷六京,皆于大江之北,为了能够增强对长江以南之地的重视,朝廷这次把南京迁到了一江之隔的江陵城,用心良苦。
  广陵城的百姓们很不高兴,不过皇帝依然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